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史笔谈156:文官集体要求皇帝亲政,一次宫廷大火改变北宋政局

本号(纪岩松)打算以连载的形式,从大宋的人和事入手,以史料为基础,用通俗语言、清晰逻辑再现北宋100多年政权的跌宕起伏,姑且起名《宋史笔谈:北宋王朝盛世梦》。此篇为156篇。


无论范仲淹如何劝谏还政,太后仍是不听劝阻。我们来看看几件事。

太后大权独揽

1030年六月,就在范仲淹攻击太后“内降”不久,太后再次给了前夫刘美的儿子刘从德一份大礼。

当时刘从德在地方任职,形成了一个小圈子,而跟他交好和由他推荐的人陆续都升了职。

说不清是他慧眼识人还是关系过硬,但太后特意敕书褒奖他,还很高兴地说,儿能举荐人才,懂得从政了!

正因为此,更多的地方官吏都依附于刘从德。

九月,再次下诏,长宁节(太后生日)天下各地建道场、赐宴,一如皇帝诞辰

同月,枢密副使姜遵去世,接任的是枢密直学士、刑部侍郎赵稹。前来相告的人还未宣布任命,他就问,东头,西头?

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刻意结交了刘美的家婢,本来图谋中书(东头办公)的,但自知希望不大,所以有此一问

十一月,郊礼完毕后,赵祯文武百官、诸军将校贺太后于会庆殿。

1031年正月长宁节,赵祯再率百官为太后在会庆殿上寿

同月,已经在京快一年、借口有病迟迟不到地方上任、妄图担任宰相、被群臣竞相指点的钱惟演(丁谓亲家、刘美大舅哥),请求调往洛阳。

钱惟演

太后于是将其任命为判河南府,并愤愤地对有异议的大臣说,钱惟演我是给你们派出去了!

结果人家回了一句,他家奴仆都当官了,他再不走还想做什么?!

接力范仲淹的是宋绶

朝野的议论愈加汹汹,这次站出来的是宋绶。

宋绶,原本是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结果1029年玉清昭应宫的大火不仅赶走了宰相王曾,领玉清昭应宫判官的宋绶也被免去了翰林、侍读两个学士的头衔。一年后才恢复翰林学士,直到国史修成后,才又升任尚书工部侍郎兼侍读学士。

1031年十月,他接过范仲淹接力棒,上书说,皇帝到目前为止还未单独接见过大臣,现在应该改改了,由皇帝直接与群臣议政,若非军国大事及任命重臣,日常国务都可以直接听取皇帝旨意!

皇帝赵祯

说得有理,21岁的皇帝都还没能独立,确实窝囊。但太后听后很不高兴。她下令,宋绶调往知应天府。

又有人提出异议,刘随、郭劝等人说,宋绶有才学,不应外调。

这些人都是同样的意思,希望太后就此还政。

文官的集体意见

然而,太后已经迷恋于这种权力带来的快感,她不愿意松手,反而变本加厉。

没过多久,刘从德病逝。太后很伤心,她伤心的直接后果是,将刘从德内外姻戚、门人及书童奴仆共八十人全部录用,将刘从德姐夫马季良、钱惟演长子钱暖、岳父王蒙正各升两级。

朝中大臣又有人不乐意了,侍御史曹修古、殿中侍御史郭劝及杨偕、推直官段少连接二连三地上书弹劾。

太后大怒,要求中书严厉惩罚。结果中书拟定的贬黜方案,太后还嫌太轻,亲自加重处罚力度:贬曹修古为工部员外郎、同判杭州,郭劝及杨偕为太常博士、分别监潍州税和舒州税,段少连为秘书丞、监涟水军税。

过了不久,又一个大臣,益州路转运使、兵部员外郎高觌也被贬为同判杭州。他得罪的是刘从德岳父——王蒙正

这个王蒙正在益州路下辖的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占了很多田地,而且太后还为此专门下诏说,不允许收他的税。

高觌说,这违反规定,肯定不行!

不行,总有办法叫你行。很快,知嘉州张约就被查出受贿,高觌因失察被牵连贬职

看太后这架势,似乎要与整个文官系统作对,要与帝国制度作对。

一场大火引出滕子京,政局改变

再强势的人都敌不过时间。岁月催人老,太后已经64岁了,她的身体再也难以承受繁重的朝政。

皇帝赵祯趁机先把张士逊复相、将晏殊调为参知政事。

没过几天的一个深夜,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在宫内熊熊燃起,并迅速蔓延至各大宫殿。熟睡的皇帝和太后得到小太监王守规的通知和护送,匆匆赶到后苑避火。回头一望,只见八座主要宫殿——崇德、长春、滋福、会庆、崇徽、天和、承明、延庆殿,均化为一片灰烬。

事后查明,这完全是板壁贴近后宫炉灶,导致久燥而焚,算是一个意外

但这场大火震惊了朝堂。

百官早上上朝,而宫门紧闭,大臣们着急得要求见皇帝。一夜未眠的赵祯前往拱宸门,百官拜于楼下。但吕夷简看着城楼上的卷帘,直着身子不肯弯腰,说,宫廷有变,群臣要一睹圣容。

等望着赵祯举帘出见,吕夷简才率领百官参拜。

皇帝没事就好!但大家坚信,各种灾祸乃是上天警告,必然与国家失政失德有关,必定预示着大政的变动。

该有所改变了!也正在发生着改变!

大火第二天,赵祯命宰相吕夷简、枢密副使杨崇勋(这位因举报周怀政谋反事件而出名的人终于位列宰执了)及太监江德明、阎文应等人修葺宫殿;

第三天,赵祯下诏群臣直言朝政阙失,同时要求单日暂时在崇政殿上朝。

当月,殿中丞(掌管皇帝衣食住行的)滕宗谅、秘书丞(掌管皇帝文书典籍)刘越分别应诏上书,大意是,火灾虽是人事,但实际上是天变,朝纲不振、政失其本,所以要防患于未然,要请太后还政!

滕宗谅字子京,因此一般也称滕子京,他和刘越都是范仲淹的同年进士。范仲淹在泰州修堰时,滕子京还是他的同事,两人相交莫逆,相互扶持。

滕子京比范仲淹的运气要好,因为太后的身体不争气了,所以他没有再被贬往外地。

赵祯雷厉风行地采取了一系列昭示不同的举措。

十月,宫殿修葺完工,赵恒下令八座宫殿全部改名,崇德殿改紫宸,长春殿改垂拱,滋福殿改皇仪,会庆殿改集英,崇徽殿改宝慈,天和殿改观文,承明殿改端明,延庆殿改福宁。

十一月,赵祯拜谒太庙,大赦天下,赏赐诸军,百官全部加官一等,最关键的是宣布改元——从天圣迈入明道年间。

我们应该一直记得,宋朝开国以来,唯有赵光义继位当年改元,其他所有的改元包括新皇登基,都是次年改元。

这天圣年号,当年就是别人取悦太后的,名为“二人圣”,现在不能再用了,用明道年号。这“明”字代表日月,那自然是皇帝是日,太后是月,虽然都能发光,但日在月先、月以日明,时代变了!

看来,赵祯是等不及了,连一个月都等不及。已经22岁的他,迫切地想要宣告自己时代的到来。


多谢欣赏。读完此篇,如仍感兴趣,敬请关注本号(纪岩松),后续连载更精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朝祖制不杀士大夫?这是谎言,看两位祖宗赵匡胤和赵光义的行为就知道了
不干政,不越权,不营私结党,为什么宋朝的太监最老实?
宋史笔谈158: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正要清旧账,范仲淹及时劝谏
宋史纪事本末  卷24
让孩子着迷的宋词宋史和故事(精华卷)》
直言不改|文人|士大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