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国权谋:孔融的“殉节”

魏晋三国以不同方式死在曹操手下的文人,大概有三位比较有名。也就是弥衡说的“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以及弥衡本人。这三个人被杀的原因各有不同。

孔融让梨

曹操行军主薄杨修平常爱卖弄个小聪明,多次窥探、泄露曹操的隐秘心理。一般情况,曹丞相懒于计较。汉中之战,正是危机时刻,杨修又在卖弄,扰乱军心。曹丞相恼羞成怒,于是乎,杨修也就混丢了脑袋。

翟天临版杨修

弥衡的死,尽管颇具悲剧色彩,却也并不值得同情。以弥衡的狂傲性格,生于乱世,暴死是早晚的事。他生前应人之托撰写《鹦鹉赋》,他对鹦鹉命运的怜悯,颇有慨叹身世、顾影自怜的意味。事实也是,就在《鹦鹉赋》写成不久被黄祖所杀。人们的刻板印象认为曹操奸诈,所以也把弥衡之死归咎为曹丞相的借刀杀人。

知音

与杨修、弥衡的死不同,孔融的死应该属于殉节。作为孔圣人的第二十世孙,孔北海秉承忠孝节烈家训,仗义抨击东汉末年的乱臣贼子。史载孔融“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 后因触怒曹操被杀。孔融惯于仗义执言、刚直不阿,这是其儒家士大夫的做事风范,也就是乱世不得善终的宿命。

韩熙载夜宴图

史载孔融十六岁就勇于承担责任。名士张俭是孔融兄长孔褒的好友,张俭受中常侍陷害,投奔孔褒。孔褒不在,后被孔融收留。后来,孔融、孔褒二人因此被捕。孔融主动承担责任,说“收容匿藏张俭的是我,有罪归我。”尽管朝廷没有逮捕孔融,孔融却因此闻名。孔融任司徒掾属时,多次检举宦官亲族,斥责宦官子弟恶行,不留情面。

高山流水

孔融之死,在于侮慢权臣。官渡之战,曹操战胜袁绍。曹军屠戮邺城居民,曹丕强娶袁熙妻子甄氏。孔融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曹操不明白,问孔融这出于何经何典。孔融答说:“按现在的事情量一量,想当然而已。”孔融看到曹操有不臣之心,多次嘲讽、刺激。曹操害怕他名重天下,阻碍自己的大业。于是,曹操指使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奏孔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于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将孔融处死。

洛神赋

孔融之死,株连全家。被捕时,朝廷内外非常惊恐。当时,孔融两个八九岁的儿子然在玩游戏。孔融对使者说:“罪责可以仅限于自己一身,两个儿子可以保全性命吗? 其子说:“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覆楼之下,岂有完卵?

魏晋文人士子的非正常死亡,从某种意义上断绝了大汉四百年的士大夫中正风节。所剩或为鼠窃狗偷的的平庸小人,或为暴戾凶残的门阀奸雄。时人以蝇营狗苟,明哲保身为本命,家国天下成为不识时务的笑谈。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五胡乱华的“灭种”的危机了。

衣冠南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郑孔荀列传(四)
【古典诗词漫话】杜甫心影录------鹦鹉
曹操亲手炮制的三宗谋杀案
绝版魏晋:愤青祢衡
九年级上册
目无余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