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史今说:日本评清朝此一战中差点颠覆弱国无外交!(第498期)

清与沙俄之战,是不是沙俄真的不适合做亚洲霸主,先败于左宗棠,后败于日本(强弱皆不能赢,满清沙俄谁更悲催)

(日本看待清俄在新疆一战结果,既点赞又批判,国家命运终究不是个人力量所能改变)评析第一条:沙俄帝国在亚洲这片大陆上,曾经都是东西方国家皆十分看重的军事型强国。直到清王朝的康熙帝在位时期,同时代的沙俄彼得大帝亦非常有远见的眼光,将俄罗斯从“愚昧无知”的深渊拉到了荣登世界的历史舞台上。自此,俄罗斯开始进入了清王朝、日本这个三方角逐亚洲龙头宗主国的开始。

  • 不过,很有意思的是在随后的19世纪至20世纪初为止,让西方列强都不能小觑的沙俄帝国却都先后败在了东方的清王朝、明治时期的日本手中。唯一不同的就是,日本与沙俄都是当时世界上新旧强国的代表;反观另一场发生在清王朝西部的保疆卫国战争,则本来足以差点改变当时满清王朝“弱国”的标签。而这不是最尴尬的,最尴尬的是沙俄帝国在西方列强打开清王朝国门后,对满清在西北、东北两个方向的窥伺开始成为了满清王朝眼中的第一大威胁。

  • 19世纪60年代,当时以恭亲王为代表的革新派认为,在“海防”与“塞防”问题上,面对满清广袤的领土,“塞防”是自古以来中国历代王朝都必须面对的传统性问题;而“海防”则是随着恭亲王与西太后慈禧的联手而开始日益占有更高的比例。

  • 本来这场满清与沙俄在西部的战争,应该没疑问是连战连输的满清必败,然而事实上,这次被戏称为“乌龙局”的收复新疆之战,不得不说得益于清王朝另一位封疆大吏—左宗棠在发挥着一个人的努力(可以说之前清王朝用人不明,而唯独在这次西部的陆地作战里总算用对了一次人)。

同样17世纪的两位伟大帝王做出的不同选择,早已经敲定了这场百年后战争的到来,也实则反而也指明古代中国陆战能力很强

(日本看待清俄在新疆一战结果,既点赞又批判,国家命运终究不是个人力量所能改变)评析第二条:比较下,当清王朝还沉溺于“番薯带来的盛世”中时,与康熙帝同时代的彼得大帝早已经开始有了巨大的危机意识,开始学习更深层次的西方文明,反观当时清王朝则是让所有人把头发剃成满族人的辫子发(越活越回去了),这样一个浅显的例子其实就足以说明,清王朝与沙俄帝国必定在下一世纪里会有更激烈的碰撞。

  • 清王朝唯一的一次本可以靠着这一仗翻身,摆脱“弱国无外交”的困境,进而像日本一样快速迈入新时代的强国地位中(满清虽然落后,但是不管是资源、财富、还是其国力都足以支持其相对快速的成为新时代强国),只是当时满清王朝的领头羊并没有如此清醒的认识。于是,陕甘总督左宗棠一场本可挽救满清的“收复新疆”的战争,就基本上成为了他个人的竞技场,而这更让当时的满清政府对有能力的、又非满族的民族人才开始缩手缩脚,大材小用。

左宗棠说起军事能力强,不如说他的眼光和敏锐的外交拯救了清朝对新疆的主权完整归属(换个短浅之人恐怕清王朝就必输无疑)

(日本看待清俄在新疆一战结果,既点赞又批判,国家命运终究不是个人力量所能改变)评析第三条:那么,左宗棠这位成功将新疆救回的汉族英雄,是怎样以一个地方对抗背后有沙俄帝国支持的阿古柏入侵军团呢?(谁说在一个民族危亡时,个人努力没有作用,左宗棠收复新疆伊犁地区就是个例外!)

清朝时期对新疆部分地区的控制示意图

  • 左宗棠懂得给自己创造最有利的条件:当时新疆的伊犁地区作为清王朝的一个府存在,不仅拥有各种丰富资源,更主要的是他的战略位置足以控制着通往整个南疆要道,而这里驻扎的全是满清旗人的高官,当一个汉族的封疆大吏来到这里,自然而然可以更容易获得当地人对这个非满族大臣的民心,有了一个基础的民心,那么后来左宗棠要在本土作战击败入侵者也提供了。

  • 当时满清国内对收复新疆伊犁造成的不利条件:公元1870年,当一个来自中亚地区的冒险家阿古柏率军入侵新疆,并自立为北疆统治者。要知道在此之前满清正忙于镇压太平天国,又要针对日本登陆台湾的事件,使得清王朝在“海防”上花费的财政甚多,这直接就导致当时左宗棠在新疆军务,收复伊犁的事情并不能很容易摆平(简单说当时左宗棠收复新疆伊犁地区是在缺钱、缺补给、弹药、又没支持的情况下,居然能以短短9个月就击败受沙俄背后支持的阿古柏伪政权)。那么,左宗棠下对了哪一步棋子,才最终让沙俄针对新疆的计划最终搁浅呢?

清朝整体时期的规划,新疆在保住主权后开始这个是划归在行省规划下

  • 因为当时清王朝不仅仅有沙俄这样在陆地上,能时刻威胁清王朝的第一大威胁;这直接使得左宗棠这位拥有丰富政坛经验的能臣知道,什么时候最适合一竟全功趁着西方列强之间(用西方列强最看重的利益瓜分,来牵制沙俄对阿古柏伪政权的支持,借此速战速决就可以解决新疆伊犁问题),尚未商量好如何从新疆伊犁这里获取利益的同时直接打个奇袭,造成既定事实就可以不费很大力气便可以维护清王朝的领土主权了。(因此左宗棠是位的确很高明的政治外交家,他懂得利用对手的需要来打击对手,从而使得自己成为赢家,这想必就是古代中国几千年来的大智慧

清王朝丢了北方、东北唯独在西北地区总算翻身了一下,只是最终还是没有真正摆脱弱国无外交的困境

(日本看待清俄在新疆一战结果,既点赞又批判,国家命运终究不是个人力量所能改变)评析第四条:本身左宗棠、曾纪泽等人在维护当时清王朝领土主权完整,并且能迫使沙俄帝国承认自己战败,应该会很大程度改善西方列强对清王朝国际地位的眼光,借此翻身(毕竟后来英国驻圣彼得堡公使达弗林爵士都曾提及:“中国很了不起,可以迫使俄罗斯这个傲慢的帝国做了他前所未做的事情,并交换了已占有的领土,真的不可思议。”)。

一个眼光短浅的人做主,注定左宗棠这样有远见的人很难会有更大的作用(最憋屈的民族英雄)

  • 这场局部战争的胜利,就犹如镇南关大捷一样,并未能真的让清王朝把握机会改变自身一直非常不利被动求和的局面。像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到左宗棠、曾纪泽等人对新疆的经营只是这些有志之士,通过自身最大的努力想彻底改变国家“弱国”、低姿态的困境,可是最终清王朝的另一波人,虽说也是与西方列强周旋,但他们重眼前利益,没有长远眼光、无原则的处事方式注定了,这场本可以改变清王朝“弱国”局面战争,就在一场场利益交换下(如为保全自身官位,保存实力等)造成了更多的不可能(清王朝以短暂的利益输送给西方列强并不能为清王朝带来、赢得真正的安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疆在古代叫西域,为何改名新疆?和一次惨痛的教训有关
晚清新疆定海神针,左宗棠一句不留生俘,西方列强再不敢伸手新疆
海防与塞防之争:清末局势动荡,身处困境中的清廷是如何自保的?
新疆的战略位置有多重要,若左宗棠没有收回,如今的中国会怎样?
头条创作挑战赛
为什么有人说左宗棠近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