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客观说说诸葛亮(4):军人气质是什么

 前面我们提到了文治派和武功派,那么问题就来了:究竟这两个派系该如何划分呢?

以职务来划分显然是没道理的,历史上著名的文治派人员,比如刘伯温、石田三成、刘主席等,都有担任过军职甚至是带兵打仗的经历,但是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将他们与军队割裂开来,而像毛爷爷这种一辈子没担任过军委以外军队干部的人却始终得到军队的支持,所以以职务来划分是不科学的。

事实上,古往今来,文人担任军职与军人担任文职都是很常见的现象,但是有些人身上就是带着军方的标签而有些人就是没有,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我看来,究竟姓文还是姓武,关键还看个人的气质以及对军事的兴趣程度。军队有军队的特殊性,这其中就包括铁的纪律、无畏的胆量和直来直往的作风。打仗是要决定生死的事情,没有纪律就不可能行动一致,没有胆量就不可能面对敌人、没有直接就必然降低效率(战场上,生死往往就在一瞬间)。

所以我们看中国也好外国也罢,今天也好古代也罢,军队里都是脏话连篇暴力无比的。咱们的史书经常把名将写成翩翩君子,这是很搞笑的。诚然,历史上有很多懂礼教的军人,但大部分却一定都是流氓一样的人物。如果没有纪律的约束,暴力机器本身只会具有破坏性。

小时候读史书我总感慨为什么很多军队就不能约束一下军纪呢?难道他们不知道军纪的重要性吗?后来总算是想明白了,因为打仗抢的东西不用还。这人都是喜欢免费拿东西的,现在好不容易活了下来,面对现成的金银美女,谁不会动心?

说白了,就是军人性子直,而文人喜欢绕。我们看谍战片,那些白区工作者打的就是文仗,动不动就要弃车保卒,这在正面战场上是不可能出现的。一个兄弟被围困了,大家都停下来回去救,不到万不得已一定都是不抛弃不放弃的,因为战场上的胜负三分以上靠士气了,士气来了,说不定败局都能给打赢;士气没了,兵败如山倒。而白区的工作归根结底也只是情报搜集罢了,你就是大家一起去救人又有什么用,这时候只能打算盘看这笔“买卖”值不值了。

是的,军队是很少打算盘的,所以文人才会看不起武夫,觉得他们愚笨。但是没有这分愚笨,上阵前要是都要算一下自己这个冲锋值不值,这仗还能打吗?

所以我们看刘备手下的军事将领,关张马黄赵魏,个个都是粗野无比的人。关羽一人一马一骑讨了颜良,张飞一人独断长坂桥,马超没完没了地在西北撒野,黄忠一把年纪了居然能砍掉夏侯渊,赵云万军之中取刘禅首级……咳咳,是襁褓,魏延一跟同事吵架就拔刀威胁对方。

一句话:这都是一群不怕死的家伙。

而诸葛亮用兵却极其稳健,稳打稳扎,有条不紊,步步为营。这个作风你不能说是对是错,但是在那群老兵油子眼里就很容易被理解为懦弱与胆小,再加上军人原本文化修养就不高,而丞相又总是有事没事就长篇大论一些咱都听不懂的话,双方间的隔阂自然就更深了。

这还是次要的,诸葛亮谨慎性格最大的一个敌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老板刘备。

刘备本人就是一个标准的军人,他胆子大,敢为人先,杀伐果断,虽然身上不时贴有“仁义”的标签,但是在正统文人眼里刘备和他祖宗刘邦是一号人,结果终其一生都很难得到大地主知识分子阶层的支持。

我们仔细看刘备集团的人才构成,像诸葛亮这样有模有样的士人真是凤毛麟角,大多都是地位低下的地主阶级分子,而稍微有点逼格的基本都不讨他喜欢,包括诸葛亮。

其实刘备对诸葛亮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我们看《三国志》,刘备对诸葛亮的赞誉其实也就出现了两次,而且还是第一次和最后一次。三顾茅庐后说“我得到诸葛亮像如鱼得水”,临死的时候说“君之才胜曹丕十倍”,然后就没有了。

临死的话,怎么说呢,诸葛亮的才能确实比曹丕要强,不过这时候刘备大概也有想稳住诸葛亮的嫌疑,所以参考价值不大。但是刘备对关羽、张飞是没必要撒谎的,他们哥仨之间确实不需要太多君臣礼节,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确实还是非常重视的。但是重视是一回事,喜欢却是另一回事。

诸葛亮这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有些偏执,有点高智商低情商的感觉。其实他情商似乎也不低,你比如刘备接纳马超的时候关羽不服气想要与之一争长短,诸葛亮就巧妙地拍了把马屁。另外刘备登基为帝的时候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而诸葛亮却毫无动向,相反还带头劝进,起码他是没做过什么忤逆上级的事情。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诸葛亮确实是做了这些事,可他的出发点却未必是大家想的那样。比如,拍关羽的马屁,可能只是想团结组织内的干部;比如劝刘备当皇帝,可能只是他也觉得再拥立汉献帝也没啥意义,还不如刘备当皇帝。

也就是说,他做事的出发点不是私心,而是为大局考虑。后来刘备不北伐而要打孙权,诸葛亮立刻就改变了立场,站到了反对派的阵营。《三国志·法正传》里说道,刘备退还白帝城后“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从这句话看,诸葛亮肯定是反对东征的,但是又没有别人反对得那么激烈,有人说这是他阴险,当然,这是一种可能;但是也只是可能之一。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分析一下,诸葛亮非刚性反对刘备的理由都可能有哪些?

1、阴险,不跟领导作对,维持自己的荣华富贵。

2、和60/70年代的周总理一样,和而不同、斗而不破,维持团结。

3、自己也捏不准东征是好是坏,要是刘备打赢了呢?所以只提一下意见,不做剧烈表态。

我当然不能否认第一种可能性的存在,但是明明下面两种可能性都存在,而且“不道德”的那种情况仅三分之一,“中立”或者“道德”的可能性却占了三分之二,为何有些人非要说是第一种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国五大军事统帅
诸葛亮出山前从未带兵打仗,那么,他的军事老师到底是谁?
关羽战死,诸葛亮为何一点也不难过?刘备看破不说破
为什么刘备明知道关羽处世不够圆滑还让关羽留守荆州?
庞统曾出一计可让关羽不死,但刘备采纳了诸葛亮的,导致关羽战死
刘备打了一辈子仗,在夷陵之战败给陆逊,只因没有带诸葛亮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