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学日知录】黛玉《葬花词》探源


黛玉《葬花词》探源

   文/泉石清吟(张文云)

《代悲白头翁》唐代刘希夷拟古乐府所又题作《代白头吟》。全诗凡二十六句。《白头吟》是汉乐府《相和歌·楚调曲》旧题,古辞的是女子毅然与负心男子决裂,表达着一种绝望与决绝的感伤情绪。刘希夷这首诗则从女子写到老翁,咏叹青春易逝、人世无常诗的前半写洛阳女子感伤落花笔触细致,抒发了女子对人生短促、红颜易老的感慨。“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花开花落与人生变化,让人不禁联想到张若虚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有趣的是,这种诗意,在《红楼梦》中的《葬花词》里,也有表现。《葬花词》描写的是黛玉葬花,实则黛玉埋葬自己的青春年华其中的感春伤春,与《代悲白头翁》的表达极为相似:“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著处”;“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尤其是诗的最后那一声浩叹:“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样的结句,恰如琵琶急弦弹至最高潮,“嘭”,弦断了!

《葬花词》是 《红楼梦》韵文中的杰作,与《芙蓉女儿诔》相映生辉。曹雪芹在他所描写的关键人物身上,总是不吝笔墨,不断以诗、词、诔的方式根据不同人物、不同性格,用不同的诗来刻画,提升了小说的文学艺术性,让小说中的人物也更富于动人的文学。黛玉《葬花词》,篇充满诗画的交融也贯穿着浓浓的悲情。而其中同样声情并茂以“花谢花飞”喻红颜易老,以“冷雨敲窗”写孤凄之情,却不难看出《代悲白头翁》诗中的某些踪影。《葬花词》中有:“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代悲白头翁》写的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寓意相似《葬花词》末句“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代悲白头翁》中的末联是“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意韵何其相似。一些研究者认为,《葬花词》的诗意明显受到《代悲白头翁》的影响,看来也此言不虚吧

【附一】《代悲白头翁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开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能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附二】《葬花词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细飘春榭,落絮轻粘扑绣窗。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著处。 

手把花锄出绣窗,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哪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 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 

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侬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其骨,一坯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本文得到陈益民老师赐教,深表谢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寅、林黛玉和贾宝玉:殊途同为葬花人
20181126教学手记——让阅读唤醒生命意识
曹雪芹《红楼梦》中最有名的诗,当推黛玉的...
黛玉葬花醉红楼
葬花吟
代悲白头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