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家分晋最大的赢家(五千年的点滴)

本来是三家分晋,按说这三家就应该是当时争雄的六卿当中的赢家,但是这三家当中还有一个最大的赢家,那就是韩赵魏这三家当中的赵氏。

上一段说了范氏和中行氏的出局,咱们先来还原一下这个场景,这里面就有赵氏的痕迹。当时是赵氏的家主赵鞅和大夫邯郸午有矛盾,赵鞅要杀邯郸午,邯郸午联合范氏和中行氏一起攻打赵氏。赵氏抵挡不住,败退到晋阳。这个时候晋国的国君晋定公又出场了,《史记》说是他带兵包围了晋阳,我估计是想趁火打劫,消灭掉六卿当中风头最强劲的赵氏。

但是与此同时,赵氏这边也有帮场子的,智氏、韩氏和魏氏都站在赵氏这一边,攻打范氏和中行氏,打败了这两家。然后《史记》记载:“范、中行反,晋君击之。”就是说范氏和中行氏造反了,晋国国君也带兵打他们。不过我觉得这个话有点儿说不通,本来这两家和国君是绑在一块儿的,韩赵魏加智氏联合攻打他们,他们不去一致对敌,反而突然造国君的反,给自己增加敌人,这大脑怎么长得?当然,也有可能是范氏和中行氏看打不过那三家,想要把国君收拾了,弥补一下自己的损失,但是这个可能性并不大,因为当时还没有过跟国君动手的先例。而且跟国君站在一起,虽然实际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帮助,但是在道义上还能够有的说,反过来攻打国君,油水没什么,反而失去了道义上的优势,还给自己增加了一个敌人,这笔账怎么算都是赔,他们为什么当这个冤大头?所以我觉得这里面最大的可能是范氏和中行氏打不过那几家的联军,国君一看这两家要完,反过来落井下石,把自己摘干净。

范氏和中行氏彻底失败,跑到了朝歌。您可能问了?上一段不是说朝歌让齐国拿过去了吗?那是五十五年前了,春秋时期这种边境城市易主的事情很普遍,估计这类城市的居民都懒得打听我们是哪国人,反正谁来了都是完粮纳税。

请按住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本人微信公众号,您的转发是对我最大的肯定,谢谢各位的鼓励和支持

不管怎么说,打跑了范氏和中行氏,韩氏和魏氏在国君面前替赵鞅说好话,因为毕竟赵氏曾经跟国君是对立面,虽然国君就是不赦免他,赵氏也该吃吃该喝喝,但是名义上多少差点儿意思,这就是国君仅存的一点儿剩余价值。国君也知趣,宣布赦免赵鞅,恢复他的位子,大家表面上继续其乐融融。七年后,范氏和中行氏彻底失败,逃亡到了齐国。您注意,《史记》上说“晋败范、中行氏”,说明这次是以国君讨伐逆臣的方式和那两家开战。但是谁都明白,这次讨伐的主要力量不可能是国君,只不过是那三家着国君的名义,占据道义上的制高点,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样的。

然后那四家和国君过了三十二年的平静日子,接下来就是上一段说的出公死在半道上,这四家联合立了哀公,听这谥号,这位生前这个国君当得也不怎么顺心。

哀公的父亲跟剩下的四家当中的智氏家主智伯关系很好,估计立哀公的时候,智伯也是最卖力气的。哀公上来以后,国家大事基本上都是智伯说了算。这下子智伯膨胀了,把范氏和中行氏的地盘都归了自己。不过这段记载和前面说晋出公听说那四家把范氏和中行氏的土地瓜分了之后很生气,攻打那四家的记载有冲突。因为按照后面的记载,是智氏一家独占范氏和中行氏的地盘,而看前面的说法,是四家利益均沾。

我觉得有两种可能,一是智伯独占了大部分的土地,一个人当了吃肉的,那三家就跟着喝了点儿剩汤,不过我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大,因为当时这四家没有明显的强弱差距,那三家凭什么就看着智伯占大便宜,连一声都不吭。还有一种可能性来源于智伯向其他三家士大夫要地盘的记载,说是智伯向韩氏和魏氏索要万户之邑,就是有一万户人家的地盘,这个在当时可就不小了,而且智氏跟其他三家的冲突也是因为这个爆发出来的,所以我觉得有可能是他要来地盘之后,基本上等于得到了范氏和中行氏的所有地盘了。因为韩氏和魏氏当时比较怂,智伯一要就给了。不过他们肯定不会把自己的核心地盘给智伯,一般会选择把刚得到手的范氏和中行氏的新地盘吐出来。

不过智伯要地的过程中碰到了硬钉子,就是赵氏,赵氏的家主赵襄子不答应。智伯一看碰见钉子户了,就联合魏氏的魏桓子和韩氏的韩康子攻打赵襄子。本来智伯就是四家里面最大的,再加上另外两家,实力远远强于赵襄子。赵襄子野战不是对手,但是也不甘心投降,他也知道,投降绝对没有好下场,肯定是家族被屠灭的结局。所以他退入晋阳城死守。

智伯一时间攻打晋阳城不下,决定以水代兵。晋阳就是现在的太原,地处汾河流域,汾河是黄河的一条重要的支流。现在无所谓了,黄河都快没水了,何况支流。当时汾河的水量还是很充足的,智伯就把汾河掘开,水灌晋阳。

一般这个城市要是被水灌了,基本上就算守不住了。历史上被水灌了还能坚持的时候不多,我能立刻想起来的就是两次,一次是三国时关羽攻打樊城,樊城被水淹了,曹仁坚守不退,终于等到吕子明白衣渡江,拿下荆州,樊城解围。还有一次就是这次,赵襄子坚持到了最后的胜利。

不过被水淹的城市想要转危为安,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外面的形势变化,靠自己想要打退敌人几乎不可能。曹仁仗着东吴出兵偷袭荆州,这回赵襄子则是靠着智伯带着的三家联军的内乱。

当时智伯看到水灌晋阳,得意洋洋,认为晋阳指日可下,就跟那两家的家主说:“我才知道,原来用水攻城这么管用,随便就能灭亡一个国家,以后我打哪里都有办法了。”

那二位一听,脸就变色了。因为魏氏的的都城安邑,就是现在的山西运城,韩氏的都城平阳,就是现在的山西临汾。您听临汾这个城市名字,就知道这个城市也在汾河边上,而运城跟临汾挨着,所以这两座城市也怕水攻。他们一琢磨,将来什么时候我们跟这个智伯闹翻了,他再给我们来这么一出,我们也得完啊,心里就嘀咕了。正好这时候赵襄子派重臣张孟谈偷偷潜出晋阳,也来劝这两家脱离智伯。这三家算是一拍即合,那两家直接在智伯后面捅刀子,赵襄子正面攻打,智伯战败被杀,最强大的智氏反而完蛋了。这下就剩下三家了,这三家还算仁义,没有对晋国国君赶尽杀绝,给他绛和曲沃两个城,在里面忍着,算是还有晋国这么个存在,不过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

四十八年以后,周威烈王正式认证这三家成为诸侯,三家分晋至此成功。

那么总结一下,这三家都是赢家,但是最大的赢家还是赵氏。其实在晋国中后期的历史上,赵氏是出镜率最高的士大夫家族,在晋国占有最重要的地位。而且三家分晋之后,赵氏,也就是赵国得到的地盘最大。魏国比赵国先崛起是因为有一个雄才大略的魏文侯,地盘更多的是从其它国家抢的。

赵氏之所以成功,我觉得有三个原因:一是认得清形势,绝不轻易冒头。您看三家分晋的过程当中,无论是挤兑国君还是欺负其他家族,赵氏从来都不是挑头的,就是跟邯郸午有过一次冲突,那还是邯郸午先惹得赵氏,出头椽子先烂,赵氏从来不把自己放在风口浪尖上。二是赵氏懂得交朋友,人脉广。每次遇到危机都有人帮忙,赵氏孤儿的时候,他们家马上就要被抹去了,韩氏帮他们说话;后来跟范氏和中行氏开打,国君都趁火打劫,但是韩氏、魏氏和智氏都坚定地站在他这一边;再后来跟智氏开,那两家后来也反水帮他。三是懂得积攒实力,闷声发财,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否则晋阳被水灌了,他可能完全坚持不到那两家反水那一天,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有底气跟智氏叫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原榆次古今谈(上)
素质太差的人,下场都不会好!
三家分晋(下)凭什么拱手相让?抢人抢钱抢地盘!
“三家分晋”是一个什么过程呢? 它的潜在因素和本质是什么?
深度解析三家分晋:为何偏偏是赵魏韩
晋阳之战:智氏灭族、三家分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