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袁绍篇(尾声,其一)——关东联军的盟主

汉末群雄系列之袁绍(尾声,其一)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袁绍重大事件之十三——胆怯的联军

上期讲到关东联军成立,各路诸侯拥立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本期继续往下讲。

谈到关东联军,有两个小细节想跟大家分享。第一个,很多人的脑海里应该会出现众诸侯齐聚一堂,分左右两列对面而坐,袁盟主居于中间发号施令的场面。其实呢,诸侯会盟倒是有,但参加的人远没有《三国演义》里写的那么多。

首先历史上关东联军的正式成员就没有十八路,只有十一路:渤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河内太守王匡、山阳太守袁遗、东郡太守桥瑁、济北相鲍信,这是《后汉书》明确认定的。有文章把曹操和孙坚也算两路记为十三路并不正确,因为这时候曹操连正式官职都没有,自己拉了一支队伍靠着跟袁绍的交情被任命代理奋武将军这么个临时职务,甚至都不算袁绍的直系下属,只是跟随陈留太守张邈出征;至于孙坚身为长沙太守连杀荆州刺史王睿与南阳太守张咨两位荆州同僚,北上投奔袁术,被袁术上表为破虏将军、豫州刺史,完全是袁术的小弟。所以曹操与孙坚这时还不能算单独一路诸侯。

而剩下的十一路,也并没有齐聚一堂的热闹场面。

《后汉书·袁绍传》载:绍与王匡屯河内,伷屯颍川,馥屯邺,余军咸屯酸枣,约盟,遥推绍为盟主。

袁绍、王匡在河内、孔伷在颍川、韩馥在邺城,袁术没提但可以确定在南阳,也就是说联军成立的誓师大会上总共只有六路诸侯会盟,五路诸侯在各自驻地,连盟主袁绍都不在现场,是被“遥推”为盟主的。这么重要的场合盟主本人不在,于情于理好像都缺少点什么。

《三国志·臧洪传》载:乃设坛场,方共盟誓,诸州郡更相让,莫敢当,咸共推洪。

缺的不仅是主角,更是氛围,是气场。看上面的史料,誓师大会上那六路诸侯面面相觑互相谦让,居然连誓师大会的主持人都不敢担任,而是让张超的幕僚臧洪出面宣读誓词。读这句话都能感觉到当时场面的尴尬,大家讨董口号喊得山响,等到需要某个人单独站出来时都往后缩,连个主持人都不敢当,他们还能打仗?

以上就是第一个细节,所谓诸侯会盟并没有演义或电视剧展现的那么气势宏大,而是相当的底气不足。

袁绍重大事件之十四——对战董卓

第二个细节,与董卓的交手。通常提到关东联军讨伐董卓,人们只知道诸侯在酸枣会盟后终日宴饮并不进军,除了曹操和孙坚两个不算诸侯之列的人真正出过兵外,其他人都在看戏。其实不然,袁绍并非什么都没做。

之前提到当初何进召外兵进京除宦官共有四路人马:董卓、丁原、桥瑁、王匡。如今董卓掌权,丁原身死,桥瑁与王匡则都为联军成员。桥瑁上期讲过,是联盟首倡者,不过他后来也没什么值得讲的事了,同年就被兖州刺史刘岱袭杀,部队也被吞并。

而最后这位王匡,他跟袁绍的渊源极深。两人曾同为何进的亲信,王匡原本为何进大将军府掾,被派到家乡兖州泰山郡征兵。这支部队还没来得及赶回洛阳,何进就死了,王匡被董卓任命为河内太守以示拉拢。因为是旧相识,所以袁绍不在渤海、不在酸枣,而选择了与王匡合兵一处。

关东这么多人纷纷起兵,董卓还是相当忌惮的,加上大部分人都是自己提拔任命,对他们还抱有幻想。于是董卓派出大鸿胪韩融、少府阴循、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循、越骑校尉王瑰组成的使团去谈判。袁绍在河内,袁术在南阳,这号召力最大的两兄弟一南一北,于是使团也分成两路去找袁绍袁术,只要他俩肯谈,其他诸侯自然不成问题。

可问题在于董卓之前把袁家在洛阳的人全杀了,灭门血仇怎么可能还有谈判的空间?袁绍派人杀了胡母班、吴循、王瑰,袁术杀了阴循,兄弟二人展示了绝对的强硬姿态,只有韩融因德高望重饶得活命。这里袁绍命令的执行者便是王匡。

斩杀使者后袁绍与王匡便进军孟津、河阳津,把守渡口等待与董卓的军队交战。经验丰富的董卓派兵在小平津渡河绕过了袁绍、王匡的防线,从背后袭击杀得联军大败亏输,王匡几乎全军覆没。至于袁绍损失多少史书没写,考虑到袁绍远离渤海郡又根基尚浅,自身兵力并不多所以损失也不大,主力还是王匡的部队。

这便是第二个细节,袁绍、王匡是跟董卓有过交手的,只不过几乎全军覆没,战绩太惨淡,而且袁绍身为盟主自然不可能亲自上阵,所以跟曹操以身犯险确实不能相提并论。至于王匡,其实也还有故事可讲,也许后续会单独写一篇吧。

袁绍重大事件之十五——夺取冀州

从上面的文章可见,王匡是袁绍的忠实拥趸,袁绍让他斩杀朝廷使者就杀,让他带兵跟董卓打就打。随着王匡的全军覆没,袁绍也迅速离开河内回到渤海郡。

也就是说袁绍作为盟主从来也没有到酸枣与众诸侯会盟,演义与影视作品的场面在历史上并未发生过,诸侯们的联络更多是通过书信往来。袁绍放弃与诸侯们汇合,而返回渤海郡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抢地盘。

在联军之中除了袁绍、袁术兄弟外,官职最大的就是冀州牧韩馥。在袁绍初到渤海郡时,因为不断有人去投奔,韩馥身为袁绍的顶头上司自然浑身不自在,总怕袁绍不会安于只做个太守,转而图谋自己冀州牧的位置。于是韩馥派手下监控袁绍,且拒绝袁绍讨董倡议,没有发兵响应。

后来桥瑁伪造三公文书传与各州郡要求兴义兵救国难,关东反董声浪越来越大,韩馥还是不想参加,召集会议向部下们征询意见:“帮袁绍呢,还是帮董卓呢?”表面是拿不定主意,其实韩馥潜台词就是希望有人站出来替他说出拒绝讨董。只是反被治中刘惠将了一军:“兴兵为国,怎么是帮袁绍还是帮董卓呢?”弄得韩馥很下不来台,被迫响应了袁绍。

随着袁绍被拥立为盟主,韩馥的位置更加尴尬。身为冀州牧却要服从渤海太守的号令,这冀州到底是谁的?于是韩馥总是拖欠袁绍军粮,希望袁绍的军队支撑不下去赶紧散伙。

《后汉书·袁绍列传》载:馥意犹深疑于绍,每贬节军粮,欲使离散。

袁绍不傻,当然很清楚韩馥对自己的态度,可自己手下缺兵少粮,根本无法单凭一郡之力跟韩馥抗衡,而且身为盟主,也不好跟管辖自己郡的州牧翻脸,于是袁绍转而拉拢韩馥。

袁绍拉上韩馥一同向幽州牧刘虞劝进,要拥立刘虞为帝。如果拥立成功,则可以宣布董卓废立皇帝为非法,自己则有再造汉室之功,能把诸侯盟主这种临时身份转化为正式官职,实际掌控新成立的朝廷权力,那就不必纠结一郡一州,而是直接号令天下了,韩馥也可以得到相应好处,双方的矛盾瞬间转化为共同利益。想必这也是韩馥愿意拥立刘虞的原因。

然而袁绍低估了刘虞对汉帝国的忠诚,遭到刘虞的坚决拒绝。既然如此,那么袁绍还是要退回夺取冀州的道路上来,与韩馥矛盾已无可避免,在硬实力差距明显的情况下,袁绍只能等待机会。

初平二年(191),即关东联军成立第二年,袁绍的机会来了。

《后汉书·袁绍列传》载:明年,馥将麴义反叛,馥与战失利。绍既恨馥,乃与义相结。

韩馥手下将领麴义起兵造反,韩馥平叛失利。袁绍不失时机地与麴义联络招揽到自己阵营。袁绍发现韩馥的军事能力实在不行,便采纳谋士逄纪计策,联系公孙瓒南北夹击韩馥。公孙瓒果然领兵南下,在安平击败了韩馥,引兵进入冀州境内。公孙瓒打着讨董旗号南下,而袁绍又是联军盟主,夹在中间的韩馥感到压力山大,惶惶不可终日。

这时正好董卓完成了迁都长安,实际上已经放弃了对关东诸侯的军事对抗,只求保住关中地区。于是袁绍将本部人马调回延津,同时派出高干、荀谌等名士组成的使者团去劝说韩馥让出冀州。

北有公孙瓒、张燕虎视眈眈,南有袁绍众望所归,经过众名士的一番分析与威逼利诱,韩馥还是拱手交出了冀州牧的印绶。虽然韩馥手下不乏反对者,但韩馥还是心意已决。于是冀州完成了权力的和平交接,最终盟主袁绍还是把“袁家故吏”韩馥赶下台,二人短暂而尴尬的互为上下级关系就此结束。

袁绍以和平方式夺取了东汉整体经济最发达的冀州,一跃成为最具实力的诸侯,恰逢董卓西撤长安,关东联军又名存实亡,东汉秩序已经崩溃,接下来便是靠拳头说话的时代了。袁绍又将如何扩张势力?下一期继续讲述。感兴趣的小伙伴敬请点赞关注吧,同时也欢迎翻阅往期三国人物文章。您的支持是我持续更新的最大动力,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成功的话,汉献帝的帝位还能保住吗?
历史湮没了汉室的最后忠臣:荀彧
不一样的三国:董卓之乱内幕解析⑿——群雄起兵
袁绍率十八路联军围殴,为何董卓还能跑路?不想追,赶着回家呢
讨董卓时封官有何玄机?曹操不要袁绍却玩出花,助他轻易平定北方
曹操一心讨伐董卓,袁绍却想重新立一个皇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