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史上影响中国的100次事件·四十六 会昌灭佛

46 会昌灭佛

教派斗争在党争的淤涡中浮沉

  在我国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武一宗”的灭佛事件;“三武”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
邕、唐武宗李炎,一宗指周世宗柴荣。“会昌灭佛”就是指唐武宗在会昌年间的毁佛活动。
  “会昌灭佛”,是佛教与封建国家发生经济上矛盾冲突、佛教与道教争夺宗教上地位的斗争结果。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西汉末年。它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魏晋以前为输
入时期,东晋南北朝为传播时期,隋唐为兴盛时期。
  东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门阀世族统治阶级的提倡下,获得了广泛的传播。皇帝、贵族和世族官僚
大都信仰佛教。印度僧人佛图澄、鸠摩罗什,先后被后赵石勒、石虎和前秦苻坚尊为国师。南朝梁武帝
更是一个迷信很深的教徒,他尊佛教为国教,并曾三次舍身出家为僧。所以,这个时期佛教寺院大量兴
建,僧尼空前增多。北魏时,佛寺多达三万余所,出家僧尼达二百余万人。南朝梁武帝时,仅建康一地
就有佛寺五百余所,僧尼十万人。而且这些佛教寺院都拥有独立经济,占有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形成
了特殊的僧侣地主阶层。
  佛院经济的发展,必定会在经济方面与封建国家发生冲突。北周武帝当政时,北周有僧侣一百万,
寺院万余所,严重影响了政府兵源、财源。为消灭北齐,他决定向寺院争夺兵源和土地。建德三年(574
年),下诏禁断佛、道二教,把僧侣地主的寺宇、土地、铜像资产全部没收,以充军国之用,近百万的
僧尼和寺院所属的僧祇户、佛图户编入民籍。此后四年,北周灭北齐,北周毁佛的范围达到关内及长江
上游,黄河南北的寺院也被毁灭。江南自侯景之乱后,佛教势力也受到影响,陈朝的佛教已不及梁朝之
盛。佛教势力的再次膨胀与隋文帝杨坚的提倡有极大关系。
  隋文帝杨坚于开皇元年(581年),发布诏令,可以自由出家,并按人口比例出家和建造佛像。隋炀帝
时,命僧人法果在洛阳缩写佛经经目。所以在隋朝时,佛教已再度兴盛起来,唐朝时更为发达了。
  唐朝统治者虽也有几次抑制佛教的活动,但总的说来,还是提倡的。
  唐高祖比较信佛,但唐初时,傅奕多次上书,列数佛教的恶果,请求废除佛教。唐高祖曾下诏淘汰
僧尼,并波及道士。由于唐高祖退位,太宗摄政,大赦天下,所以,并没有实行。唐太宗时曾于贞观初
年,下令凡有私度僧尼者处以极刑。
  唐太宗晚年有忧生之虑,所以留心佛法;再者,因爱玄奘之才,曾亲自写了《大唐三藏圣教序》,
宣扬佛法。并下令度僧尼一万八千余人。以后的高宗、中宗、睿宗都很信佛。武则天之时,则更是大力
提倡佛教,到处建造佛像,又建明堂,修天枢。佛教势力更加膨胀。佛教寺院可与宫室相比美,极尽奢
华。以后诸帝也多信佛,肃宗、代宗在宫内设道场,养了数百个和尚在里面早晚念佛,宪宗时还举行迎
佛骨的活动。
  代宗时下诏,官吏不得“箠曳僧尼(“箠”音chuí,同“棰”,杖刑)曳僧尼”,僧尼犯法也不能绳
之以法。当时关中的良田多为寺院所有。
  佛教在统治者提倡下,迅速发展起来,但同时也与封建国家存在着矛盾。大量的劳动人手出家为僧
或者投靠寺院为寺户、佃户,寺院控制了许多土地和劳动力,寺院经济发展起来,而封建政府的纳税户
却大为减少。傅奕反对佛教的理由之一就是,僧尼是游食之民,不向国家交纳租税,浪费了封建国家许
多钱财,减少了税收。韩愈在反佛的文章中,也从国家财用的角度指出了佛教的弊端。代宗时,彭偃就
建议:
  僧道不满五十岁的,每年交纳四匹绢,女尼及女道士不满五十岁的,交纳二匹,并和普通百姓一样
应役。他认为如果这样,那么出家为僧也就没有什么害处了。
  因为,存在争夺土地和劳动人手方面的矛盾,在这一矛盾达到一定程度时,封建国家就会向佛教势
力宣战。
  另一方面,唐武宗灭佛也是佛教与道教斗争中的一个回合。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追尊老子李聃为教祖。北朝以来的皇帝多信道教。唐朝建立后,因为
皇帝姓李,道教尊奉的老子也姓李,统治者为了借助神权,提高皇家的地位,自认是老子的后代,所以
推崇道教。高宗时,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玄宗还亲自为《道德经》作注,叫人学习。尊老子
的《道德经》为《道德真经》,庄子的著作为《南华真经》,庚桑子的著作为《洞灵真经》,列子的著
作为《冲虚真经》,在科举中增设老、庄、文、列四子科。并规定道士女冠由宗正寺管理,宗正寺是管
理皇室宗族事务的机构,说明唐朝把道士和女冠当作本家看待。武则天崇佛,一是因为佛教曾为她当女
皇制造理论根据,同时也是要用佛教来压道教。
  由于唐代尊崇道教,有很多为皇帝所宠信的道士。这些道士,继续前代以来佛、道二教的斗争,对
佛教大肆攻击。唐武宗灭佛的根本原因在于打击佛教寺院的经济势力,但也和道士赵归真对佛教的攻击
有很大的关系。
  武宗前面的敬宗、文宗仍照旧例做佛事,但敬宗已酷信道教,赵归真可以出入皇宫。文宗时已有毁
佛之议,曾下令禁止度僧和营建寺庙。武宗未即位时,已好道术。即位后即召道士入禁中。赵归真利用
了这一点。对武宗说:佛教不是中国之教,应当彻底清除。
  唐文宗曾对宰相说,古时三人共食一农人,今加兵佛,一农人乃为五人所食,其中吾民尤困于佛。
唐武宗说:使吾民穷困的是佛。于是下诏废除佛教。先拆去山野招提和兰若(私立的僧居)四万所,还
俗僧人近十万人。会昌五年(845年),规定西京留四寺,每寺留僧十人,东京留两寺,其余节度观察使
所治州三十四处可以留一寺,留僧照西京例。其他刺史所在州不得留寺。并派御史四人巡行天下,督促
实行。共废寺(朝廷赐名号的僧居)4600百余所,僧尼还俗260,500人,释放奴婢十五万人,被寺院奴役
的良人五十余万。没收良田数千万顷。凡被释放的奴婢,每人分给田百亩,编入国家户籍。
  并将寺院铜像用来铸钱,铁像铸成农具,金银像收归国库。民间佛像限一月送交官府,如违犯则给
以处罚。会昌末年,全国两税户比宪宗“元和中兴”时增加了两倍多,比穆宗时期增加了三分之一,是
安史之乱以后国家最盛时期。可见,这次灭佛运动是成功的。
  但是,武宗死后,宣宗即位。宣宗崇信佛教,下令恢复武宗时被废的佛寺,并杀死道士赵归真等。
在此之后,佛教势力又兴盛起来。
  对佛教的态度也是唐后期牛李党争的一个内容。李德裕反对佛教,他在浙西做官时曾拆毁寺观1400
余所;在西川任节度使期间,也曾毁寺观兰若干处,把寺院土地分给农民。会昌年间的灭佛运动就是李
德裕和唐武宗协同进行的。宣宗大中元年(847年),李德裕被贬为潮州司马,后又贬崔州(海南琼山县东)
司马。教派斗争终于纳入了政治斗争的轨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武一宗法难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灭佛事件
会昌灭佛
5000佛寺被拆,26万僧尼被迫还俗,唐武宗灭佛是谁撺掇的?
灭佛——会昌法难的前前后后
唐武宗何故下令大肆灭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