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秋收起义失败之后】三湾改编:浴火重生,人民军队的新生

为了尽早摆脱追兵,工农革命军在莲花县城只待了一天,于9月27日又急匆匆地出发。想要前往宁冈,需要经过永新县,所以部队是向着永新县的方向前进。

各种问题不断堆积、发酵,此时的部队已然成了强弩之末。

如果不改变部队这种情况,工农革命军的未来会像历史上的许多农民起义军一样,有两种结果,要么是被消灭,要么是沦为流寇。

在这种情况下,部队来到了永新县三湾村。

(一)

三湾村四周群山环绕,追兵被暂时摆脱,也没有反动武装的纠缠。工农革命军在这里休整了五天,这是部队自秋收起义以来第一次得到从容休整的机会。

部队能休息,毛泽东却不能。

部队的很多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

9月29日晚,也就是部队抵达三湾的当天晚上,毛泽东便在一间杂货铺中主持召开中共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总结了部队近期的教训和问题,提出对部队进行整顿和改编的主张,这也是部队干部们一个普遍的看法。

于是在大多数同志的支持下,会议通过了毛泽东的提议。

(话剧剧照)

从9月29日到10月3日,部队在三湾进行了全面整顿和改编,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三湾改编”。

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有三条。

第一,队伍缩编。

把已经不足千人的部队缩编为一个团,成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撤换了不称职的指挥员。改编时,毛泽东宣布部队成员“愿留则留,愿走的发给路费”。

第二,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

改组前敌委员会。各级部队分别建立党的组织,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班排设小组,支部建在连上,营团建立党委,连级以上设党代表,部队的一切重大问题都必须经过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

第三,在部队实行民主制度。

官兵平等,待遇一样,规定长官不许打骂士兵,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连以上设立士兵委员会,可以监督干部。

可以这样说,三湾改编的每条措施都是有的放矢。

第一条措施,解决了编制部队混乱,指挥分歧,人心浮动的问题。

第二条第三条则是为部队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这是人民军队的新生。

人民军队未来彪悍的战绩表现和超越人类极限的战斗意志不断证明着三湾改编的伟大。

恐怕在场的很多官兵都没有意识到这次改编的伟大之处。

见证历史的人在当时往往都没有这种自觉性,这也算是历史的有趣之处了。

(二)

三湾改编有很多细节值得注意。我想说其中两点。

第一点,关于“革命自愿”的原则。

在缩编队伍的时候,毛泽东宣布部队成员“愿留则留,想走的发给五块钱路费让走”。实际上确立了一个重要的原则——“革命自愿”原则。

差不多同一时期(1927年10月下旬),朱德同志带领南昌起义的残部在江西赣州天心圩整军时宣布“不愿留队的可以回家,发给路费”,也是事实上确立了“革命自愿”原则。

天心圩整军,保留了南昌起义的部分火种

历史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在这里生动的表现出来。

在残酷的白色恐怖之下,革命者都知道“革命”意味着什么——“奋斗”、“奉献”与“牺牲”。

“革命自愿”是首要的,不能搞“裹挟”,不能 “拉壮丁”,这是革命的第一道坎。

朱毛两位革命领袖在相似的处境中,做出相同的选择,这体现的正是历史的必然性。

经过“革命自愿”原则的筛选,部队这个时候愿意留下的才都是经过战斗和艰苦生活考验的革命者,人数虽然少了,但思想统一,战斗力反而有所提升。

第二点,关于“支部建在连上”制度是如何被构思设计出来的。

历史书提到三湾改编“支部建在连上”,一般都是把叙述重点放在其内容和意义,但这个制度怎么来的却很少提及,毛泽东作为其主要设计者和施行者,必然要经过一番酝酿和摸索。

我找了好几本书,终于在《毛泽东军事箴言》和《毛泽东实录》上看到了这个制度的酝酿过程。

北伐战争时期,党曾经在叶挺独立团中成立过党支部,不过只是在团一级设置了党支部,较为基层的连、排、班没有党的组织,后来在反革命事变中,独立团部分士兵被拉拢走。

事实证明,每个团只有一个党支部,是不能实现党对部队的坚强领导。虽然叶挺独立团的做法并不成功,但却是中共一次宝贵的尝试。

叶挺独立团: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

现在我们把视野拉回到三湾改编之前。

秋收起义失败,部队从文家市南下之时,毛泽东便开始思考——在当前的困境下,如何保证队伍不散掉、不垮掉。在独自思考的基础上,毛泽东还需要不断和别的同志进行交流。

于是,在那段危急的行军路上,毛泽东展开了自己最紧张的工作——聊天。

一些细心的战士会发现,经常会有一个大高个儿四处找人聊天,并且一边聊,一边还记录着什么。

他既和党员干部一起分析形势,总结经验;也和部队战士唠家常,问战士们在家是干什么的,为什么参加革命,问他们对革命的认识,对目前形式的看法等等。

这样的谈话每天都在持续。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虽尚未提出,但毛泽东显然已经在践行这个原则。

与同志们不断的交流,正是毛泽东对部队政治、思想情况的调查研究。

他逐渐察觉到部队思想松散的症结,并找到了解决办法——在连队中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在战士中发展党员。

鉴于叶挺独立团的经验,毛泽东将党支部设置在连一级,将党小组设置在排和班。确保每个班都有党员,每个排都有党小组,每个连都有党支部,各级部队的重大事项都要经过各级党的组织讨论通过才能实行。这样保证了党对军队的坚强领导。

图片来源:三维地图看世界

好了,说了这么多,部队终于休整好了,还得继续往前走。

三湾并不是最终的落脚地,部队落脚井冈山的关键是找到当地我党的武装。毛泽东提前派人联系了宁冈县党组织和武装首领袁文才、王佐,双方相约在宁冈县升乡(当地人称之为“古城”)会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湾改编时为什么要“支部建在连上”
秋收起义: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伟大开端
95年前,是什么让崩溃散兵蜕变成人民铁军?
毛主席的三湾改编为什么能成功?
三湾,见证我军新生 ■褚 银
卢德铭:秋收起义总指挥,22岁掩护突围牺牲,未婚妻六旬时才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