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公元前5世纪的中国(2):大国的沦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沦落的因与果

公元前739年,晋文侯薨,其子昭侯立。昭侯封自己的叔叔成师于曲沃。而曲沃的规模比晋国都城翼更大,假以时日,随着成师一脉在曲沃的经营,晋国内部事实上出现了两个政治中心。而拥有实力的一方,注定不甘屈居人下,随着两次殊死的战争,曲沃武公打败了翼的主人,成为了晋国之君。这一年,是公元前673年。

曾经辉煌的晋国

武公在位两年而薨,其子献公立。献公在事业上是十分有为的,他东征西伐,先后灭掉了身边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将版图向四面八方扩展。可惜,武运极佳的献公却栽倒在了女人和孩子身上。(历史的电影胶片总是不断上演着过去的老片段,有心人真的要好好看看。)

话说献公攻打骊戎时得到骊姬,对她格外宠爱,于是有了废长立幼的想法(参见周幽王事迹),而骊姬又设计使太子被赐死。公子重耳和夷吾觉得形势不好,直接抬腿逃了。献公死后,晋国内部没有能镇得住文臣集团和武将集团的人了,军人们拥立重耳、夷吾等公子,而文官们拥立骊姬和她的儿子奚齐,两派人斗来斗去,最高权力击鼓传花最后花落到重耳手中,这就是晋文公。

这就是晋国内部斗争的样版——斗争中倒霉的总是宗室,获利的总是追随君主的肱骨之臣。例如晋文公这里,恐怕有太多不得已,毕竟一班大臣不离不弃追随自己同甘共苦,毕竟相隔一方的亲戚们潜力太吓人,从文公开始,随着每次权力交接,宗室往往是不信任对象,近臣却每每获益。于是宗室逐步凋零,重臣的实力越来越大——君权最终被架空了,经过斗争,中行、智、范、魏、韩、赵等家族崛起。

晋国派系图

中国的老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亡羊补牢的政策,或许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可以弥补先前体系上的漏洞,却为后人挖下了大坑。晋国君权旁落的过程就是很好的一例。要不怎么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呢。有时候统治者一个拍脑袋的决定,直接将国家行进的轨道变了,比如后世的汉武帝、唐玄宗等等,而这些改变并非一朝一夕,也很难通过以往的经验迅速察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到了结果浮出水面时,往往想改也改不动了,而要弥补政策的过失、恢复曾经的秩序,往往需要更加漫长的时间,甚至有时,你想回到过去,老天不许了。

三家分晋的后续

公元前453年,晋水河畔,事实上智瑶口出狂言不久,赵家的外交官便找到了韩魏两家陈述要害。在某个夜晚,赵家派出了一支军队袭击了智氏部署在堤坝的部队。堤坝被赵家人掘开,河水淹没了智家军营,而韩魏两家趁机攻击智家,并杀死了智瑶。后来三家分了智氏的地,灭了智氏的家族,智瑶的头还成了赵襄子的“饮器”。

这一年,三家分晋。然而,就在晋国国内风起云涌之时,在华夏大地的东部,也上演着一幕幕大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Hayley教口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用英语怎么说?
晋国简史:从“春秋霸主”到“三家分晋”,经历了什么?
三家分晋,晋侯向赵魏韩下了怎样的毒咒?应验了么?
韩赵魏三家是如何发迹的,韩氏竟然对赵氏有恩?
晋国国君世系图:饱经宗室内乱,防范同姓宗...
公卿取代君主,晋国轰然倒下,只因晋献公早已埋下分裂的种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