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代与十国》第67篇:青牛白马的子孙,一代雄主耶律阿保机

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唐帝国轰然倒塌的同时,在中国北部的辽阔大漠草原上一个游牧民族正在悄然崛起,也许这个时候还没有人能意识到这个游牧政权的崛起会给农耕文明的汉族带来多么强烈的冲击。然而事实会证实一切,这个政权和他的继承人,在之后的数百年内,用血与火刀与剑同汉人共同描绘出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卷,留下了无数曲气壮山河的慷慨悲歌,无数英雄豪杰因此名流千古,也有无数小人因此遗臭万年,这个名族便是契丹!

在中国的东北,曾存在这东胡、秽貊、肃慎这三大种族,其中的东胡在秦末汉初时便辉煌一时,其首领曾向匈奴索要马匹土地,这还不行,得手之后还想要单于的老婆,很可惜当时匈奴的首领名为冒顿

要知道冒顿单于那可是一代天骄,匈奴在他手中实力达到了顶峰,甚至连汉高祖刘邦都被其围困白登山,这样的人物能接受贪得无厌的索取和奇耻大辱?

结果显而易见,东胡被冒顿单于一顿好打,整个部族被打得四分五裂,一部分东胡人退居今日西拉木伦河与洮儿河之间,分为两支,依靠乌桓山而居的一支称为乌桓,另一支依靠鲜卑山的被称为鲜卑。

汉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汉将耿燮在鲜卑、丁零族的配合下,大破匈奴,北单于被迫向西逃窜,留下了的十几万部众混入鲜卑族,也都自号鲜卑。鲜卑族吸收了大量来自匈奴的新鲜血液,鲜卑也因此逐渐兴盛。

东汉末年,鲜卑在首领檀石槐的领导下盛极一时,控制了东西长达1.4万余里,南北约7000余里的土地,称得上领土辽阔,但好景不长,檀石槐死后这个部落再度分裂,直到晋代,东部的鲜卑族先后出现宇文,慕容,段这三个部落,其中慕容部罗势力最为强盛,公元前325年击败宇文,338年灭段,345年灭宇文,宇文部的残余部众无奈外逃,其中一支就逃到了松漠之间,逐渐形成了后来的契丹族和库莫奚族。

这就是契丹族的大概形成经过,而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一般都会为自己编造一段比较神奇的传说,以此证明自己民族的与众不同。契丹也没有免俗。

在契丹的传说中说道,曾有一神人骑白马从马盂山顺着河往东走,他走着走着就碰到一个骑着青牛从天宫下凡而来的天女,神人觉得这天女很好,天女呢也觉得神人不错,这一来二去的这俩人神仙就看对眼了,再一来二去这俩人就自然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而神人和天女所繁衍的后代就是契丹族的先祖,所以契丹人便认为自己是青牛白马的子孙。

这传说浪漫吗?当然很浪漫,这传说可靠吗?当然不可靠,天上有玉皇吗?地上有龙王吗?这事儿早就被科学家们证实了,所以天女下凡这种好事儿应该不会有,真是的情况其实是这样的,大概是在今天的内蒙古昭乌达蒙一带的潢河(今西拉木伦河)和土河(古老哈河)流域,这里存在着两个部落,一个以青牛为图腾,一个以白马为图腾,这俩部族之间相互通婚就形成了后来的契丹民族。

契丹的始祖名为奇首可汗,经过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他就是那个传说中的神人原型,而传说中的天女则是他的妻子可敦,这两口子一口气生了八个孩子,每一个孩子又分别建立了一个部落,分别是:悉万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日连部、匹絮部、黎部、吐六于部,这就是契丹古八部的由来。

契丹古八部的主要活动范围在松漠之间,松就是松山今天的河北围场到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南数百里的地方,此地林木茂盛,松树尤其多,因此而得名。至于漠就是指松山以西的戈壁沙漠。从这里看得出来契丹族早期的活动范围外加自然条件都不是非常优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契丹族的快速发展,部族人口数量增长缓慢,生产力自然也就低下。

北魏献文帝年间,契丹首次派遣使臣前往中原朝见皇帝,而北魏是由鲜卑拓跋氏所建立,从根上论,北魏和契丹都是一个老祖宗,不过人家拓跋家发达了,瞧不上契丹家这穷亲戚,当时记载契丹班飨于诸国之末,也就是说你们家上不了席面,吃饭要坐最末等最末尾的席位。

不过契丹家的使者倒是很无所谓,在哪里吃饭并没有影响他的心情,要知道在此之前契丹人一直生活在穷乡僻壤之中,哪里见过地大物博的中原王朝,这次可算是涨了见识,回家之后嘴里说的都是归而相谓言国家之美,部族内部是心皆折慕、莫不思服,所以契丹古八部又各以名马、毛皮入献天府,遂求为常,他们请求和北魏互市,从此契丹算是和中原打上了交道,也就想着文明的方向更近了一步。

时间到了初唐,契丹为了抵御外族的欺凌,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大贺氏为首的部落联盟。这个大贺氏部落联盟还不能称作为一个国家或是政权,只是由契丹内八个部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永久性联盟关系,大致与苏联解体后独联体的情况相当。联盟内部实行议事会制度,议事会由八个部落的部落长组成,共同决定对外作战和联盟内的畜牧生产活动。联盟长按规定由八个部落选举产生,每三年选举一次。但实际情况是并没有按照规定执行过,部落联盟长始终出自于大贺氏这一部落。

这个时期,契丹民族已经逐渐的强大起来了,《旧五代史 契丹国志》记载:“大贺氏有胜兵四万,分为八部,每部皆号大人。”看得出来,这时契丹族的实力同北魏时相比,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了。中原王朝对他们也开始重视起来,贞观三年,大贺氏遣使入朝,被唐太宗李世民颁赐了“十二神纛、十二旗、十二鼓、曲柄华盖、直柄华盖等”,这一套行头在后来被契丹人称之为“天子旗鼓”,成为了契丹可汗权利和地位的象征。

然而契丹和中原王朝的关系并不稳固,在那个年代里,一切还是要凭实力说话,契丹在此时的实力虽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跟中原王朝相比,还是非常弱小。而且在这个时候,中国北部是突厥的天下,而突厥又在很长时间内同大唐王朝处在一种敌对的关系。所以,契丹做为夹在这两个强大民族之间的弱小民族,只有左右摇摆,时而倒向大唐,时而投靠突厥。

唐朝中期,契丹发生了内乱,遥辇氏取代了大贺氏成为新的契丹首领。这时候大唐已经将突厥彻底击败了,而回鹘又趁此兴起。这一来,就给契丹造成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发展机会,使契丹不但一下子摆脱了长久以来一直受突厥威胁的局面,更可以依靠与契丹并无积怨的回鹘来对抗唐朝。

天宝年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为了迎合唐玄宗开边的欲望,不断发兵袭扰契丹,而契丹据地自保,屡败唐军,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得到了回鹘的支持。然而好景不长,大唐武宗年间,回鹘发生内乱,唐朝趁机出兵进讨,逼迫回鹘首领温没斯投降,契丹失去了这么一个有力的靠山,只得再次归降了唐朝。

可以说契丹从奇首可汗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是以一个弱小名族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伴随它的从来都是流散,依附、臣服这样的字眼。然而就在不久之后,契丹族内将会有一个英雄横空出世,他将一手打造出一个雄踞万里的强大帝国,这个弱小民族的命运也将彻底改变,这个英雄的名字叫做耶律阿保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话之战:中华人文初祖炎帝黄帝到底是何方神圣!
契丹人的来源与发祥(上)
契丹人是什么人种,为什么东丹王的自画像高鼻深目?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
契丹人从哪里来?
历史大融合:曾经显赫一时的契丹一族是谁的后裔?如今身在何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