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谍影重重:窃取“曼哈顿计划”的间谍——乔治.科瓦尔

2007年11月初,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普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为一位特殊的老人举行了一场特殊的颁奖仪式,这位老人名叫乔治.科瓦尔,他已于2006年1月31日这一天安然离世。

这位老人生前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沉默和孤独中度过的,他的去世,几乎没有引起外界的注意。

如今,人们得知,俄罗斯总统亲自追授这位已逝的老人金星勋章(此勋章是对苏联或俄罗斯公民的最高奖赏),并且,他被总统高度评价为“俄罗斯联邦的英雄”,大家惊诧不已。

人们不免会问:乔治·科瓦尔是谁?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生前又都做过些什么?

乔治.科瓦尔原名佐霍尔兹.阿布拉莫维奇.科瓦尔,1913年,科瓦尔出生在美国爱荷华州密苏里河左岸的苏城,当地有一个非常大的犹太人社区,还有一些犹太教堂。

科瓦尔的父亲阿布拉姆.科瓦尔在当地的一个犹太殖民组织中任秘书。该组织是苏联人建立的共产主义者组织,它的政治主张跟一直想要建立和复兴以色列国的犹太复国主义者正好针锋相对。

在这样的环境中,科瓦尔受父亲的影响很深,共产主义情结很深厚。

上中学期间,科瓦尔的成绩一直很优秀,并且他还是学校辩论队中的主力队员。1929年,科瓦尔从中学毕业。之后,他考取了爱荷华大学,学习电气工程学专业。

然而,就在科瓦尔上大学期间,美国20世纪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大萧条到来了,看到城市、乡村都显露出一片衰败的迹象,1932年,科瓦尔一家人在父亲的带领下,搬回了苏联。

本来,带着美国护照的科瓦尔一家人准备返回故乡白俄罗斯明斯克的,但是没想到却被苏联当局扣下,不让他们回去。

随后,他们全家就被迫留在了弗拉迪沃斯托克地区的首府比罗比詹。比罗比詹是一座边界小城,跟中国的满洲里相邻,20世纪20年代,斯大林曾在这里建立了犹太人自治区。

从此,科瓦尔的父亲就在这里工作,全家人也开始在这里生活。

科瓦尔很快就进入集体农庄劳动。由于经常接触当地人,他的俄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1934年,科瓦尔进入莫斯科的门捷列夫化学学院学习,在这里他认识了后来成为自己妻子的柳德米.伊凡诺夫娜。

1939年,科瓦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正式获取了苏联公民身份,并进入苏联军事情报局,即格鲁乌,成为一名谍报人员。

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门训练之后,科瓦尔被总部派到美国从事秘密情报工作。

格鲁乌之所以要派科瓦尔潜伏到美国去,一方面是因为他有着长期在美国生活的经历,正宗的美式英语没有一点外地口音,对美国的生活方式非常熟悉;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有着极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心甘情愿为苏联服务。

直到今天,人们依然不知道格鲁乌总部是如何招募了科瓦尔,甚至也不知道是何时招募了科瓦尔。反正在获得了门捷列夫化学学院的文凭之后,科瓦尔就离开了莫斯科。

据科瓦尔本人在多年后,写给他的美国同学阿诺德.克拉米什的信中说:“1939年,我被应召入伍,实际是为了掩盖离开莫斯科的事实。我没有接受军官训练,我在这里从未宣誓入伍,也没有穿过军队制服。”

准确地说,科瓦尔返回美国的时间是在1940年。不久,他就被总部任命为格鲁乌驻纽约情报站的站长。

这一情报站是以黑鸦电气公司为掩护的,它表面是通用电气公司和美国其他电气公司的原料供应商。

这家公司位于纽约最繁华的曼哈顿岛上,由于科瓦尔隐藏很深,所以就连他的同事们都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而都认为,他只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纽约人。

在同事们的眼中,科瓦尔的双亲都已去世,作为家中独子的他尚未结婚。他为人随和,容易交往和相处,尤其喜欢打篮球。可以说,在黑鸦电气公司内部,几乎没有一个人不喜欢他。

1941年1月2日,在到达美国几个月后,科瓦尔应征入伍了。

当时,美国的原子弹项目正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需要大量的人才。而此时正在军中服役的科瓦尔因为成绩优秀被选中,参加这一项目,他获取机密情报绝好机会来了。

原子弹项目就是“曼哈顿计划”。为了招揽优秀人才,美国在军队内部挑选出包括科瓦尔在内的十几个出色的年轻人,送他们到著名的纽约城市大学攻读电机工程专业,并接受战时特别训练,此时正是1942年末、1943年初。

在纽约城市大学学习期间,科瓦尔从来都没有在公共场合显露出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以及苏联的关注,他也从来都不谈论政治。

据他的一个同学后来回忆:“(科瓦尔)不谈论和苏联相关的任何事情,从来都不,一个字也没有。”

所以,科瓦尔在纽约城市大学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对他没有任何察觉。还有一个同学克拉米什回忆到,如果说有不同的话,就是科瓦尔比其他同学岁数大差不多10岁。对于上级为什么派这样一个比他们年长的人来上学,他们有些迷惑不解。

值得一提的是,在从该学校毕业并参加“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中有一个名叫朱利叶斯.罗森堡的人也是为苏联提供原子弹情报的间谍,这个人在1953年经美国法庭审判后,被处以死刑。

1944年初,包括科瓦尔在内的这群年轻人又被派送到美国特别工程分队,这就距离“曼哈顿计划”的核心更进了一步。不用说,最兴奋的当然是苏联格鲁乌了。

对于格鲁乌、甚至是对于苏联来说,自己的间谍能够成功打入曼哈顿计划的内部,这不能不说是奇迹!

曼哈顿计划指的就是美国陆军部所实施的利用核裂变反应来研制原子弹的绝密计划,这一计划正式制定于1941年12月6日,从1942年6月正式开始实施。

美国对曼哈顿计划高度重视,时任总统的罗斯福认为这一计划拥有“高于一切行动的特别优先权”。

曼哈顿计划是在美国西南部新墨西哥州的偏远沙漠地区洛斯阿拉莫斯秘密进行的。当时,纳粹德国也正在研制原子弹,所以美国希望赶在德国之前研制出原子弹。

针对这一目标,美国前后共有20余万人参与曼哈顿计划,著名的犹太物理学家奥本海默(1904—1967)担任了这一计划的技术总顾问和最主要领导人。除了奥本海默之外,还有十余位世界顶级科学家的参与。

在费用方面,曼哈顿计划的也是绝对惊人的,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共耗费大约18亿美元。

经过大约5年的共同努力,曼哈顿计划终于取得了最后成功,共研制出了4枚原子弹,其中的第一枚于1945年的7月16日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试爆,其爆炸威力极为惊人,比原先预想的还要猛烈,据称相当于超过2万吨的烈性炸药TNT的威力。

这一试爆让当时已接任罗斯福成为美国总统的杜鲁门深感震惊,因为着手实施曼哈顿计划的时候,杜鲁门已经是美国的副总统,而他在成为总统之前竟然对这一计划一无所知,由此可以看出,曼哈顿计划的保密程度是何等严格。

尽管这样,苏联的间谍居然潜入其中,并成功获取了大量的核心情报。美国人没有发现被苏联窃取了情报,这一点确实很不可思议,然而,格鲁乌的超级间谍科瓦尔确实做到了。

他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科瓦尔已经取得了美国方面完全的信任,他拥有了一张曼哈顿计划核心机构的“通行证”。

在整个计划中,科瓦尔自始至终都是好运当头。1944年后半年,他被委任负责监督奥克里奇实验室的辐射水平。从1945年6月27日开始,科瓦尔的职权得到进一步扩大,他被调到更重要的俄亥俄州代顿秘密实验室工作,可以任意出入任何最绝密的地方。

关于这一点,著名的核历史学家罗伯特.诺里斯在《乔治·科瓦尔——曼哈顿计划间谍》这篇文章中就指出:“这些事情绝不可能是苏联人或其他任何人的策划,纯粹是意外巧合,好比格鲁乌中了大彩票。”

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相继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爆炸的两颗原子弹,证明了曼哈顿计划在实战领域内的成功(当然,这样造成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人道主义危机)。

之后,美国便开始以拥有核垄断的力量企图独霸世界。然而,四年后的1949年8月29日,苏联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在哈萨克斯坦的一个测试场引爆成功,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

据称,当时引爆的那颗原子弹是一颗钚弹,跟美国投向长崎的那颗原子弹一样。另据一位俄罗斯军官2007年透露,当年那颗钚弹的点燃装置的设计基本上都是现成的,这也就是说,科瓦尔为苏联提供了引燃装置的几乎全部信息。

就在苏联的原子弹引爆成功的时候,科瓦尔也离开美国,回到苏联,之后,他就一直定居在莫斯科。

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的反间谍部门才在苏联官方报纸《俄罗斯报》上看到了一篇赞扬科瓦尔的文章,这篇文章名为《来自美国的幸福移民》。

通过这篇文章,美国人开始怀疑科瓦尔的身份,之后便着手进行详细调查,最终,科瓦尔的间谍身份被查清。

但是,当时的美国政府并没有将调查结果公之于众,核历史学家罗伯特.诺里斯在其著作《为核弹冲刺》一书中说,是因为“如果这一消息被泄露的话,会让美国政府很难堪。”

不过,美国方面也不得不承认科瓦尔是个很出色的间谍,有美国历史学家表示:“我们对格鲁乌间谍在曼哈顿计划中的活动一无所知,直到科瓦尔曝光。……科瓦尔是个经过严格训练的专业间谍,而不是美国平民。他属于那种罕见类型,在小说中出现的频率远大于现实生活——他是一名休眠间谍,一名渗透特工,一位职业军人。”

阿诺德.克拉米什是科瓦尔年轻时在美国纽约城市大学读书时的同学,此人也是直接参与到“曼哈顿计划”中的一位核物理学家。

当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得知科瓦尔是一名苏联间谍时,克拉米什非常吃惊,他“无法想象科瓦尔会是一名间谍”。在他眼中,科瓦尔只是一个“很友善、富有同情心、聪明”的朋友。

而曾经在美国劳伦斯国家实验室工作过的物理学家布罗姆则说,科瓦尔就是一个普通人,“他的棒球打得很好,经常打'游击手’的位置。而且他没有俄罗斯口音,能讲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他的资历堪称完美。”

从上面可以看出,科瓦尔的间谍身份隐藏得很深,当时没有人发觉,而如果从他窃取情报的难度和重要性等方面来说的话,科瓦尔确实是当之无愧的20世纪顶级间谍之一。

老年的科瓦尔依然是一个非常独立的人,他的妻子在1999年辞世,不久他的双腿也动弹不得,但他却不接受别人的帮助。

另外,据说科瓦尔在90岁的时候头脑依然很清晰,思维依然很敏捷,记忆力还是很好。

2006年1月31日,科瓦尔告别了人世,享年93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俄最牛原子弹间谍曝光 参与"曼哈顿计划"盗情报
爱因斯坦如果不把原子弹科学机密透露给苏联今天的世界格局会怎样?
“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被污蔑是间谍含冤而死,60年后才平反
苏联最美女特工,潜伏爱因斯坦身边,如何窃取爱因斯坦核弹机密?
玛加丽塔·科涅库娃,现实版的漫威“黑寡妇”,情迷爱因斯坦
原子弹之父 巅峰人生的极致拉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