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手笔”的故事,来自于东晋一位著名的书法家

“大手笔”最初是指名家笔下的优秀文章或者书法,不过现在经常用来泛指所有精美、值得称赞的作品。那么“大手笔”是一支什么样的笔,关于这支笔有什么典故呢?

东晋时期的王氏家族,是个非常有权势的家族,早在西晋末年,这个家族的影响力就已经凸显出来,不仅有太尉王衍手握重权,还有他的两个兄弟王敦和王澄两个重要区域。

到了东晋,晋元帝司马睿任用王导为相,将一切事务都交给王导处理,并让王敦总管军事,形成东晋初年“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

王家不仅在仕途上春风得意,在文章和书法方面也颇有造诣,王导本人就是个大书法家,有很多优秀的作品,他的侄子是著名的“书圣”王羲之,更是书法界的楷模,而他的孙子王珣,虽然在名气上比不过王羲之,但他的才华同样令人称赞。

王珣生于东晋晋穆帝时期,他的父亲王洽是个很有才干的人,深得穆帝的器重。

王珣也是从小就聪明过人,成年后先在大将军桓温的手下做副官,因其处事干练,很受桓温的赏识,后来追随桓温北伐,多次立下战功,桓温死后,王珣又到桓温的弟弟桓冲手下做事。

王珣早年娶了丞相谢安的侄女为妻,但由于王谢两家为了争权夺利而相互猜忌,因此产生了矛盾,王珣便遭到排挤,被闲置了一段时间。

等到谢安去世之后,由于晋孝武帝喜好诗词典籍,经常与王珣等人议论,王珣便因此受到孝武帝的信任,仕途上开始取得进展,并逐渐做上了宰相。

孝武帝不仅看重王珣的办事能力,对他的文章和书法也颇为欣赏。

王珣的书法在风格上基本继承了他的父亲王洽和叔叔王羲之的特点,而且他在草书和行书两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受到过不少名家的称赞。

他的著名书法作品《伯远帖》,后来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和王献之的《中秋帖》共同被乾隆皇帝评为“三希”,也是目前现存的十分珍贵的书法作品。

王珣还因为文章优秀,经常被孝武帝指派,编写宫里的重要文献,并且在孝武帝死的时候,也是由他完成悼词的起草工作,而在他起草悼词的前几天,还发生了一个小故事。

据王珣自己所说,有一天晚上他睡觉时,梦中出现了一位老人,老人送给他了一支很大的笔,犹如房屋的顶梁柱一般粗壮。

王珣将笔接了过来,心中很是纳闷,正要请教时老人却腾云而走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王珣能够清楚记得昨晚梦中发生的事情,他因为感到奇怪,就时常把梦讲给别人听,并且告诉他们说:“梦中长者送我大笔,一定是在告诉我不久之后我将要完成一番大手笔”。

果然没过多久,就发生了孝武帝被其宠妃所杀,并由王珣主写悼词和拟定谥号的事情。

王珣在梦中老人的帮助下,完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大手笔”的创作,而后来人们也根据这个故事,将大手笔和文章创造联系了起来。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典故大杂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号称是书圣王羲之的54代孙,书法水平究竟如何?
书法理论知识试题,看看书法家的你能考几分,尤其是第10道题目
这件书法的用笔和王羲之极其相似!
江湖沉浮王献之(一)
〈兰亭序〉
王羲之真的有秘传笔法口诀,到但后来失传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