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翁同龢是北洋水师经费被裁撤的罪魁祸首
  晚晴名臣翁同龢是光绪皇帝的老师,一度游走于最高决策圈,康有为被重任,便是他推荐的结果,因此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翁同龢被人们误认为是“维新派”,而他后来被罢黜,亦被误读成“后党”迫害的结果。
  但事实上,翁同龢的政治面相颇为复杂,他能总揽大权,并非因政绩过人,而是靠其帝王师的身份,光绪皇帝的信任是他唯一的资源,因此翁同龢有极强的争宠意识,在具体问题上,经常窥伺上意,见风使舵,立场极为飘忽。
  在戊戌变法前,翁同龢的地位已经不稳,因他在甲午战争中是坚决的“主战派”,结果清军惨败,“洋务运动”多年成果虚掷,清帝国陷入空前的危机中。翁同龢主战,并不建立在对事实了解的基础上,而是他看出光绪想借此战扩张自己的权力,故主动奉迎君意。此外,翁同龢别有私心,刻意借此营造自己忠君、坚韧、不妥协的历史形象。
  甲午败后,翁同龢千方百计逃避责任,将失败的原因推到李鸿章的头上,认为李接战不力,甚至提议将其斩首,此外还称慈禧太后修颐和园挪用了海军军费,其实北洋水师多年未添寸舰,完全是翁同龢等人裁撤相关经费的结果,却把污水泼到慈禧的头上,因此为“后党”深恨。
  但罢免翁同龢,最终还是光绪的决定,一是此时光绪与康有为接触甚密,翁同龢为了争宠,向光绪进谗言,作为康有为的推荐者,此举实不高明,给光绪留下出尔反尔的印象;二是翁同龢以帝师自居,对光绪言语失礼,据时人记载称,一次与光绪争执,翁同龢竟持砚投光绪,虽未击中,但墨汁溅在光绪衣服上,此说虽属孤证,但翁的跋扈应属公开的秘密。那么,翁同龢为何脾气这么大?以往多从其性格方面加以解读,但从其日记看,可能也有疾病原因。
  翁同龢一生多病,18岁便患严重足疾,“肝疾”更是折磨了他大半生,甚至彻夜刺痛,寝食难安,虽经多方治疗,却未有明显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他的父亲翁心存也患“肝疾”,表现为耳鸣头眩,而翁同龢晚年也曾严重耳鸣。可见,翁家父子都有严重的高血压病,且翁同龢出生时,翁心存已40多岁,且翁同龢幼年时母乳不足,代以米汤,原本就有高血压家族病史,再加上先天不足,翁同龢的健康状况可想而知。
  官场压力比较大,翁同龢又有高血压,加上医治无方,常服用人参等补药,且翁同龢应酬多,曾因吃得过饱与过量饮酒而加重病情,这些因素叠加起来,所以翁同龢特别爱生气,在他的日记中,有不少和侍妾、仆人发火的记载。翁同龢对自己的问题看得也很清楚,所以经常去寺庙散心,总提醒自己要“静坐”,可到了关键时,还是克制不住情绪,最终不得不出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翁同龢死后,为何光绪谥号都不给个?
帝师翁同龢死后,为何光绪连个谥号都不肯给
本来光绪慈禧都喜欢并重用翁同龢,为何最后两个人都不待见他
翁同龢:甲午战争真正的罪魁祸首,六年不给北洋水师一分经费
《走向共和》中的误区:光绪帝真的为了变法而革了翁同龢的职?
是谁将北洋水师逼上绝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