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兴登堡元帅——德意志帝国的“护国之神”

陆续整理了几位一战同盟国中德军高级将领的生平,今后还将陆续推出。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如有侵权,定当删除。

德国陆军元帅保罗·冯·兴登堡

兴登堡在军事生涯初期是一个出色的军人,一战中和鲁登道夫所形成的完美组合造就了他一生最为人称道的成就。但在晚年,消退的精神力量、过时的思想和错误的眼光使其后期的政治生涯受到损害。

出身军人世家

1847年10月2日,保罗·冯·兴登堡出生于东普鲁士波森市(今波兰波兹南市)一个容克地主家庭。外曾祖父是普鲁士皇家榴弹兵,外曾祖母则做过宫廷洗衣妇。兴登堡的父亲是普鲁士陆军的一位要塞副司令,母亲是军医的女儿。这样的军人家庭有着强烈的忠君意识和军队色彩,作为长子,兴登堡深受影响。

  1858年,兴登堡进入一所寄宿制的陆军幼童学校学习。在那里,他接受了启蒙的军国主义教育,普鲁士军队那种绝对服从、对上忠诚、勇猛果敢、永不言败的精神在少年兴登堡心里扎下了根。这种军队理念伴随了他一生,这样的军事训练也使他受益终生。陆军幼童学校毕业后,兴登堡于1860年进入了柏林第一士官学校学习并成为皇家候补军官团的一员。兴登堡精力充沛,体格健壮,身高约1.86米,穿上笔挺的军装,威武英俊,魅力不凡。

战争崭露头角

1866年3月,19岁的兴登堡来到普鲁士驻但泽第3步兵近卫团服役,被授予少尉军衔,随后参加了普奥战争。普奥战争是德意志统一进程中的关键一仗,兴登堡初出茅庐,作战勇敢。克尼格雷茨之战中兴登堡表现优异,因在进攻奥军炮兵阵地时头部受轻伤并坚持战斗而闻名全军,得到了威廉一世的称赞,亲自颁给了他一枚只有上尉以上军官才能得到的赤鹫勋章。在1870年开始的普法战争中,晋升为中尉的兴登堡先后参加了8月18日圣普里瓦会战和9月1日的色当会战。兴登堡再次以其英勇表现再立战功,威廉一世这一次把自己佩戴的铁十字勋章直接奖给他。普法战争后,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名声鹊起的兴登堡逐渐成为德意志帝国一位前程似锦的优秀青年军官。

   一战临危受命

1872-1875年,兴登堡到陆军大学深造,以优异成绩毕业。兴登堡受到总参谋长老毛奇的赏识,于1877年进入参谋总部任职。1879年他和杰屈德·冯·史伯林在斯特丁成婚,婚后育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1883年任军事学院教官,1889年任陆军部步兵局局长。1896年兴登堡获少将军衔,1903年荣升为中将,时任第四军军长。在1908年的陆军演习中,他指挥的军将与其对阵的由德皇威廉二世指挥的军击败。由于对新皇的内外政策面陈己见,直言劝谏,使兴登堡一再受到德皇的责难,仕途大受影响。1911年,兴登堡称病请求退役并很快得到批准。

   一战爆发后,德军东线第八集团军面对俄军连年坎普夫和萨姆索洛夫两个集团军的联合进攻惨败,指挥官普里特维茨举止失措遭到解职。兴登堡重新服役,于1914年8月23日在马林堡接管了第八集团军。他开始和鲁登道夫合作,使鲁登道夫的智谋和兴登堡的统率力得以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两人的军事辉煌开始了新的篇章。

   兴登堡采纳了鲁登道夫和霍夫曼拟定的作战计划,于8月25日发动反攻并从两翼包围歼灭了萨姆索洛夫的俄国第二集团军,取得了坦能堡之战的辉煌胜利。9月上旬,他和鲁登道夫一起指挥德军在马祖里湖区重创了连年坎普夫的俄国第一集团军,将其逐出了东普鲁士。9月下旬开始兴登堡指挥了波兰战役,在11月的罗兹之战胜利后达到巅峰。

   1914年11月1日,兴登堡被提升为陆军元帅,任东线德奥联军司令。在其指挥下,德军于1915年5月实施了戈尔利采-塔尔诺夫突破,攻占波兰大部,并于8月5日攻占华沙。至此经过一年多的激战,德军在兴登堡指挥下大获全胜。俄军被迫撤出东普鲁士,放弃了波兰、立陶宛、里加以西的土地和沃伦地区,人员损失超过170万人。兴登堡由此被德国人誉为“护国之神”。

   1916年,总参谋长法尔肯海在2月份发动凡尔登攻势,兴登堡反对将东线的师调走,凡尔登之战失败。8月27日罗马尼亚入侵匈牙利后,法尔肯海因于8月28日辞职,兴登堡于8月29日成为德军新的总参谋长,并委任鲁登道夫担任第一军需总监。由于德皇和帝国国会的充分信任,使得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成为实际上的德国军事独裁者。

   1918年,在兴登堡的支持下,鲁登道夫先后发动了索姆河攻势(3月)、利斯河攻势(4月)、埃纳河攻势(5月)、努瓦永-蒙迪迪埃攻势(6月)、香槟-马恩河攻势(7月)。这些攻势往往都获得了初期的成功,但是由于德国国力迅速衰退,后劲不足都遭到遏制。经过这些战役后,兴登堡转而主张采取防御战争,苦心经营著名的齐格飞防线。他在10月解除了丧失斗志的鲁登道夫的职务,代之以威廉·格勒纳将军。这些努力无法挽回德国的颓势,德意志帝国已经江河日下了。

战后出任总统

战争期间和战后,兴登堡被协约国列为第二号战犯,但却一直没离开德国,也没离开军队。他对他的部队说:“弟兄们,我能替你们和协约国把条件讲到什么地步,诚然毫无把握,但是我总要尽到我的心力,替你们弄到我所能弄到的最好条件……”。1918年11月11日,兴登堡签署了停战协议。几天后,71岁的他解甲归田,再次回到了在汉诺威的庄园。

   1925年2月28日,魏玛共和国总统艾伯特因病去世。在随后的大选中兴登堡获得胜利,于4月26日成为共和国的第二任总统。78岁的兴登堡当选总统后,国内的政治形势急速右转。1926年5月5日,兴登堡发布总统令,指示各驻外公使馆和领事馆除悬挂魏玛共和国的黑红金国旗外,还要悬挂旧帝国的黑白红三色旗。同年8月12日,国会在关税法的表决中,通过了有利于容克和富农利益的法案。但总的来说,他在政治危机期间维持了一个坚定和受欢迎的中心。

   1929年9月从美国开始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中,德国遭到重创,社会矛盾趋于尖锐。1930年3月28日,社会民主党最后一任总理米勒辞职,德国国会自行解体。此后,德国进入“总统内阁”的领导体制,即总统根据魏玛宪法第48条,行使在“非常状态”下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紧急条例”来维持统治。这一规定,使兴登堡总统凌驾于国会之上,有权解散国会、取代国会和立法机构,有权任命或罢免总理。“国家元首获得的实权比过去的皇帝还要大。”与此同时,希特勒的纳粹党开始崛起,在国会的席位急剧增加。1931年11月初,兴登堡会见了希特勒。兴登堡对这位“奥地利下士”没有任何好感,事后对亲信说:“他最多只能当个邮政部长。”

连任晚节不保

   在经济危机最严重的1932年,德国政局动荡。兴登堡不顾85岁高龄和衰弱的身体和精力,再次参选总统并在4月10日获得连任。在弗兰茨·冯·巴本的劝说下,他于1933年1月30日任命阿道夫·希特勒为总理,这成为他晚节不保的最大败笔。兴登堡不可能想到,希特勒将在整个世界掀起狂风巨浪,并使德意志遭遇了半个世纪的分裂状态。

   1934年8月2日,87岁的兴登堡在他位于东普鲁士的领地纽代克盍然而逝,为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画上了句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护国之神” 一兴登堡
垮台和逃亡:霍亨索伦家族统治的结束
趣味德国之“冯”
两个草台班子国家居然发动了世界大战? | 青年维也纳
总统兴登堡到底有多厉害, 能够让纳粹狂人希特勒俯首称臣
德意志第三帝国元帅图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