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分钟读懂《中国古代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诞生文明的国家之一,有近5000年的历史。中国古代史包括三个阶段:原始社会阶段(距今约170万年前-约公元前2070年)、奴隶社会阶段(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5年)和封建社会阶段(公元前475年-公元1840年)。

阶段划分

原始社会:约四千多年前传说中的黄帝、尧、舜、时期。

中国的原始社会,约从一百七十万年前的元谋人开始,到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前夕为止,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氏族公社包括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

云南元谋人、陕西蓝田人(距今约八十万年)和北京人(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都处于原始人群阶段。

北京人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使用天然火,通过采集和狩猎获取食物,原始人群是早期的人类社会。

到一万七千年前,山顶洞人按血统关系组成比较固定的集团,依靠集体力量向大自然作斗争,开始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他们采取磨制和钻孔技术制造石器、骨器,并学会制造骨针,把兽皮缝成衣服,还懂得了人工取火,劳动技能比前人有了更大的进步。

到距今约六、七千年前,半坡氏族河姆渡氏族开始进入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

到距今四、五千年前,由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男子的作用不断加强,逐渐代替了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支配地位。这时,人们以父亲的血统来确定亲属关系,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反映了父系氏族公社的情况。

奴隶社会

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夏朝是中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从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止,中国奴隶社会延续了一千五六百年左右。

公元前十六世纪,商汤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建立商朝。公元前十四世纪,商王盘庚迁殷,因此商朝也叫殷朝商朝时,奴隶制经济有了发展,农业是当时的主要生产部门,畜牧业也占有重要地位,手工业也很发达,最重要的是青铜器制造业,如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大方鼎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秦始皇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打败纣王,灭了商朝,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农业是社会经济的主要部门,土地制度是以井田制为主的奴隶主贵族国家所有制。井田制在西周以前已产生,到了西周有了较大的发展。

春秋时期是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时期。由于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荒田大量开垦,耕地面积扩大,农业生产有了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贵族为了扩大经济实力,强迫奴隶开垦井田以外的荒地作为私田,并用雇佣办法招徕人力耕种。

封建社会

  • 兴起

战国初期,奴隶制崩溃之势已不可逆转。新兴的地主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他们借助人民的力量,首先在几个大的诸侯国夺取了政权。如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世卿瓜分了晋国。公元前386年,齐国世卿田和取代国君,自立为诸侯。此后,原来许多诸侯国或灭亡,或被兼并,最后剩下秦、齐、楚、燕、韩、赵、魏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这些诸侯国经过变法和改革,都逐步完成了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化。

  • 统一

秦始皇于统一中国之后,在全国范围内废分封,置郡县,设立了皇帝直接控制的官僚行政机构,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这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自秦以来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西汉初期,社会经济残破。为了恢复社会经济,巩固封建统治。汉高祖

汉武帝

以及文帝、景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让农民占有一些土地,并有时间从事农业生产;减轻对农民的剥削。因此,社会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两汉前期出现了“文景之治”。

刘秀于25年建立了东汉王朝。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东汉统治者调整了统治政策,先后九次下令释放奴婢,并且减轻农民的租赋和徭役负担,整顿吏治,使全国出现了较为安定的局面。

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执政,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政治极端黑暗,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起来。184年,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爆发。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东汉政权瓦解了。

  • 分裂与融合

东汉末年出现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事集团。曹操和袁绍两个集团在北方势力最为强大。曹操注意招收和提拔人才,并募民屯田,发展农业生产,因而力量日益强大,200年在官渡击败袁绍后,基本上统一了北方。赤壁之战后三足鼎立。

263年,魏灭蜀。265年,司马炎代魏,建立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在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迁居内陆的各少数民族,在汉族封建经济文化的影响下,较快地完成了封建化过程。各族人民通过长期的反对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斗争,加速了以汉族为中心的民族大融合。

  • 繁荣

在南北对峙时期,经济文化的交流受到严重阻碍,人民深受战争之苦,迫切要求实现全国统一。隋文帝杨坚顺应历史潮流,建立隋朝后,于589年派兵灭陈,重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隋朝沿用北魏的均田制,使农民有一些耕地;还改革赋役,规定五十岁以上的男子可以纳绢代役,叫作庸,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这些措施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经过短短的二十多年,隋朝的封建经济就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但隋王朝又是历史上一个短命的王朝。隋炀帝施行暴政,使南北朝以后暂趋缓和的阶级矛盾又激化起来,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的爆发。在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瓦解了。

姑苏繁华图

618年,隋朝大官僚李渊父子建立唐朝。唐朝是强盛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迅速恢复封建秩序,进一步推行均田制租庸调制,注意用人和纳谏,使唐朝前期出现了“贞观之治”。

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后人把武氏临朝到代唐称帝的二十余年的统治,称为“武周政治”。

712年,唐玄宗即位,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达到前所未有的极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唐朝从“安史之乱”后开始转向衰败,随着“安史之乱”而来的藩镇割据,宦官专政和朋党之争,又大大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唐朝后期,土地兼并剧烈,赋税苛繁,终于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大起义。907年,投降唐朝的农民军叛将朱温灭了唐朝,建立梁朝,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

  • 继续发展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宋朝。宋太祖宋太宗陆续灭掉一些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同宋王朝先后并存的几个主要的少数民族政权是:北部地区契丹族建立的辽;西北地区党项族建立的西夏;东北黑龙江流域女真族建立的金。这些政权对维护局部地区的统一,加速少数民族的封建化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南宋王朝建立后,南宋统治者对内镇压农民起义。对金却屈辱求和。但是,南方和北方人民的抗金斗争却没有停止过,北方人民的抗金的斗争,牵制了金军南下,对保障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蒙古军队先后灭掉了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忽必烈继位后建立了元朝,于1279年灭南宋,统一了全国。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统一的时代。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各民族之间的融合。

元朝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十分严重。 蒙古统治者推行民族分化和民族歧视政策,对汉族劳动人民的压迫尤其残酷,于是1351年爆发了元末红巾军起义。元朝统治随之被推翻了。

朝代历史图

  • 逐渐衰落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明太祖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巩固其统治。在政治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所有军政大权统归皇帝掌握,秦汉以来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进一步发展。明朝的皇帝成为中国历史上权力空前的君主。

明政府营建北京,修筑长城并在东北地区设置奴儿干都司,大大加强了北方的军事力量,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也有利于边疆的开发。

明朝后期的腐朽统治、宦官专权和土地高度集中,加剧了阶级矛盾,终于爆发了李自成领导的农民战争。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攻占北京,推翻了明朝。东北地区满洲贵族建立的清政权趁机入关,与汉族地主阶级联合镇压了明末农民起义军,逐步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

清朝前期,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世一百多年中,削平三藩割据,统一台湾,加强对西藏的统治,平定准噶尔回疆反动贵族的叛乱,击败沙俄对黑龙江的侵略,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成为亚洲东部最大的封建国家。在这幅员广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维吾尔、壮、朝鲜、高山等五十多个民族。各民族虽然文化发展程度不同,但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都为中华民族和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了贡献。

乾隆时期,资本主义萌芽比明朝有所增长,但其发展仍然非常缓慢,因为腐朽的封建制度束缚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清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土地高度集中,物价不断上涨。于是嘉庆年间爆发了川楚陕白莲教起义。这次起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清王朝从此便一蹶不振了。最终以孙中山同盟会等爆发辛亥革命与保路运动,推翻了腐败满清王朝结束封建社会阶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中历史阶段性特征之一(先秦)
中国古代史部分基本线索
带大家了解中国历史分期之古代史
朱绍侯:中国古史分期讨论与中国史研究
中国简史(一)古代中国
初中历史全部知识点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