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這句話很容易解釋,很容易懂。可是這不止是文字的問題,要在這一生中行為修養上做到,實在很難。這裏說孔子對於這四點,是絕對做到了。

 

第一是「毋意」,(這個「毋」與有無的「無」字通用,不過在《論語》上以及古書的否定詞,多半用這個「毋」。)這是說孔子作人處世,沒有自己主觀的意見,本來想這樣做,假使旁人有更好的意見,他就接受了,並不堅持自己原來的意見。

 

第二「毋必」,他並不要求一件事必然要做到怎樣的結果。這一點也是人生哲學的修養,天下事沒有一個「必然」的,所謂我希望要做到怎樣怎樣,而事實往往未必。假使講文學與哲學合流的境界,中國人有兩句名言說:「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人生的事情,十件事常常有八九件都是不如意。而碰到不如意的事情,還無法向人訴苦,對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兒女都無法講,這都是人生體驗來的。

 

又有兩句說:「十有九輸天下事,百無一可意中人。」這也代表個人,十件事九件都失意,一百個人當中,還找不到一個是真正的知己。這就說明了孔子深通人生的道理,事實上「毋必」,說想必然要做到怎樣,世界上幾乎沒有這種事,所以中國文化的第一部書──《易經》,提出了八卦,闡發變易的道理。天下事隨時隨地,每一分鐘、每一秒鐘都在變;宇宙物理在變、萬物在變、人也在變;自己的思想在變、感情在變、身心都在變,沒有不變的事物。我們想求一個不變、固定的,不可能。

孔子深通這個道理,所以他「毋必」,就是能適變、能應變。第三是「毋固」,不固執自己的成見。「毋我」,專替人著想,專為事著想。這就是孔子學問修養的偉大處。

 

恭錄自南懷瑾老師《論語別裁》子罕第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子的“无我”境界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人生很重要的不是去做什么,而是不做什么,孔子告诉你四毋原则!
眼宽,看天下景;心宽,容天下事
中华名句300句38: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独家连载】孔子学说的网络世界-孔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