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分钟了解《南朝陈》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第四个朝代

陈朝(557年—589年),史称南陈或南朝陈,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最后一个朝代,为陈武帝陈霸先于永定元年(557年)代南梁所建立,定都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传五帝,共历三十二年。

由于侯景之乱对南朝的破坏,故而陈朝建立时已经出现南朝转弱,北朝转强的局面。陈霸先面临北齐的入侵,率军成功抵御,形势逐渐好转。

陈霸先于永定三年(559年)病逝,其侄陈文帝陈蒨即位,陈蒨大力革除奢侈之风,使陈朝政治稍为安定,促成“天嘉之治”。自陈霸先至陈蒨在位期间,陈朝相继消灭了各反抗势力和割据力量

光大元年(567年),陈宣帝陈顼即位,继续实行陈蒨时轻徭薄赋之策,使江南经济逐渐恢复。太建十年(578年),陈朝进攻北周,一度占领淮南之地。后为北周所败,尽丧江北州郡。后主陈叔宝继位后,不问政事,荒于酒色,陈朝国势江河日下。

祯明二年(588年),隋文帝杨坚命其子杨广等统军攻陈,至次年(589年)攻陷建康,陈朝灭亡。

陈朝疆域在南朝诸国中为最小,仅能控制江陵以东、长江以南的、交趾以北的地区。

梁陈之际,私人讲学传经之风逐渐发展。而陈霸先以寒人夺取帝位,开南朝未有之先例,寒人凭经史、文章、吏干、武功仕进者增多,甚至升为高官显贵,与高门平起平坐。

历史记载

征伐定业

陈朝的开国皇帝陈霸先(503-559),吴兴郡长城县下若(箬)里(今浙江省长兴县)人,其家世居颍川(今河南省禹州市),据说为汉魏名族“颍川陈氏”之后。

约在南梁大同六年(540年),时任吴兴太守的萧映已极为器重陈霸先,到他就任广州刺史后,陈霸先亦以中直兵参军随行

大同十年(544年),交州的李贲自称越帝,新州(治在今广东新兴)刺史卢子雄、高州(今广东阳江)刺史孙冏围攻广州,广州告急。陈霸先力战解围,受到梁武帝萧衍瞩目。

大同十一年(545年),梁武帝任陈霸先为交州司马,讨伐李贲。经过三年苦战,陈霸先除掉了收复了交、爱、德、利、明等数州(均位于今越南北部)。陈霸先回高要不久,正遇上侯景之乱。

大宝三年(552年)王僧辩与陈霸先登坛设誓,缔结盟约。征讨大军沿路攻克芜湖、姑孰(今安徽当涂),同年三月在建康与侯景展开了决战,彻底摧毁了侯景势力。

承圣三年(554年)三月,梁元帝萧绎进陈霸先位为司空。九月,西魏发兵突袭江陵(今湖北荆州),王僧辩未及时救援,梁元帝被俘杀。朝臣与百姓中强壮者都被掠走,陈霸先在江陵的的儿子陈昌、侄子陈顼均被掳至长安。此时,梁元帝之侄萧詧被西魏扶为傀儡皇帝,建立了后梁政权。江陵陷落后,王僧辩与陈霸先经反复商议,准备于次年二月迎接梁元帝第九子、晋安王萧方智到建康称帝。

萧方智自寻阳入居建康朝堂不久,北齐坚持派兵护送原被东魏俘虏的贞阳侯萧渊明来当傀儡皇帝。王僧辩起先不允。

承圣四年(555年)三月,齐军兵至东关(今安徽巢湖市),王僧辩派兵阻拦失败,屈从于北齐的压力,于七月迎萧渊明到建康称帝,以萧方智为皇太子。陈霸先认为一旦萧渊明为帝,梁朝将成为北齐附庸,故而与王僧辨再三苦争,王僧辨没有听从。因此,陈霸先召徐度、侯安都、周文育等谋划,决定以“擅自废立”之罪讨伐王僧辩。并于同年九月在京口举兵,突袭石头城,陈军从建康城北入城,王僧辩猝不及防,苦战不敌,就擒后被缢杀。

承圣四年(555年)十月,陈霸先立萧方智为帝,史称梁敬帝,改元绍泰。他又自任大都督,总摄梁朝军国大事。

北齐分别于绍泰元年(555年)底和太平元年(556年)六月两次侵犯梁朝,均被陈霸先率部击败,使江南民众避免了遭受外族的侵害(见陈霸先破北齐之役)。

绍泰元年(555年)十月及永定元年(557年)二月,又分别平定了王僧辩余部和曲江侯萧勃的反叛(见萧勃反陈霸先之战)。至此,陈霸先为称帝铺平了道路。

禅梁称帝

陈、齐、周对峙图

陈霸先立萧方智为帝后,占据湘、郢等州的王琳一直不服。

太平二年(557年)五月,王琳大力修造舟舰,准备进攻陈霸先。六月,陈霸先派西道都督侯安都、南道都督周文育率领水师2万人会师于武昌,对王琳发动进攻。

永定元年(557年)八月,梁朝提升丞相陈霸先为太傅,加赐黄钺、殊礼。九月,又提升为相国,总领朝政,封陈公。十月初三,进爵陈王。初六,萧方智禅位于陈霸先。初十,陈霸先在南郊即皇帝位,改年号为永定,封萧方智为江阴王(次年派人将其杀死)。

陈霸先建国之初,“号令不出建康千里之外”,他一面笼络江左豪族,恢复江南经济,一面征伐北齐,收复淮南失地,政权逐渐稳固。建康都城也在兴工复建之中。永定二年(558年)正月,王琳带10万甲兵东下,抵达湓城(江西九江瑞昌),驻扎在白水浦(江西九江县西)。三月,北齐派兵援助并护送梁永嘉王萧庄回到江南,王琳拥戴萧庄登上了帝位,被北齐册拜为梁丞相。

陈霸先在位期间,每临军机大事,都能确定破敌制胜之道,而处理政务则崇尚宽和简朴,注意休养生息,不轻易用兵。他天性俭素,任贤使能,政治清明,使江南局势渐趋稳定。

永定三年(559年)六月,陈霸先病逝,在位三年,时年57岁。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万安陵。

文帝粗安

陈霸先病重时,征侄子陈蒨入朝继承皇位。陈蒨抵达后,于永定三年(559年)六月甲寅日在建康太极前殿即位,史称陈文帝 。当初,陈霸先追谥其兄陈道谭为始兴昭烈王,让他的第二个儿子陈顼继承封号。等到文帝即位,陈顼还被俘在周都长安没有回来,文帝改封陈顼为安成郡王。

永定三年(559年)十月,王琳得知陈霸先死,率军东进,拥萧庄出屯濡须口(今安徽巢县),北齐派慕容俨率军临逼长江,为之声援。十一月,王琳进犯大雷(今安徽望江县),文帝以侯瑱、侯安都、徐度合兵抵御。天嘉元年(560年),当王琳与侯瑱在芜湖交战时,北周发兵攻打荆州,结果王琳兵败,王琳与萧庄逃亡北齐 。陈朝也自此成为南朝正统。

天嘉元年(560年)二月,文帝任命陈昌为湘州刺史,封衡阳王。三月,侯安都迎接陈昌渡汉江,陈昌溺死于江中。然后,侯安都上奏陈蒨,宣称陈昌渡江时遭遇不测,船坏被淹死。

天康元年(566年)三月,文帝任命陈顼为尚书令。四月,陈蒨患病,同月逝世,终年四十四岁。谥号文皇帝,庙号世祖。

陈蒨起自艰难,知晓百姓疾苦,仍贯彻休养生息的策略,治国一律从俭 。在位时期,励精图治,除平湘州王琳外,还相继讨定临川周迪、豫章熊昙朗、东阳留异、建安陈宝应等各地割据势力的叛乱,又整顿吏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使江南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当时陈朝政治清明,百姓富裕,国势较强,史称“天嘉之治”

太建之政

天康元年(566年)四月,文帝去世后,太子陈伯宗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光大。

光大二年(568年)十一月,安成王陈顼以皇太后沈妙容的名义将陈伯宗废为临海王。 陈伯宗被废后,出居别第,后世称其为废帝。

太建元年(569年)正月,陈顼在建康的太极前殿即位,是为陈宣帝。同日,陈顼下诏封其子陈叔宝为皇太子。十月,左卫将军欧阳纥占据广州叛乱,陈顼命车骑将军章昭达率军讨伐。

太建二年(570年)二月,章昭达擒获欧阳纥,平息广州之乱。四月,陈伯宗逝世。

吴明彻北伐(上)与北周对淮南的进攻(下)

太建五年(573年)三月,陈顼力排众议,决议出征北齐,任命镇前将军吴明彻为都督征讨诸军事,裴忌为监军事,统率10万大军进攻北齐。四月,前巴州刺史鲁广达在大岘(今山东省临朐县)击破北齐军,仪同黄法抃攻克历阳。

此后直至十二月,陈军相继攻取秦州、泾州、合州、仁州、巴州、北徐州、霍州等地,尤以吴明彻收复寿阳,擒杀守将王琳,为此次北征的最大战果之一。

太建七年(575年)闰九月,吴明彻又在吕梁大破齐军。 在此次北伐中,陈军分头作战,配合良好,淮南人民也支持陈军进入淮南,加之北齐西北危机更甚,对淮南不甚重视,所以陈朝能够顺利地取得淮南。

太建九年(577年),北周灭北齐,并派将军梁士彦率军与南陈争夺淮南。十月,吴明彻在吕梁击败梁士彦所部。 但在次年(578年)二月,陈军大败于吕梁,自吴明彻以下的诸将均被北周俘获。

太建十一年(579年),周军再度发动进攻,南陈北伐所得淮、泗土地丧失。 此后陈顼虽趁尉迟迥、司马消难之乱期间出兵经略江北、淮南,但未取得显著战果。

陈顼在位期间,兴修水利,开垦荒地,鼓励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与发展。总的来说,陈顼在位期间,国家比较安定,政治也较为清明。但太建北伐极大地消耗了陈朝的国力,暴露了陈在南北对峙中的不利地位。

太建十四年(582年)正月初十,陈顼在建康宣福殿因病驾崩,享年五十三岁。谥号孝宣皇帝,庙号高宗。

后主骄奢

陈顼患病时,太子陈叔宝与始兴王陈叔陵、长沙王陈叔坚一同入宫侍疾。到陈顼遗体入殓,陈叔宝俯伏痛哭。陈叔陵乘机抽出切药刀向太子砍去,砍中了陈叔宝的颈项,陈叔宝昏倒在地;陈叔宝生母柳皇后赶来救护,也被陈叔陵砍了数下。陈叔宝的奶妈吴氏从后面扯住陈叔陵的胳膊,陈叔宝才得以爬起。陈叔陵自知不能成功,杀死妻妾,准备出逃隋朝,被大将萧摩诃追斩。

太建十四年(582年)正月,陈叔宝即皇帝位,即陈后主,立宠妃张丽华为皇贵妃。陈叔宝即位之初,在承香殿养伤,不能临朝听政。由生母柳太后裁处国事政务,直到陈叔宝伤势痊俞后,柳太后才归政于他。

陈叔宝在位期间,荒废朝政,耽于酒色,醉心诗文和音乐,信赖尚书仆射江总等贰臣。

至德二年(584年),陈叔宝在光昭殿前修建临春、结绮、望仙三栋楼阁。

自取灭亡

太建十三年(581年),北周权臣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开始筹划灭陈事宜。三月,杨坚派大将贺若弼、韩擒虎分任吴州和庐州总管,镇江北要地广陵(今江苏扬州西北)、庐江(今安徽合肥),作灭陈准备。九月,陈将周罗喉攻占江北属于隋的胡墅(今江苏六合西南)。杨坚命尚书左仆射高颎节度行军元帅长孙览、元景山率军攻陈。隋军水陆齐进,迫临长江,使陈人大为震惊。在此之际,突厥沙钵略可汗起兵南下,并联络各部,准备大举攻隋。杨坚遂改取南和北战,先败突厥,后灭陈朝的战略。 恰逢陈顼去世,隋文帝采纳高熲的建议,以不攻有大丧之国为由撤军 ,又派遣使者前去吊唁,在给陈叔宝的信中有“杨坚顿首”之语,表现得十分谦逊。但是陈叔宝在回信中却狂妄自大,这给了隋朝之后入侵的机会。

自至德元年(583年)起,隋多次北征突厥,并在政治上采取孤立、分化与军事反击相结合的手段,巩固了北部防务,为灭陈创造了条件。

隋为实现灭陈战略,先后采取了加强水师,大造舰船;多方误敌,使陈困敝;制造舆论,争取人心等措施。陈叔宝面对隋军南进的严重威胁,仍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祯明二年(588年)十月,隋文帝见灭陈时机已成熟,便派使者将玺书送给陈朝,历数陈叔宝的二十条罪状,并抄写了三十万份诏书,向江南地区传播。同时部署进军,命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为行军元帅,杨广节制各军,指挥总管九十人、水陆军共五十一万八千人,同时从长江上、中、下游分八路攻陈

前三路由杨俊指挥,在次要方向行动,目标指向武昌,阻止上游陈军向下游机动;后五路由杨广指挥,在主要方向上行动,目标指向建康,其中以杨广、贺若弼、韩擒虎三路为主力,燕荣、王世积军分别在东、西两翼配合。 隋军此次的攻势,东起海滨,西到巴、蜀,旌旗耀日,舟楫竞进,横亘连绵千里。

隋灭陈之战

当时,沿江各镇戍相继向陈廷奏闻隋军南下的消息。但被湘州刺史施文庆、中书舍人沈客卿等人隐瞒,故而陈朝方面对隋军的攻势毫无备御。 当时征西将军樊毅曾向仆射袁宪提议,请求陈廷各调数千精兵和二百战船至京口、采石这两个重要据点,将战船投到江中,水陆共同防卫。诸将都赞成樊毅的建议,但施文庆等隐瞒隋兵消息,因而樊毅的计策未能实施。

在长江上游。祯明二年(588年)十二月杨俊率水陆军十余万进屯汉口,并以一部兵力攻占南岸樊北,控制长江上游。长江上游陈军指挥官看到形势不利,便收缩兵力,防守江夏,阻止杨俊军,接应上游诸军。两军在江夏相持月余。杨素率舰船数千沿三峡顺流而下,遣步骑一部沿长江南北两岸夹江而进,袭占狼尾滩,俘虏了陈的守军。南康内史吕忠肃据守岐亭,以三条铁锁横江截遏上游隋军战船。杨素、刘仁恩率一部登陆,配合水军进攻北岸陈军。经四十余战,终于在次年(589年)正月击破陈军,使战船顺利通过。这时,防守公安的荆州刺史陈慧纪见势不利,率兵三万和楼船千艘东撤,援救建康,但被杨俊军阻于汉口以西;上游陈军也被牵制于江夏及汉口以西,无法东援建康。

在长江下游。祯明三年(589年)正月初一,杨广进至六合指挥隋军渡江,派将军宇文述率兵三万,由桃叶山渡江夺占石头山;贺若弼率部由广陵南渡,占领京口;韩擒虎由横江夜渡。陈朝举行元旦酒会,守军皆醉不能抵抗,采石遂被袭占。三日,陈叔宝召集公卿讨论战守,次日委派萧摩诃等督军迎战,令施文庆为大监军。施文庆嫉忌诸将,恐出战有功,屡进谗言,因而将帅请求出战的要求均未获准,军队集结在朝堂和都城。陈军只派一部舟师抵达白下,防御六合方面隋军;另以一部兵力镇守南豫州,阻击采石方面韩擒虎的进攻。

隋军突破长江后,进展迅速。祯明三年(589年)正月七日,贺若弼率精锐八千人进屯钟山以南的白土岗;韩擒虎军在新林与总管杜彦军会合,共步骑二万;宇文述军三万进至白下;隋后军继续渡江南下。至此,隋军对建康形成包围态势。

此时,陈在建康附近的部队还有十万人。陈叔宝不懂军事,弃险不守,把全部军队控制在都城内外。台城内的所有军情处置,全部委任给施文庆。萧摩诃先后两次提出出兵掩袭,陈叔宝均不采纳。在召集诸将商议军事时,任忠又提出反击之策,亦不从。第二天却说:“兵久不决,令人腹烦。”突然命萧摩诃等诸军出战。正月二十日,中领军鲁广达部在白士岗列阵,位于最南方,往北依次为吴兴内史任忠军、樊毅军、都官尚书孔范军,最北为萧摩诃军。陈军在钟山南二十里的正面上布成一字长蛇阵,既未指定诸军统帅,又缺乏背城一战的决心,致使各军行动互不协调。

贺若弼未等后续部队到达,率隋先头部队出战,为鲁广达部击败。贺若弼燃物纵烟,掩护撤退,尔后集中全力攻击萧摩诃部。陈军一部溃败,随即全军瓦解。同一天,韩擒虎迸军石子岗,任忠主动迎降,并引隋军自朱雀门直入建康城,俘虏了藏于枯井中的陈叔宝,建康守军投降。

祯明三年(589年)正月二十二日,杨广入建康,命陈叔宝招降上游的陈慧纪等部;同时遣兵东下三吴,南进岭南等地,先后击败残存陈军的反抗。陈朝自此灭亡。

陈叔宝后被掳至隋都长安,受到优待 ,死后获隋赠大将军、长城县公,谥号“炀”,葬于洛阳芒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隋初名将之“阎王国柱”韩擒虎 - 战史沙龙
陈后主陈叔宝简介,陈叔宝生平简介
关公再世,英雄摩诃
隋灭南陈始末
隋灭陈之战,陈叔宝私通主将妻子致关键一战失利?打赢了也无用
《南北朝九史》笔记 13 南陈(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