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恐龙竟是这样被送进博物馆的!

1822年,几颗不经意间暴露的牙齿化石

划破远古恐龙时代沉重的天幕



从此,恐龙成为这个地球上最为神秘

最具遐想的远古生命


我们在博物馆里可以再次目睹这些史前霸主的昔日雄姿,那眼前的这些地球霸主是怎样被发现、发掘的,又是如何“站立”起来、走进博物馆的呢?


下面我们就跟随科研人员去看一看犍为乐山龙是怎么被送到博物馆的~


恐龙从挖掘到展示的过程有6个步骤:


找化石→挖化石→修理保护→研究命名→复原装架→陈列展示



1.野外寻踪——找化石  


岩石一般分为三类: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由于岩浆岩和变质岩条件不利于化石的保存,所以化石只会保存在沉积岩中。


恐龙是一类生活在中生代(距今约2.3—0.66亿年前)的陆生爬行动物,因此我们只能到中生代陆相沉积地层中去寻找恐龙化石。


沉积岩底层剖面(北票)


沉积岩底层剖面(鹰潭)


2006年8月,乐宜高速的施工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由于乐山市犍为县部分村民的居住地处在乐宜高速公路的计划施工地点,村民们纷纷响应政府的号召,重新修建新房


村民在平整地基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与四周不一样的岩石,于是向上级政府汇报,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前来调查处理,初步认为这些可能是恐龙化石


在2007年5月,专家进行了现场调查,通过对当地地层年代(晚侏罗世上沙溪庙组)和骨骼特征观察,确它们就是恐龙化石



2.发掘采集——挖化石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科研人员一直在精心准备现场的发掘工作。


这是一次难度很大的发掘:环境差、风化快↓↓


但由于化石发掘点比较偏远,交通不便,而且路况很差,这给我们的发掘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为了节省时间,加快发掘进度,发掘队一行决定驻扎在化石发掘点附近的农民家里。


发掘现场的环境


简易的保护棚


本次的发掘现场虽然与往常一样,用砖头、竹竿和塑料薄膜搭建了简易的保护棚,但由于化石发掘现场暴露地表的时间较长,并且没有任何保护处理,化石表面和围岩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风化现象。


 

恐龙化石出露面积10平方米左右,埋藏现场可以看到散乱保存的脊椎骨、肋骨和少量肢骨,从骨骼形态初步分析应该是一具中等大小的肉食性恐龙。

 

裸露的化石


化石不是随意挖掘的(加固、编号、测量、绘图、分块、包装,每一项都很讲究)↓↓


我们需要对化石进行了加固保护、照相编号、测量记录及绘制埋藏图等工作,然后再准备正式采集取出化石。


开凿沟槽


取出化石之前,我们会将这10平米左右的范围根据围岩的自然裂缝化石关联情况将其分成若干块,并用打湿的软质纸放在化石表面,然后用石膏固定,使化石、围岩和石膏形成一个整体的皮劳克,这样既能保证化石完好无损地全部取尽,又能保证运输过程中化石的安全。


标本皮劳克


取化石的时候要本着先易后难、先小后大、先外后中的原则进行操作。最终,这次现场发掘出的化石全都安全运回博物馆。


东风小货车运输化石标本


恐龙化石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地质遗迹,因为它一旦出土后,在露天条件下很容易受被自然风化。


所以,对出土的恐龙化石进行保护就尤为重要和迫切。



3.修理保护  


从野外采集回来的恐龙化石,在研究和陈列之前,必须要把附着在化石外面的岩石彻底清除干净,恢复骨骼的本来面目,这个工作就叫化石修理


滑动了解“化石修理”


化石修理是一项非常重要而细致的工作,标本修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研究工作的深度和陈列展示的效果。


修理化石的方法有物理方法(手工修理和机械修理)和化学方法两大类,我们一般根据化石和围岩的成分采用合适的方法开展工作。目前对恐龙化石的修理基本上都是采用手工和机械相结合的修理方法。


刚刚从野外采集回来化石,我们先用手工修理进行皮劳克的开包,大面积围岩的除去工作,这被称作化石的粗修。


接近化石的四周时,我们用电动或气动雕刻笔进行仔细地修理,这也被称作化石的精修


对于特别细小的标本(如:恐龙的胚胎、羽毛等)则需要在显微镜下进行修理,这也被称作显微修理


滑动了解“化石修理”


现在,我们就开始对这次野外采集回来的化石进行修理工作↓↓


首先,粗修:将皮劳克外层的石膏清除,将化石周围大片的围岩剔除掉,使化石的轮廓全部清晰可见。


然后,精修:对化石附近的薄层围岩慢慢进行清理,直到围岩全部清除干净,化石完整暴露出来。



经过三位工人师傅近2个月的辛苦劳作,本次发掘采集回馆的这具骨架已经露出真容,共修理出1个不完整的头骨,7个颈椎,12个背椎,5个荐椎,2个尾椎,左右胫骨,右肠骨、左耻骨、左股骨各1块以及部分掌骨、指骨、蹠骨和趾骨。


修理后的部分化石


这是一具比较完整的肉食龙成年恐龙骨架。



4.研究命名 


对于修理完的恐龙骨架,研究人员就可以进行研究命名了。


给恐龙命名可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基础数据、形态描述、对比同类型标本,哪一项都得有专业功底)↓↓


现在对古生物的研究命名主要采用分支系统方法,但是传统的形态描述和比较研究是基础,恐龙骨骼的许多基本性状还是通过形态观察得来的


对于这次修理出的骨架,我们采用传统形态描述和比较研究的方法,首先是测量所有保存标本的大小尺寸,收集基础数据;然后仔细观察标本的特征并对所要表现的特征进行拍照,再根据观察到的特征进行形态描述,并对比同类型的其它已知标本,最后根据各项数据和特征的对比结果进行分类命名



对本次发掘的犍为乐山龙化石的命名就经历了一波三折。


本次犍为标本从保存的脊椎和长骨气腔化或中空等特征将其归入兽脚类(Theropoda)恐龙。


头骨的特征(顶骨后侧部的横向颈嵴发育和副枕突极度向后侧方伸展,以致于超过枕髁的最后点)说明它是一个异特龙超科(Allosauriodea)的成员


而根据地层时代和骨骼特征表明犍为标本与中国盗龙科关系密切,可归入中国盗龙科


那到底是异特龙超科呢?还是中国盗龙科呢?


都不是,它是一个新的属种!



由于犍为标本的头骨、脊椎和肢带骨的特征与中国盗龙科的中华盗龙属(Sinraptor)区别也比较明显,故建立一新属新种——犍为乐山龙Leshansaurs qianweiensis gen.et sp. nov)。


接下来我们将乐山龙与产于四川盆地同时期的永川龙Yangchuanosaurs进行对比,发现它们之间在个体大小、头骨和脊椎特征、肢带骨的比例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别,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建立乐山龙属的可行性


至此,本次犍为标本的研究命名工作基本完成。



5.复原装架  


我们平时看到的恐龙都是架设起来摆放的,这是怎么实现的呢?


这就必须把恐龙骨骼缺失的部分补齐,使它成为一副完整的恐龙骨架,这个工作就是化石的复原。

复原工作主要包括两方面:缺失部分的模型制作给模型上色使之与化石浑然一色。


复原工作一般遵循左右对称,前后协调的原则


从修理出来的乐山龙标本看,颈椎(缺失3节)、背椎(缺失2节)荐椎(缺神经棘)和后肢(缺右股骨)基本完整,缺失较多的部分是头骨、尾椎、肩带、腰带、四肢和脉弧。


我们需要通过塑形(橡皮泥或粘土塑一个缺失部分的原型)、制模(利用原型制作模具)和翻模(用模具翻制模型)等工序对缺失的部分进行复原。



对缺失较多的部分,我们既要参照本身已有的标本,又要参考与它亲缘关系最近的属、种的标本,这样才能保证复原展品的科学性。


乐山龙的头骨、肩带、腰带、尾椎和前后脚主要参考中华盗龙属(Sinraptor),前肢和脉弧主要参考异特龙(Allosaurus)并经过塑形、制模、翻模来完成所有缺失部分的复原工作。


这样,有了一副完整的骨架就可以让恐龙“站立”起来了。


形态设计


恐龙骨架的组装,是以动物解剖学知识为依据,一般要经过以下几步:


首先,由研究人员根据乐山龙生活时的典型特点提出装架姿态的要求,按一定比例描绘在图纸上形成装架图,作为组装工作的依据。      


然后,装架工人按照图纸制作出支撑恐龙骨架的钢铁支架。它包括垫衬脊柱的钢梁、固定四肢的钢架和承受全部重量的钢柱。


装架施工


最后,从恐龙身体重心部位开始将所有标本一一按照图示放上去,并用适当的金属托箍固定。


显露真容


上述几步相继完成后,一副完整的乐山龙龙骨架就真正的“站立”起来了。



6.陈列展示  


站立起来的恐龙骨架,是科学真实的艺术再现。博物馆的恐龙陈列不是简单的展品堆积和摆设,而是通过一定的展示形式把展品所携带的科学信息和重要价值最好地表现出来。


例如,对于乐山龙的陈列展示,我们就设计成“生死时速”这样的主题组合。一条犍为乐山龙张开血盆大口正在拼命地追赶一条鸿鹤盐都龙


犍为乐山龙正在拼命地追赶一条鸿鹤盐都龙


其实这个组合已经将展品的科学信息完整地呈现出来:犍为乐山龙是具肉食性恐龙,头较大,牙齿呈匕首状,前肢退化,后肢强壮,富有攻击力;鸿鹤盐都龙是具鸟脚类恐龙,头小,牙齿呈叶状,脖子和躯干稍短,前肢细小,后肢相对很长,尾巴极长,是一个行动敏捷的恐龙。


同时,展品还能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活”起来。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恐龙就与你见面啦。



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恐龙化石原来经历了这么复杂的过程。科研人员的挖掘和研究,加上陈列展示人员的设计,才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史前的生物盛况。


所以,参观展览时,我们不仅要观看和体验,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同时一定要爱护标本哦~



作者江山,系四川省自贡恐龙博物馆科研人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发现博物馆 |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遇见自然之灵,满足你对博物馆奇妙夜的所有想象
霸王龙的资料和图片
世界最大恐龙骨架在北京亮相 长约38米
世界最牛的恐龙馆什么样
国家地理十大古生物发现(组图)
山东平邑天宇自然博物馆,很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