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喜宁不是汉奸!(太监系列)

李大嘴 大嘴读史

明朝著名的“土木堡之变”中有一个小角色。

这个名叫喜宁的太监,一被俘就投降,还提供情报,出谋划策,摇身一变,成了敌人的爪牙。

但是,这个太监却不是一个汉奸,因为他根本不是一个汉族人,而是女真人,所以,我们只能用“明奸”来称呼喜宁这个死太监。

大明朝的太监队伍里汇集了各个民族的阉人。

随便说几个。

七下西洋的郑和是回族人,多次进藏的侯显是藏族人,踏上库页岛的亦失哈是女真人,明朝版韦小宝汪直是瑶族人……

平定了边疆,然后把边疆的孩子阉割送进皇宫,也不知道明朝的皇帝是怎么想的,不怕人家报复吗?

这不,出身女真族的太监喜宁就反戈一击,让人恨得牙痒痒。

在 “土木堡之变”这出大戏中,太监一号无疑是一力撺掇皇帝亲征、把朱祁镇带进沟里的王振。

根据《明朝记事本末》记载,大内高手、护卫将军樊忠在深陷包围圈的皇帝身边,一锤子砸死了王振之后,奋力突围,死于乱军之中。

这个时候,可怜的明英宗朱祁镇身边,就只剩下太监喜宁一个人了。

乱军之中,瓦剌人终于发现了明英宗这个超级大人物,狂喜的瓦剌人带走了明朝皇帝,或许早就存了报仇心思的喜宁立马抛弃了自己的主人,“秒降”。

土木堡之变后传的太监一号隆重登场。

瓦剌人没想到能活捉明朝皇帝,也先在掐了自己大腿无数下、扇了自己无数耳光之后,终于确认不是梦境,而是现实。

这下子,也先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没有预案啊!

喜宁露出“明奸”的嘴脸,给彷徨无计的也先出了一个主意。

皇帝亲征,京城空虚,去北京逛逛吧,我地头熟,可以当免费导游。

于是,瓦剌人壮起胆子,向北京进发。

去北京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一路上关卡不少,瓦剌都是骑兵,野战是一把好手,但攻城能力就不行了。

冒坏水的喜宁又出了一个恶毒的主意。

把明朝皇帝押送到城下,让守将乖乖开门。

明朝守将进退两难,开门不合适,不开门貌似也不合适。

不管怎么样,喜宁的计策至少把明朝军队的士气打压得几乎直接归零。

只用了两天时间,紫荆关被攻破,守将战死。

生活在无限后悔中的明英宗朱祁镇对喜宁恨之入骨。

皇帝也不是省油的灯,终于想出了一个干掉喜宁的办法。

朱祁镇对也先说,我写了一封信,你可以把这封信送进北京,信上罗列了你所提出的要求,我让他们都满足你。但是,为了提高信件的可信度,你必须让喜宁去送信,他是我身边的太监,有说服力。

也先丝毫没有怀疑,找来喜宁,让他充当信使。

喜宁也洋洋得意,有点衣锦荣归的意思,上路了。

但是,也先和喜宁不知道的是,随行的一个名叫高磐的明军士兵的裤子里,还藏着朱祁镇写的另一封信。

在这封信上,朱祁镇历数喜宁的罪恶,字里行间满溢着怒火。

喜宁人五人六地来到宣化府,明军守将不敢怠慢,出城迎接。

这时,高磐突然死死抱住喜宁,声称朱祁镇有密旨,明军一拥而上,将瓦剌外交使团全部活捉,送往北京。

北京城,朝堂之上,明景帝朱祁钰读了哥哥的信,又听了高磐的控诉,满朝文武大怒。

喜宁被押往闹市,三千多刀,碎剐凌迟而死。

一代明奸走完人生之路。

这一天,距离他投降瓦剌不过半年多时间。

汉奸也好,明奸也罢,都不会有好下场。

——史料摘译——

原文:

喜宁数为也先画策,索赏赐,导入边寇掠。上皇患之,言于也先;使宁还京索礼物,而命校尉袁彬以密书报边臣。至独石,参将杨俊擒宁送京师,景泰元年二月磔于市。——《明史·宦者传》

译文:

喜宁多次为也先出谋划策,索要赏赐,引导瓦剌军队进入明朝边境抢掠。太上皇朱祁镇很担忧,对也先说,派喜宁回北京索要礼物,命令校尉袁彬用密信告知边境守将。喜宁到达独石,参将杨俊擒拿喜宁送往北京,景泰元年二月,喜宁被磔杀。

欢迎关注本人微信ID“大嘴读史”(paul_tracy)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祁镇计诱智杀汉奸喜宁
明朝第三位铁血皇帝,差点灭亡建州女真,为大明续命100多年
他是被满清“抹黑”的皇帝,为明朝续命160年,打仗堪比朱棣
他是明朝最贤德的皇帝,因为善良下场惨不忍睹
皇宫里特殊的男人(七)——明朝第一个大太监
谁都想当皇帝,历史上有人当了两次,最后一位当了三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