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战后东西德关系的变迁,1972年竟相互承认为独立平等的友邻

二战欧洲战场结束后,苏、美、英、法四国即分区占领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另四国共同组成了盟国管制委员会以保证各占领区的协调行动。然而就战后德国究竟走向何方的问题,苏联与英法等的矛盾逐渐暴露。

苏占区内,苏联给予根本性改造。严惩纳粹分子;对大企业实行国有化;厉行土地改革,以消除容克地主阶级的经济基础……。而西方占领区内,美英等力图保持德原有的工业结构,以借助其物力、人力推行遏制苏联的战略。基于相同的理念,美英法各占领区逐渐走向合并。

1947年1月美英占领区正式合并。而对德国东山再起最为警惕的法国,原本是拒绝西方占领区合并的,然其并无坚强后盾为依靠,因为法国是要仰仗美国“马歇尔计划”金援的。鉴于此,美国压拉相济,以同意法国与萨尔矿区经济合并等要求,换取法国对德问题的合作。1948年春西方占领区终完成合并。与此同时西占区亦开始币制改革,使用“B”记马克代替旧马克,而苏联为示抗议,同样在苏占区发行新的“D”记马克,德东西部经济已被阻隔,两个德国的形成似乎已不可避免。

1949年9月20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定都波恩。美英法根据占领法,保留着管制联邦德国外交、外贸和国防等权力。而苏占区在10月7日亦宣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成立,取代苏联军政府的苏联管制委员会亦保留着对民德外交、外贸等方面的监督权。至此,在欧洲终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两个德国并存的局面。

联邦德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是完全倒向西方。1955年加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允许在境内部署导弹和核武器;对民德关系方面,则经久推行以外交国务秘书命名的“哈尔斯坦主义”——与联邦德国有关系的国家不得与民德建交。而民德方面,为制止民众出走在1961年8月沿西柏林边界修筑起了总长165公里的隔离设施——柏林墙;且民德领导人在1963年已放弃了谋求统一的立场,也就是承认了两个德国并存的现实。

随着美苏势力的此消彼长和与苏联东欧地区的经贸往来有助联邦德国发展的需要,迫使联邦德国重新考量外交方针,由此新东方政策逐渐酝酿成型。

新东方政策就是缓和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关系,可以说这是在东西方经久处于均势状态下做出的颇为正确的决定。当然此政策是以联邦德国与美国、西欧缔结的牢固联盟关系为后盾的。其落实主要是通过四个条约实现的。

1)1970年8月的《莫斯科条约》——西德和苏联保证互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2)同年末与波兰签署的《关于两国相互关系正常化基础条约》——重申二战后确定的德波新边界,即奥得河-尼斯河一线的不可侵犯性,并相互保证不使用武力;

3)1971年9月四大国签署的关于西柏林问题的《四方协定》——各方保证不在西柏林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但需保证其过境通道的畅行无阻,另西柏林不再是西德的组成部分。

4)1972年末两德签署《关系基础条约》。规定两德之间是权利平等的友邻关系,以国家间主权对等的原则尊重彼此的互不隶属性、独立性和自决性等。次年,两个德国同时被接纳为联合国成员。可以说新东方政策是联邦德国在国际舞台上重新发挥作用的重要标志。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国际局势的剧变,两德统一的内外部问题逐渐解决。内部民德采用联邦德国宪法,并以联邦马克取代民德马克为法定货币;外部苏联统一在1994年前撤回驻民德的约36万部队,且四大占领国取消了对整个德国和柏林的权利和职责……。1990年10月两德实现合并,两德关系遂寿终正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欧洲的战后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为什么说两德统一是西德吞并东德
很久以来,我都犯了一个地理上的错误,总是认为柏林墙是东西德的分界
德国,如何从二战的废墟中重新站起来?
德国历史综述(十五)
柏林墙:民主德国阻止自己国民出逃的高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