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懷瑾先生 | 做夢的時候,大腦為什麼會玩“連連看”?

編者按:

     很多人認為進入睡眠之後,大腦會進入休息狀態。然而這兩位教授提出了一個有趣的猜想,他們認為:人做夢的時候,大腦實際上在玩“連連看”的遊戲。這個遊戲,正是大腦創造新知識的一種方式。

     史教授的實驗室做了一個實驗,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這個猜想。實驗中,受試者需要去研究找到一個虛擬迷宮的解法。受試者在初步探究之後,要睡眠90分鐘,睡醒之後再繼續解謎。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夢到解謎任務的受試者,睡醒之後解謎的速度,比睡覺之前平均快了2分半;而那些說,自己做夢沒夢到相關任務的受試者,睡醒之後的解謎速度,不僅沒有變快,反而比睡覺之前平均慢了1分半。

     更有意思的是,那些在睡醒後表現最好的受試者,並不一定夢到了迷宮的樣子或者解法。有一個人僅僅是夢到解迷宮時背景裡放的音樂。還有一個人做夢,夢到迷宮裡的拐角處多了一些崗哨,這讓他想到了幾年前他去過的一個蝙蝠洞。這樣的夢境,既沒有提供解決方案,也沒有讓受試者重新演練解謎的過程。但是,受試者在醒來後卻找到了更快的解決方案。

    平實我們創意的發生,往往是在電光火石的瞬間,把兩種看似完全不相關的記憶,勾連在了一起。史教授和紮教授推測,人在做夢的時候,大腦就在做這種“勾連”的工作。而這個過程,很可能會幫助大腦獲取新知識。

    看完以上試驗,你會不會想向你自己的大腦致敬?關於大腦與夢境,南懷瑾先生的著述也有多次提及。他認為“我們的腦子分好幾個區,這個區睡眠休息了,那個區還在活動,現在科學講這就變成夢境”。我們一起跟隨南老師進一步探究夢境的神奇之處。

  電影《盜夢空間》片段

     夢是個很深的學問,醫學同心理學、同腦的關係,以及神經科學都有關連。你們年輕人聽了不要拿到雞毛當令箭,因為在《黃帝內經》裡,講夢就是這幾個原則,如果拿這個來概論一切的夢是不對的。

     再補充一下說,夢是很奇怪的東西,佛經上有一句話“如夢如幻”,對於整個的世界看成一個夢。《莊子》第二篇《齊物論》,最後結論有一個蝴蝶夢。中國文化中《莊子》的蝴蝶夢,呂純陽的黃粱夢,唐人筆記裡頭的南柯之夢,都是哲學方面的東西,也是科學,講人生活在這個世界,生死存亡就是一場夢。所以你們看過《三國演義》劉備三顧茅廬那一段,提到一首很有名的詩,是諸葛亮在南陽高臥隆中,起來跟劉備見面時所作的。

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

     人生是個大夢,這個夢真正研究大概分五大類。《黃帝內經》、《禮記》所講到的是“病夢”,是身體裡面有一種變化的現象。《黃帝內經》這一段我給大家抽出來介紹,有一種是“思夢”,與思想有關的夢,所以平常我們講“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很奇怪的,有時候夢到過去心裡的片段,不是這一輩子,包括多生累積的事情的片段,連起來變成夢,所以夢能夠知道過去。但是也有很奇怪的夢,能知未來,不曉得你們有沒有經驗。我年輕的時候做夢,夢到從來沒有到過的地方,後來到了那個地方,覺得這個地方我來過,想不起來是什麼時候,一下想起來,是在夢中,一模一樣;甚至沒有見過的人,也會在夢中先見過。所以夢能知未來,也能知過去。

——《小言黃帝內經與生命科學》

     這個第六意識很妙的,譬如我們睡著了第六意識不起現行,不像白天那麼清楚,但是我們會做夢,拿現在科學研究,夢是因為你腦子沒有全部休息,只是部分交換地休息。我們的腦子分好幾個區,這個區睡眠休息了,那個區還在活動,現在科學講這就變成夢境。這講的是一部分道理,不完全,佛學唯識所講的更全面。打起坐來你覺得很清淨,知道這個境界很好,也因為腦子沒有全部安靜,只是有一部分安靜。也就是腦子某區神經安靜了,或者另一個區的細胞比較寧靜了,而你那個智慧神經區另外發起作用來了。

——《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

     關於第六意識的分別思想,我們白天會思想,睡眠時會不會思想?會,睡眠會做夢,事實上沒有哪個人睡眠不做夢的。你說我睡得很好從來沒有夢,那是因為你睡醒忘記了自己做的夢,這叫做“無記”。

     現在講意識的夢境,其實人生都在夢中。大家為什麼夢醒了記不得呢?因為落在無記,第六意識不堅固,有人記憶力很強就可以記得。如果修煉到這個第六意識很清明,不但是記得了這個夢,慢慢還可以引發知道過去與未來的功能。第六意識有這麼一個宏偉的功能,可是一般人做不到的,都是片斷零星的穿插。

     所以我們每個人在做夢,這個夢和第六意識有密切的關係。第六意識有一個反面作用,西方心理學有一個名稱叫“潛意識”,或叫“下意識”,認為潛意識、下意識是心理根本的功能,這種說法是不儘然的。所謂潛意識,在唯識學叫“獨影意識”,因為人在睡眠中,眼睛、耳朵、身體這些作用暫時潛伏,有個意識潛在裡面,在夢境中呈現。

      夢也是個大問題,很有意思。康熙時編的《古今圖書集成》,其中把夢的學識都歸納起來研究,對夢有一堆的學問。夢是片斷穿插的,有些是因“思”成夢,我們中國有兩句老話“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假使說一個人對情人,或對父母、子女的思念情愛太過,睡眠就容易形成夢境,這個是思夢。還有很多是病夢,譬如說身體裡發炎了,就夢到起火;或是身體裡水分很多,夢到漲大水了;身體裡頭有風,就夢到颳風了,這是病夢。還有人為故意造成的夢,從前我帶兵時也都試驗過。趁人睡覺時拿一根雞毛沾一點水,在那人腳底心畫個圈圈,那個人就會做綺夢。這是因為生理的關係而引起的夢,是片斷兜攏來的,那是獨影意識加上帶質的作用。

     這個獨影意識,是我們思想意識很嚴重的問題,很多人到了中年常常幻想,或感覺悲哀、難受、無聊,有些是從第六意識的獨影境引起的作用,或有些從帶質境來的作用,這內容很深,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講全的。夢是獨影意識的作用,西方心理學有些把夢歸到潛意識的作用,並不儘然。例如患有精神病的人說看到鬼神、上帝、菩薩啊,都是獨影意識,有時候加上假帶質的作用。有些打坐的人看到種種境界,也是這個道理。如果真修實證有大智慧的人,不會輕易被這些境界弄迷糊了;就怕智慧不夠、身體不好、腦筋不健全,容易被獨影與假帶質的境界牽引走。所以不要輕易修煉打坐,玩弄這修行假像的境界,自己以為是神通的作用,那就很容易走入魔道了。有些同學告訴我某某人有神通,我說是二號吧!第一號叫神通,第二號叫神經。

     大家注意,有時候一個天才的孩子,能畫畫、寫好文章,是獨影境與帶質境的作用。西方的哲學、科學,有些地方常有錯誤認識,他們把率性而起的意識作用叫做直觀、直覺。我說以邏輯的道理來講,沒有什麼直觀、直覺。有人說“老兄啊!我很客觀地告訴你”,你聽聽這句話,已經是主觀了嘛!換句話說,沒有什麼絕對是客觀的,都是主觀意識的作用。

     這個夢中意識有時還產生帶質,這是唯識學裡的名稱,是帶心物一元的本質作用。譬如說有時候做夢,忽然有人敲個響聲,在夢中被當成是雷聲。所以夢境有許多是因外境外物引起的,這就不是獨影意識了,這叫假帶質的意識境界。再比如有人說夜裡走路碰到鬼,我小的時候也一樣怕鬼,但我明白了這些道理後,就從來沒有怕鬼怕神的。夜裡要是看到哪個地方有個奇怪影子,我眼睛盯住不動,非要過去把它弄個究竟不可,結果一看是個樹葉子,或是別的什麼東西。所以夜裡看到鬼,沒有什麼真的鬼,都是自己第六意識裡有這個影像;看到任何影像,聽到任何聲音,會把它當成是鬼或是奇怪的東西,這屬於假帶質的作用。

     要瞭解這些是第六意識作用,是後天的思想,與腦的關係最為密切,第六意識影響人最大的是身體的健康。人到了中年,常常覺得這裡不對,那裡不舒服,是第六意識用得太多的原故,自己不曉得修養、保養,所以身體不健康,容易衰老、得病。要做到頭腦永遠清楚,不要說長生不死,至少不要未老先衰,就全靠第六意識的修養。

——《廿一世紀初的前言後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論語別裁》對我的開悟—陳定國先生
洞陽子 譯註
【南懷瑾先生講述「孔門為學的精神態度與目的」】
南公怀瑾先生:「隨息法」的真意
開學第一課!來自南懷瑾老師的5條新學期寄語
JT傷寒論慢慢教少陰篇講記之白通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