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鸦片战争史4——中西方交往:中国与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

第四章 16世纪以来中西方交往:中国与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

当然,16世纪以来西方的开放也非平等交流借鉴,相互取长补短的开放,而是野蛮的、血腥追逐的、唯我独尊的开放。西方搞地理大发现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寻找传说中遍地黄金、财富如山的中国这个东方大国。16世纪西方找到东方新航路后,先后殖民了中国周边的印度、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国的部分或全部领土,展开了资本原始积累的掠夺和奴役,至于对统一大国中国,初出茅庐的他们虽有殖民之心,尚无殖民之力。

一、葡萄牙

西方诸国大约按照他们称霸海洋的先后顺序与中国发生接触。葡萄牙首先独占了东方航路,在航路沿线遍设据点,进行殖民统治和掠夺,这包括印度西南海岸、马六甲、印尼群岛上的一些地点。据考证,大约1514年前后,葡萄牙商船首次出现于中国广东沿海,之后以马六甲为基地搞了几次贸易,大获厚利,此时是明朝正德年间,虽有禁海政策,但管束不是很严,尤其是广东沿海地区素以贸易为生,贸易活动或明或暗地存在着。不过,按照禁海政策,不光民间贸易不被允许,就是官方朝贡贸易也是有名额限制的,葡萄牙不在明朝的藩属国名单里,即使想上供,也没有庙门,因此它的几次贸易并不是光明正大地在某个港口而是私底下在某个偏僻之处搞得。

于是,葡萄牙的马六甲总督决定派出使团,欲与中国建立正式关系,长期贸易。使团这次正儿八经登了岸,受到广东官员的接见,并学习了觐见礼仪,广东官员也向朝廷进行了奏报。但等了很久也没有消息,于是使团就贿赂加欺骗,冒充已经成为其殖民地的马六甲国的贡使,进京觐见,因此它最终没有冠以葡萄牙使臣的身份或者说没有突破明朝的禁海政策,也就没有完成与中国建立正式关系的使命。但是这里出了个插曲,即使团的通事(翻译)火者亚三善于来事,讨得昏君明武宗的欢心,结果使团竟在明武宗身边待了近一年(1520年4月至1521年3月),直到其驾崩。期间,火者亚三与宦官狼狈为奸,飞扬跋扈,干了不少坏事,明武宗驾崩后,新皇帝明世宗(嘉靖帝)整顿朝纲,或监禁或处决,铲除了冒充贡使的葡萄牙使团。

同时,在广东沿海,葡萄牙商船队依旧不被允许上岸贸易,于是就侵占沿海岛屿,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嘉靖帝下令派出军队,武力驱逐侵犯者,挫败了其殖民活动(1521-1522年)。西方殖民者一登场就以绝非善类的面貌出现在中国封建王朝面前,于是嘉靖帝决定在广东严厉禁海,由此各类贸易几近绝迹。

嘉靖时期是明朝海禁非常严厉的时期,也是倭患最猖獗的时期。不甘失败的葡萄牙殖民者又北上闽浙沿海,继续侵占岛屿,建立据点,并与倭寇、中国海盗相勾结,走私贩私,烧杀抢掠,再次暴露其野蛮本性,而明军在剿灭倭寇、海盗的同时,也收复了葡萄牙侵占的沿海岛屿,铲除了其巢穴,粉碎了其殖民企图(1548-1549年)。

再回到广东。这里的禁海政策严了一段时间,其官员的利益和民众的生计大受影响,于是明廷不得不适度放松管制,与藩属国的贸易又恢复了,而葡萄牙殖民者趁机混迹其间,继续贸易得利,并看上了澳门这块贸易的风水宝地。还是老办法,靠贿赂欺骗外加软磨硬泡,葡萄牙人先在澳门晾晒货物,后则搭棚栖息,最后筑室久居,大兴贸易,崛起壮大,扎下深根(1553年),同时它还主动帮助明廷镇压叛乱(1564年),取得好感。

面对葡萄牙殖民者的卷土重来,明廷内自是有人主张大张挞伐,坚决驱逐,但更多的人感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与其费力四处驱逐之,不如借它一块土地安抚之,使之安分守己,而大家也相安无事。当然明廷也采取了防范措施,高墙深垒,加强驻兵,把葡萄牙的侵犯和影响限制在澳门一隅,此乃禁海政策的变种。同时明廷也与葡萄牙殖民者约法五章(1614年),禁止其在澳门藏污纳垢,作奸犯科,走私贩私,擅自建造,扩大军力,威胁明廷及其治下百姓的安全,另外还要缴纳相关租税。经过这一番安抚加约束,葡萄牙殖民者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也确实安分了一些,不敢明目张胆地干坏事。此时的澳门还不能算作一块完全的殖民地,明朝和鸦片战争前的清朝对它是有管辖权的。明朝与葡萄牙殖民者的斗争是一场衰朽的守旧者与邪恶的进取者间的斗争,后者是越斗越强,锲而不舍,无论如何要占到便宜,前者斗着斗着就精气神不足了,想放弃斗争了。

至于葡萄牙得到澳门的好处,自然是依托其良好地理位置,在东亚地区大搞贸易,大得其利,同时它还想据此阻止后来者来华贸易,不过后来者还是要居上的,葡萄牙的好日子没过多长,就被强大的后来者取而代之,其在澳门的地位还不时受到威胁。而我们一开始就放弃了这块大有前途的地方,无非是禁海政策的必然结果。

二、西班牙

西班牙是地理大发现后第二个与中国发生接触的国家。当年哥伦布向西寻找东方航路时就携带着致中国皇帝的国书,后来麦哲伦在环球航行中发现了菲律宾,随后西班牙殖民了菲律宾(1571年),并以此为跳板试图与中国建立联系。虽然西班牙的殖民重心在美洲,但它念念不忘从东方的贸易中分得一杯羹,因此在与中国建立联系的道路上,它同样锲而不舍。它先是挫败中国海盗集团对菲律宾侵犯,算是协助朝廷平定叛乱有功,由此与明廷搭上了关系,随后又冒用吕宋国(菲律宾旧称)的名义,派出使臣在福建登岸(1575年),并按礼制行跪叩礼,因而受到当地官员的热情接见。但是它在福建折腾了一番,既没有见到皇帝,更没有得到它亟需的通商权。后来(1598年),它又派船前往广东,请求通商,遭到当地官员的拒绝,而葡萄牙人也从中作梗,拒绝其靠泊澳门。它也模仿葡萄牙,试图在广东沿海谋得一块土地长期占据,结果遭到明军驱逐,未能得逞。

西班牙殖民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最大罪行就是大肆迫害和屠杀菲律宾华侨。千百年来,中国与菲律宾一直有贸易往来,不断有华人在此定居,明清两朝虽一再禁海,对外贸易还是不断发展,以各种原因来菲律宾的华人也不断增加,而西班牙殖民者新来乍到,人数比华人少多了。它一方面利用华人与中国开展贸易往来,一方面又忌惮其实力的增强,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于是展开了对华人各种迫害,特别是1603-1762的一百多年间,对华人展开五次大屠杀,数万华人倒在了殖民者的屠刀下。西班牙菲律宾殖民史就是一部华人血泪史。当时的封建统治者视对外贸易为禁区,把这些海外寄居者视为封建社会的异类,对他们的遭遇也就漠然视之,毫不介怀。

三、西班牙

葡萄牙、西班牙两个殖民地帝国兴盛了约一个世纪,到16世纪末开始走下坡路,荷兰后来居上,向它们发起挑战。尼德兰革命后的荷兰依托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庞大的商船队和发达的商业迅速崛起,垄断当时的世界商业,在亚非美诸洲建立多处殖民地。在亚洲,荷兰夺取了葡萄牙在东方航路上的诸殖民地(印度西南海岸、马六甲、锡兰等),并最终完全吞并了印尼群岛,而其亚洲殖民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实现与中国通商。17世纪的最初三十年,荷兰的舰队不时出现在中国附近海域,时而想搞点侵略活动(夺取马尼拉和澳门);两度占领澎湖列岛,被福建明军驱逐而去;通过各种途径请求中国与之通商,均未成功。

后来荷兰殖民者又盯上了台湾,占领了台湾南部,西班牙跟踪而来,占领了台湾北部,两个殖民者最后干了一仗,荷兰获胜,完全独占了台湾(1642年)。在统治台湾期间,荷兰殖民者自是横征暴敛,大肆掠夺。同时在另一块殖民地印尼,荷兰殖民者对华人肆意压榨迫害屠杀,并于1740年制造了屠杀万余华人的红溪惨案。当时的清朝统治者同样把海外华人视为异类,对他们的遭遇漠然视之,毫无怜惜之心。荷兰殖民者在台湾盘踞38年后,被郑成功打败,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王朝打败郑氏政权,再次统一台湾。

看来,无论是通商中国还是殖民中国,葡、西、荷三国都干得不咋地,基本上被封建王朝拒之门外。现在来看看它们的后继者英国的表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料:梦想用两万人征服中国
【人类经济万年史】113欧洲国家早期殖民经济(上)
倪正春 许诺|自由的悖论:早期殖民国家的双重标准
茶为什么叫“tea”
这个国家打算用两万人征服中国,结果却被一老牌帝国打趴下了
东印度公司不光英国有,葡萄牙荷兰也有,原来和哥伦布有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