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释读中国历史327:努尔哈赤疑似被大炮轰死,袁崇焕接连取得宁远、宁锦大捷
萨尔浒之战失败后,万历皇帝委派熊廷弼为辽东经略。熊廷弼对明朝和后金的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而且很有战略眼光。他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经略辽东一年,把局势稳定了下来。可是到了天启朝,公元1625年,他却非常无辜地被处死,成了明朝党争的牺牲品。
熊廷弼是进士出身,担任过地方和朝廷的基层官员,他为官正直,政绩也不错,后来被委派为御史巡按辽东。
当时他就走遍了辽东各地,实地考察了辽东的地理形势和敌我情况,认定了当时刚刚兴起的努尔哈赤是明朝主要的敌人,还向朝廷提出“屯田积储”和“修边并堡”的军事措施,以及“以夷制夷”的政治手段,同时还着手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工作。
只可惜,当时明朝根本没拿努尔哈赤当回事,甚至认为这就是边镇武将为了获取军功夸大其词的说法。等到萨尔浒惨败后,才想起熊廷弼当初的战略设想,任命他为兵部右侍郎(国防部副部长)赶往辽东首府辽阳主持大局。
危难时刻,他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迅速安定人心,上疏朝廷补充兵员、选调将领,用疑兵之计延缓了后金的进攻计划,然后抓紧部署兵力加强辽阳、沈阳等地的防御体系,多次打退了后金的进攻。
之后他制定了步步为营、不断袭扰后金,和用招抚的办法瓦解后金内部的计划,可就在即将实施的时候,朝廷里有人弹劾他。原来熊廷弼这个人脾气比较火爆,喜欢骂人,得罪的人比较多,结果他居然就被免职了。可接替他的人根本不懂军事,沈阳、辽阳一下就被后金攻占了,这时候明熹宗才又重新启用他。
可在任命熊廷弼经略辽东的同时,还任命了投靠“阉党”的王化贞为辽东巡抚,他根本不懂军事,也不受熊廷弼节制,手里却掌握着绝大部分的兵力。本来为收复失地,熊廷弼已经制定了辽东、山东和朝鲜联合的“三方并进”的积极作战方案,他为此还做了精心的准备,可王化贞根本不配合,他很轻视努尔哈赤,贸然发动进攻遭遇了失败。
他这种做法让熊廷弼很恼火,牢骚很多,可朝廷里从兵部到内阁这些当权的都是阉党成员,支持王化贞,弄得熊廷弼空有个辽东经略的头衔,要权没权、要兵没兵,之后明军在辽东接连遭遇失败,熊廷弼和王化贞就都退到了山海关。
战败后,阉党为了打击东林党,就污蔑他们接受过熊廷弼的贿赂,还跟熊廷弼有勾结图谋不轨。历朝历代都很忌讳朝廷官员跟边镇将领相勾结,这就是造反的节奏。公元1625年,熊廷弼被斩首,还“传首九边”,就是把脑袋砍下来挨个边镇展示,以儆效尤。可惜熊廷弼一代名将,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在当年,努尔哈赤就迁都沈阳,改名叫盛京。
这时候,朝廷大多数官员都主张放弃整个辽东,全面退守山海关,但兵部主事(主事是个6品官)袁崇焕在实地考察了关内外形势后,坚决反对,结果他就被派到了辽东前线。
袁崇焕是广西人,也有说是广东东莞人的,他也是进士出身,但从小就对军事很感兴趣,在福建当县官的时候就很关心辽东的战况,后来还真到兵部任职,负责山海关的防务。他和一些低级别的军官坚决反对退守山海关这种消极的做法,得到了新任兵部尚书、辽东经略孙承宗的支持。
之后孙承宗和袁崇焕等人一起,大力整顿边境防务,采取以辽土养辽人、以辽人守辽土的政策,鼓励百姓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同时还注意整肃军队,号令严明,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他们先后修筑了宁远(辽宁兴城)、锦州等9座大的军事重镇,配套的堡垒45个,练兵11万,拓展地盘400里,屯田5000顷。就这样在辽西走廊构筑起一条坚固的山海关、宁远、锦州防线。在孙承宗经略辽东的4年时间里,努尔哈赤拿这条防线毫无办法,一筹莫展。
可就在形势好转的时候,阉党又看孙承宗不顺眼了。孙承宗不肯投靠他们,接连遭到他们的攻击,被迫辞职回家,阉党成员高第接任了他的职务。高第糊涂地认为关外肯定守不住,就强令放弃关外一切城堡,所有百姓和将士撤入山海关内。结果锦州、右屯、大小凌河以及松山、杏山、塔山等地的防卫全部被撤除,只有驻守宁远的袁崇焕拒绝执行命令,表示宁愿死在宁远,也不撤离。
努尔哈赤听说昏庸无能的高第把关外防御都撤了,就在公元1626年,率领13万大军渡过辽河,进攻明朝在关外仅存的一座孤城,只有不到2万兵力的宁远。
面对来势汹汹的后金大军,袁崇焕毫不畏惧,他拒绝了后金的招降,写下血书,誓与宁远共存亡。他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发动全城军民共同守城。
这场大战双方打得很惨烈,总体来说,后金士兵作战勇猛,不怕死,玩命地攻城。守城明军很顽强,而且武器先进,城上的西洋大炮,发挥了巨大的威力,给后金造成了很大的杀伤。明军还用火攻的方式,让后金士兵吃尽了苦头。就这样,双方激战了3天,后金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对宁远城也毫无办法,努尔哈赤看没啥便宜可占,就率军撤回了沈阳。
努尔哈赤原本以为拿下小小的宁远孤城不费吹灰之力,没想到吃了个大亏,回沈阳后就抑郁了,半年后竟然就病死了。也有说他是在宁远城下被大炮伤着了,后来伤势恶化才死的。
这场战争史称宁远之战,明朝叫宁远大捷。
这之后,袁崇焕升任辽东巡抚,他继续坚持避敌之长、击敌之短、凭城固守、渐次进取的原则,加固扩建锦州、宁远和其他关外各处的军事城堡,调集兵马,充实粮饷,大兴屯田,还募集了6万多名士兵,短时间内又构筑起一条坚固的“宁锦防线”。
第二年,就是公元1627年,后金的继任大汗皇太极率领几万部队又来进攻锦州和宁远。
战火首先在锦州点燃,皇太极调集重兵围攻锦州,同时布置了围点打援的战术,准备发挥自身优势在野战中消灭宁远来救援的部队。可打了半个月锦州岿然不动,而跟救援锦州的明军交战也没占到便宜。
皇太极看打不动锦州,干脆绕过去打宁远。在宁远又被人家大炮一顿轰,死伤惨重,看打不动又返回来打锦州,结果还是一样。这次出兵,皇太极前后打了24天,眼看着没希望取胜,只得下令撤兵。
这场战争史称宁锦之战,明朝叫宁锦大捷。
宁远之战和宁锦之战,大大挫败了后金军队的锐气,是明朝对后金作战以来取得的重大胜利,这极大地鼓舞了东北地区军民抗击后金的士气和信心。从此,宁锦防线巍然矗立在山海关外,牢不可破,让后金军队望而止步,袁崇焕本人也成了明末的中流砥柱。
好了朋友们,这一期的内容我们就讲到这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锦宁大捷——我,一个普通辽东士兵眼中晚明的辉煌与挣扎
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大清迅速崛起
地图上的战争:辽东200多里防线内撤,袁崇焕有多无奈?
宁远城
明朝之谜:袁崇焕苦战宁远,红夷大炮真的打死了努尔哈赤吗?
名将传 | 明·袁崇焕·御后金丹心报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