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按真实历史排名的隋唐十八好汉下

注意:

一、隋唐时期应是指杨玄感之乱到刘黑闼评定,所以麦铁杖、鱼俱罗之类的就暂时不参与排名。

二、此榜是纯武力,与统率力无关。所以薛举、刘黑闼之类的勇战派大将因没有个人武力的太多描述就未能上榜。

张须陀

第八————张须陀

因为《轩辕剑之天之痕》的影响,说起隋朝最后一根擎天柱,我的第一反应是拿着轩辕剑的宇文太师。当然,仔细一想就会明白,历史上应该是张须陀。作为主帅,他南征北战,

镇压了各种起义势力,然隋家得以粉饰太平。而作为一个战将,其武艺同样出众。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与裴长才、石子河的战斗,因为敌人猝至,张须陀不及调集军队,仅带五人

便冲入敌阵,但也就是这五人,几乎彻底挡着了两万敌军的进攻,一直撑到了援军抵达,风采不亚于岳飞单骑破王彦。虽然最终败于李密,但那时因为他不愿放弃部下,明明已

冲出重围却又返回敌阵,杀敌无数后历尽而亡,虽死犹荣。死有重于太山,生以理全者也,生有轻于鸿毛,死与义合者也。作为隋朝最后的救命稻草,张须陀担得起第八位的排行。

单雄信

第七————单雄信

名冠诸军,军中号曰“飞将”,与李广、吕布相同称号,其人自然骁勇异常。李密统领瓦岗时,单雄信受封左武候大将军,地位远在裴行俨、程知节等人之上,虽不能因此就说他

武功远超其他人,但能凭着勇武而做到与徐世绩一样官位,自然非同寻常。当然,他最露脸的一次还当属在王世充手下为将时。赵翼又一首诗“伪郑单雄信,挺槊追秦王。

伪汉张定边,直犯明祖航。彼皆万人敌,瞋目莫敢当。使其事真主,戮力鏖疆场。功岂后褒鄂,名应并徐常。惜哉失所依,草贼同陆梁。”写了单雄信和元末陈友谅手下勇将张定边。

其中便提到了单雄信最重要的事迹——挺槊追秦王。李世民戎马半生,这恐怕是其最危险的时刻之一了。虽最终功败垂成,但也足以在史书上留下一笔了。可惜,其为人寡义多变,

有点与吕布相似,所以李世民也不愿重用他,而是将他处死,如果他真的可以被李世民征用,也许真的会如赵翼所说,功名不在褒公、鄂公之下。

在个人武力已经很难影响战局的隋唐时期,凭勇武险些再现浮图姑刺吴王阖闾的事,单雄信足以排在第七位。

李世民

第六————李世民

你没有看错,我也没疯,即使是武力排行榜,我文皇依然可以名列前茅。他最突出的武功便是其无双的箭发,毕竟是雀屏中选的李渊的儿子,一箭双雕的长孙晟的女婿,太宗的箭法

可说当世无双。对战历山飞时,刚刚成年的李世民轻骑突围而进,射之,所向皆披靡,将高祖从万众之中救出。霍邑之战,太宗仅帅数骑冲入宋老生军中将数万隋军冲的溃不成军。

讨王世充时,又多次亲率玄甲军冲击王世充军,左右射之皆应弦而倒,如入无人之境。当然,他最传奇的事,应是虎牢之战中以身为饵的表现。面对窦建德的数千燕赵精骑,太宗仅

与尉迟敬德两人便与之相抗,最终将之引入只有五百唐军的包围圈中,打破敌众,擒其大将。看来,对尉迟敬德说的“君持长蒴,吾持弓矢,虽百万中不能敌”的话并非虚妄。

因为传统的印象,说起李世民,我们大多只知道他是一代圣主,将中国历史带入最辉煌时刻的伟大皇帝,却忽略了他的赫赫战功;而拜评书演义所赐,大多数人说起李世民的征战

生涯,都会感觉他是诸葛亮那种连马都不会骑只能运筹帷幄之中的人。而看一下史书,想起李世民亲披玄甲,手持长弓,率领着上千皂袍黑甲的重骑兵,直突敌阵,穿凿往来的场景,

才会真的感觉太宗所以怎么被黑能不被黑倒,真的不是没有原因的。这些功绩给其他任何帝王,都足以称道千年,但对于太宗的一生来说,这些太不重要了,即使这些功绩不为人知,

他依然是明君圣主的代名词。只不过,毕竟有着险些被单雄信杀死的事,可能还未到超一流的境地,所以近看武力就只能排在第六位了。

程知节

第五————程知节

赵子龙单骑救主只是个传说,正史上并不见记载;但程知节单骑护友确是事实。在与王世充的战斗中,程知节的好友裴行俨中流失坠马,而在战阵之中,这是足以要他命的。

这时,程知节出现了,挥动着四米长的马槊,连杀数人,将数百王世充军打退,随即抱起裴行俨同骑而还。追兵赶到,一个王世充军的勇士突进到他身边一枪将他洞穿,程知节恍若不知,

转身一手拗断其枪杆将那人杀死,最终两人全部得脱。想一下在千枪万刃之中,怀抱一个成年人作战已是不可想象,而用手拗断手臂粗的长矛就更是超人的神力了。所以,之后

在大军前程知节拜别王世充转投李世民时,数万大军竟无一人敢阻拦,虽是背叛但却光明磊落,这份豪气同样令人神往。

可惜,这么一员勇将却成了评书中一个只会三招大斧的莽汉,也真是搞笑了。武力排行,程知节第五位是完全可以的。

阚棱

第四————阚棱

记得小学时世界观被刷新的事件之一就是得知原来关羽的武器并不是青龙偃月刀而是长矛之类的东西,和心目中那个一手抄髯一手持刀的形象大相径庭,当时真的感觉失望之情滔滔不绝。

知道多年后我知道这位——阚棱,一个真正拿大刀的猛将。史载其善用“两刃刀,其长丈,名曰'陌刀',一挥杀数人,前无坚对”,在惜墨如金的中国史书上能对一把武器做这么多描述,

可见其绝妙。而一挥杀数人的力量对敌人士气的打击不言而喻,毕竟谁都不愿意当先去面对这样一把大刀而都希望别人先去送死,这样一来冲锋的士气瞬间就会变为保命的顾虑,士气一泄,

大军便立即离失败不远。同时,阚棱的威望也不同凡响。平辅公佑叛乱的青山之战中,阚棱只是脱去头盔,喊道“不识我邪?何敢战!”敌军便顿时气糜,甚至有人向他下拜,看了薛仁贵

脱帽退万敌的故事早在唐初就有过预演了。

只不过,毕竟是南方势力,加上武器用法的影响,阚棱应该是一员步将,而隋唐时期大将对马术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了,毕竟下马对战骑兵的事也只有项羽干过,别人不太能模仿,所以

在武力排名上阚棱遗憾的与前三无缘了。

罗士信

第三————罗士信

听过隋唐评书的应该都对那个坐下闪电白龙驹、手挥五虎断魂枪的少保罗成印象深刻,而其原型便是罗士信。当张须陀兴兵讨贼之初,年仅十四岁的罗士信登营自荐,张须陀还笑话他

连穿盔甲的力气都没,还是罗士信牛刀小试才得以被允许上阵。当然,第一次上阵,他遍出手不凡,单骑冲入敌阵连杀数人,因为杀的实在太多,连记功的人头都没法携带,只有斩下

尸体的鼻子作为杀敌凭证,从此他遍声震三军,连隋炀帝都下令将他的画像挂于宫中(当时秦叔宝也在张须陀军中,也还没有这种待遇)。而他更惊人的战绩是对战卢明月时。面对卢明月

的十万大军,罗士信与秦叔宝只带千人便夜袭敌营,连烧三十余寨,将卢明月打得只带数百人逃脱。投靠李渊后,他的表现依旧出色。讨王世充时,纵火焚烧清化里,不久又攻破青城堡,

慈涧之战更是一枪将王世充的太子王玄应刺落马下,在现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的神话,可惜的是可能那时枪这种武器的破甲能力已经略显不足(王世充曾被长矛刺中甲胄后心却毫发无伤),

王玄应并没有被刺死,但至少罗士信将王玄应所押送的永丰仓的粮食全部截下,试想,要是这些粮食被成功送入洛阳城中,太宗的洛阳之战不知还有付出大多少倍的牺牲。罗士信经历的

最惨烈的一战,也就是其人生的最后一战。其时,王君廓在洺水城中被刘黑闼团团围住,罗士信自告奋勇代替王君廓守城,可惜大雪阻挡了援军的进度,罗士信率军血战八天八夜,最终

城破殉国,年仅二十三岁,成为了唐朝统一战争中损失的实力最强的将领。

不知为什么,评书中那个号称今世孟奔的罗士信变成了那样一种一身蛮力但智商为零的形象,正史中罗士信有勇有谋,且爱惜下属,士卒用命,要是得以活到天下统一,在大唐对外征服

的战争中表现未必便会输给侯君集、李道宗等人,死后也许坟墓也会像卫青霍去病一样修成哪座高山的形状,可惜,历史不能假设。不过,作为一员大将,能战死沙场也算很好的归宿了。

虽然他的人生只有二十多年,但他的表现已经足以排在隋唐第三条好汉了。

秦叔宝

第二————秦叔宝

近年来因为历史翻案风的流行,总有一些哗众取宠的人一直乐于说秦琼实际上只是个普通武将、凌烟阁排名垫底之类的,但其实真的看看史书会发现,真实历史上的秦琼比评书演义中一点

都不差,他的人生同样精彩。来护儿也是隋朝一代名将,在秦琼的问题上他扮演了一回伯乐,专程派人悼唁当时还只是个普通士卒秦琼的母亲,因为“是子才而武,志节完整,岂久处卑贱邪”。

而他的第一次出彩表现,便是和罗士信一起夜袭卢明月的事,因为此战两人几乎成了隋军中的偶像级人物。在之后对战孙宣雅的海曲之战中,又是先登破敌,大出风头。在投靠李密后,

秦琼依然受到重用,特别是隋唐期间惨烈程度数一数二的李密与宇文化及的童山之战中,李密中箭落马,秦琼独自一人杀散众军,救出李密,因李密伤重昏迷,他又整合士卒,打破宇文化及军,

也可说以一己之力化解了瓦岗军的一次生死危局。之后又投靠李世民,还是军中第一勇将,“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

甚至连一向不信任异姓将领的唐高祖李渊都说愿意将自己的肉割给他吃,即使是评书中的秦琼也没有如此待遇,所以想靠黑秦琼来显示自己很懂历史的真的不值一哂。毕竟在真实战争中,

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的难度不亚于骆驼穿针,秦琼能每次都刺敌将于万众之中,已经是神话级的战神了。只不过,作为战士的勋章,秦琼一生受伤无数,用他的话说“出血且数斛”,所以

天下太平后他的身体也就垮了,这样看像罗士信一样在基本算是最后一场战争中战死也不失是种好的归宿。

排到这,应该也都能猜到第一是尉迟敬德了,确实,演义中有着秦琼抱病战尉迟、三鞭换两锏的故事,历史上秦琼也在美良川打败过尉迟敬德,不过在想了很久以后,我还是将秦琼排在了

第二位,具体原因到写尉迟敬德时再细说,这里只能是,排在第二位不是他不强,只是对手太变态了。

尉迟敬德

第一————尉迟敬德

不知为什么,即使在贞观之治这种风评非常好的历史正剧中,也要把尉迟敬德塑造成那种脑子里缺根筋的大老粗形象,历史上的尉迟敬德给我的感觉更多是一个萧峰那样勇武但绝不是理智的

豪杰形象。在刘武周手下时,他就在夏县打了一个完美的穿插战,全歼数万唐军,还俘虏了几乎所有参战的唐军将领,仅此此事便可看出他绝对有大将之才,而不是那种一人敌的莽汉。

而投靠李世民后,他的勇武得到了更多的表现。因为归降前闯过大祸,又是力尽而降,所以归降之初尉迟敬德几乎只是以一个高级保镖的身份出现在唐军中,但在太宗这样的英主身旁,

有实力绝对不会被埋没,果然不久后在榆巣之战尉迟敬德击退了直犯太宗的骁将单雄信,又带兵打破王世充军,俘获六千余人,用自己的实力堵住了唐军众元老的嘴。虎牢之战中,他又

炫耀性的仅率两骑冲入窦建德军,生擒了王世充的使者王琬并将他的马一起夺回,和之前与太宗两人智败数千骑的事一起大大打击了窦建德军的士气。平刘黑闼时,又率军将李世民从汉东军的

重围中救出,第二次救了李世民的性命。不过,比起这些,玄武门之战中尉迟敬德的表现才是最惊人的,当日他先是亲手干掉了齐王李元吉,第三次救了太宗的命,后又亲率士卒冲进内宫,

控制了唐高祖李渊,使得太宗完成了权利的夺取,看起来当天,他的抢镜程度丝毫不比男一号李世民差。之后的突厥入侵中,他又以绝对劣势兵力轻骑挑战,斩其骁将,在唐军防线全面崩溃的背景下

暂时缓住了突厥的进攻,为李世民渭水河畔一人斥退数十万突厥铁骑打下来很重要的基础,可以说第四次救了李世民。

至于说为什么他会排在秦叔宝前面,应该就是凭他的绝技——夺槊反刺了。马槊并不是种普通的兵器,一把的制造时间超过三年,一般只有大将才会使用。而尉迟敬德每入战阵,敌人攒刺之,

都不能伤其分毫,反而他会夺过马槊反刺对方,可见其灵活性和技巧性也都是逆天。相比之下,秦琼一生战伤无数,流血数斛,可见其武功虽高,打法却有点太拼命了。

既然两人一个用的是几个人都抬不动的超重长枪,一个用的是四米长的马槊,力量上相差不大,那么灵敏度较高的尉迟敬德应该会略胜一筹。

总之,隋唐第一猛将的宝座,尉迟敬德坐的当之无愧,即使放在整个中国历史,能与之抗衡的恐怕也难把一双手数满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要执意处死单雄信?
隋唐十八好汉都有谁,谁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
隋唐十大好汉排行榜:秦琼竟只排位第九
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唐朝初年,只有四人能做到
传说单雄信三次转世反唐,为何他和唐朝有这么大的仇恨?
隋唐十八好汉都是怎么死的?只有两人得以善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