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白书——千古奸臣秦桧(1):卿本佳人,奈何为贼

宋高宗赵构—秦桧(影视版)

我自幼博学多才,书法造诣独步天下,曾融合百家之长,潜心专研,取宋徽宗“瘦金体”之形独创工整划一之字体,称为——“宋体”,为后世往来公文所用。

当年,为替高宗排忧解难,我替他杀了两个他认为该杀又不好杀之人,没想到因此成了华夏大地有史以来最出名的“奸臣”,翻变史书,你可能找不到一位可以与我媲美的“遗臭万年”之臣。

以我为模样雕刻的铜像到今日还跪在我杀之人的庙前,但扪心自问,我自认为我是一个忠心耿耿之人,如果用几个字来形容自己的一生,我会用这几字——“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身前替君背骂名,死后为皇跪武穆。”

我的一生,是悲哀的一生,算起来我应该是华夏五千年来“天字第一号背锅侠”,不禁感叹一句——我本忠良臣,奈何成奸贼。

我姓秦名桧,字“会之”。自宋之后,姓秦之人纷纷改姓,自我之后,后世无人再以桧字为名。

可谓壮哉!

宋哲宗元佑五年(公元1090年),我出生于黄州,后随家人迁移至“十里秦淮河,六朝金粉地”的江宁,是为江宁人。

江宁,也称金陵,是六朝古都,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曾作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来咏叹江宁的秀丽风光。

我的祖父叫秦仲淹,与写下《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同名。这可不是我往自己脸上贴金,你若不信,有祖谱可查。

我父亲姓秦名敏学,曾历任玉山县令、静江府古县县令,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是个难得的好官。

北宋年间,朝廷实行高薪养廉,我父亲虽廉,但家境还算不错,在江宁,我家勉强也算得上是书香世家。

我自小就聪颖好学,特别是书法造诣犹如天授,我父亲自我出生后就对我关爱有加,对我的学业非常重视,让我受益颇深。

在考上进士之前,我曾经在私塾当过一段时间的教书先生。面对着一群顽劣调皮的小孩,想到他日他们中的某些人可能因为我的教导而建功立业,我心中感到一阵由衷的欣慰。

也许你不相信,我也曾年轻、热血过,也曾以天下之忧而忧,以天下之乐而乐过。

我的学生里曾有人问我:“老师,我们学这些道德文章有什么用呢?”

我慷慨激昂的回答道:“齐家,治国,平天下。你们需学得治世文章的精髓,好以后辅佐君王,牧化百姓。”

“老师,那我大宋朝您最敬重的读书人是谁啊?”

“当然是寇准寇老相公了,他为人赤胆忠心,为官廉洁奉公,为了君王社稷可以辟肝沥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实乃无双国士,是我辈读书人学习效仿的榜样。”

“老师,您现在教我们读书,以后能成为寇准老相公那样的人吗?”

“老师这辈子估计是难了,哈哈哈,如果老师教出来的学生有一天能成为寇准老相公那样的人,那老师这辈子就没白活了。”

真的是一语中的。后来,我虽然跟寇准老相公一样身居高位,手握权柄。但是终其一生我都没能成为他那样的人,反而成了人神共愤,受尽后世唾骂,在史册里被口诛笔伐的“秦谬丑”。

天下百姓为了表达对我无尽的恨意,甚至以我的名字为原型,创造了一种红遍大江南北的食物,流传后世——这种美味的食物通俗叫法称做“炸油条”,在浙江及闽南一带,它被亲切的叫做“油炸桧”(you  jia  gui)。

宋徽宗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我高中进士及第后,又考中朝廷的“词学兼茂科”(词学兼茂科徽宗政和年间每次录取人数不超五人),被朝庭委任为太学学正(国立大学讲师)。

是年,我二十五岁,以接近完美的方式进入了大宋的朝堂之上,前途一片光明。

在太学的日子,应当是我当官后最开心的日子。一群胸怀天下,年轻气盛,前途远大的年轻人聚在一起,谈古论今,共同学习孔孟之道,针砭时弊,讨论朝野国策。每每想起这段不知天高地厚,无忧无虑的日子,我都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这段日子,不仅让我拓展了眼界学识,也让我结交了一群热血、激昂,胸怀抱负的有识之士。

宋徽宗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为收复在后晋高祖石敬瑭手中失去的“燕云十六州”,在宰相蔡京和枢密院童贯的主导下,制定了“联金伐辽”的国策,一时间朝堂之上沸沸扬扬,大家各持己见,争论不休。

于我们这些太学里的年轻人而言,是赞同联金伐辽的。


辽国,这个崛起于辽河流域的少数民族国家,是我们北宋一百多年来的耻辱。

太祖年间,号称“一根盘龙棍,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对辽的国策一直是以防为主,不可轻言开启战端。

太宗(太祖二弟)年间,太宗皇帝赵匡义曾两次御驾亲征,北伐辽国,均无功而返。太宗自己就在伐辽途中身中二箭,麾下最为厉害的武将杨业(号杨无敌)也在伐辽时不幸牺牲,留下了一段慷慨激昂的悲歌。

真宗(宋太宗三子)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辽军在萧太后和圣宗耶律隆绪的带领下南征我大宋王朝,势如破竹,两天内攻破唐兴和遂城。大宋朝野一片恐慌,朝堂上甚至有人建议南下迁都,成立流亡政权。


辽国萧太后——小名燕燕

于此国难当头之时,时任宰相的寇准寇老相公连逼带骗,把真宗带到了前线澶州,鼓舞振奋了守城将士的士气,才守住了澶州防线,避免了宋朝的灭亡。

在澶州,我大宋朝与辽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澶渊之盟”,以每年二十万匹绢和十万两白银做为岁币孝敬辽国,以换回大宋边境平安。

从太宗皇帝伐辽至今,不仅没有夺回“燕云十六州”,还需每年向辽国进献三十万的岁币,这个耻辱已成为了大宋朝堂皇帝和众大臣心中的一个魔障。

太宗遗训——“夺回燕云十六州者,封王爵!”

这是大宋朝每一任皇帝和文武百官共同的梦想!

“澶渊之盟”后,大宋与辽国保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

一百多年来,辽国在与我大宋的交往过程中慢慢的被汉化。辽国自称北朝,称我大宋为南朝,创造出了南北两院制,汉地由南院管理,草原由北院管理。南院官员中大多为汉人,喜穿汉服,用汉字,说汉语,以汉人风俗为时尚。

汉化也使辽国上层的契丹官员变得识文断字,温文尔雅,知书答理,但汉化也阉割了他们游牧民族的血性,破坏了他们性格中的简单团结,让他们朝堂之上腐朽不堪,争权夺利之事时有发生。

于此同时,宋徽宗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在白山黑水间茹毛饮血,以打猎为生的女真人在首领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建国,国号“大金”。女真族原受辽国统治,在建国后,向辽国发起了挑战。

辽国在骁勇善战的女真人面前,犹如一棵腐朽的大树一般,不堪一击,屡战屡败,甚至有亡国之势。

大宋当朝宰相蔡京和枢密院童贯在分析了形势后,于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向徽宗建议“联金伐辽”的国策,欲借金国之力夺回“燕云十六州”。

宋徽宗赵佶在我眼中是个温文尔雅,无为而治,才气纵横的文人皇帝,不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善于骑马,射箭与蹴鞠。

他平时有事没事就寻高俅蹴蹴鞠,骑骑马;和蔡京写写字,写着写着自创了字体优美的“瘦金体”,一时广为流传;偶尔还找李师师弹弹琴(情),画个画,画着画着独创出花鸟画派的“院体”,真是业界难得的文艺奇才。


宋徽宗赵佶

在他心中,天下无事即是好事,原本应该也是不想对外伐辽的。

但是伐辽的时机来得太好了,辽国经过一百多年的汉化,游牧民族中的血性和战斗力已大大减弱,在女真人面前节节败退。而女真人虽骁勇善战,但建国不久,人口不多,我朝中大臣大多认为即使金国灭了辽国,应该也会元气大伤,再无南侵宋朝之力了。所以可以趋虎咬狼,让他们两败俱伤,好坐收渔翁之利,顺手夺回燕云十六州。

当时,朝堂之上只有太宰郑居中和枢密院执政邓洵武等老臣持反对意见。郑居中和邓洵武均认为大宋朝兵势不振,民力凋敝,财力匮乏,不可轻言用兵,且与弱辽为邻总比与强金为邻来得好些。

郑居中屡次在朝堂上说:“澶渊之盟至今百余年,兵不识刃,农不加役,如今四方无虞,却要冒然毁约,恐招致天怒人怨。且用兵之道,胜负难料。若胜,国库必乏,人民必困;若败,遗害不知凡几。以太宗之神勇,收复燕云,两战皆败,今日何可轻开战端!”

但这毕竟是少数大臣的言论,朝中除了蔡京和童贯外,很多大臣都赞同联金伐辽的国策。

悲哀的是,这群赞同国策的大臣里就包括年轻气盛的我和年轻气盛的太学同僚们——夺回燕云十六州,使国家不再门户大开,可以踞险而立,的确太吸引人了。

就这样,一群习惯了朝堂上阴谋诡计的大臣们和一个无为而治的皇帝制定了一条自认为天赐良机、天衣无缝、一劳永逸、一箭双雕的伐辽国策。

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宋金两国在长达两年的谈判后约定:宋朝取辽国南京析津府,金国取辽国中京大定府,辽国灭亡后,金国将燕云十六州归还宋朝,宋朝将原进献辽国之岁币转献于金国,史称“海上之盟”。

一场摧枯拉朽的灭辽战争开始了。

“摧枯拉朽”这四字形容的是金国的军队,跟宋朝的军队是没半丁点关系的。

金国用了五年时间就灭掉了辽国——这个盘踞于宋朝头上百年的庞然大物。

护步答冈之战,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奇迹般的率两万金军打败了天祚帝的七十万辽军,全歼辽军主力。

一场战争的胜负,很多时候跟军队人数的多寡是毫无关系的!

反观我宋朝的军队,面对辽国败退下来的残兵败将,仍屡战屡败,两次攻打燕京,将士伤亡惨重,仍久攻不下。直至金军攻下燕云之地,擒下了天祚帝,我大宋军队在伐辽一役中居然还寸土未进。

金灭辽后,在徽宗的授意下,楚国公童贯以百万贯宋币从金国手中赎回了燕京六州空城。收回燕京六州空城后,童贯上了一道“复燕奏”,吹嘘自己与徽宗一起立下了“不世之功”。

徽宗为粉饰太平,对于参与对辽作战的一干人等都加官晋爵,天下百姓弹冠相庆,连我这个小小的太学学正也因支持联金伐辽,受到了赏赐。

大宋朝堂上一时间歌舞生平,民间不明真相的百姓也纷纷焚香祭天,大家都在期待盛世的来临。

殊不知,这一切只是宋朝灭亡噩梦的开始。

而我秦桧,在噩梦开始的时候,是以忠臣义士的身份登上这历史舞台的。

(未完待续)

下一篇:自白书——千古奸臣秦桧(2):国破山河碎


历史人物自白书系列

自白书——唐高祖李渊:牛逼的纨绔子

自白书——九千岁魏忠贤:我阉割的是灵魂

自白书——唐伯虎(上)

自白书——唐伯虎(下)

自白书——千古一臣张居正(上)

自白书——千古一臣张居正(中)

自白书——千古一臣张居正(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是奸臣之子,胆敢公然开口要皇帝的女人,皇帝居然还答应了
岳飞与童贯
同样主持议和,为啥寇准是英雄,秦桧却是奸臣?问题出在这里
被宋朝辜负的奸臣
宋史:“靖康之耻”的发生,以及北宋灭亡,是因为三位辽国降臣?
你是不是傻,联金灭辽,北宋亡。连蒙灭金,南宋亡。宋你是怎么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