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慧眼看三国(二十一)高人在哪里(一)

前面说了,刘备现在的问题是没有属于自己的地盘。上次在陶谦手里得到了徐州,板凳没坐热就丢了,之后又是投曹操,投袁绍,投刘表。而刘表和他的荆州,是刘备投奔路上的最后一站。

其实,除了没有地盘之外,没有一个运筹帷幄的谋士,也是刘备最大的短板。的卢马在檀溪的奋起一跃,也将刘备的人生道路送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这是值得记录的一年。这一年,三十八岁的郭嘉病亡。同年,刘备从卧龙岗里请出了二十七岁的诸葛亮。

有句传言:“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没能看到这两个不世出的天才彼此斗智,作为历史的看客,我深感遗憾,总是设想倘若郭嘉不死,魏有郭嘉,蜀有诸葛,吴有周瑜,只怕会有另一番更为精彩的三国。

郭嘉在《三国演义》中出镜率并不高,但是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三国众多谋士中,郭嘉是非常独特的一位。

估计某些读者和我一样,一开始读《三国演义》,如云的谋士中并没有对郭嘉特别的注意,直到赤壁之战曹操失败后痛哭郭奉孝时,才反过来对郭嘉的先进事迹重新温习了一遍,才发现郭嘉这颗早逝的流星璀璨的人生轨迹。

怀才得遇,得遇明主,生逢其时,是中国士人最大的理想。用马斯洛的生存层次论来说,就是找到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郭嘉曾投奔过袁绍,失望而回,沉寂六年后遇到曹操,双方尽欢,曹操说:“能帮助我成就大业的人,就是他了!”郭嘉也大喜过望地说:“这才是我真正的主人啊!”

巧合的是,郭嘉和诸葛亮正式出山的年龄一样,都是二十七岁。

时至今日,刘关张三兄弟已经在革命道路上摸爬滚打二十年了,当初的三个二十多岁的热血青年已经变成了中年大叔,没有改变的依然是他们的革命理想。

这二十年中,一个孩子已悄然长大,他虽然身处南阳,躬耕陇亩,心思却不只在那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上。他像一个高瞻远瞩的巨人,俯视着观察者判断着天下大势,天下就是一盘棋,他就是那观棋人。

苍天如圆盖,陆地如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志当存高远。”这句话正是出自于诸葛亮的《诫外甥书》。年轻的诸葛亮自己高远的志向又是如何呢?

诸葛亮的《出师表》中自云:“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其实是自谦之辞,他真正的理想在《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中有一段水镜先生司马徽和刘备等人的对话:

徽曰:“孔明与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与徐元直四人为密友。此四人务于精纯,惟孔明独观其大略。尝抱膝长吟,而指四人曰:‘公等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众问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每常自比管仲、乐毅,其才不可量也。”玄德曰:“何颍川之多贤乎!”徽曰:“昔有殷馗善观天文,尝谓‘群星聚于颍分,其地必多贤士。’”时云长在侧曰:“某闻管仲、乐毅乃春秋战国名人,功盖寰宇。孔明自比此二人,毋乃太过?”徽笑曰:“以吾观之,不当比此二人;我欲另以二人比之。”云长问那二人。徽曰:“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众皆愕然。

诸葛亮自诩为管仲乐毅,说明他根本就不是他所说的“高眠卧不足”的沉睡者,恰恰相反,他胸怀大志,以无比清醒的头脑和锐利的眼光观察天下大势,伺机而出。

问题是,当时天下群雄辈出,诸葛亮为什么偏偏选择了不怎么被人看好的刘备呢?

大家还记得煮酒论英雄一节吧,曹操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在这里,曹操点评天下英雄时,尚且把刘备放在自己前面。而当时的刘备真是房无一间地无一垄,队伍才开张,十几个人来七八条枪,但是曹操却称他为“英雄”。

俗话说:“英雄所见略同。”曹操和诸葛亮先后都看好刘备。但是曹操是把刘备当对手看待,诸葛亮却把刘备看做一个可以大展雄才的平台。

刘备能够吸引诸葛亮的优势,我想一是他的出身,刘皇叔三个字不只是招牌,更是一种正统的象征,曹操势力最大,但毕竟戴着一顶“奸雄”的帽子;二是他的人品,刘备处处打着仁义的招牌,在草菅人命的乱世还是有一定号召力的;最主要的是三,曹操身边可以说是谋士如云,诸葛亮在其中也只是众谋士之一;而刘备经过二十年的摸爬滚打,在投奔之路上积累了一定的人脉物力,但他最缺乏的是一个可以帮他运筹帷幄的人物,就好比是周文王缺一个姜太公,刘邦缺一个张良。而诸葛亮的出山,恰恰填补了这个空白。

最需要的,就是最重要的。刘备,将最大的舞台提供给了诸葛亮,只有在刘备身边,诸葛亮才可以尽情展示他的智慧才能。

第三十五回,水镜先生初遇刘备,见他气色不佳便料到其坎坷遭遇,因问说:”吾久闻明公大名,何故至今犹落魄不偶耶?”刘备说:“命途多蹇,所以至此。”水镜说:“不然。益将军左右不得其人耳。”刘备说:“备虽无才,文有孙乾、糜竺、简雍之辈,武有关、张、赵云之流,竭忠相辅,颇赖其力。”水镜说:“关张、赵云,皆万人敌,惜无善用之人。若孙乾、糜竺等乃白面书生耳,非经纶济世之才也。”

水镜先生的话阐明了一个有关用人的重要思想:有了人才,并不等于会用人才;不善于使用人才,就不能发挥人才的作用,他说刘备“左右不得其人”,是指身边没有使用人才的大才,即缺乏统筹全局的人才,也是他所说的“经纶济世之才”。不说曹操,就连袁绍当初身边也是颇有一些像沮授等很有见识的谋士,甚至就连当初的吕布身边也有个陈宫出谋划策。刘备的“命途多蹇”,孙乾、糜竺并不能使刘备施展抱负,证实水镜先生的话是对的。

何为“水镜”?水尚平,镜尚鉴,意思是善于品评人物。

刘备跃马檀溪,也跃上了他人生的新台阶,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导师——水镜先生司马徽。

在水镜先生的指引下,刘备终于冲破了人生的迷障,打开了一个新天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果让诸葛亮辅佐曹操,郭嘉辅佐刘备,谁的成就会更大?
郭嘉、诸葛亮和庞统三个人谁最厉害?谁才是三国第一谋士?
鬼才郭嘉和卧龙诸葛亮谁是乱世第一谋士
郭嘉不死,孔明不出,是真的吗?
三国最聪明的四大谋士,司马懿排第三,诸葛亮排第二,谁排第一?
排行榜:谁才是三国第一谋士?这三个人并列第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