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懷瑾先生 | 世間第一等的享受 (大雪)
       

    我當年在峨嵋山上閉關,山上三年把人世間一輩子的清福已經享完了。所以我說我這一輩子的福氣從此沒有了。你們以為做官發財的有福氣,在我看來沒有福氣,真的福氣是清福。

     在那個峨嵋山頂,到了秋天九月十月之間,已經大雪封山了,上山是不可能的,沒有人可以走路上來的。要從山頂下來除非是滑冰下來。也有些和尚師兄弟們,屁股上包個大草席,拿兩個手棍,從山頂上“嘩”,一路滑下來,那真是萬山冰雪。

     我那時享盡清福,每夜的月亮都看得到,不管彎彎的眉毛月,半圓的月,圓滿的月。看到上空都是藍天,加上萬山冰雪,四周上下整個是水晶琉璃世界。尤其夜靜更深,不要說人看不到一個,鬼也看不到半個啊。那是冷得很哦,冷到已經不知道自己冷不冷了。就在那個時候朗誦一聲詩句,或者一聲南無阿彌陀佛,整個大地好像都在震動。現在我們大家在座的都住在城市中,紅塵滾滾,多少煩惱。但是,自己回到小房間,乃至有一個小地方坐下來,眼睛一閉,算是自己死掉了吧!什麼都不管,心中南無阿彌陀佛一念,同山頂的境界是一樣的清淨。

——《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

     我們真正的生命是無生的,是生而不生的。什麼是生滅呢?例如我現在講話,各位在聆聽抄寫,動一下,顯出一個現象來,經過一段時間、空間,又消滅了,一生一滅,一來一往,我們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乃至心裡所想的,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生滅法。假如我們被這些生滅的現象所轉,就是凡夫。

     假如能夠發覺在這生生滅滅之中,有個不生不滅的,生而不生,滅而不滅,動而不動,無形無相,就可以如佛經所說“證無生法忍,登菩薩地”,就可以不須斷除生滅,就不在生死之中。

     由此可見,宇宙萬有的現象都是相對的,有生就有滅,有來就有去,有善就有惡,有是就有非,有動就有靜,這是生滅法,現象界兩邊相對,是靠不住的,能生能滅的,而不生不滅的才是佛道。所以,打坐念佛求靜,靜也是生滅法。靜久了,也坐不住,要下來走走,定久了要出定,靜極思動,動極思靜。為什麼凡夫想打坐求靜?動久了,煩了,所以想圖個清淨。但是,真讓你靜下來,卻又靜不了。我有幾個朋友很羨慕出家同學的清淨,想退休,我都勸他們不要,為什麼?因為很多人一旦退休,沒事做,靜不下來,結果,退到“陰”國去了。所以,學佛的第一步要先能享受寂寞,沒有這種修養,不要談學佛。

     想當年我在峨眉山頂閉關的時候,山峰頂上,不要說人影沒有,連鬼影子都沒有。萬山冰雪,孤零零一個我,所謂: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簑笠翁,獨釣寒江雪

     就是如此境界。有時夜晚看經,一盞油燈,一燈如豆,孤燈獨影,那才清淨!那才享受!這才真是享盡清福,是人生一大享受。

——《圓覺經略說》

      紅塵裡的人生,就是功名富貴,普通叫做享洪福。對皇帝用“洪福齊天”,因為“洪”字不好意思寫,就寫個“鴻”字。其實“鴻福”這個字不大好,雖然文學境界不錯,但有罵人的味道!因為“鴻”像飛鳥一樣飛掉了,那還有什麼福啊?這個同音字用得不好,一般人不察覺就用下去了。

     清淨的福叫做清福,人生洪福容易享,但是清福卻不然,沒有智慧的人不敢享清福。人到了晚年,本來可以享這個清福了,但多數人反而覺得痛苦,因為一旦無事可管,他就活不下去了。有許多老朋友到了享清福的時候,他硬是享死了,他害怕那個寂寞,什麼事都沒有了,怎麼活啊!

     所以我常告訴青年同學們,一個人先要養成會享受寂寞,那你就差不多了,可以瞭解人生了,才體會到人生更高遠的一層境界。這才會看到洪福是厭煩的。佛經上說,一個學佛的人,你首先觀察他有沒有發起厭離心,也就是說厭煩世間的洪福,對洪福有厭離心,才是走向學佛之路。

——《金剛經說什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耐得寂寞,清福自来
寂寞是一种清福
难得享受寂寞
梁实秋在《寂寞是一种清福》中说过:“最高境界的寂寞,是随缘偶得,
寂寞人生〖哲理人生〗
每日· 心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