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4西游记的真诚

演讲人:周汝昌

讲师简介:毕业于燕京大学本科西语系、研究院中文系,古典文学研究家,研究员、教授,是一名综合性学者、诗人、书法家。曾任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为中国曹雪芹学会、河北省曹雪芹学会名誉会长。

内容简介《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浪漫主义神魔小说,讲述了唐朝法师玄奘与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一路历经坎坷、遭遇九九八十一难而终成正果的故事。《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小说塑造了一系列神魔人物,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鲁迅先生曾评价道:“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那么,西游记》究竟是谁创作出来的?《西游记》真正的内涵又是什么呢?孙悟空是《西游记》塑造的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那么,在周汝昌先生看来,孙悟空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全文:

解说: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浪漫主义神魔小说,讲述了唐朝三藏法师与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一路历经坎坷,遭遇九九八十一难而终成正果的故事,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小说塑造了一系列神魔人物,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鲁迅先生曾评价到,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那么这样一部位列四大名著的西游记究竟是谁创造出来的?西游记的作者是不是吴承恩不一定。

我前两次讲得更不满意,今天讲得更不敢包,因为这个题目四大小说,让我这个才学都很浅薄的人要在这个有限的时间里头掌握怎么讲这四大小说,这不是很容易的事,我们是漫谈的性质,不够讲座,既非讲故事,也非讲学术,这一点我必须,因为今天肯定还有新来的朋友,我仍然说这么几句话。

就是我们通过讲这四大小说使得我们能够唤起一些什么思考思想,领会有关我们中华文化的一系列有关问题,我们通过看这四大小说会想到这么一系列的我们头脑中唤起的波动敢想领会乃至于疑问,我们是要讲这个.所以诸位咱们仍然是交换,听我有点带漫谈性质的我不可能是各方面都有很深厚的接触,这是我办不到的。

好了,我们开始,下边我要讲西游记,西游记的作者是不是吴承恩,不一定,关于西游记过去的说法弄混乱了,明朝有一个道教的教主叫做丘处机,长春真人,他做了一部西游记,人家那是真正的讲道教的事情,恰好名字相合了,于是乎把西游记的作者给了这个丘真人,这个完全是误会,这个大家学者早就辩明了,我不再多说,刚才我说了,有人把丘处机附会上,后来又把这个吴承恩附会上,吴承恩的文集里边列了一个书目叫西游记,这个西游记是不是就是这个小说,没法证明,古人喜欢游览天下,比如说徐霞客,游览了整个天下名山大川,做了一部书,他可以叫什么游记,下来就效徐霞客游记,那吴承恩要在西部游了一回,做了个西游记,他还旅了某部门叫什么游记,你怎么证明他是西游记的作者,这都还在悬着。

西游记是什么性质呢,恐怕也有包含着这个民间积累,我记得我看过一个照片,好像就是说元代那个磁州,河北省南部此轴这个古窑,磁州烧的那个瓷枕,古代的那个枕头是硬的,像个元宝,瓷枕上面都有话,上面就有唐僧取经可见在元代的时候,这个西游记的故事已经很盛行,当然,元杂剧里边写西游记的故事也有了,这个就不再说了,可见西游记流行在民间,恐怕至少也就是从唐代以后已经就开始了,这个都是专题研究,我不多说。

解说:唐僧是西游记中的重要人物他俗姓陈,小名江流,号三藏,他是遗腹子,由于身世离奇,自幼在寺庙中出家长大,最终迁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被唐朝皇帝选定前往西天取经,西游记虽然是一部虚构的小说,但是主角唐僧却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就是唐代著名高僧玄奘,在小说中,唐僧师徒历经磨难取得真经,那么真实历史中的玄奘,又经历了怎样的困难呢?

西游记借着唐僧取经这个大主题,又是写人才,真正的主角大家都同意并不是唐僧,你说那个唐僧在里面有什么光彩,他是个大傻瓜,真假也不能辨,真正的妖怪跟好神他也不能辨,孙悟空忠心为他服务,救他,他也布置了,他还念紧箍咒,还那么惩罚孙大圣.这么一个人还有什么意义啊,你们喜欢他吗,我怎么不喜欢他,这是说小说,那历史中的那个玄奘法师那可不得了。玄奘大法师到西天就是古印度取经十七年的艰苦经历实实在在,他出去的时候是私自出去,国家不许他的一番诚心.

因为当时的佛经有一个佛教讲的都不对,都是假的,他要去寻求真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不顾一切偷着出了,到了那个西域的大陆上,千辛万苦,十七年语言不通,那个时候还不是今天的印度话,是古梵文,这个现在已经不存在了,梵文的洋文叫做Sanskrit,我也不懂.。你看这个等到唐僧回来唐太宗都重视了,这个不禁止了,不但不禁止哎呀,那是佩服敬重得不得了,给他翻了657部经,做了一个序叫《圣教序》那里边描写唐僧的经历,有几句那个对词都是四六的,唐代还是讲四六,骈体文,写得很精彩,我背几句你们不嫌麻烦,他写唐僧的经历什么呢,这个要讲起来费事,简单吧。

他说这是乘危,这个危险的这个历程,远迈,就是走这么远的路,仗策,拄着一个禅仗,孤征,孤身一人,征就是上了旅程征途,哪里来的什么孙悟空猪八戒,西安那里有刻唐僧的那个图,这一个和尚,就把他出国的所有的生活求经一切的用品我想包括笔墨什么纸张,他后面背着一个大的一个好像藤子编的一个大篓子,那得多重啊,走一万里,经过了虽然不是小说里边的火焰山什么,大概也差不多,那太苦了,十七年,回来了,唐太宗亲自给作序,夸奖唐僧夸奖得不得了,写的那个词的精美,但是经历很简单就几句话,惊沙夕起,惊人的那个沙,吹起的那个尘沙到晚上,夕朝夕的夕,晚上沙吹起来,途间失地,旅程连地都看不见了,就那个沙迷得,积雪晨飞,我可能都记错了,那个积攒的雪早晨飞,惊沙是晚上夕起,积雪是早晨也有风刮着飞,空外弥天,你这个积攒的这个雪吹起来连天空都看不见了,仅仅是这么四句话说他那个艰苦没有这个什么白骨精,牛魔王,没有这个,这都是文学家小说家用他的天才的智慧创造出来的。

解说:小说西游记虽然讲的是一个拜佛求经的故事,但是在书中却有相当多的道教人物出现,例如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以及太上老君等等,那么西游记与道教有何关系呢?西游记真正的内涵又是什么呢?

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内在原因,大家就认为这个是,西游记是讲的是修道的问题,表面上是故事,怎么是修道的问题呢,一说大家都懂,意马心猿。那个意你修道最要紧的就是要把杂念都去除了,你一心空的,自己修炼,这个我也不懂,那个意呢,你要意想,一个念头出来,哎呀,像马一样可以跑千里,真的,人就是这个,你想着这个,忽然一个念头那去了,真是千里万里,心猿,你那个心每一位朋友同志,你实际上你现在听我讲,好像是在安心,在听我这个声音,实际上你那里不动的动,你心一刻都没有停止,像个猿,那个猿比方那个猴子,他不住的动,有没有这个道理,在书里写这个孙悟空,他就是这样,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他永远一对,没有禁止过一刻,好像有点道理,说是去修道,那么修道的反而是假借着佛家的故事,这个我不懂,因为当明代的时候佛教跟道教并行,二者是水炭不投彼此攻击,假设这个作小说的他是借唐僧取经而讲修道,那怎么会用人家佛家的故事呢,第一我想不通,这个问题我解决不了  ,我今天不是要来解决这个问题,我是和大家提一提,你看看这里边还有这么一个问题,但是真正的我对西游记的理由,就是一份求真,求成。唐太宗我刚才说的那个《圣教序》里边有说了,截伪续真,开兹后学。

唐僧不顾一切的艰难辛苦,十七年的受罪,在外面九死一生回来他为了什么呢,截伪,把原来流行的假佛教的说法给截除,续真,续上他真正求来的这个真正的佛家的真经,那他是求一个真,伪就是假。所以西游记的真精神我认为是在这两个字,再一个就是城,百折不回,我遇见我再艰难我受了那个不可言状的罪,我也没有顾虑我个人是苦还是乐,一直坚持到底回来了,几百部经,唐太宗让他在白马寺翻译,就是今天西安的大雁塔,留了那么一个古迹,这样的伟大人物我们的是吸取他的精神。

解说:孙悟空是西游记中最主要的一位人物之一,他是出生于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的一只石猴,为了寻求长生不老的方法,拜菩提祖师为师,学会了七十二变和能翻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又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了里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伪装的伎俩,自封奇天大圣,曾经大闹天宫,最后在如来佛祖的点化下,护送唐僧西天取经孙悟空疾恶如仇,百折不挠,有着战胜恶魔的英雄气概,代表着一种正义的力量,可以说孙悟空是西游记里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那么在周汝昌先生看来,孙悟空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他有半个人性,他有半个妖性。

至于孙悟空这个人才他的特点何在,这就连上了红楼梦,您听了我这个话奇怪吗,孙悟空怎么跟红楼梦有关系,这个人才又是人,又是妖,妖是不好听的话,但是我没有说这个,没有恶意。这个他本来不是个真正的人说得难听点,他是个动物,是兽类,但是这个猿猴跟人比较接近,这是大家生物学的常识,他本身拥有正气,就是肯帮助唐僧经历不可言状的困难,往前进行百折不回,受罪,受冤屈也不计较。有时候生气了,跑了,我不跟你了,但是后来呢,还是回来了,有感情了。他有半个人性,他有半个妖性,正邪二者的组合,明白了这一点马上过渡到红楼梦,红楼梦开卷怎么说的,假借贾雨村的口说冷子兴传说荣国府生了这么个孩子,那真是太奇怪了,说的那个话,那性情那简直是太糟糕了,郑老爷从小太不喜欢他了,贾雨村是个反面人物,但是在这一点上真是了不起,他罕然厉色,说非也,你们不懂,这个孩子大有历来,他讲了一套大道理。天地生人,正邪,正气和邪气遇见了以后,怎么的怎么的我不背述,生成这种人,聪明灵秀,在万万人之上,偏僻乖张在万万人之下,他有特别脾气,他有坏毛病,但是我们要讲人才,如果你不是说十全十美天下没有这样的人,你主要要认识他的这个出人的才干的话。

明白了,他这种人他是,这是假借小说里面的说法,这不是讲真正的道理。他有正的一面,他也有邪的一面,二者组合这反而激发了他那个超出常人的那个规格水平的,那个天才表现。实在是了不起,孙悟空是这样,贾宝玉是这样,它的联系在这儿,还有联系吗,有。孙悟空怎么出世的,石猴,什么什么水帘洞,洞里有一块石头,那里面蹦出一个石猴来,贾宝玉是什么化的,女娲炼的大石头,投胎下世转化为人,这还不是联系,还有比这个更重要的联系吗,然后你再看书里面的这个贾宝玉由他降生他那个处境,家庭,生活,条件,享受,如果你知道曹雪芹写的真正红楼梦,不是后四十回那样的话,你就会明白这个经历大概它的精气神不是说现象,也不是说那故事实际有和西游记相通的地方,它有一个历程,贾宝玉本身有很多小孩的毛病,但是他那个精气神。他那个为了求真,我这一片真情,我待你,他不管报酬,也不管人家懂了没懂,他可能引起女孩的误会,是吧?这还不是真吗,这还不是城吗。那么读红楼梦读西游记抓到了这一点,你再看它,它们相通之处不是现象,不是表面的相通,是内涵的精神上的道德上的对人生社会理解上的,再说一句包总的话,就是对中华华的一个基本理解。

我们到底重视什么呀,我们反对什么呀,说得清吗,社会万象,哎呀,复杂纷纭,种种的好人好事还有更多的坏人坏事简直没法说,说了你都不相信,这个社会那个恶劣,它反这个,人跟人的情没有了,假的,我讲三国演义不就说到这一点吗,三国里面一看到他写人情没,他不,他写勾心斗角你死我活,所以写贾宝玉最讨厌的是高冠华服,这不是原文,这是意思,峨冠就是高冠,戴上大礼帽子,穿上出门的,当时这个富贵家,在屋里是是一套衣服,都是家常的,不好看,见长辈出了本房还得现换衣服,出大门去见别人,那更不得了,又是一种衣服,所以贾宝玉反对,最反对戴着高帽子穿着那个到亲友家里去贺喜吊丧那个假礼,他简直受不了,哭也是假的,你们听见过那个旧社会那个吊孝的,今天都不存在了,特别是在北京,没有那些事了,在外地小地方可能还有遗迹,男的要怎么哭,女的怎么哭,女的就不能不哭,女的那个哭像唱一样别人还都得要听,亲友听听这个哭得好,回来还学当笑话,你们哪里知道这个呀,那贾宝玉受不了,他说这个都是假的,都是演戏样子,他说你要真哀悼这个人,他说我就是一个炉,一支香,旁边斟上一杯白水,也是供,我达城申信,你看红楼梦看这些地方。

解说:在中国的很多古典小说中,兵器是对角色的一种重要的辅助塑造,三国演义中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张飞的丈八蛇矛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成为与角色不可分割的一种符号,西游记也是如此,西游记给读者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陪伴孙悟空的这个能大能小,随心变化,帮助他战胜一切困难的如意金箍棒了,那么这个金箍棒到底是什么东西?周汝昌先生认为它与红楼梦中贾宝玉身上的通灵宝玉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贾宝玉通灵宝玉和孙悟空的金箍棒是一个老祖宗分下来的。那么这个联系又是什么呢?

西游记的真正的这个主角大家看戏看影片都知道这个孙悟空,是一个用今天的话,怎么说呢,就是不守规矩,造反人物,大家都知道它大闹天宫,把玉皇大帝搅了个七倒八乱,然后又到东海老龙王那里把龙王搅得也是,海水都,他坐卧不宁,孙悟空干吗呢,跟他要兵器,老龙王给他拿出一百样兵器来,说这不行,简直是一两分量也没有,要重的,最后看到了定海神针,有这么一个定海神针吗,不知道,这个定海神针最后变成了什么呢,就是金箍棒。金箍棒是个什么呢,神通,假设孙悟空没有这个棒,他什么都不行了,他后来见哪位神,我不记得了,好像是有两句对话,说孙大圣,你怎么前倨后恭,前一段你那么恭敬我,你刚才那么叫唤,神气,你现在怎么这么低声下气,孙悟空这么答的,我老孙没有棒了,我那个棒给丢了,那个意思就是我目前这个武器我什么本领也没有了,你看看这个棒,重要不重要啊,那么这个棒干吗,起什么作用,降妖捉怪都靠它,白骨精三变要没有这个棒,她显不了原形,孙悟空并不会念咒,那一看显原形了,就一棒,他看的是慧眼,认识,但是这个棒是什么呢。

你写出来你看看,它是金箍棒,金就是黄金那个金属,金银铜铁锡,箍就是头上那个一个箍,紧箍咒都是那个箍,金箍棒,我就有疑问了,那么厉害的一个棒,还得靠一个箍,那个棒还结实吗,那不一打就那个妖怪有多大本领啊,我读西游记我的疑问就从这儿开始,怎么叫金箍棒啊,那个定海神针在海里边,也没有一个金箍啊,带箍的玩意都是不坚固的,对吗?这是常识,后来我作一篇文章一考证,金是荆,这个讲学问就是我们这里了,是一种荆条,就是比藤还结实的一种,上面一个竹子头底下一个刑法的刑,好像一个刑法的刑还多粮店,就是荆棘丛生那个荆,但是上面是竹子头是草,这个东西最坚硬没有办法弄断,觚,是哪个字,左边一个角,右边一个瓜,觚棱就是棱角,古代最古的中华的兵器是一根棒,棒是八角,是用这种荆条子弄成的尖极了,然后合成的一个荆,这个东西叫殳,上面一个几,下面一个又,是中华兵器的老祖宗。后来比如说丈八蛇矛也是个荆上面安上个头,青龙偃月刀其实也是个荆,也是个殳上面安上大刀,为什么这个东西就能够降妖作怪呢,哪来的,我考了一篇文章,他跟这个桃木又有关。

桃木呢是辟邪的,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民间最起码的知识,我们过年贴对子就是春联,春联的原型不是纸写的是木头的,是两根桃木棒挂在门左右,那个桃木棒就是古代的那个殳,就是金箍棒,觚棱,八角不是圆的,所以叫荆觚棒在民间一传说,说讹了音了,就变成金箍了,一个金的箍,我的这一篇文章考证了引了很多的古书,辩证了许多不对的说法,然后问题不在这儿,他又跟红楼梦联系,贾宝玉的这个通灵宝玉上面这个小玉上面刻着一除邪粹,诸位我说到这儿你们聪明的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是个什么呀,这个小玉棒古代有名称,我还买到过,上面刻着字是汉代的辟邪的,挂在身上,是那个典型,所以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和孙悟空的金箍棒是一个老祖宗分下来的,稍微的变形大小不同作用一致,辟邪,有趣极了,这个属于我们民俗学问。

中华民族民间的这种风俗习惯里边都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保护我们人民生命、健康,比如说五月节干什么,古代大规模的卫生运动,第一次洗澡,葫芦里面装的是避虫子的药,雄黄都是怕虫子咬,卫生活动。如果不懂这个对我们民间民俗小说里边离不开民俗,你一概不懂,什么也没有味道,读什么,这个干吗啊乱七八糟的,所以我们呢,重视、欣赏、钦佩,忘不了这四大名著,原因复杂得很,就是归结一句话,请诸位一定要加强对我们中华民族那个基本的理念知识道德观念要加强认识,然后你再读这四大名著那就是左右逢源都懂了,哦,这是为了说什么,我坐在这里用这样的讲座不成系统,就是一种漫谈的形式,是有关四大小说的各方面的我所能临时想到的,那些存在着引发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的,我提给大家,我希望咱们共同都思索这些问题,而不是我来解决什么问题。那么我们这种时间精力就都不是浪费了,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汝昌评说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精气神相通”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8
金箍棒重达13500斤,为何猴子变成蚊子落在唐僧身上没把他压死?
不理解金箍棒,就读不懂《西游记》
西游记原著第五十回故事梗概
《西游记》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