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民运动讲习所:重要性堪比黄埔军校,没有它就没有井冈山和红军

1、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它的开办,是由共产党人彭湃倡议,经国民党中央决定的。

彭湃在领导广东农民运动的过程中,深感培养农运干部是革命发展的当务之急,于是,便以农民部秘书的身份向国民党中央提出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建议。

1924年6月30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召开第39次会议,通过了农民运动的实施方案,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决定“组织农民运动讲习所”。

根据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关于农民运动讲习所的规定,农讲所的宗旨是:

“养成农民运动人材,使之担负各处地方实际的农民运动工作”,“尤其是养成坚忍卓绝之农民运动战斗员”。

在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期间,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一共举办了六届,培养了大批农运人才,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

第一届农讲所于1924年7月3日开学,所址在广州越秀南路53号惠州会馆国民党中央党部所在地(现越秀南路93号),国民党中央任命彭湃为主任,招收学员38人(其中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20人)。

“在中以'五四'运动奋斗的经验而觉悟到要“人民间去”之分子为多,次则为农民已接受本党政纲而做农民运动于前者,次则工人曾参加工会组织运动者,有女生2名”。

教员有彭湃(兼)、谭平山、阮啸仙、罗绮园、鲍罗廷、佛朗克、加伦等。

第一届农讲所的教学内容,包括革命理论、军事训练和农村实习三部分。

理论课主要是学习国民革命的基本理论知识,重点学习有关农民运动的理论和实施方法,教员在讲课当中,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彭湃在给学生讲课时,运用了马克思主义观点,对农村的政治、经济状况和阶级关系作了科学的分析,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农民残酷剥削和压迫的事实,指出只有使农民组织起来,与地主和一切反动势力作斗争,农民才能获得解放,他根据自己领导农民斗争的亲身体会,介绍了如何接近农民和向农民作宜传的经验。

第一届农讲所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政治理论知识,决心为完成国民革命和农民解放而斗争,而且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军事知识和技能,使学员成为能够组织农民武装和指挥战斗的人材。因此,第一届农讲所对军事课很重视,军事训练的时间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主要方法是把学生带到黄埔陆军军官学校进行十天的训练。训练项目有,队列操练、持枪、刺杀、瞄准、实弹射击、森林战、山地战、村落战、夜间演习、以及枪枝构造和保护等等。学员们生活军事化,组织纪律严格,训练紧张。

第一届农讲所非常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专门安排了农村实习的计划。在军事训练结束后,集中用三天时间到附近农村,如深井、鱼珠、东圃、黄埔、长洲等处进行宣传。长洲农民协会的成立,就是学生们宣传发动的结果。此外,每个星期天也都有农村运动实习,及其他课外活动。

第一届农讲所于8月21日结业。在举行毕业典礼时,孙中山先生出席了大会,作了“耕者有其田”的训词。第一届农讲所共毕业了33名学员。其中24人被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委任为农民运动特派员,分配到各地或回原籍从事农民运动。

第二届农民运动讲习所

上届农讲所毕业的学员,远远不能满足广东各地农民运动发展的需要,因此,中央农民部决定继续举办第二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并扩充学员名额为225人,学习期限延长至两个月。

第二届农讲所于1924年8月21日开学,所址仍在越秀南路53号惠州会馆,由共产党员罗绮园担任主任,教员有罗绮园(兼)、谭平山、阮啸仙、彭湃等。

第二届农讲所开学之际,正值扣械事件发生。商团鼓动罢市,威胁革命政府。为了保卫革命政府,本届学员即组成农民自卫军,彭湃兼任团长。

属下分两个中队,每个中队分三个小队,每个小队分三个分队,每个分队九人,以一人为分队长,总共162人。农民自卫军组成后,移驻省署,进行军事训练,并请十位西江讲武堂的毕业生作教练,训练了半个多月。这是广东农民自卫军成立之开始。

时值孙中山大元帅出兵韶关誓师北伐,孙大元帅命令农民自卫军与广州工团军一起赴韶关训练,并担任北伐后方宣传工作。

9月20日,农民自卫军奉命到达韶关,孙中山向他们发表演说,指出:

宣传比武力更为重要,以力服人者一时,以主义服人者始能永久。

农民自卫军遵照孙中山的指示,组成10个小分队,分别往各乡村及城内调查,作宣传活动,了解农村阶级状况和生活状况,启发农民组织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宣传发动工作,虽然只进行了五天,但效果显著,各村农民纷纷前来接洽,要求成立农会。在韶关期间,还有三天是由罗绮园、谭平山、阮啸仙进行讲课。有两天是筹备赞助北伐大会,有一天是在韶关市进行游行散发传单。于9月30日返回广州。

农民自卫军回省城后,即停止军事训练,着重政治学习,每日上课8小时。

在平定商团叛乱后,除部分学生因伤未愈或请假回乡外,其余学生便到黄埔军校进行为期10天的军事训练。军校为农民自卫军拨出营房,派出10名教练,并发给枪枝。在10日之中,对托枪、瞄准、实弹射击、散兵线、密集教练、冲锋等各项,均进行了训练。使学员进一步提高了军事技能。

10月28日,全体学员从黄埔区回省城,再从事政治讲演两日,将以前功课作一总结。10月30日学生毕业,第二届农民运动讲习所结束。这届农讲所毕业人数共142人。

第三届农民运动讲习所

第三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于1925年1月1日开学,所址在东皋大道一号(原是反动商团头子陈恭受的别墅,现为东皋大道礼兴街6号),招收学生128人,除广东籍学生外,还招了广西籍学生两名,四川籍学生一名,由共产党员阮啸仙担任主任,教员有阮啸仙(兼)、廖仲恺、彭湃、陈延年、谭植棠、邓植议、唐澍、鲍罗廷、马马也夫、加伦等。

根据“第一、二两届之考察,凡在军事训练用心之人,现在即为农民运动最努力之人。如广宁、花县两处,在农民与地主斗争中,打前锋者多为讲习所卒业之学生”。

本届农讲所对军事训练仍很重视,它强调:

“为养成有组织有纪律之农民运动干员,同时为武装农民之准备,必使学生习惯军事生活及团体行动。'

因此,农讲所将全体学员依军队组织编成一连,称农民自卫军模范连,在军事训练中,除技术训练外,还讲授一些军事理论,以提高学员的水平。

第三届农讲所还注重对学员进行组织训练,主要是训练如何组织各级农民协会的问题,他们依照农民协会的章程,组织假设的是农民协会,名曰“模范县”,依学生地区和语言的不同,分为若干区和乡,组织各级农民协会,使学生实习组织工作,并讨论各自地方的农民问题。

此外,农讲所还设置一学生俱乐部,举办讨论会、音乐会,技击团、园艺部,新闻社,以及农民运动或革命殉难之人物画等陈列,以丰富学员的课外活动。

4月1日,第三届农讲所结束,毕业学生114人,其中留下军事训练成绩较好的学员15人,在所里继续训练,预备派往各乡训练农民自卫军,或做下一届学员的军事助教。另外,分配在农民部做见习员者20人,被派遣到各乡去做宣传工作。余下的学员都回原籍,帮助农会领导农民运动。著名的农民运动领导者韦拔群便是本届农讲所广西籍学员。

第四届农民运动讲习所

第四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于1925年5月1日开学,所址仍在东皋大道1号,录取学生98名,其中广东籍85名,湖南籍11名,广西籍2名。由共产党员谭植棠担任主任,教员有谭植棠(兼)、阮啸仙、彭湃、唐澍、赵自选等。

第四届农讲所开学时,正值广东全省农民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所务会议决定,讲习所学生一律参加旁听。会议闭幕后,农讲所于5月17日正式上课。每天上课时间8小时,上午3小时专做军事训练,下午5小时教授其他各种科学。晚上训练如何组织各级农民协会。星期日则往农村实习,或开辩论会、联欢会等。

学员生活及管理,一律实行军事化。并制定了《军事训练规则》,在其“总则”中规定:

“为熟习军事动作养成军人习惯起见,除教普通学科时间外,学生一律准军人生活动作。”

《军事训练规划》对学员的编组、教练、内务、守卫、勤务等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组织纪律性要求极为严格。

学习期间,曾发生刘杨叛乱,农讲所被强行占驻。所务会议决定,暂将全体学生分别派遣回籍,指导农民工作。学员于6月4日离所,直至7月4日才恢复上课。其中海陆丰籍学生因海员罢工,交通不便,一时不能回校。学生人数过少,于是续招旁听生25名。继续授课两个月,直至9月1日,本届农讲所才结业。正式毕业生51人,旁听生25人。其中留所见习者16人。其余均回原籍从事农民运动。

第五届农民运动讲习所

第五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于1925年9月14日开学,所址仍在东皋大道一号。主任是彭湃。招生范围已从广东本省扩大到两湖、江西、广西、安徽、山东、福建等省,共招收学生114名。学员分为甲、乙两班,甲班为外省学员,共64人,乙班为广东本省学员,共50人。从本届开始,学员条件中强调了文化程度,因为革命形势的发展,急切需要能文能武的农运人材,所以招生时规定,必须具备中学毕业及有相当程度者,经过考试合格才能录取。

本届教员有彭湃(兼)、毛泽东、罗绮园、阮啸仙、谭平山、鲍罗廷、马马也夫等。

第五届农讲所加强了基础理论的教育,它开设的课程有:

一、关于国民党主义者,如:《三民主义与五权宪法》、《国民党党纲及宣言》。

二、关于中国国民革命之基础知识者,如:《帝国主义侵略简史》、《中国民族革命史》、《政治经济之浅释》、每周政治报告等。

三、关于农民运动之理论及其实施方略者,如:《农民运动之理论》、《农民运动现况及其趋势》、农民协会与自卫军之组织法等。

四、关于实习宣传训练者,如:《统计学》、演说与集会实习、辩论会、唱歌、图画等。

五、军事训练。

六、农民运动见习(于假日或星期日为之)。

第五届农讲所除教授基础理论及军事训练外,还极为重视学员的实际锻炼。农讲所积极组织学员外出旅行参观和参加群众活动。

第五届农讲所于12月8日结束。甲乙两班同时举行毕业典礼,共毕业114人。甲班分往河南、湖南、安徽、山东、广西、福建各省工作。

乙班分往广东东江及南路为多。他们的工作推动了各地农民运动的发展。如湖南的毛泽民、蔡协民、雷晋乾、贺尔康,江西的淦克鹤、曾文甫,湖北的聂鸿钧,安徽的薛卓汉等出色的农运干部,都是第五届农讲所的学生。

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

1926年2月6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向各省农民部发出通告,指出:

根据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为发展全国农民运动起见,特扩充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并扩大招生范围,在全国招收学生。

据此,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进一步扩大了规模。

关于第六届农讲所的筹备工作,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专门讨论过。在1926年3月16日举行的农民运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对农讲所的所址、招生、预算、教职员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于农讲所的所址问题,会议决议:

遵照中央决议,以番禺学宫(原广州惠爱东路,现广州市中山四路42号)全部为讲习所所址。另外,继续占用广东大学部分房屋,作农讲所学员宿舍之用。关于招生问题,会议决议,名额扩充至300人。

关于预算问题,农讲所费用分开办费及经常费两项。开办费合计须5410元。会议决定,由各省农民运动经费项下每月扣出三成(3600元一月),两个月即可应付。经常费中,包括办公费每月1700元,职教员薪水每月1710元,学生费用(衣服、膳食及津贴)每月4500元。三项经常费合计每月共须7980元。

这笔经费,会议提出,请求中央指拨。关于职教员问题,会议决议:

1.所长请毛泽东同志担任,请求中央照准。2.教员拟请汪精卫、林祖涵、陈公博、甘乃光、张太雷、萧楚女、熊锐、黄平、邓中夏、刘一声、高语罕、张伯简、谭植棠、阮啸仙、罗绮园担任。3.余各办事员由所长负责请人充任。

在这次会上,还通过了毛泽东提出的两个议案:

一为“任高语罕同志为农所政治训练主任。”另一为:“民众运动与政治运动有密切关系,目前各省农民运动应以全力注意将来革命军北伐时经过之区域如鄂直鲁豫省案”。

经过筹备之后,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于1926年5月3日开学。毛泽东担任所长。录取学生共327人。他们来自直隶、山东、河南、热河、察哈尔、绥远、陕西、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奉天等全国20个省区。

这些学员都是经过严格考试,并具备下列条件者:

1.决心做农民运动,并无他项异想;2.中学程度,文理通顺;3.年龄在18岁以上28岁以下,身体强健无疾病;4.有勇敢奋斗精神。

教员有毛泽东(兼)、萧楚女、周恩来、彭湃、李立三、恽代英、张秋人、安体城、周其鉴、赵自选、于树德等20多人。萧楚女是专任教员。还有许多名流人物到农讲所做报告或讲演,其中有林祖涵、陈延年、谭平山、邓中夏、阮啸仙、郭沫若、何香凝等。

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于9月11日结束,300余名毕业生立即奔赴全国各地,发动和组织农民群众,开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随着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一个以湖南为中心的全国农民运动的高潮逐渐兴起。

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从第一届至第六届,共培养了近800名学生,他们分散在全国各地,不仅对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各地武装暴动和后来的革命斗争中,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为中国革命建立了丰功伟绩。

2、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为了加强对农民运动的领导,1926年11月,中共中央农委书记毛泽东亲赴江西、湖北、湖南,向三省的国民党省党部建议在武昌合办湘鄂赣农民运动讲习所。

这一建议得到三省党部的赞同。他们推举毛泽东、陈克文、周以栗、张眉宜、陈荫林、李汉俊、龚式农、王礼锡等8人为筹备员,于1927年1月16日,在武昌正式成立了湘鄂赣农民运动讲习所筹备处。

1927年3月,国民党中央党部决定,将湘鄂赣农民运动讲习所改由中央办理,并在湘鄂赣农讲所章程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章程》。

《章程》规定:

“本所由中央党部创设,定名为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本所以养成深明党义之农民运动实际工作人员为宗旨。”

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设在武昌北城雄楚街原高级商业学校旧址内。1927年3月7日开始上课,4月4日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宣布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正式诞生。

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设常务委员会,由邓演达、毛泽东、陈克文组成。由于邓身兼多职,所里工作主要由毛泽东主持。常委会下设教务、训练、事务三个处。周以栗任教务主任,陈克文任训练主任,季刚任事务主任。

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十分重视学员的质量。它规定了如下的招生条件:

革命观点确定;毕业后决心回到乡村做农民运动,无他异想者;身体强健耐劳,能在农所服从严厉之军操,到乡间能走远路;中学毕业或肆业者,高小毕业常识较优者;年龄在18岁以上,35岁以下。

入所学员,必须经过笔试、口试。第一期共招收学员800名,其中湖北省200名,湖南、江西两省各150名,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北等省共300名。

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开设的课程有:

“1.三民主义;2.国民党史;3.国民党宣言及决议案;4.帝国主义与中国;5.社会进化史;6.中国民族革命运动史;7.各国革命史略;8.中国政治经济状况;9.世界政治经济状况;10.经济学常识;11.政治常识;12.法律常识;13.中国职工运动;14.农民运动;15.农民运动理论及策略;16.中国农民运动及其趋势;17.各国农民运动状况;18.乡村自治;19.农村教育;20.农村合作;21.粤省农民代表大会议决案及宣言;22.湘省农民代表大会议决案及宣言;23.农业常识;24.农民组织及宣传;25.农民自卫;26.农村调查统计及报告;27.革命歌;28.革命画;29.军事训练(教授操练)。”

农讲所的授课人员基本上都是当时著名的革命家和理论家,如:毛泽东、周恩来、恽代英、张太雷、彭湃、方志敏、李达、李汉俊、郭沫若、邓初民、于树德、李立三、夏明翰、谭平山、彭泽民、陈克文、周以栗、李一氓等。

毛泽东讲授《农民问题》和《农村教育》等课程。毛泽东讲课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条理清楚,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还十分重视军事训练。农讲所在训练处下面设有训练委员会,聘请军事教官,专门负责学员的军事训练。学员实行军事编制,全所设立总队部,总队部下辖四个队部和一个特别训练队。每个队部下辖四个区队;特别训练队下辖三个区队。

学员每人发1枝步枪和150发子弹。训练内容,除基本操练外,有作战演习、实弹射击、野外露营和夜间紧急集合等。通过军事训练,为学员今后开展农村武装斗争打下基础。

6月18日,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举行了毕业典礼。19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全国农民协会、湖北省农民协会联合召开欢送会。经过四个月紧张学习和战斗的农讲所毕业学员,信心满怀,斗志昂扬,以农民运动特派员的身份,返回各省,投入农村大革命运动。

可以肯定的说,农民运动讲习所的举办,在中国革命史的地位绝不亚于黄埔军校,它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量的农运人才,从而为后来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军乃至苏维埃政权的建立都起到奠基作用。

(正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成立的原因与背景 一共举办了多少届[第2页]
这一届农讲所,培养出大批“文武全才”
广州之11-农民运动讲习所
参观武汉农讲所(武汉行14)
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
1971年,毛主席在长沙问爱将韦国清:你和韦拔群是不是一家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