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国时代从这里开始:说说官渡大战的始末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李雪松

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就争夺中原地区进行了一场大战,最终以曹操的胜利而告终。历来认为官渡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对袁曹双方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事实上真是如此吗?这一切还要从当时的具体情形来看。

一、战役背景

东汉末年,桓灵无道,人民揭竿而起,形成轰动全国的黄巾起义,在各地州牧的合力镇压下,起义失败。黄巾起义沉重地打击了中央的实力,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州牧逐渐掌握地方实权,从此无视中央法令。

之后灵帝驾崩,又发生了朋党之祸,大将军何进被宦官所杀,何进的手下袁绍、曹操等人又率兵入宫将宦官全部杀尽,少帝因宫内变乱出逃,正逢西凉董卓入京。董卓生性残暴,废少帝,立刘协,史称献帝。

董卓祸乱,群雄并起组成联盟讨伐。董卓被迫火烧洛阳,移驻长安,各诸侯也因互相猜疑而土崩瓦解,此后各方势力开始互相侵伐。董卓由于飞扬跋扈被王允设计杀死,其手下李傕、郭汜率旧部攻入长安,献帝出逃,中央已名存实亡

此时袁绍正与公孙瓒大战于河北,无暇顾及,且袁绍素有大志,对于这个名义上的皇帝不太在意。其他势力不是相距甚远,就是实力不济,唯有曹操处于最合适的位置,于是名正言顺地将献帝迎到许昌,形成所谓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势。

后人多认为曹操能够发展如此迅速,并且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与他这种政治上的合法性有关,但实际上在当时那种群雄割据的形势下,皇室毫无势力,各方都有统一天下自立为主的想法,输赢与否还得看本身的家底,“挟天子”也就是个政治口号,喊几嗓子而已。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绍击败公孙瓒,占领了青幽并冀四州,实力达到顶点,此时曹操在中原一带也逐渐巩固了自己的势力,袁绍为了继续扩张,与曹操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

二、战役经过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不顾众人反对,集结十万大军,号称七十万杀向许昌。此前田丰曾向袁绍建议河北平复不久,民心动荡,对内应安抚民心,积极发展内政,对外则应不断向曹操派兵骚扰,彼防左吾则攻右,令其疲于奔命,中原疲敝,粮少人稀,待吾兵精将足可一举破之。

然而袁绍此时急于求成且信心十足,毅然派兵与曹操决战。在出兵之前袁绍联络了荆州的刘表和徐州的吕布、刘备等人一同攻击曹操,还未发兵,曹操已先破了吕布,刘表持观望态度,事实上决战之际真正交兵的还是只有袁曹两家。

袁绍遣前锋颜良率先进军黎阳,攻白马,曹操派兵救援,斩颜良诛文丑。颜良为关羽斩杀,而文丑死于乱军之中。

首战虽然失利,但对袁军影响不大,仗着兵多粮足,袁军一路势如破竹,直指官渡。对于曹军来讲,虽然白马之围已解,但曹军处于中原之地,四面临敌,无险可守,又不知袁军从何处攻来,故不得不处处设防,不敢轻易调动部队,此前又传孙策有袭许都之意,这均使得自己手上的部队捉襟见肘,因此面对袁绍的十万大军总是寡不敌众。

曹军一路溃败,只得坚守官渡,官渡一旦失守,许昌也就岌岌可危。因此曹操决定与袁绍在官渡对峙。同时江东孙策遇刺身亡,袭许计划夭折,曹操没了后顾之忧,于是开始从各处调兵向官渡集结。

起初官渡的兵力不足万人且多老弱病残,与袁军对峙绝无可能,后人多以此时袁曹兵力对比认为此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只能说是对当时的境况不甚了解。袁曹自交兵之始已过数月,袁军的军事策略与目标已十分明显,在官渡对峙之时,曹军已从各处向此集结。从曹军能与袁军相持这一点来看,此时双方投入的兵力应该相当。这又涉及此时曹操集团的军事实力。讨董联军解体后,曹操率旧部镇压了兖州一带的黄巾余党,得三十万人,取其精兵组成青州兵,少说也有几万人,破徐州,击张绣,沿途又有夏侯兄弟、曹仁兄弟等率所部来投。与袁绍交兵时,曹操集团的军事实力尽管不如袁绍,但也不至于相差过多。

官渡对峙数月,袁军步步为营,采取持久之计。曹军此时兵力虽然劣势不大,但粮草不济。袁军尽管粮草充足,然出兵日久,部队士气低落,尽显疲态。两军的胜负只在一念之间,关键看谁能撑到最后。

时间一长,问题总会出在内部。袁绍手下有一个谋士叫许攸,由于贪财被人举报遭袁绍训斥,内心颇有不满,于是投奔曹操,劝说曹操袭击乌巢。乌巢是袁绍屯粮之所,距驻兵之处不过四十里。曹操乃亲率五千步兵于夜间突袭乌巢,乌巢本有淳于琼的一万人驻守,但由于事出突然,防守不及被曹操瞬间击破大营,火烧了粮草,袁绍知道曹军袭击乌巢再派援军已是不及。此前派去骚扰曹军官渡大营的张郃等人知乌巢已失,士气大落,且被曹军分割,不得不降于曹军。粮草被烧,本就士气低落的袁军一溃千里,官渡之战遂以曹操的胜利而告终。

三、结语

官渡之战后,袁曹双方的军事实力发生了变化,曹操由弱变强,袁绍由强变弱,但这个强弱又是相对的,此时袁绍的兵力虽然攻不足但守有余,若不是随后袁绍病死,袁谭、袁尚兄弟相争,曹操想要统一北方恐怕没那么容易,尽管如此,曹操还用了九年的时间。可见官渡之战对袁绍军事集团的打击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官渡之战是一场以弱胜强的战役,但却不是以少胜多的战役。它是北方两大军事集团战略意义上的决战,战役的成败得失决定了统一北方的主动权。与其说官渡之战是袁曹两大军事集团的终极较量,不如说是一切争夺的开始

更多历史解密,请关注微信我们爱历史(ID: his-tory)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战争史上,有没有可以称得上逆天的军事行为的战役?
官渡之战简介,官渡之战发生于哪一年?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中国北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
赤壁之战:周瑜用曹操的套路打败曹操?
如果袁绍采纳许攸之策,派兵绕过官渡袭许昌,曹操还有机会吗?
一向多疑的曹操仅凭许攸一面之词,为何就敢亲往乌巢劫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