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朝进行时——写好看的历史0090

宋朝进行时——写好看的历史

(宋太祖赵匡胤卷)

文丨简书推荐作者 野狐狸   图丨源自网络

完成注册报名后,你就成了他人眼中的“举子”(或称“应举人”),就等朝廷开科取士了。

宋朝之前,科举考试的频率是不一定的,运气好,一年就组织一次,运气不好,可能要等个四、五年才碰到一次。后来,越来越多人发现,这种搞法实在是很折腾人。

间隔时间太长肯定不受欢迎,但太短也不行,比如你是一名边远地区的考生,好不容易一路考到京城,已经耗费了大半年时间,结果发现自己榜上无名,那就回家复习,下次再来吧。可是当你灰头土脸赶回家里,有人会体贴地告诉你,包袱就不用放下了,洗把脸,赶紧准备上路吧,新的科考又要开始了。

经过反复研究,最后,三年举行一次科举成为共识,逐渐固定流传下来。

三年大比,自此成为定制。

好了,又逢大比之年,你终于可以一展身手了,想从举子变成进士,还需要经历三次考验。

当时的考试分为三级,第一级是解试,解试是州府一级的考试,一般在每年的八月举行。

不要小看这第一级考试,其实竞争也很激烈。解试不同时期的录取名额差别很大,平均算来,大约每次六、七千人。你可能对这个数字没什么概念,不忙,我们来仔细算一下。

宋朝完成统一后大概有二百五十个州,所以平均到每州也就20到30个人,每个州又会下辖数量不等的县,如此算来,你必须是每个县的前几名才能冲过这一关。

解试合格的被称为“得解举人”,第一名被称为“解元”。

经过残酷的第一轮淘汰,接下来,全国的读书种子都要集中到京城,参加第二级考试——省试。

省试由礼部贡院组织,经过残酷的几天考试,五、六千“得解举人”中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人可以冲出重围。

省试合格的被称为“过省举人”,第一名被称为“省元”。

如果你是这几百人中的一员,还想博取更多的荣誉,那么你要咬紧牙关,迎接最后一级考试——殿试。

三月的崇政殿上,你将和最优秀的读书人进行终极对决,而你们的考官只有一个人——皇帝。

殿试又是宋代首创的一项科举制度,最早主持殿试的皇帝,正是赵匡胤。

赵匡胤这么做,并不是因为他闲得慌,想当把考官过个瘾,其实是极有深意的。

以前,科举考试中有条不成文的规矩,考生一旦中了进士,就可以拜考官为师,成为考官的门生。考生认个老师就相当于拜个码头,将来在官场打拼就有人罩着了。对考官而言,收几个官场潜力股也很划算,将来互相也好有个照应。

到后来,老师上面还有老师,门生下面又有门生,特殊的师徒关系演变成了官场上的政治同盟,竟然形成了一个个以科举为纽带的小集团。

殿试制度创立后,考生进退取舍的最终决定权掌握到了皇帝手中,从此以后,那些高中进士者开始被人称为“天子门生”。  

天子者,皇帝也。

从名义上讲,这些即将步入官场的新秀既是皇帝的臣子,也是学生,他们只能忠诚于皇帝,而不是某个考官。

殿试合格者才能称为进士,刚开始,进士分为甲乙科,后来花样变多了,又分成了五等三甲,上二等为一甲,赐进士及第;三等为二甲,赐进士出身;四、五等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其中,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年纪最轻的则被称为“探花”,到后来,“探花”逐渐变成了第三名的专称,也成了定制。

经过重重考验,如果你依然是榜上有名,那么你确实堪称读书人中的佼佼者了,实在可喜可贺、可敬可佩。

作为你几年勤学苦读的回报,朝廷将会根据你的排名授予一定的官职,虽然起步的官阶也不会太高,但有了科举出身,你在仕途上升中不会受太多限制。如果你的名次很高,位列三甲,甚至是状元、榜眼,你的升迁速度更将超越常人,仕途一片光明。

所以说,你若是生活在宋代,一心想步入仕途,甚至还梦想有朝一日登阁拜相,还是老老实实参加科举考试吧。

- 未完待续 -

    野狐狸讲宋史

     本平台内容皆为原创

     谢 绝 转 载

     小编微信号:nbhanli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匡胤怎样把科举制度打造到极致?
殿试 会试 乡试
省试
伏枥老骥|"化鱼成龙”:中国科举博物馆(2)——南京秦淮风光带深度游(三)
古代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分别能当什么官,考中难度有多大?
​4亿人参加录取了96个?古代科举多难,靠才华还看颜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