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释读中国历史041:翻翻楚蛮的发家史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王清斌
欢迎你来到我的专辑,缤纷历史清清讲。

1

楚国的祖先是祝融氏部落,就是传说中中国的火神,祝融最小的孙子季连当首领的时候开始就有了姓氏,姓芈,电视剧《芈月传》里的芈月,就是楚国的公主,芈姓是楚国王族的姓氏。

到了商朝末年,部落的首领鬻熊跟周文王混,《史记》里说他相当于是周文王的干儿子,他的后代又姓了熊,所以楚国的王族是芈姓、熊氏。周成王的时候,鬻熊的儿子熊绎被封为诸侯,子爵,封地在楚,就是在湖北、江苏一带,那时候叫荆蛮之地,就是文明没有开化的地方。

当时中原地区是文明地区,大多数诸侯都在那里,而且那时候交通很不便利,所以离文明区域较远的楚国,本身是个小诸侯国,文化上很落后,跟中原的各个诸侯国也没啥亲戚关系,中原诸夏一直都觉得他们跟蛮夷戎狄差不多,很看不起他们。楚国自己也不太在乎,甚至自己都承认是半野蛮人,所以也不怎么遵守中原那种束缚人的礼法,周王室也懒得搭理他们。但毕竟他们比周围的纯粹落后的部落还是要强很多,他们就不断的发展提升势力,对外扩张。

到了周夷王时候,国君叫熊渠,挺有想法,说我地盘和势力都这么大了,不能就是个小小的子爵,再说我们就是蛮夷,不接受周王的封号,我就是楚王了。他不但自己称王,还把自己三个儿子都封了王。按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说法,天下只能有一个王,所以称王就是公开的反叛。

后来到周厉王的时候,周王室比较强硬,熊渠怕周王来讨伐他,又取消了自己的王号。其实他称王和取消王号,都是自己在那玩,周朝可能都不知道。

2

到了周平王东迁后的春秋时期,中原比较乱,礼崩乐坏,诸侯都不拿周王当回事了,尤其郑庄公还射了周桓王一箭。这时的楚国灭了很多江汉地区的小诸侯国,地盘很大,但都是穷山僻壤,不像中原地区那么富庶,所以楚国人一直有心思把势力范围扩大到北方中原地区去,争霸天下。

当时的郑庄公不敢小视,就联合了蔡国、陈国等这些跟楚国接壤的封国商量对付楚国的办法。

楚国看到中原诸侯对自己防范挺严,就暂时没有向北挺进和中原诸夏直接对抗,而是先蚕食周边的国家,他们瞄上了周王室后裔同姓的诸侯,汉水以东最大的封国——随国。

随国看到楚国大兵压境,就派一个大夫叫少师的去跟楚国人谈判,楚国人呢,跟他们玩了个花招。

楚国的大夫斗伯比给国君熊通出了个主意,他说我们之前的发展模式挺费劲,就是单纯靠武力去征服,小诸侯国一害怕就都联合起来对付咱们。现在咱要征服的随国是个大国,如果也像小国那样联合其他诸侯跟咱们对抗,咱就很不好办,不如咱们示弱,把老弱病残的部队给少师看,这样他们就会觉得咱们不堪一击,就会很骄傲,不屑与其他诸侯联合。

结果少师一到楚国大营,看到楚国都是些老弱病残的军队,就没什么诚意谈判,简单谈了谈也没什么结果就回去了,回去后告诉随国国君,说楚国根本不抗打,咱要坚决快速果断的把他们打跑。

随国国君一听很高兴,马上就要出兵,结果被另一个大夫季梁给拦住了,说楚国军队这些年一直在南征北战的,怎么可能都是老弱病残呢,一定是楚国人的阴谋。少师很不服气,说我亲眼看到的还能有错,不过随国国君仔细想了想,觉得季梁说的有道理,就没有出兵。

楚国人准备了几天,一看随国也没有动静,派人打听了一下,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知道随国季梁是个厉害的人物,看来人家已经有了充分的防范了,自己硬来也占不到什么便宜,就撤兵了。

但是楚国人让随国向周王表达一个心愿,就是说我们的祖先鬻熊功劳是很大的,可是只给封了个子爵,现在能不能封我们为王呢。随国把话传到了,周王一听火了,这天下只能有一个王,哪能让你称王。

这消息传到楚国的时候,熊通一听勃然大怒,说当初封了我们小小一块地盘,我们楚国人这些年来靠自己努力经营,南方的蛮夷都臣服了,统治的地方根本不比你周王的小,你居然拒绝封我为王,行了,我也不用你封了,我从现在开始,就跟你平等了,我就是楚王了,后世称他为楚武王。

3

公元前704年的时候,楚国又征服了周边的几个小诸侯国,就在沈鹿(湖北荆门境内)召集诸侯大会,为的就是正式表明今后不再是周王的臣子,而是独立为王了。

楚国当时也向随国发出了通知,但随国根本没理他,就是表示不予认可,楚武王刚称王正想着立威呢,刚好拿随国练练。楚武王也是想把随国征服了,那其他小诸侯也就都服了,那江汉地区基本就没有反对势力了,就可以一心考虑北方中原地区的事了。

随国这边,季梁主张和谈,用外交手段消除兵灾,但少师批评季梁是投降派,软弱无能,咱们文明人咋能怕了楚国蛮子。少师说自己是一腔爱国热血,坚决主战,说不但要跟楚国人打,还得快点打,省的像上次一样,让他们跑了。

其实楚国人劳师远征,后勤补给是成问题的,而随国是主场作战,更适宜打持久战、消耗战。但是像少师这种看起来激昂慷慨热血沸腾的,的确很能鼓舞人心。国家最怕这种人物,看起来很有血性,其实啥用没有,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点,随国多少年不打仗的军队跟楚国常年不停打仗的军队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战斗的结果跟少师想的一点都不一样,随国溃败,国君的戎车都被楚国俘获。少师被楚国人活捉,之后被杀。随国国君这下也清醒了,知道光有血性是没用的,赶紧向楚国求和,表达了愿意臣服当跟班的意愿。

楚武王听了斗伯比的劝告,也是当时还没有能力吞并随国,就同意了随国当跟班,让他加入到南方联盟中来了。之后十年,楚国一直致力于慢慢消化这些年吞并的土地,稳定内部搞好发展,除了对一些小诸侯国偶尔动兵外,基本上没发动过什么战争了。

公元前690年,随国国君去朝拜了一次周天子,人家是本家嘛,楚国知道后就批判随国这样的行为是对联盟和楚国的背叛,起兵讨伐随国。在出兵半路上,楚武王意外去世了,可是楚国隐瞒了他的死讯,依然按计划向随国挺进,随国看到楚国大兵压境,直接投降了,这样楚国算是彻底征服了随国,巩固了自己在江汉流域的霸主地位。

楚武王在位51年,这期间楚国不断进取,国家有了非常大的发展,他也是跟同时代的郑庄公齐名的春秋小霸。

好了朋友们,这一期的内容我们就讲到这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天子不但窝囊还好面子,否则楚国也不会这么快称王!
为何楚国很早称王,其他诸侯国只称公侯呢?了解楚国历史就明白了
从蛮夷小邦到诸侯霸主:楚国的兴衰八百年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前因后果4 命运呼叫转移
自称蛮夷,自立为王,让天子无可奈何的小霸王:楚武王
春秋时期为什么别的诸侯国不敢称王,而只有楚国敢称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