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世纪的十七个瞬间之一:疯狂的慈禧

一直想写《20世纪传》,搜集了不少20世纪大人物的传记,试着写了一些,但是,我的写作才能受到了挑战,我发觉我没有宏观把控的能力,文字表达也没有张力。现在,打算改写成《20世纪的十七个瞬间》,挑选最为关键的十七个节点,当然以人物和事件为中心,每篇一两万字。

现在,人们已经很少正儿八经读书了,要么聊天,要么打游戏,要么读网络小说,要么浏览快餐文字,要么听书。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耐心,这么长的文字叙述,你能否看下去。当然,我配了一些图片,每一小节,尽可能短些,间或选择一些具体描述。

我本来喜欢文学,但是,后来更喜欢历史,不是说,读史使人明智么。

1901年9月7日,奕劻、李鸿章代表清朝,在北京东交民巷西班牙使馆中,与德意志帝国公使穆默(Alfons Mumm von Schwarzenstein)、 奥匈帝国公使齐干(M. M. Czikann von Wahlborn)、 比利时王国公使姚士登(M. Joostens)、大英帝国公使萨道义(Sir Ernest Mason Satow)、美利坚合众国公使柔克义(M. W. W. Rockhill)、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公使鲍渥(M. Paul Beau)、 意大利王国公使萨尔瓦葛(Marquis Salvago Baggi)、大日本帝国公使小村寿太郎(Komura Jutarō)、荷兰王国公使克罗伯(M. F. M. Knobel)、俄罗斯帝国公使格尔思(M. M. de Giens)、 西班牙王国公使葛络干(M. B. J. de Cologan)签订了《辛丑条约》。

签订条约场面

为什么会签订这个条约?请听我为你细细道来。

1.中外冲突的起源

  戊戌政变后,慈禧囚禁光绪,惩治政敌,推翻新政。慈禧认定是康有为教唆光绪向她夺权,想要干掉康有为,可是,康有为已在政变前一天出京,在李提摩太和英国上海领事帮助下,南逃香港。梁启超、王照得到日本公使林权助和伊藤博文帮助,东渡日本。谭嗣同自愿为主张牺牲,与杨深秀、刘光第、杨锐、林旭、康广仁、张荫桓被逮捕。在日本、英国公使营救下,张荫桓和礼部尚书李端棻遣戍新疆,其余都在二十八日被杀,这就是“戊戌六君子”,还有很多人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

  策划政变的荣禄调为军机大臣,节制北洋各军。被光绪革职的怀塔布等人,都被起用,被裁撤的职官,照常设置。恢复八股旧制,停试经济特科,禁止士民上书、结会,撤销农工商总局。百日维新期间所宣布的新政,除京师大学堂外,一概推翻,一切复旧。

  百日维新期间,英国、日本与俄国对立,政变后俄国为胜利者。九月二十七日,各国公使在俄国使馆开会,英日公使没到。从英国东来的英国议员贝思福在香港会晤康有为,十月四日到上海,三次与伊藤博文商谈英、日、美、德同盟。北上后,访问奕劻、荣禄、李鸿章,表示愿派军官代练陆军,他们同意由张之洞在南边先办,以免与俄国在华北冲突。贝思福到天津,会晤袁世凯。最后,致书美国国务卿海约翰,主张英、美在华合作。

  政变后,慈禧图谋废掉光绪,先传播康有为毒杀光绪的消息,后改说光绪久病,中外盛传光绪已经不在人世。刘坤一劝奕劻不可轻举妄动,否则,“人情危惧,强邻环视,难免借起兵端”。英国公使窦纳乐说,如果光绪此时去世,各国不会原谅,后果将非常严重。奕劻极力解释,请法国使馆医生入诊,医生说,光绪仅是身体虚弱,无大病。十二月,将驻扎近畿的聂士成、董福祥、宋庆、袁世凯四军和添募的一军合编为“武卫军”,归荣禄统辖。旧历新年前后,一再宣布光绪尚未痊愈,由荣禄再试探刘坤一的态度。刘坤一说,“君臣之义已定,中外之口难防”,请荣禄考虑,慈禧不得不暂缓。

  梁启超到日本后,发刊《清议报》,丑化慈禧。一八九九年七月,康有为在加拿大组织成“保皇会”,颂扬光绪,慈禧恨入骨髓。李鸿章说,光绪的罪不明,贸然从事,各国必先抗议,各督抚可能仗义声讨,不妨先立太子,等待机会,慈禧采纳了他的意见。一九〇〇年一月二十四日,立端郡王载漪之子溥儁为同治之子,满洲话“大阿哥”,这就是“己亥建储”,传说将于庚子年(一九〇〇)即位改元。诏发后,上海绅商经元善、章炳麟、蔡元培、唐才常等一千二百余人通电反对,海内外纷起力争。

以上是慈禧对外国人干预她家的私人事务强烈不满,孕育了报复的念头。

慈禧听戏

  南京条约订立后,进口货鸦片和纱布,物美价廉,土纱、土布不能与之竞争。沿海一带首先受到打击。一八六〇年起,开放口岸增多,进口激增。鸦片因中国内陆栽种增多,进口逐渐减少,纱布跃居第一位。九十年代,纱布在每年进口的总值二万万七千万两中约占一万万两,较六十年代增加了八十余倍。茶叶、丝绸原为出口大宗,八十年代以后,因为印度、日本的竞争,茶叶出口开始下跌,九十年代末由占出口总值的百分之五十四降至百分之十八。很多以此为生的人,逐渐失业。

  甲午战前,外国人已在各口岸设立工厂,战后正式取得这项权利,包括船舶修造、纺纱、自来水、电气、制茶、缫丝、制糖、榨油、卷烟、造纸、制药等,以船舶修造业最大。最大轮船公司为怡和与太古,九十年代共有轮船五十余艘,招商局有二十六艘,往来沿海长江。海运完全取代了河运,运河两岸城镇随之萧条。依漕运为生的人,大都失业,长江流域的船户、水手、工人,同样受到影响。最早通车的铁路,如津榆线、津通线、芦汉线北段,均在华北地区,老式交通运输受到沉重打击。电报、邮政的开办,也使不少人的生计发生问题。

  水旱灾害,华北最多。一八七七至一八七八年,山西、河南灾情前所未有,饿死者不计其数。黄河一八五五年在豫东决口,由苏北改道山东,夺大清河入海,因为河身逼仄,水流不畅,堤工草率,屡次漫溢。一八八七年九月,郑州决口三百余丈,南入贾鲁河、淮河,豫东、皖北受灾最重。一八八九年一月,才合龙,死亡百余万人,用款千万两。同年及一八九〇年,山东境内两次溃决,此后每年决口。田舍淹没,人畜死亡,山东灾区有六十州县,直隶有二十六州县。一八九九年,直、鲁、晋及苏北久旱不雨,粮价猛涨,穷人多贱价出卖子女。

  人民苦痛加重的第三个原因是政府的搜括。政府的搜括由于支出的增多,财政拮据。财政拮据由于连年战乱,宫廷挥霍,河工赈济,举办新政,再加对外赔款,一八九五年前,每年应付外债赔款与贷款,本息约三四百万两,勉强可以。甲午之战,军费借款约一万万二千万两,对日赔款本息为二万六千余万两,都来自借贷。每年应还二千三四百万两,须要筹措。于是扣廉俸、增厘金、折漕米,土药(国内所产鸦片)、茶叶、盐、糖、烟、酒加税,整顿田房契税,勒令典当各商捐输,仍然不能弥补。

一八九八年发行“昭信股票”一万万两,命官民领票缴银,民间所存银票不得不向银铺、银号兑现,铺号不能兑换,以致倒闭。农民计田苛派,不准减少,否则关进监狱,政府所得不超过一千万两。据一八九九年户部报告,每年息债(外债)、军务、洋务(新政)各需二千余万两,中央、地方经费约二千万两,合计近一万万两,岁入为八千余万两,还有两千万两没有着落。诏命查核关税、厘金、盐课,限一个月内办就,特派军机大臣刚毅赴江南、广东督办。

光绪二十四年即1898年

2.教民冲突再起

  天灾、人祸是民不聊生的两大因素,而以人祸为首。所谓人祸,一是官府的横征暴敛,二是洋货的充斥。洋货为洋人所输入,征敛与对外赔款有关。传教士的所作所为,又常使人民感切肤之痛,因而怨毒多集中在洋人身上。

当时,西方传教士到内陆传教,一般有教养有传统文化修养的人,都坚持孝道,崇拜祖先,基督教不能崇拜祖先,这就是文明的冲突。传教士说不动乡绅,只有地痞流氓想要寻找靠山,才参加基督教,于是,这些地痞流氓依仗传教士,横行乡里,鱼肉百姓。这样,地方乡绅不矛头对准传教士。

地方士绅是领头羊,平民响应,认定洋人为一切祸源,扫除了洋人,中国即可太平。传教士与教民首当其冲。

  天津教案解决后,七十年代,四川、安徽、福建时有教民冲突。一八八五年,重庆教民向考生寻衅,考生死伤三十余人,人民捣毁教堂,中国反赔偿二十万两。一八九〇年,川东大足余栋臣领导进攻教会,参加者以哥老会、乡团为多,历数三十年来洋人如何欺侮中华,传教士的种种不法。

  湘军中多哥老会,太平天国平定,湘军解散,江苏、浙江两省不下十万人,回籍后,多不归农。稍后,从陕西、甘肃遣回的,人数也不少,相继加入哥老会。川、滇军事结束,兵勇裁撤十万,大都成为“袍哥”。湖北、江西、安徽的退伍军人,纷纷仿效,传习哥老会者无县不有,无业游民和农民纷纷参加,以“打富济贫”相号召。一八九一年,鄂、赣、皖、苏及山东教案的不断发生,都与哥老会有关。张之洞说:“长江口岸,匪党布满,……上起荆襄,下至武汉以下,皆已联为一气。”

  一八九五年后,教士教民气焰高涨,民教冲突日益激烈,各国态度,更加蛮横。先有四川成都教堂被毁,继有福建古田英国教士遇害。德国公使因德国教士在山东兖州被打,对总署百般恐吓。

清末的青岛

  一八九八年至一八九九年,列强在华的掠夺最为猛烈,国内动乱也最为严重,遍及滇、黔、湘、鄂、赣、豫、皖、浙、闽、粤,以川、桂、直、鲁最厉害。

四川仍由余栋臣领导,一八九八年再起,檄文历数洋人罪行:“海舶通商,耶稣传教,夺小民农桑之生计,废大圣君臣父子之伦,以洋烟毒中土,以淫巧荡人心。奸淫我妇女,煽惑我人民,侮慢我朝廷,把持我官府,占据我都会,巧取我银钱,小儿视如瓜果,国债重于邱山。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割台湾,胶州立埠,国土欲分。自古夷狄之横,未有甚于今日者。”此番兴师,不扰地方,“但诛洋人,非叛国家”,事成之后,日本军费之赔偿,昭信股票之派款,一概可免。他的徒众有万把人,活动在川东。

鄂西的“江湖会”响应,宜昌、湘西震动。安徽北部的白莲教有二万多人。广西天地会连陷数城,扰及广东。有御史说他们是孙文的党羽,军械火药是孙中山所接济。有人说,一旦入湖南,顺江而东,将成为第二个洪秀全。清廷命两广总督确查孙文踪迹,沿江沿海警戒。

3.义和团兴起

  山东民风刚强,向有“山东好汉”之称,白莲教遍于城乡。加之人口稠密,生计艰难,啸聚滋事,所在蜂起。烟台开埠,洋货涌入,漕运改道,黄河溃溢,山东受害最多。山东为天主教士最早活动的区域之一,全省新旧教徒约八万人,鲁西运河两岸最多。一八八八年,德国取得了山东的保教权,教士更加蛮横,强占田产,包揽词讼,庇护歹徒,擅自收税,重利盘剥,囤积居奇,勒索讹诈,鱼肉人民,挟制官府。

  一八九五年,日军攻占威海卫,盘踞三年,登州、莱州一带备受蹂躏。一八九七年,胶州湾及附近为德军占领。一八九八年,日军刚走,英军又来,山东南北两港都被外国人占有。德国势力深入内陆,筑路开矿。教士教民动不动就陷害某人毁谤洋教,或指某人为会匪。一八九八年及一八九九年,鲁南发生教案和德国人被打,德军焚掠村庄,滥行屠杀,拘禁士绅,勒索赔款。一八九九年英国以肥城教案,也索款占地。德国人为修筑铁路而侵夺田亩、拆毁庐墓,人民抗阻,德军杀死二十多人。一九〇〇年初,冲突再起,德国人声称再度出兵,山东巡抚不得不与德国订立筑路开矿章程。英国人自勘威海卫界址,人民不服,曾发生相似事件。

德国人占据下的青岛

  在山东,乡团与白莲教原来对立。教乱平定,地方治安,依赖乡团维持,白莲教徒散归乡里,逐渐渗透。他们大都练习拳棒,乡团也练武。乡团由士绅领导,憎恶教士、教民,白莲教徒的信仰与教士、教民也不相容,和乡团立场逐渐一致。乡团忠于官府,白莲教徒由反清变为反洋,两派势力逐渐合流。白莲教信弥勒佛,后杂糅道教和其它迷信,支派不一,以“八卦教”的势力最大,还有“天理”、“金丹”、“红灯”教,以农民为主。八卦教所练之拳叫“义和拳”,一名“梅花拳”,各有神坛,自称祈祷后降神附体,口诵咒语,金刀不入,枪炮不伤。

  义和拳最初流行于运河两岸,教堂、教民多,与教民时起争执。一八九五至一八九七年李秉衡担任山东巡抚,认为拳民是义民,信徒越来越多,有“大刀会”、“红灯照”等名称,扬言“不穿洋布,不用洋火,诚心用功,可避刀剑,可避枪炮,……兴大清,灭洋教”。李秉衡因钜野教案受到处分,但他为官廉正,山东人为他打抱不平。

鲁西北冠县民教互斗已久,一八九八至一八九九年,波及几十个十州县,义和拳影响越来越大。鲁东南的反教事件所在蜂起,沂州有数十案。鲁东阻止德人筑路,有义和拳参加。冠县教案扩大,清廷下令严查,巡抚张汝梅将义和拳归入乡团,改名义和团,取得合法地位。

  一八九九年春,毓贤继任山东巡抚,相信义和拳有神仙帮助,可以抵御洋人。义和拳势力更加庞大,到处毁教堂、杀教民,竖“传神、锄教、灭洋义和拳”红黄旗。毓贤认为,凡与教士、教民为难者,都是良民。九、十月间,鲁北义和拳不服官军弹压,被袁世凯打散。总之,这时候,山东义和拳最为兴盛。

  直隶毗邻山东,一八九八年,义和拳已经不时出没。次年十二月,袁世凯任山东巡抚,一面采取分化策略,勒令教民出教,釜底抽薪,以减少义和拳的滋扰对象,一面武力剿办,击溃义和拳。勒令出教、反教,因烟台美国领事的抗议,半途而废,武力剿办则贯彻到底。订立严禁拳匪章程,如有设厂教习,不分首从,该管州、县照纵匪例参办;吏役、庄长、首事、地保分别监禁、正法;设厂之家,家产充公,习邪拳者,杀无赦。官民遇匪即开枪痛击,但求境内无事,不惜以邻为壑。

义和拳表演刀枪不入

义和拳在他的镇压之下,相率北走直隶,沿途发布揭帖,谓“天主教并耶稣堂,毁谤神圣,上欺中华君臣,下压中华黎民,神人共怒。……吾等俱练习义和神拳,保护中原,驱逐洋寇”。北京为外国公使的驻扎地,中华君臣直接受他们的欺侮,天津为距义和拳最近的洋人集中地,中华黎民常遭他们的侮压,因而,义和拳以这两处为目标,准备一举歼灭,根绝祸源。这时,冀北干旱,瘟疫流行,义和拳乘机宣传,将灾害归罪于教士、教民不准敬天。驻天津的直隶总督裕禄,驻保定的按察使廷雍,有意庇护,于是,义和拳由冀南而冀中,一路进向天津,会合静海、独流、永清一带的拳民,一路进向保定。一九〇〇年五月,涞水、易州、涿州,北京附近的长辛店、丰台、黄村,到处都是义和拳,杀伤教士、洋人、教民,焚烧教堂及教民房舍,抗拒官兵。

4.慈禧阴谋利用义和拳

  义和团在山东日益扩张,是由于近五年来历任巡抚的袒护鼓励,最后成为燎原之火,慈禧的态度为极大关键。

慈禧对外国人同情变法,援救新党人士,干涉废立,认为是存心作对。一八九九年,除山东德军外,有俄军围困辽东半岛的金州,杀伤皮子窝、旅顺人民;英军驱逐九龙城中国官员,法军强踞广州湾两岛,意大利要索浙江门湾,这都增加了她的对外仇恨。中枢较有力量的人物,一派为巧滑的荣禄,庸鄙的奕劻,依阿固宠,见风转舵;一派为悍愎的军机大臣刚毅、启秀,愚昧的大学士徐桐、端郡王载漪,只求一时快意,推波助澜。

反对改革极端排外的刚毅

  义和团的立场与慈禧的希望不尽相符,但仇洋反教的心理则相通。慈禧初时采取两面政策,取缔令刚颁布,纵容诏又下。一八九八年十一月,曾命对义和团加意弹压防范;继又说,山东保甲团练,绅民踊跃,应推行,以备缓急。十二月,申谕朝廷对民教一视同仁,地方官应随时劝导,以杜争端;继又严饬各督抚认真办理团练保甲。一八九九年四月,密谕毓贤对教案不可事事忍让,亦不可稍涉孟浪;五六月间又屡命各省查保甲、练民团;十月,命毓贤对义和团抚绥弹压。以上指示,对义和团暗含庇护之意。

  各国公使密切注视山东情势的发展。一八九九年十一月及十二月间,美使康格(E. W. Conger)接连要求切实保护该省外国人,坚请将毓贤撤职,改派干练人员继任,调天津附近训练精良的驻军前往协助。于是,袁世凯代替了毓贤。

慈禧畏惧外国人,但还是想利用义和团,再三训令袁世凯不可着急剿拿,“倘办理不善,以致腹地骚动,惟袁世凯是问”。对人民阻止德国筑路事件,复谕以不可用兵,“致失国家团结民心本意”。

  毓贤至京,说义和团忠勇可恃,有神助。慈禧召见,亲书“福”字赏赐,旋授山西巡抚。载漪统带的“虎神营”,也受到奖励。“虎”、“神”与“羊”(洋)、“鬼”两字相对,虎能食羊,神可制鬼。

毓贤及其家人,在毓贤的怂恿下,义和拳变成了义和团

一九〇〇年二月,各国公使因为义和拳北进,要求速颁剿灭诏旨。慈禧无奈,十九日命直、鲁督抚出示禁止“私立会名,聚众滋事”,“务宜革除恶习,勉为良民。倘执迷不悟,即从严惩办”。各国公使请将诏旨公布,慈禧拒绝,他们才知事态严重,电本国请兵,各国军舰猬集直隶湾示威,限两个月内剿除拳匪,否则将代为执行。

四月十五日,虽将二月十九日诏旨公布,但十七日,又谕令各省,谓“乡民设团自卫,保护身家,……果能安分守法,原可听其自便,但恐其间良莠不齐,或藉端与教民为难,……[应]随时晓谕,务使各循本业,永远相安”。二十一日,谕令直隶,“有外来义和拳会,到处煽惑,……应切实开导,……止论其匪不匪,不必问其会不会,是在该督(裕禄)严饬地方官吏准情酌理,因应得宜,非朝廷所能遥制”,袒护义和团的用意十分显明。

5.义和团控制京畿

  一九〇〇年五月以前,慈禧未必有与洋人一决雌雄之心,至多不过是想利用民间声势,使洋人有所畏忌,不再动辄相欺。四月下旬,义和团出现北京城内,五月中旬,公然张贴揭帖。约十天后,芦沟桥一带的铁路、火车、电线被毁,洋人四名被杀,四名受伤。各国公使调兵来京。慈禧有感事态严重,二十九日,命严拿首要,解散协从,实力保护教堂、教民,斥义和团为“拳匪”,“倘敢对仗抗拒,应即相机剿办”。六月三日,又有两道几乎相反的命令,一是要裕禄劝导拳众,不可操切,不得轻伤民命,启衅邀功;一是要武卫军统帅荣禄不得孟浪从事,激成事端。五、六日分派军机大臣赵舒翘赴涿州宣抚,刚毅往保定晓谕,如果各军借端骚扰,即治以军法。

前排中是载漪,道光帝孙子,铁杆慈禧粉丝,运动徐桐等人,儿子得以立为大阿哥

  这一重大转变,原因有三点:一是皇室高官,如端郡王载漪、庄亲王载勋、贝勒载濂、辅国公载澜、军机大臣刚毅、启秀、大学士徐桐,声称与洋人不共戴天,大半尊奉义和拳,说义和拳忠勇,有纪律,有法术,京外人心向着他们,慈禧不得不信。略明事理的荣禄、奕劻、王文韶虽知义和拳不能成事,但不敢强作主张。

二是武卫军为直隶境内最大武力,袁世凯的右军已调往山东,宋庆、马玉昆的左军驻山海关,聂士成的前军驻天津,卫戍北京的为后军、中军。后军统领董福祥出身甘肃土匪,桀骜不驯,所部都参加了义和团。中军名义上由荣禄兼统,重要将领张俊与董福祥本为同伙。载漪的虎神营,个个是义和团,载澜又作了步军统领衙门的总兵官。慈禧后来为自己开脱说“满、汉各军都已与他们(义和团)打通一气,因此不敢轻言剿办”,确为实事。

三是公使团不等许可,就召军入卫。六月初,洋兵百余人,进入使馆,六百人开入天津租界,海参崴俄军四千向天津出动。公使团要求增兵来京,顽固派更加振振有词。六月九日,慈禧命董福祥部移驻北京城内,董福祥扬言“奉太后命,剿灭洋人,命义和团为先锋,我军为接应”。次日派载漪管理总署,从此,人人都说义和拳可以消灭洋人。

义和团大队涌入北京,到处设立神坛,高悬“奉旨义和团练”、“义和神拳”、“助清灭洋,替天行道”旗帜,上至王、公、卿、相,下及娼、优、隶、卒,纷纷祈拜,如癫如狂。裕禄在天津督署迎接义和拳首领,凡持义和团名帖者,无不接见。

被围的使馆区

  董福祥军入北京后,天津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海军司令应公使团的要求,再派二千多军队赴援。六月十日,由英国海军提督西摩尔(E. H. Seymour)率领出发。十一日,董部杀日本书记官杉山彬。十二日起,到处焚烧教堂、教民住宅、经销洋货的店铺,火光烛天,通宵达旦,沿途喊杀,哭声震天。十三日,教民被杀三百余人,载澜一班人亲自纵火,繁荣的前门外,火势猛烈,延及使馆所在的东交民巷。天津情形相同,电报局、海关署同遭抢毁。洋兵不准人们进入租界,开枪射击。十三日前后,荣禄婉劝,曾发布几次剿捕义和团的上谕,慰问各国公使,但没有效力。傻里傻气的奕劻面告公使团,自认无力平乱。

6.慈禧对外宣战

  西摩尔率领的联军进攻到天津西北十里的杨村,因为铁路毁拆,随修随行,勉强抵达京津中途的廊坊,义和团猛勇阻击,不得前进。西摩尔最初以为二千联军足可击溃任何抵抗,这时候才知道,不是那么容易。慈禧听说洋兵又来,调聂士成军回防天津附近铁路地方,命裕禄拦截续到洋兵,大沽口加紧戒备。

西摩尔被困之日,又有千余俄军到津,裕禄向大沽增防。大沽口外外国停泊军舰三十余艘。六月十六日,各国司令限期交出大沽炮台。同日中午,慈禧举行御前会议,到会王大臣、六部、九卿一百多人,反对与袒护义和团的两派互相争辩。

反对派之一的总署大臣袁昶说“拳实乱民,万不可恃。就令有邪术,自古及今,断无仗此成事者”。慈禧说,“法术无足恃,岂人心亦不足恃乎?今日中国积弱已极,所仗者人心耳。若并人心而失之,何以立国?”遂命另一总署大臣侍郎许景澄等出京劝阻洋兵,荣禄派兵警戒东交民巷,如使馆人员愿去天津,可等铁路修复以后再定,可见,当时还无意攻击使馆,只希望洋兵不来。

十七日上午八时,联军攻夺大沽炮台。下午三时,召开紧急御前会议,慈禧宣谕:“顷得洋人照会四条:一、指明一地,令中国皇帝居住;二、代收各省钱粮;三、代掌天下兵权。……今日衅开自彼,国亡在目前,若竟拱手让之,我死无面目见列圣,等亡也,一战而亡,不犹愈乎?”四条的最后一条,是勒令她归政,她不便说出口。她之所以决定一战,是由于洋人迫她交还政权,宁肯亡国,也不让光绪恢复权力。

八国联军

她以为西摩尔的进军,洋兵攻夺大沽,大举增兵天津,都是为了强迫她退位。于是载漪那帮人众口一词地说:“非战不可。”慈禧对大臣说:“今日之事,诸臣已闻之矣,我为江山社稷,不得已而宣战。顾事不可知,有如战之后,江山社稷仍不保,诸公今日皆在此,当知我苦心,勿归咎于予一人,谓皇太后送三百年天下。”她也知道“事不可知”,并无战胜把握。只“因洋人欺负得太狠了,也不免有些动气”,这是她事后的自白。荣禄曾告诉刘坤一:“上至九重,下至臣庶,均以受外人欺凌至此极处,……且两宫诸邸左右,半系拳会中人,满、汉各营卒中亦皆大半,都中数万,来去如蝗,万难收拾。虽两宫圣明在上,亦难扭回。”

  奉命查验义和团的赵舒翘对慈禧极口夸说他们的神奇。六月十八日刚毅回京后,向她模拟义和拳,两眼如何直视,面目如何发赤,手足如何抚弄。慈禧后来说,王公大臣们都一处儿敦迫着我,要与洋人拼命,教我一人如何拿得定主意呢?在十九日的会议中,慈禧表示她的最后决心,限各国公使于二十四小时内出京,命裕禄召集义和团,帮助官军,抵御洋兵。二十日黎明,召见军机大臣,宣布开战。

二十一日下宣战诏,痛斥三十年来,洋人的种种嚣张,“欺凌我国家,侵犯我土地,蹂躏我民人,勒索我财物。朝廷稍加迁就,彼等负其凶横,日甚一日,无所不至。小则欺压平民,大则侮慢神圣。我国赤子,仇怒郁结,人人欲得而甘心。此义勇焚烧教堂、屠杀教民所由来也。朝廷仍不开衅,如前保护。……平日交邻之道,我未尝失礼于彼,彼自称教化之国,乃无礼横行,专恃兵坚器利。……朕今泣涕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连日召见臣工,询谋佥同;近畿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巢者,不下数十万人,下至五尺童子,亦能执戈以卫社稷。彼尚诈谋,我恃天理;彼凭悍力,我恃人心。无论我国忠信甲胄,礼义干橹,人人敢死,即土地广有二十二余省,人民多至四百余兆,何难剪彼凶焰,张国之威”。

7.东南自行其是

  北京城内是主要战场。五月以后,外国人集中到东交民巷使馆区。六月中旬,义和团与洋兵屡次冲突,德国公使克林德(VonKetteler)指挥洋兵攻击。二十日上午,克林德被杀,下午四时董福祥军与义和团数千人进攻。使馆区面积约四平方里,有十一国公使,男女四百七十余人,防卫洋兵四百五十人,教民二千余人,担任修筑工事。董福祥以为五天内即可夷为平地。六月二十四日,附近的翰林院、海关总税务司被焚。到七月二十四日,洋兵死伤一百多人。慈禧的心情变幻无常,时而猛攻,时而停止,时而谈判,时而馈赠食物。天主教教士、教民四千余人集中的城西北西什库教堂,防守的洋兵仅四十多人,也没能攻入。

  另一战场为天津。大沽炮台失陷的六月十七日,清军及义和团围攻天津租界,十九日,西摩尔部在廊坊战败东退,遭聂士成军截击,得俄军援救,二十六日,返回天津,伤亡近十分之二。大沽方面的联军,先解天津租界之围,继占天津机器局,攻击天津城,武卫军拒战九日,聂士成壮烈殉国,马玉昆扑攻租界亦败。

七月十四日天津失陷。联军倍加凶残,死尸累累,房屋十毁八九。各国划分占领地界,有人记载,“日、美兵最和平,英兵次之,惟德、法、俄三国兵抄民无虚日,妇女被污者无数”。七月三十日,设置“暂行管理郡城厢内外地方事务都统衙门”,生杀予夺,任情而为。

直隶之外,杀洋灭教暴动,奉天、山西、河南、湖南、浙江最多。六、七月之交,沈阳、辽阳教堂、铁路被毁,教士二十人被杀。山西拳团为新任巡抚毓贤一手制造,北京宣战后,首焚外国医院教堂。毓贤佯称为便于保护,将教士男女老幼诱集太原,七月初,全部处死,各州县教士被害一百七十八人。河南南阳教堂被围,全省教堂大半被毁。湖南衡州有教士三人被杀。浙江衢州有十一人被杀。陕西、甘肃、云南、四川、湖北也有类似事件。统计全国丧命的洋人教士约二百五十人,以英国为多,次为美、法、比、荷各国。

  慈禧宣战之日,通谕各省督抚“保守疆土,接济京师,联合一气,共挽危局”。重要督抚多为汉人,拒不受命,如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开始,李鸿章没什么表示,刘坤一首请速剿,张之洞立即赞同。英国恐俄国乘机渔利,长江流域发生事端,予俄国以干涉口实,损害英国的利益,希望中国秩序及早恢复,不使事态扩大;刘、张的态度与英国的希望符合。上海士绅及督办铁路大臣盛宣怀害怕各国军舰分驶沿海沿江口岸保侨,一有冲突,大局瓦解,谋划有所补救。

东南互保范围

六月十四日,上海英领事建议伦敦协助刘、张,维持长江地区治安,立获批准,美、日支持。盛宣怀为刘坤一、张之洞拟定与各国互保条约,外国军舰不入长江,内陆外侨由刘、张负责保护,上海租界归外国人保护。宣战诏下,盛连电刘、张及李鸿章,请与各国订明“剿拳匪,保教民,护商业,各不相犯”,“欲全东南以保宗社,须以权宜应之”。上谕有“各省抚联络一气,保守疆土”之语,正可以为据。刘、张起初犹豫,经张謇、沈曾植分别解说,才下定决心。请盛帮同上海道余联沅与各国领事妥议办法,并联衔入奏,以示忠于朝廷。

六月二十六日,余联沅与领事将《保护南省商教章程》及《保护上海租界城厢章程》草案商定。不久各领事得知有命各省诛杀洋人的上谕及德国公使遇害,发生异议。七月三日,刘、张声明诸事照所议办理。刘、张照规定履行,长江各省无事,英国以章程草案中对外国军舰停泊、水手行动有所限制,不愿定为条约。德、法持同一态度,唯恐天下不乱,互保协定,终未签字。

  南省最初指刘坤一、张之洞所辖的五省,章程草案议妥后,浙江、福建相继参加。李鸿章先已声明自保两广。山东巡抚袁世凯是剿杀最力之人,自与刘、张一致。四川、陕西、河南督抚均同意刘、张主张,互保的区域实际上包有十三省。

8.慈禧内心既想报复又害怕

  慈禧在矛盾的心情下,发动战争,满望一举肃清在华洋人。不料以数万之众,区区使馆竟久攻不下。尤其使她痛苦的是疆臣抗命,又拿他们没办法,只有降低态度,争取他们的谅解。

六月二十五日及二十六日,一再向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解释,说“此次之变,事机杂出,均非意料所及。……团民在辇毂之下,仇教焚杀,正在剿抚两难之际,而各国兵船已在津索大沽炮台”。“尔督抚度势量力,不欲轻构外衅,……无如此次义和团,……京城蔓延已遍,……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希望李鸿章筹兵筹饷,勿再观望。

二十九日电命出使大臣将委曲情形向各国声明,照旧保护使馆,相机惩办乱民,外债按期照付。七月三日分致俄、英、日、德、美、法国书,盼中外仍归于好。但同一天,复命各督抚同力同心,“务将和之一字,先行解除于胸中”。六日奖勉义和团,赏内币十万两。七月中旬,以李、刘、张等叠请保护公使,天津继之失陷,命荣禄、奕劻商请公使移居总署。

十九日,又说,保护公使不是为了和议,命各督抚仍力筹战守。所有这些命令,各督抚无所适从。七月,派主战的李秉衡节制前敌各军,杀主和的总署大臣许景澄、袁昶。慈禧态度不可捉摸。

她在1900年前后,内心特别变态

事后她说,拳匪“攻打使馆,攻打教堂,……杀的抢的,我眼看不像个事,心下早已明白他们是不中用,靠不住的。但那时他们势头也大了,人数也多了,宫内宫外,纷纷扰扰,这时太监们连着护卫的兵士都真正同他们混在一起,……其势汹汹,呼呼跳跳,如像狂醉的一般,全改了平日的样子。……若不是多方委曲,一面稍稍的迁就他们,稳住了众心,一方又大段的制住了他们,使他们对着我还有几分瞻顾,那时纸老虎穿破了,更不知道闹出什么大乱”。

又说:“我本来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太甚了,也不免有些动气。虽是没拦阻他们(拳党),始终总没叫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火气一过,我也就回转头来,处处都留着余地。我若由他们尽意的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来的道理?”

9.北京被八个国家瓜分了

  联军占领天津之后,之所以没有立即进攻北京,一是鉴于天津战役的剧烈,抵抗相当坚强,目前兵力不足,免蹈西摩尔覆辙。二是南方各省既然中立,如进攻北京,可能激起他们的反感,须先撤退内陆侨民,以防万一。三是列强互相猜忌,俄、德、英都想争夺领导地位,俄国正以全力侵略东北,英国忙于南非战争,一时不能派出大军。德军尚在途中,美、法在东亚的驻军不多,意、奥更不足道。只有日本愿意出动大批军队,但西方国家很冷淡,不得已,才得到英国的赞同,其它国家的默许。

  八月四日,联军出动,左翼日军八千,英军三千,美军二千,右翼俄军四千,法军八百,奥、意军各数十人,总计约一万八千人。德军因为没能居领导地位,暂不参加。五日,联军占北仓,败宋庆、马玉昆军。六日,占杨村,直隶总督裕禄自尽。九日及十日,占河西务、马头,武卫军帮办李秉衡自尽。十四日,联军攻入北京,使馆解围。

  一八六〇年洋兵第一次占领北京,约十八天,此次大不相同,为时长达十三个月,采取报复性的、有系统的抢杀。八月二十三日,德军开始到达,德军司令瓦德西(Von Waldersee)入据紫禁城,更加残暴。德军约二万人,日军增至二万二千人,俄、英军各二万人,法军一万五千人,美军七千五百人,意军二千人,比军六百人,奥军一百四十人,合计十万多人。

八国联军把北京分成不同的占领区,东四以北由日军占领,东四南大街以东由俄军占领,以西由意大利军队占领 。皇城东北由德军占领,皇城东部由日军占领,皇城东南由英军占领,崇内大街以西东长安街以南由德军占领。西城由美军、法军、英军、意军占领,外城由英军、美军、德军占领,实行军事统治。

八国划分统治区

义和团及清军早已鸟散,商民成为洋兵荼毒的对象,遇难者不计其数。“街上尸体枕籍,旗人多举火自焚,或阖室自经,大约禁城之内,百家之中,所存不过十室。”这是中国人的记述。“街市毁失十分之二三,妇女任人凌辱。联军将校率军士,公然大肆抢夺。金银珠玉自不必言,此外书画、骨董、衣服,以及马匹、车辆等值钱之物,无论兵卒、平民,所获之数均属不少。……城中各处朝衣朝冠之男尸,凤冠霞帔、补服、红裙之女尸,触目皆是”。这是日本人的描写。西人所记略同,颐和园的宝物,联军运往天津,累月不绝。

  洋兵将北京分区占领,俄军界内,只有狗还在活动;法、意军界内,几无人迹;德军界内,天文仪器,搬运一空;英军界内,“虽有人烟,亦甚寥寥”;日军界内虽“熙熙攘攘,往来如市”,但户部近三百万两的存银,全为所有;美军界内“安堵如故,市肆全开,人心静谧”。这次事变,外人遇害者约三百,中国人死于洋兵的没人统计出究竟有多少。

10.慈禧狼狈西逃

  15 曰,天未明,兵部尚书徐会澧说,不如避开联军,徐为後计。于是,慈禧太后穿着青衣一边哭一边走,头发都没有梳洗,光绪跟着。到西华门外,光绪坐英年车,慈禧坐载澜车,载漪、溥儁、奕劻、善耆、载勋、载澜、载泽、溥兴、溥伦、刚毅、赵舒翘、英年、李莲英跟着出逃。瑾妃穿着单褂子,跑出来,遇见载勋,才知光绪在哪里。载澜妻女走散了,令人到处找也没找到。

出西直门,天黑的时候到昌平贯市,慈禧太后已经一天没有吃东西了。老百姓看着可怜,煮了包谷送来,慈禧拿在手里就啃。慈禧一边啃一边哭,光绪也跟着哭。夜里冷,床也没得,一个村妇把自家被子洗了送来,烧燃柴火烤,慈禧勉强过了一夜。

16 曰,出居庸关,延庆知州秦奎良进膳,数量少,只有慈禧和光绪几个人吃,从官没有吃的,说话很难听。

17 曰,慈禧坐秦奎良的轿子,天黑的时候走到怀来,县令吴永想了很多办法供应,塞外严寒,慈禧穿着麻布衣服,吴永找了一件裘皮大衣,慈禧大喜,马上提升为知府。她对吴永哭诉祸乱经过,说,“连日历行数百里,……不得饮食,既冷且饿。……昨夜我与皇帝仅得一板凳相与贴背而坐,仰望达旦”。光绪蓬头垢面,衣著不整,十分憔悴。

慈禧到达太原,情况已经大为改观

在怀来停了三天,继续向西北逃亡,经过宣化、大同,九月十日到达太原。传说洋兵要进攻山西,于是,从太原南逃,十月二十六日到西安。其后,南方各省接济逐渐到了,又恢复了她的豪华生活。

11.各国侵略规模扩大

  美国唯恐欧洲国家乘机瓜分中国,再三警告清廷。七月三日,国务卿海约翰照会列强,请仍承认能保护外国人的地方当局为中国人民的代表,保持和好。各国应先拯救北京的外国官民,再使中国获得永久安宁,保全中国的领土行政,保证各国的条约与公法权利,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平等公正原则。这是门户开放政策的补充。

俄国在军事上单独行动,外交上利用李鸿章。德皇威廉二世更是野心勃勃,克林德被害,愈使他理直气壮,鼓励德军尽力杀戮。为提高德军的声望,授瓦德西联军统帅名义。英国为遏制俄国的扩张,一面联络美、日,一面与德国成立协定,互相开放势力范围,维持中国领土完整,实则同床异梦。

  联军不时向天津、北京附近焚掠。瓦德西带领二万德军,十月以后,一路会同英、法、意向西南军进,占领保定,杀护理直隶总督廷雍,勒索十万两白银。冀南、冀中备受蹂躏。一路向西北进攻,占领张家口。一路向东南进攻,到山东边境。又与法军屡攻山西,威胁西安。自一九〇〇年十二月,至一九〇一年四月,联军共出动四十六次,三十五次为德军单独行动。教民成群结队,四处打家劫舍,声称“奉命复仇”,所奉系外国教士之命。

  俄国视东北为囊中物,几年来积极筑路建港,擅自驻兵,侵占民产。义和拳兴起,俄军十七万分路进攻。七月十五日,北路屠杀黑龙江海兰泡商民六千,瑷珲、墨尔根、呼伦贝尔、呼兰相继失陷,黑龙江将军寿山自尽。八月三十日攻入齐齐哈尔省城。西路经呼伦贝尔,越过兴安岭,也到达省城。七月三十日,东路一支占依兰,一支陷珲春,会师哈尔滨,继占宁古塔,九月二十一日攻入吉林省城。八月四日,南路占营口,继占海城、辽阳,十月二日入沈阳省城。七十天内,东三省全部为俄军所据,东北第一次沦陷。

沙俄侵占东北示意图

俄兵残忍,所至抢掠、焚杀、奸淫,齐齐哈尔为之一空,吉林省城数十万存款及军火,尽归所有,机器局拆毁,营兵缴械。沈阳的营垒、机器、枪弹,一概被夺。瑷珲城被毁,依兰、珲春等城居民被屠,营口房屋大半被焚,沿南满铁路的铁岭、海城、盖平,尸横遍地,妇女被掳者不可胜数。

12.革命党人的活动

  南方督抚的中立,只是暂时不服从慈禧的命令,仍保持君臣名分。另有两派的势力,一派是图谋恢复光绪权力的保皇会,一派是试图推翻满清统治的革命党。

  一八九七年,孙中山自伦敦到日本。孙中山以为康有为、粱启超志在救国,曾谈过合作,康有为自大,觉得兴中会类似会匪,不屑同流,认为光绪必有复辟之日,计划起兵勤王。梁启超较少成见,有意倾向革命。湖南人唐才常是谭嗣同至交,誓言与慈禧不共戴天,此时也来到日本,和孙中山打得火热。

  慈禧阴谋废立之时,孙、康、梁、唐都决定举事,唐返上海,康去新加坡,梁赴檀香山。梁以孙中山在檀香山有影响力,行前对孙表示一致行动。孙知双方合作不易,还是想把梁启超引上革命道路,于是写了一封介绍信。梁到檀香山后,宣称保皇与革命,名异实同,不过借保皇以行革命。于是檀香山大部分兴中会员转投保皇会。

  唐才常一面联络上海知识分子,一面联络长江会党,以两湖的哥老会为主。康、梁重视广东,梁启超主张先暗杀李鸿章,消除阻力,将来纵不能在北部得手,也可在南方有收获。兴中会准备全力谋粤,与保皇会的愿望冲突。一九〇〇年三月,粱告康:“中山日日布置,我今不速图,广东一落其手,我辈更何处发轫乎?”致书孙中山,谓用勤王名号,事半功倍。“倒满洲以兴民政,公义也;借勤王以兴民政,则今日之时势最相宜者也”,怕孙中山捷足先登。

辛亥革命馆唐才常雕塑

  唐才常先在上海组织“正气会”。义和拳起事,认为千载难逢,但未获保皇会全力支持。唐不能再等待,为便于号召,改“正气会”为“自立会”。一九〇〇年七月二十六日,唐在上海召开“中国议会”,宣布不承认清政府,联外交、平内乱,保全中国,推广文明。举容闳、严复为正副会长。实际担任联络会党的为林圭、秦鼎彝、沈荩等,名叫“自立军”,定期于湘、鄂、皖发难。有的主张起义后宣布民主,有的拥护光绪,有的主张拥戴张之洞独立。

西方报纸已有革命党人将在南方四省举兵的消息。张之洞与英国有自保之约,英国不想长江一带发生变乱,哥老会又常有打击教会的行为、灭洋的口号。唐才常在汉口的机关设在英租界,张之洞得到英国领事通知,说南方哥老会、维新党,准备发动起义。八月九日,自立军的一路在安徽大通举事不成,二十一日,唐才常被张之洞逮捕处死,各地的自立军失败,先后二三百人遇害。

  一八九九年十一月,兴中会郑士良、毕永年邀约粤、闽、湘、鄂的会党首领会于香港,别立“兴汉会”,孙中山为总会长。在广东活动的兴中会以郑士良、史坚如为首。台湾日本总督答应革命军进抵厦门时接济军火,企图相机占领福建。日本志士宫崎寅藏游说李鸿章与孙中山共谋独立,李鸿章不置可否。香港议员何启请香港总督卜力(H. A. Blake)劝告李鸿章独立,卜力虽有意,但伦敦英国政府不同意,李鸿章也根本没有这么大的志向。

十月七日,郑士良在惠州发动,连破清军,二万人向闽南进攻。意外的是,日本新内阁总理伊藤博文决定追随各国,维持清朝,不准台湾总督援助革命军。郑士良转战半月,被迫解散。史坚如谋炸两广总督德寿不成,慷慨就义,年仅二十一岁。

13.二人对十一人的谈判

  五六月间,盛宣怀、刘坤一先后请李鸿章领衔奏请消灭义和拳,俄国公使劝清政府召李鸿章北上,于是有六月十五日命李鸿章迅速来京的上谕。李鸿章主张先定内乱,如有眉目,再启程不迟。宣战后,各方继续敦促李鸿章北上,他以“无能为力”辞,实际上是在等待,一方面希望俄国予以支援,一方面迫使慈禧授以实权。他不参加东南互保,可能是避免亲英之嫌,保持慈禧和俄国对他的信任。

七月一日,李鸿章电覆刘坤一,说荣禄、奕劻都不能挽回大局,他又能怎样?“各国兵一二日抵城下,想有一二恶战,乃见分晓”,弦外之音,不用多说。三日,慈禧请求各国调解,同时一再催促李鸿章北上。八日,调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官复原职。

既然慈禧对他依然倚重,于是,李鸿章在十七日离开广东,二十一日到上海,又停留不前,观望联军行动。八月八日,慈禧因联军已过杨村,北京被攻下是迟早的事,授李鸿章为和议全权大臣。北京失守,刘坤一发了两封电报,恳请他北行,说“大清存亡,惟公是赖”,“中堂不到京不能会议,事局非惟难定,且虑各国改易初心。……惟公念四朝恩遇之隆,两宫倚畀之重,同僚推许之切,天下仰望之殷,迅速北发”。

意大利画报上的李鸿章,正在和洋人谈判(1900年)。

八月二十日,慈禧下罪己诏,二十四日,准李便宜行事。九月八日的上谕,说此次祸变“罪在朕躬,悔何可及,……该大学士此行,不特安危系之,抑且存亡系之,旋乾转坤,匪异人任”,向李哀求,完全认过。八九月间,俄国表示自北京撤军,希望慈禧归来,和议速开。已到北京的另一全权大臣奕劻,和英、日关系特好。九月十四日,李鸿章离开上海,十九日到天津,十月十一日进北京,由俄军卫护。

  联军意见分歧,英、美、日为一邦,俄、法为一伙,德国自竖一帜,时左时右。谈判之前,先须获得内部协调,特别是对清朝的根本态度。俄国支持李鸿章与慈禧,英、德起初不承认李鸿章的资格,即不承认慈禧的政权。德国主张先将重要祸首交出,再开议。所谓重要祸首,第一个就是慈禧。这一建议,俄、法反对,英、美、日也不赞成,怕清的统治瓦解,中国陷入更大的混乱,列强的矛盾冲突扩大。再者,经过这次事变,证明中国的民族意识极为强烈,以中国土地之广,人口之众,万一中国改革真正成功,出现一强有力的政府,对列强更加不利。最安全的办法,照旧保存无能的清政府,由列强监控,方可享受既得及将得的权益。

任职中国四十年的赫德,力劝各国采取宽大政策,不要瓜分,也不要改朝换代,在现政权之下,改进中外关系。这样,列强仍以慈禧政府为交涉对象。这项决定,与南方督抚的态度有很大关系。当时,新派人物如张謇、何嗣焜、陈三立等,一面游说刘坤一中立,一面劝迎接光绪南下,排去慈禧。刘坤一和张之洞商量,张之洞不同意。一是张之洞曾经同情变法,几遭不测,恐画虎不成,反被其祸。二因光绪无南下可能,如轻举妄动,势必更加混乱。即使光绪重掌政权,弹冠相庆的是康有为一班人,非李鸿章、袁世凯所愿。

刘坤一、张之洞曾请慈禧不要去西安,早返北京。慈禧明白表示“如各国真心与中国和好,不夺我自主之权,不强我以必不能行之事,一有成议,自当即日降旨,定期回銮”。所谓“自主之权”,与“必不能行之事”,就是光绪复辟。刘、张拥护慈禧,各国不得不审慎考虑。

  十月四日,法国向各国提出和谈建议要点,包括严惩祸首、禁运军火、赔款、使馆驻兵、拆毁大沽炮台、保持北京至海口交通。经各国商讨补充后,制成一个大纲,十二月二十二日送交李鸿章、奕劻,说是不能更改。二十七日,慈禧批准了。

14.残酷的条款

关于祸首问题,李鸿章依俄国的劝告,先已奏请自办,以示谋和诚意。慈禧所怕的是自己在祸首之内,焦虑害怕,说“我一日不见京电,便觉无措,然每日一见京电,喜少惊多,实令人胆怯”。如采取主动,可获得各国原谅,因此,先后将载漪等治罪。各国坚持,必须正法,若再袒护,将追究真正祸首。一九〇一年二月二十一日,诏命将载漪、载澜发往新疆,永远监禁,载勋、赵舒翘、毓贤、启秀等处死,已死的徐桐、刚毅、李秉衡追夺原官,撤销恤典,董福祥革职,有干系的地方官被处死的有一百多人,湘、鄂、豫、浙、桂巡抚及盛京、黑龙江副统革职。

  赔款是各国特别重视的实际问题。德国要求七万万五千万两,俄、法多多益善。英、美、日认为须顾及中国的赔款能力,酌予从宽。赫德建议以三万万两为度,结果定为四万万五千万两,相当于中国五年的收入,百分之八十六归各国政府,其余补偿民间。各国所得,远远超过它们实际的兵费支出及公私损失。原来主张减低赔款的美国,所得即多于实际支出的一倍。

至于赔款分配,俄国占百分之二十九,德国百分之二十,法国百分之十六弱,英国百分之十一强,日本百分之八弱,美国百分之七强,意大利百分之六弱,比利时百分之二弱,其余归奥、荷、西、葡。赔款的偿付,俄、法主张借外债,德国主张提高关税,美、日为了对华商务利害,都不同意,英国反对最强烈,最后决定分三十九年还清。年利四厘,合计九万万八千余万两。加上各省教案赔款,及折合金价的损失,总数在十万万两以上。

担保的财源,一为进口税值百抽五,及免税的物品照征后,偿付旧有外债的余款;二为常关所征之数,在通商口岸的常关,归海关管理(内陆常关所入,解上海道转交);三为盐税全部。中国所有重要收入,除田赋外,尽用于偿还赔款,每年实付之数为二千五百余万两。上列财源不仅不足,政府的开支也无着落,须由各省摊派,每年为一千八百八十万两,主要出于田赋、附捐及盐捐、货物税、营业税。

  赔款是对人民的直接压榨,驻兵保护使馆区及北京至海口交通为对政府的监视。使馆区域较以往扩展数倍,计一千二百亩,界内归使馆管理,华人不准居留。驻兵数目约二千余,日本四百,俄三百五十,德三百,英、法、奥各二百五十,意二百,美一百,筑垒架炮,警卫森严,形同敌国。北京至海口驻兵的地点,为沿铁路线的黄村、廊坊、杨村、天津、军粮城、塘沽、芦台、唐山、滦州、昌黎、秦皇岛、山海关十二处。

谢罪专使任命书

  其他事项,一为派遣亲王及专使分赴德、日谢罪,并在德使被害及污损各国人民坟墓处立碑,停止戕害外人地方考试五年,永禁仇外,如再有此类行事,地方官立即革职惩治。目的是使中国官民在心理上彻底屈服。二为禁止军火进口,两年内不准制造军火材料运入。为的是削弱中国的抵抗力量。三为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并改公使觐见礼节。为的是表示外交的重要。四为修改商约,疏浚北(白)河、黄浦江水道,前者系为增加关税收入,偿付赔款,后者系为便利外国轮船出入。

东单克林德碑,一战后改为公理战胜碑,迁到中央公园,今天的北京中山公园

  十二条议和大纲,十二月二十七日经慈禧照准。此后所谈的是细节及实施事项。一九〇一年九月七日,李鸿章、奕劻与德、俄、英、法、美、日、意、奥、西、比、荷十一国代表签字。十七日,联军退出北京,二十二日退出直隶,天津除外,直至一九〇二年七月十八日,清廷允联军照旧驻扎,自由操练演习,华兵不进入天津附近二十里内,直隶总督卫兵不得过三百名,炮台不得重修,城垣不得重建(已由联军拆除),大沽口、秦皇岛、山海关等处不得设防等项条件之后,才交还。其中操练演习的规定,贻害最大。

15.慈禧回京

  慈禧逃到西安后,挥霍纳贿如故。联军退出北京后,一九〇一年十月六日,慈禧离西安回京。出亡时,身无长物,此时,装载箱笼的车辆有三千多,所过修筑御道,缮治行宫,“一驿之费,几五万金”。中途得知十一月七日李鸿章病卒。慈禧在宫中藏了三千多万两银子,八国联军没有找到,慈禧回到宫中,看见完好无损,大喜,感谢洋人。

慈禧回京

李鸿章以七十九岁高龄,当此危局,忧思焦虑,肝病增剧,外国人担心他的后任人选。山东巡抚袁世凯,颇获外国人好评,又握有实权,成了各方瞩目的人物。李鸿章签订和约后,自知不起,保荐袁世凯自代。这时候,袁世凯继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慈禧离开西安前,德国提出大阿哥问题,到开封后,将大阿哥名号撤销。十二月十一日,袁世凯打来电报说,“各国均无困我词气,且互有意见,不能协以谋我”。慈禧这才放心。十四日,离开封。一九〇二年一月三日,在正定乘火车,过保定略停,七日,回到北京。为向外国人示好,命荣禄致书各国公使,感谢保护宫掖,光绪在乾清宫接见各国公使,慈禧接见公使夫人。

  天津、北京一带是义和团的集中地,与洋兵有过两个月的战斗。联军占领之后,“京师及各省都会,其翻译通事之人,声价骤增,势力极盛。于是都中之人,咸歆而慕之,昔之想望科举者,今皆改而从事于此途。”但是不少百姓仍不断抵抗,炸毁洋兵占领的火药库,袭击铁路。有识的外国人说,“中国群众含有无限蓬勃生气”,“中国地方广阔,民气坚劲,殊非印度、南洋可比”。任何国家,均无法统治此占有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中国大梦将醒,已有“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的觉悟。但是一般外国人的观念还没有什么改变,认为这次事变是黄种人敌视白种人,中国人仇恨欧洲文明所引起。

书林评说。从鸦片战争开始,保守势力和排外势力一直很强大,但经过六十年的演变,同西方人交往的日益增多,这种保守势力和排外势力日渐减少。义和拳属于民间排外势力,是在官方排外势力的鼓动下,在戊戌变法之后发展起来的。如果没有慈禧的推波助澜,不可能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慈禧的最大问题是贪恋权力,因为要控制朝政,所以要控制光绪,光绪的改革不能超出她的心理承受范围。光绪改革的初心,就是要掌握全部权利,不甘心做傀儡,但还是做了傀儡。慈禧认定光绪不孝顺,要另立皇帝,外国人干涉,触犯了她的心理底线,于是要发泄。正好义和拳发展到了京津地区,又有那么多顽固的王公贵族达官贵人认定可以利用义和拳,于是就有对外宣战。一个最高领导人,为了发泄私愤,居然对八个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宣战,真是疯了。

慈禧把清朝推入深渊,把中国推入深渊,是中华民族的最大罪人。同时,保守势力和排外势力受到毁灭性打击,而慈禧本人却被保留下来,真是历史的最大讽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通俗民国史】(11)御前会议忙争辩,慈禧太后终宣战
李鸿章替满清背了多少黑锅
八国联军中,有七国主动退还了赔款,但有一国分文不退,是谁?
满清统治者不惜一切代价悍然发动战争,最终老百姓成为代价(含音频)
【陸士谔清史演義】第一○八回  救国难慷慨劾群凶 战列强涕泪告先庙
他是甲骨文研究的奠基人。八国联军攻入京城,他偕夫人与儿媳殉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