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分钟读懂《西凉》东晋十六国之一

概述

西凉(400年—421年),李广后裔李暠,公元400年建立了西凉王朝,在敦煌称“凉公”。

405年迁都酒泉,逼近北凉。疆域在今中国甘肃西部、内蒙古西南部及新疆部分。

417年,武昭王李暠卒,子李歆嗣位。

420年,李歆与北凉交战被杀,其弟敦煌太守李恂在敦煌嗣位。次年北凉军继续围攻敦煌,李恂战败,乞降不成后自杀。西凉就此被北凉攻灭。西凉太祖李暠被唐朝皇室尊为先祖。

唐玄宗李隆基天宝二年(743年)追尊为兴圣皇帝。因其统治地区古为凉州,故国号为“凉”,又位于后凉西部,故名“西凉”。

时代背景

李氏为凉州大姓。李暠先祖历仕两汉、魏晋及前凉为郡守。

北凉神玺元年(397),吕文和后裔建立的后凉式微,沮渠男成兄弟起兵并举段业为凉州牧,以敦煌太守孟敏为沙州刺史,以李暠为效谷县令。

约隆安二年(398年)孟敏死后,众人举李暠为宁朔将军、敦煌太守,并向段业称臣。段业任命李暠为安西将军、敦煌太守,兼任护西胡校尉。

隆安三年(399年),段业自称凉王,索嗣欲杀李暠反被击败,段业杀死索嗣,派遣使者向李暠道歉,并分出敦煌郡的凉兴、乌泽,晋昌郡的宜禾三县设置凉兴郡,升任李暠为持节、都督凉兴以西诸军事、镇西将军,兼任护西夷校尉。

李暠立国

北凉天玺二年(400年),北凉的晋昌太守唐瑶反叛北凉,向敦煌、酒泉、晋昌、凉兴、建康、祁连六郡传发檄文,推举李暠为大将军、护羌校尉、秦凉二州牧、凉公,改元庚子,以敦煌为都城,疆域广及西域。疆域在今中国甘肃西部、内蒙古西南部及新疆部分。

401年,沮渠蒙逊攻杀段业,建北凉。段业兵败后,河西汉人无首,李暠以其声望遂被段业余部推立与沮渠蒙逊形成对峙之势。其中沮渠蒙逊在原后凉东,李暠的势力范围在原后凉西,405年,改元建初,遣使奉表于晋,并迁都酒泉,与北凉长期争战。因其统治地区古为凉州,故国号为“凉”,又位于凉州西部,故名“西凉”。

招怀东夏

西凉与辽东对于战乱颇繁动荡不定的中原地区是最理想的避难之地,所谓“天下方乱,避难之国,惟凉土耳”,以至于出现了“中洲避难者,日月相继,不绝于耳”的情况。

左取酒泉

405年李暠下酒泉,并迁都酒泉,并徙胡、汉各族两万三千户于酒泉一带,以内陆流民汉人一万户侨置会稽、广夏二郡,余户分置武威、武兴、张掖三郡。

北防北虏

北虏指柔然,西凉为了预防柔然南下,一方面在位于亦集乃湖的西海郡加强防御,另一面西凉积极同柔然通好,既所谓“北引丁零之众”。今据调査,西凉的北塞,为利用汉代塞垣,进行维修、加固,以塞垣沿线有灰色垂幛纹、水波纹陶片为特征。

1910年拍摄古凉州图

南威南虏

这里所指的是祁连山脉与阿尔金山脉两者间的缺口处既金山口。为汉时赵充国自敦煌郡通往羌区之要路,金山口以南今为阿克塞县大小苏干湖区域,西凉在其西北筑有子亭城,驻军防守,「以威南虏(吐谷浑部)」;初唐复于此山口置烽设警。

屡求锡命

西凉努力的政治目标是凿通与南朝的关系,由于前一次遣使,未见回音。

他又于建初三年(407)再次派出了僧人法泉以沙门身份,“间道奉表于晋。"但似乎也未成功,其所送表文都得不到回音。在此期间,他的政敌北凉却成功地遣使南朝,并且得到了南朝的政治上的册封,从而取得了对西凉战争中的政治优势。

义熙六年(410年),沮渠蒙逊背弃盟约前来侵犯,李暠派太子李歆截击打败北凉军,擒获北凉将领沮渠百年。

两凉结好

由于西凉政权在军事上相较北凉显得单弱,又无法求得东晋锡命诏来分化北凉内部,面对北凉沮渠蒙逊的军事压力,西凉采取结交南凉,对抗北凉的战略。

在西凉、北凉、南凉三政权并存的过程中,北凉人口、科技及军事力量最强(因此西凉屡求东晋锡命诏的目的既想破坏北凉内部团结),西凉处于劣势,南凉夹在北凉与西秦之间,不时受到北凉侵扰,所以在这样背景下,西凉结交南凉,南凉亦欣然结盟西凉,二凉在对抗北凉的过程中具有相似性,对牵制北凉具有一定的影响。

托槐明志

李暠凭着治世之才,正当后凉末年,受到群雄的奉拥,于是大展霸主的宏图,兵不血刃,端坐而安定千里之地,他曾认为前凉的业绩指日可成,河西十郡短时间内就能统一。过了不久,南凉君主秃发傉檀进占姑臧,沮渠蒙逊的地盘逐渐扩大,李暠于是慨然而作《述志赋》。西凉建国之前,河右地区没有楸、槐、柏、漆等树木。前凉张骏在位时,从秦陇取来种植,后来全都死了,而酒泉宫的西北角有槐树生长,李暠于是作《槐树赋》寄托情怀,大意是感叹僻陋偏远之地,不是建立功业的地方,但仍要像酒泉宫的槐树一样扎根瘠壤顽强生长。

初登告捷

李暠逝去李歆初立,北凉沮渠蒙逊统兵三万进攻西凉,李歆亲自率众迎敌,并“贯甲先登亿亲临战阵,结果大败北凉军,俘斩七千余级,旗开得胜,保住了西凉的偏安一隅的汉人地盘。沮渠蒙逊是明智的,他判断,新继立的李歆虽然取得了初战告捷,但毕竟不如李暠,老成持重,难于对付,因此加紧了进攻的节奏。

西凉嘉兴二年戊午(418),北凉又大发兵攻西凉,李歆又欲亲自迎战,左长史张体顺“固谏”才得以制止,只命令各地婴城固守,沮渠蒙逊大掠庄稼而还。

舍命疏劝

公元419年(嘉兴三年)五月,从事中郎张显上疏劝告说:“凉州疆土被一分为三,势必不会长久维持这种局面。军事兼并的根本,在于发展农耕;怀柔远方部族的方法,莫过于统治宽大,刑罚简单。今 年新年以来,阴阳失序,风雨失调,正应该减少膳食,撤除乐器,谨身修道。而如今,刑罚繁重,法规严峻,又大兴土木,不停地修造,这样不能使国家兴隆。当年,周文王只依据一百多里的土地,兴起帝王大业;秦二世虽然拥有四海之广,却被消灭。前车之鉴,成功失败,非常明显。

太祖(李暠)以神圣的英姿,受到西凉百姓的拥戴,东取酒泉之土,西开西域之地。殿下不能继承太祖遗志,统一凉州疆土,与张轨相媲美,将来有什么面目去见先王呢! 沮渠蒙逊是胡族中的一代英杰,他对内政治修明,对外礼遇贤才。每遇战事,都能身同士卒,老百姓对他深为敬服,愿意接受他的统治。我认为,殿下不仅不能削平沮渠蒙逊,还恐怕沮渠蒙逊图谋我们的疆土。”李歆看过奏章,非常不高兴。

李歆亡国

420年,李歆意为沮渠蒙逊南伐西秦途中,率军三万往攻北凉都城张掖,中计,沮渠蒙逊率师迎击,两军战于怀城,李歆兵败,部下劝他赶快返回酒泉,还能保存相当的实力,他却死要面子,对部下说“吾违太后明诲,远取败辱,不杀此胡,复何面目以见母也。”强迫部众在蓼泉再次迎战北凉军,虽作战勇猛作殊死斗,仍然非其敌手,全军覆没,李歆壮烈死于战阵;蒙逊杀李歆,进占酒泉。

420年九月,歆弟李恂据敦煌称冠军将军、凉州刺史,改元永建。不久,沮渠蒙逊派军讨伐。

421年,沮渠蒙逊又率兵来攻,北凉军引水灌敦煌,李恂乞降不成,部下投降,李恂自杀,敦煌失陷,西凉灭亡。

伊吾西凉

421年,西凉被北凉所灭,422年西凉王室后裔李宝(李暠孙)和娘舅西渡流沙,在西域吐鲁番盆地占据伊吾县(今哈密)建龙兴年号,善抚流民,并羁縻高昌,建立伊吾西凉(又称后西凉),凡内陆来人李宝皆倾身礼接,甚得其心,众皆乐为用,每希报雪。

439年北魏灭北凉,北凉欲效仿西凉西迁,后西凉闻后分兵截击。一路由娘舅唐契、唐和率领欲接收高昌,至高昌唐契中高昌郡守阚爽缓兵之计,北凉及柔然派兵前来追击,唐契殿后战死,唐和率余众奔前部王车伊洛处。唐和闻北凉残余势力沮渠安周屯居横截城,唐和率军攻克横截城,继而夺取高宁、白力二城,并遣使投降北魏;另一路由李宝、李承率领欲下敦煌。

442年,占领敦煌并遣使投降北魏,李宝被北魏任命为都督西垂诸军事、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护西戎校尉府、四品以下官职允许按照北魏制度自行任命。

444年,李宝调回京师以后,唐和接统西凉余众,其部被称为“甘、凉以西兵”这是主要由原西凉所统凉州汉族(乡党)武装组成的一支劲旅。北魏派遣成周公万度归西征,唐和所率“甘、凉以西兵”即为其主力之一,是役,魏军顺利设置鄯善镇。

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唐和又率军参加了万度归的第二次西征,焉耆之役,配合万度归,一举击溃焉耆王鸠尸毕那所统四五万精兵,迫鸠尸毕那亡奔龟兹,史载“魏主诏唐和与(车师)前部王车伊洛帅所部兵会万度归讨西域,(唐)和说降柳驴等六城,因共击波居罗城。”“至十二月,万度归进而西征龟兹,留唐和镇焉耆,柳驴戌主乙直伽谋叛,和击斩之。由是诸胡咸服,西域复平。”其后,魏军退师,委唐和留守,驻焉耆镇,成为北魏王朝驻西域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唐和孤军长期戍守北魏最远的西部边陲焉耆镇,一直到太武帝逝世。

452年(兴安元年),北魏文成帝继立,唐和应召入朝,皇帝给予特殊礼遇,嘉奖他保卫西陲的卓勋。唐和驻节焉耆多年,威信之著干西域,其丰功懋绩,足与汉之班超前后比美。后西凉共经历三王:伊吾王唐契;敦煌公李宝;酒泉王唐和。

虽然后西凉集团主事于452年被北魏调离西域,但自汉代至唐初,凉州李氏在甘新地区经过千年的经营逐成七宗五姓之首,西凉太祖李暠被唐朝皇室李氏和诗人李白、李商隐尊为先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两晋南北朝人物和故事连载(24)-西凉
五胡十六国之西凉(19)
激荡四百年:沮渠无讳西逃李宝回归,北魏再平西域北凉灭亡
东晋十六国之十五·西凉
一首“凉州词”,半部“河西史”
历史:河西走廊如果没有中原王朝的支持与供给,会变成什么样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