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释读中国历史212:杨广对内横征暴敛,对外大兴攻伐,耗尽了国力,隋王朝摇摇欲坠
杨广是非典型性暴君,他和石虎、苻生还有高洋那些动不动就杀人的暴君不同,他有才情很优雅,他施暴的对象并不是身边的下人和大臣,而是天下百姓,而且他把暴行间接化和制度化,让它成为一种合法的暴政,他的这种残暴危害性更大。
皇帝权力很大,尤其像杨广这种早期取得过巨大成功的皇帝更是,他行使权力更难被约束,他曾经明确地跟手下大臣们表示不接受反对意见。
很多人都以为他取得的功绩就是灭了南陈,但其实他对稳固中原王朝的西北边陲也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他还是中原王朝唯一一位巡行到西域的帝王。
公元609年,杨广亲率十万大军到陇西、青海,击败了当时强大的吐谷(yǜ)浑。吐谷浑是慕容鲜卑的一个分支,西晋时期建立国家,十六国时期控制了青海、甘肃一带,南北朝末期已经发展得很强大了,在西北是可以跟突厥分庭抗礼的政权,也经常骚扰中原王朝的西北边疆。
杨广征讨吐谷浑,这样做一是要恢复丝绸之路的贸易,二也是要震慑西北草原民族,瓦解他们对抗中原王朝的军事联盟,解除西北各个游牧民族对中原政权的威胁。
这次军事行动取得成功后,杨广设置了河源(今青海湖南岸)、西海(今青海湖西岸)、鄯善(今新疆若羌)、且末(今新疆且末)四个郡,都在青海新疆这一带,之后横穿祁连山到达河西走廊的张掖郡,西域的二十七国君主和使臣纷纷前来朝见,表示臣服。
东南方向,隋朝的政治和军事力量也延伸到台湾,从此以后,大陆人移居台湾岛的日益增多。
其实不管是皇帝也好、官员也好,权力也意味着责任,必须对权力时刻怀有敬畏心理,而不能把它看做是满足个人欲望的工具。
古代讲“君权神授”,皇帝的权力是上天赋予的,他是代表上天来管理天下的。上天是个虚幻的概念,所以除了像发生地震、水灾旱灾这类大的自然灾害的时候,皇帝会想是不是自己做错什么了上天用这种方式来惩罚自己以外,他的权力受到的约束很少。

官员是给皇帝打工的,他的权力是皇帝授予的,所以约束只能来自于上面。就是对权力这种东西来说,我们的文明基础决定了它的这个特点,这跟西方是不一样的。

所以手握权力还特别有欲望的皇帝,就比较危险,尤其像杨广这种极其热衷于炫耀文治武功的皇帝,就是柏杨先生说的“大头症”,那对社会和百姓的危害就更大了。其实汉武帝也一样,如果汉朝亡在他手里,他的历史评价也不会比隋炀帝高。
所以看历史啊,从帝王的角度和普通百姓的角度,那肯定是不一样的。
这不禁让人想起元代张养浩,在被派去关中赈济灾民的路上写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爱炫耀、贪恋奢华的隋炀帝杨广建东都、凿运河、巡西北、征高丽,耗尽了国力,百姓不堪重负,被压榨得没了活路,就像受到惊吓的野兽,感觉时刻都有生命危险,求生欲让它随时准备攻击、撕咬,而社会就像个烈日下暴晒的火药桶,但凡有一点火星儿,就会剧烈爆炸。
杨广后来失败的根源,就在于他没有掌握动用国力、民力的分寸,不顾民众的承受能力,而予以滥用,结果是物极必反,加上官逼民反,引发了各种起事、起兵、起义,终于汇成农民大起义,导致隋朝的崩溃。
大起义的序幕掀起于公元611年征高丽之前的山东,这里是差役、军饷、马匹等军用物资的主要征集地,实在没有活路的民众,在王薄的领导下起义了。他自称“知世郎”,就是世间的事他都知道,创作了《无向辽东浪死歌》,建立长白山军,为争夺生存权跟官府展开了斗争。
之后,全国各地的起义风起云涌,到公元617年,已经从零星分散的状态,凝聚汇集为声势浩大、政治组织性强的大起义军。
据统计,从公元611年王薄起,到公元628年最后一位民变领袖梁师都被新兴的唐王朝所灭,全国再归统一,18年间,兵变、民变以及宫廷政变,共136起。有50多位领袖人物,每人都集结兵力15万人以上,割据一方,或称帝王,或称可汗,互相混战。
这些农民起义中,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有三支队伍:翟让、李密领导的河南瓦岗军,窦建德领导的河北军,杜伏威领导的江淮起义军。
我们小时候听的评书《隋唐演义》,就是以这个时代为背景。
另外,在隋炀帝第二次征伐高丽的时候,隋朝廷后院也起火了,杨素的儿子杨玄感趁乱起兵,给了隋朝沉重的一击。
杨玄感靠着杨素的关系,在隋文帝时期,很年轻就当上了高官,他也是个精明强干、善于钻营的人。咱前面说过,杨素在帮杨广上位的过程中出了大力,但这样人往往被帝王所猜忌。杨素过世后,杨广曾说:杨素就算不死,早晚我也要诛灭他全家。
这话让杨玄感恐慌不已,生怕大祸临头,但他不甘心坐以待毙,随时准备发动政变或起兵推翻杨广。
到隋炀帝第二次征高丽的时候,他认为后方空虚,就趁乱起兵。但他求成心切,进攻洛阳,以为拿下这个很有政治意义的东都,就可以号令天下了。
一路上投奔他的人很多,包括很多朝廷达官贵人的子弟,他的部队迅速壮大到十几万人,把洛阳团团围住。杨玄感本人力大无比,骁勇善战,军中都说他是楚霸王再世,跟抵抗他的官军作战取得了多次的胜利。

可战场的胜利没能弥补他战略上的失误,从高丽回军的隋炀帝抄了他的后路,他只得放弃洛阳转而进攻长安,途中跟宇文述的部队发生决战,惨遭大败,最后身边只剩十几个人,杨玄感自杀身亡。
杨玄感虽然失败了,但他的这次起兵,却成了隋炀帝众叛亲离的导火索,导致隋朝统治阶层进一步人心涣散,为隋朝自毁长城敲响了丧钟。
之后,从隋朝的政权中又分化出来三个有影响力的军事集团:李渊领导的太原军事集团,王世充领导的洛阳军事集团和宇文化及领导的江都军事集团。
正是他们,彻底摧毁了隋朝的统治,他们跟各地割据的起义军和地方豪强一起,让隋朝的核心政权成了空中楼阁,迅速地土崩瓦解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隋王朝 在国力最强盛时 爆发了隋末民变|中原|皇帝|隋炀帝|李渊
历史上最不该灭的王朝,别人都是“衰落而亡”,它却在强大中灭亡
彪悍隋炀帝如何对待进谏者:都是死路一条
看看正史中的隋炀帝和你知道的有啥区别!
古代中国的两大历史轮回,你造吗?
大臣问皇帝:粮食太多国库装不下怎么办?皇帝回答8个字流传千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