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非洲第一大国——尼日利亚/列国志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也是非洲第一大经济体。

总人口1.8亿,占非洲总人口的16%,仅次于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和巴基斯坦,位居全球第七位。2013年,尼日利亚国内生产总值(GDP)5099亿美元,过去十年的平均增速为7%。超过南非,成为非洲第一大经济体,位居全球第26位。尼日利亚位于西非中部,靠近大西洋和几内亚湾,面积是9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广东省。

 


尼日利亚是非洲能源资源大国,是非洲第一大石油生产和出口大国。

截止2014年已探明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包括天然气、煤、矾土钽铁矿、黄金、铁矿石、石灰石、、石墨和锌等30多种矿藏。尽管这些自然资源有很大的储量,但该国的采掘工业还处于初级阶段。截止2014年9月已探明石油储量372亿桶,居非洲第二位,世界第八位,以开采速度可再开采30年。尼日利亚天然气资源也很丰富,已探明天然气储量达5.3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八和非洲第一位,已开发量仅占总储量的12%。煤储量约27.5亿吨,为西非唯一产煤国。森林覆盖率为17%。

 


尼日利亚全国设联邦、州和地方三级政府。

1996年10月重新划分行政区域,全国划分为1个联邦首都区、36个州以及774个地方政府。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Abuja)坐落在尼日尔州境内,是小部族格瓦里族聚居的地方,为尼日尔州、卡杜纳州高原州和克瓦拉州的交汇点,距离拉各斯约500公里,是全国的地理中心。它地处中央高原的西南边缘,为热带大草原丘陵地带,人口稀少,空气新鲜,景色秀丽,人口有40万(2000年)。

 

尼日利亚全国有250多个民族。

其中最大的3个部族是北部的豪萨-富拉尼族(占全国人口的29%)、西南部的约鲁巴族(21%)和东部的伊博族(18%)。其他比较大的部族还有:卡努尼族、伊比比奥族、蒂夫族、伊贾族、埃多族、安南族、努佩族、乌罗博族、伊加拉族、伊多马族。此外,尼日利亚还有少数的英国人、印巴人和亚裔人。

 


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The Federal Republic of Nigeria)简称尼日利亚。

尼日利亚实行联邦总统制。

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相互独立,相互制衡。总统为最高行政长官,领导内阁;国民议会分参、众两院,是国家最高立法机构;最高法院为最高司法机构;总统、国民议会均由直接选举产生,总统任期四年,连任不得超过两届。尼日利亚共有50多个正式注册的政党,其中人民民主党、全尼日利亚人民党和行动大会党在尼政坛影响最大。

 

尼日利亚联邦设有最高法院、上诉法院和高等法院,各州设高级法院,地方政府设地方法院。有的州还设有习惯法上诉法院。

 

尼日利亚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欧佩克)成员国之一。

石油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尼原为农业国。20世纪70年代起成为非洲最大的产油国,为改变本国经济对石油工业的过多依赖,尼政府已实施天然气开发战略,大力开发国内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以达到推动经济发展和增加政府收入的目的。农业日渐萎缩。资源丰富。尼日利亚石油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自1970年代以来,石油出口逐渐成为该国最主要的经济来源。石油出口收入占出口总收入的98%,占国家总收入的83%。尼日利亚的是非洲第一大经济体。

 


尼日利亚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40%。

尼日利亚独立初期为农业国,棉花、花生等许多农产品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随着石油工业的兴起,农产品产量逐渐减少。2011年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40.2%。 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数的70%。农业主产区集中在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有高梁、小米、玉米、小麦等。中南部地区主要种植水稻和木薯。粮食不能自给,每年仍需大量进口。主要进口农产品为大米、棉花,主要出口农产品为木薯、可可和腰果

 

石油产业是尼日利亚最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

2013年,尼日利亚石油工业产值约为14.09万亿奈拉(896亿美元),占GDP的14.4%;原油出口15.5亿万奈拉。

 

尼日利亚的通讯市场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主要新兴市场电信运营商(如MTN,Etisalat,Zain和Globacom)都在该国最大和最具利润的中心地区开展了业务。

 

尼日利亚国有金融服务相对落后,有本地和国外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证券经纪公司、保险公司和经纪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以及投资银行。

 

尼日利亚的制造业

包括皮革制造和纺织工业(集中在卡诺、阿贝奥库塔、奥尼查和拉各斯),汽车制造(比如法国汽车制造商标志和英国卡车制造商Bedford,是通用汽车的一个子公司),T恤、塑料制造和食品加工业、车辆装配、木材加工、水泥、饮料和食品加工,大多集中在拉各斯及其周围地区。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技术水平较低,多数工业制品仍依赖进口。

 


 尼日利亚旅游资源丰富。

主要旅游景点有:奥逊州的奥索博神树林,阿达玛瓦州的宿库卢文化遗产,夸拉州的奥乌瀑布,博尔诺州的乍得湖寺院,十字河流州的奥布都大牧场,伊莫州的奥古都湖,翁多州的温泉和包奇州的杨卡里野生动物园。

 

尼日利亚官方语言为英语。主要民族语言有豪萨语、约鲁巴语和伊博语。

 

尼日利亚全国居民中50%信奉伊斯兰教,40%信奉基督教,10%信仰其他宗教。

 

尼日利亚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比较发达的文化。

著名的诺克、伊费和贝宁文化使尼享有“黑非文化摇篮”的美誉。独立后,尼现代艺术、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绘画等都有较快发展,产生了一批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诗人和表演艺术家。1977年尼主办了第二届世界黑人和非洲人艺术文化节。1986年,著名小说家、诗人和戏剧家沃尔·索因卡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黑非洲文学家。

 

尼日利亚是世界上电影业最发达的几个国家之一。

拥有著名电影工业基地瑙莱坞,年拍摄电影数量仅次于印度宝莱坞和美国好莱坞,居世界第三位,每年出品电影数目相当于中国、日本、韩国三国电影出品数的总和,不仅在非洲本土具有绝对控制性的文化影响力,也将海外市场扩展到了欧洲地区。

 

据Financial Standard报报道的121个国家的全球安全系数排名,尼日利亚排在117位,是非洲最不安全的国家之一。在国际贸易中,因为经常有拖欠货款或者骗货的情况发生,信誉极差,被大使馆和贸促会列入严重监控的黑名单中。外国投资领域主要是石油、银行、制造和建筑业。2010年外国对尼直接投资23亿美元,比2009年下降60.4%。

 

2014年尼日利亚公路总长19.3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9万公里。已基本形成一个连接首都阿布贾和各州首府的交通网,利用率逾90%。公路运输分别占国内货运量的93%和客运量的9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于1971年2月10日建交。

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发展顺利。2005年,中尼两国元首就双方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达成共识。2009年两国举行首次战略对话。

 


中尼签有贸易、经济、技术、科技合作和投资保护等协定,并设有经贸联委会。

尼日利亚是中国在非洲的第四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也是中国主要投资目的地国。2011年中尼贸易额107.88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92.07亿美元。中方出口商品主要为机电产品和建筑型材等,进口原油和液化天然气等。截至2011年底,中国企业在尼累计签订承包工程合同额316亿美元,居非洲第二位。中方已承揽铁路改扩建、阿布贾体育中心运动员村、发电站、农村程控电话网、石油区块开发等项目。

 

中尼签有文化合作协定和高校合作议定书。

尼拉各斯大学和阿齐克韦大学各建立了1所孔子学院。2009年10月,“2009中国文化聚焦非洲”活动在尼举行。2010年,中央电视台第4套和第9套节目在尼落地。2012年3月,中尼签署互设文化中心的协定。5月,尼日利亚文化中心在北京设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概况
鸟瞰世界195 尼日利亚
又一个国家崩溃了,这是第四个!
尼日利亚面积不到100万平方公里,为何人口接近2亿?
此国丰富资源令人眼红,经济总量位列非洲第一,民众却穷得叮当响
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25个城市:第一名居然在非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