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方农耕文明之积极防御战略(五)--五胡乱华使中原王朝被动退却,推动了南方的战略开发

副标题:五胡乱华使中原王朝被动退却,推动了南方的战略开发

所谓五胡乱华说法并非合理。五胡乱华是南宋时期洪迈在《容斋随笔》中首次提出的名词。五胡乱华的确是给中原王朝、中原民族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造成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和人员伤亡。

北方游牧民族

这是第一次有汉族以外的北方少数民族推翻了封建王朝政权,对中原农耕文明,对于中原农耕民族汉族,在精神上和思想上造成巨大的冲击和深远影响,对于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历史形成了重大的仇视和伤害,在历史记载中留下的黑暗和阴影难以化解和释怀。

但是从人类历史和中华民族发展潮流去分析和认识,五胡乱华的名词是不合适的不准确地片面的,除了对当时百年历史负面影响外,所谓的五胡乱华,对后世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史学家司马迁之祠

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认识五胡乱华。从东方农耕文明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分析,五胡乱华推动和改变了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农耕文明,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扩展,使中原农耕文明向更广阔的地域更大的范围更高的层次发展,形成了中原地区、江南、剑南、岭南的中华文明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江南古城

五胡乱华推翻了西晋王朝,司马睿在建康在长江流域建立了东晋政权,形成了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迁移,中原地区人民衣冠南渡,分五次大规模的超过百万人,跨过长江跨过珠江,向南越三苗地区转移,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文化、先进的思想、先进的技术以及大批的劳动力和人力资源。

衣冠南渡促进了南方农业大发展。东晋政权也采取措施逐步的开发南方地区,建立侨郡侨县制度,推进南方土著居民和外来居民的融合和发展。使北方农作物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剑南岭南,这极大地提高了南方水稻的生产面积和生产面积,极大地提高了南方的粮食生产和农业生产水平,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改变了经济、政治、文化、技术以北方、中原为中心的格局,缩小了与中原地区的差距,为后来的经济重心难以提供了物质基础。

长江流域鱼米之乡

土地的扩展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尤其是像北方作物的种植,水稻种植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大范围的拓展,完全超过了中原地区的种植面积。

南方亚热带气候缩短了北方中原亚热带农业生产周期和提高了生产频率,粮食产量和质量大大提高,农业的丰收东晋王权统治提供了丰厚的经济基础,人口的数量快速扩大,人口的身体素质大幅提高,进一步推动了谷物、水稻、茶叶、桑蚕生产的发展,也推动了与此相关的手工业的发展。

南方茶叶采集

大大的提高了桑蚕养殖业,推动了丝绸行业的发展,形成和推动了南方的茶叶生产,形成和促进的南方手工业,陶瓷业、轧油业、冶铁业、制盐、制糖业等手工业的发展,形成了经济产业格局。

东晋政权以及之后的南朝的政权实施积极的促进农业手工业发展政策和措施,稳定侨郡侨县北方迁移民族的生产生活,并引导推动与南方土著少数民族的融合,形成了新的民风民俗,不同民族的联姻结亲,提高了后辈子孙的优良基因,提高了智力和素质,对于文化技术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隋唐两代为什么拼了命都要打高句丽?
中原地区何以成为中华文明核心区
金朝为什么自称「汉人」,反而把南宋称为「蛮夷」?
中国疆域板块类型之妙,极盛时期的清朝版图,到底有多完美?
突厥、蒙古席卷欧洲,为何没有灭亡华夏?一文盘点中国游牧民族史
1·5天命华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