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朝的后妃--神宗郑贵妃
“土木堡之变”后的明朝慢慢走向衰落,接下来的几个皇帝也很平庸。宪宗成化皇帝、孝宗弘治皇帝、武宗正德皇帝、世宗嘉靖皇帝、穆宗隆庆皇帝、神宗万历皇帝几个皇帝中,除孝宗外,其他几个皇帝都乏善可陈。特别是到了万历年间,皇帝怠政,几十年不上朝,一心搜罗钱财;而大臣们在徇私结党,互相倾轧。明朝已经到了亡国的边缘。一般认为,明朝末年的党争起源于万历朝,万历年间的党争则是起于国本之争。所谓“国本”,就是指储君的人选,立储君,定国本,这是关系到国家兴亡的大事。而处在这场纷争漩涡中心的就是神宗的郑贵妃和他的儿子——福王郑贵妃像朱常洵。

  明神宗十岁就即位,是整个明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长达四十八年。在万历年间初期,神宗年幼,张居正柄政。张居正是明代少有的权相、改革家,他打着恢复祖制的旗号,着力整顿吏治、推行一条鞭法、巩固边防,使本已奄奄一息的明王朝一度呈现出中兴的气象。万历十年,张居正一死,神宗开始亲政。神宗不仅懒,不上朝、不理政外,还十分贪财。按说整个天下都是皇帝一家一姓的财产,但神宗皇帝十分奇怪,他非要把钱财搜刮进宫,存在自己的小金库里,这样他才欢喜。神宗以采木、烧造、织造、采办为名四处搜刮民财。民怨最大的是派出矿监和税使,就是派出太监去开采金银等矿和去交通要道设关收税。这些矿监税使的唯一目标就是为皇帝敛财。神宗也知道矿监税使是天怒人怨,但在有生之年,自己实在舍不得这项财源。一次神宗病得不轻,自以为将离开人世。召来内阁首辅沈一贯,说:“朕病日笃矣,享国已久,何憾!矿税事,朕因殿工未竣,权宜采取,今可与江南织造、江西陶器万历皇后凤冠俱止勿行,所遣内监皆令还京。”明代政令的发出是由内阁先票拟,进呈给皇帝,皇帝同意之后,便由司礼监代为批红,再发还内阁去执行。沈一贯见神宗有意要废除矿税,大喜,当天便票拟好废除矿税的谕旨进呈,神宗看后同意,也在当晚就回复。但是第二天,神宗感到自己的病竟然要好了,十分后悔,马上派太监传令内阁,说矿税不能废。沈一贯不管,仍然要把昨晚的谕旨发下执行。太监叩头恳求,额头都快流出血。沈一贯终于把谕旨发还。当时人便讥笑沈一贯说:“只要你再坚持一会儿,把谕旨发下执行,百姓便可少受几年的苦了。”神宗国事处理得不好也便罢了,家事也弄得一团糟,对明王朝影响最大的就是那场纷纷扬扬争论数十年的“争国本”案。而这场纷争的中心就是郑贵妃母子。

  郑贵妃,大兴人。万历初年进宫当差,因为受到皇帝的宠爱,慢慢从宫女升至贵妃。在万历十四年,郑贵妃生下皇子朱常洵,国本之争开始浮出水面。

  神宗皇后王氏无子,因此按例应封皇长子为皇太子。郑贵妃所生下的皇子排行第三,皇长子早已出生,但神宗不喜欢,迟迟不肯立为太子。皇长子的生母是妃子王氏。王氏本是慈宁宫里的一个小宫女。一次,神宗来到慈宁宫,叫人端水让他洗手。王氏端水进去侍候,神宗一时高兴,便临幸了她,神宗过后也把这件事给忘了。后来王氏怀孕了,李太后追问此事,神宗矢口否认。李太后命人拿出内起居注。明朝有制度,皇帝私幸宫女,都由随侍的文书房宦官在内起居注上记录下来,以备以后查核。神宗看白纸黑字,无法抵赖,李太后又在旁边劝导说:“我老了,想早点抱孙子。如果能早点生下皇子,这也是祖宗有灵,社稷保佑。”神宗这才勉强封王氏为恭妃,同年八月,恭妃生下皇长子——朱常洛。

  神宗不喜欢恭妃,也不喜欢朱常洛,而郑贵妃一直受到神宗的宠爱。郑贵妃生下朱常洵后,神宗又把她进封为皇贵妃。神宗还向郑贵妃立下誓言,以后会立朱常洵为太子。外廷见皇帝迟迟不立皇长子,而对郑贵妃又宠爱逾分,纷纷担心皇帝会舍长立幼,坏了祖宗的家法。因此诸大臣纷纷上书,要求早日确定皇长子朱常洛的地位。李太后也对神宗施加压力。一日,李太后故意问神宗:“外廷的大臣都说应该早立长哥)长哥,明宫是对皇太子的称呼),皇帝打算怎么办?”神宗说:“可惜常洛是都人)明宫中称宫人为都人)所生!”李太后大怒,说:“你也是都人的儿子!”原来李太后也是宫女出身。神宗马上伏地请罪,无地自容。

  虽然皇帝高高在上,但也不能为所欲为,神宗也不敢冒此天下之大不韪。他心中又始终不想让自己所宠爱的郑贵妃失望。对于群臣早立皇太子的呼声,神宗只能采取拖延战术。他一会儿说,皇长子常洛还太小,等他再年长点再说;一会儿又说,祖宗的家法是立嫡不立长,常洛虽然是长子,但是庶出,皇后现在还年轻,以后还可能生子,那时该怎么办呢?群臣也知道神宗说的这些是托辞,但也没有办法,双方就这样僵持不下。而从中可以看出神宗对于郑贵妃一直是一往情深,为了她一人甘愿与满朝文武对抗。

  明代女子饰物朱常洛身份迟迟未确定给朱常洛出阁读书、行冠礼、选婚等事造成很大的麻烦。因为作为亲王还是皇太子在这些事上规格和礼仪上都不一样,因此朱常洛到了十三岁还没有出阁读书。群臣还为这些事到文华门,集体上疏请愿,但神宗就是不让步。谁知这件拖了十几年的难题,竟因为神宗与郑贵妃的一次小小口角而解决了。

  万历二十九年,神宗病了,时常晕迷,只有无子的王皇后在一边照顾。王皇后见神宗病得这么重,时常偷偷哭泣,而郑贵妃却不知正在图谋什么。神宗知道了很生气。神宗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又叫把朱常洛的玉碗拿来。以前家宴时,神宗曾赐给朱常洛、朱常洵各一个玉碗,朱常洛那个由郑贵妃代为收藏。而这时神宗叫郑贵妃拿出来时,郑贵妃说已经找不到了。神宗叫郑贵妃拿朱常洵的玉碗来,郑贵妃一下子就找了出来。神宗为此大为震怒,当晚就下了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的诏书。第二天,神宗又后悔了,下诏说太子改期再立。沈一贯碍于舆论,这次立场倒是坚定,说:“万死不敢奉诏!”因此,朱常洛终于被册立为皇太子。

  当然关于国本的争论并没有因此结束,万历三十一年,又发生了“《续忧危竑议》妖书案”。当时围绕朝中大臣为了立储一事分裂为两派,一派是以内阁首辅沈一贯为首的官吏,他们虽然口头上也赞同早立皇长子为太子,但也常常迎合帝意,想两面讨好。而另一派是以沈鲤为首的正直官员,他们立场坚定,言辞愤激。两派中又掺杂着复杂的切身利害关系,他们借着国本的争斗,常常利用匿名的印刷品来互相攻击对方。早在万历二十六年,京师里就流传着一篇《忧危竑议》,它是作为《闺范图说》的跋而出来。《闺范图说》,是山西按察史吕坤采编历代烈女事迹而成。这本书后来流传进了宫中,神宗皇帝特地把这本书赐给郑贵妃。郑贵妃嘱咐伯父郑承恩把这本书翻刻。当时有人匿名写了这本书的跋,题为“忧危竑议”,里面援引历代很多嫡庶废立的故事,攻击吕坤的这本书是为扶立郑贵妃的儿子为皇太子而大做宣传。这件事牵连到郑贵妃母子还有伯父郑承恩等人,郑贵妃到神宗面前哭诉,神宗雷霆大怒,既然查不出《忧危竑议》是谁写的,只能把账算到那些强烈要求立朱常洛为太子的官员身上,强硬派或被夺俸,或被贬职,或被流戍。

  朱常洛虽然已经被立为太子,但是地位并不稳固,各种妖书案的出现就是因为这种情况。例如朱常洛做了太子后,恭妃本来应该母凭子贵,虽然不能像宣宗孙贵妃一样当上了皇后,但至少也应该进封为贵妃。但神宗好像是忘了这件事一样,对恭妃和朱常洛很冷淡。相反,对于郑贵妃母子,神宗是百般疼爱、万分迁就。如朱常洵被封为福王之后,神宗在洛阳为他建造的王府用银二十八万两,十倍于常制。亲王受封后,应该马上到封地,而且不能进京。郑贵妃受不了母子分离的苦,坚持不让福王去洛阳就藩。神宗对此也十分迁就,对朝廷的大臣们说:“等拨给福王的庄田四万顷凑足,再让福王就藩。”以前亲王就藩,除岁禄外,量给草场牧地,或者是废壤河滩,最多也不过数千顷。神宗为宠爱福王,一开口就要四万顷良田,这不知要筹措到何年何月?群臣哗然。后来神宗又借口让福王留下来给李太后祝七十大寿,等祝完寿明年再走。李太后对神宗过分宠爱郑贵妃母子也很不满,对郑贵妃说:“连福王都可以留下来为我祝寿,我那封在卫辉的儿子潞王能进京吗?”郑贵妃听了,才不敢再留福王。万历四十二年,福王正式离开京城到洛阳,这场沸沸扬扬闹了几十年的国本之争终于告一段落。

  明花梨木嵌螺钿花鸟盒可是事情并没完结。万历四十三年,发生了著名的“梃击案”。当时朝廷人心惶惶,谣言四起,都说郑贵妃想谋立福王。郑贵妃向神宗哭诉,神宗说:“外面的谣言很难根除,要去求太子。”在贵妃的恳求下,太子朱常洛和神宗一起召见群臣。两人在群臣面前表现得父慈子爱,十分和睦。神宗板着脸对群臣说:“太子仁孝,朕一向十分疼爱,况且福王现在远在千里之外,我怎么可能更立福王呢?你们不会轻信外边的传言。”朱常洛也学着父亲的腔调说:“我们父子是何等亲爱,而你们如此议论纷纷,是自己想做一个不忠的臣子,而让我做一个不孝的儿子吗?”至此,国本的纷争才真正落下帷幕。而郑贵妃从此隐居宫中,直到崇祯三年过世,而在崇祯十四年,闯王的大军攻下洛阳,她那养得肥肥胖胖的儿子福王朱常洵享福也终于到了尽头,被做成肉糜,被恨他入骨的百姓哄抢而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朝国本之争,最大赢家转眼成最大输家!
明代梃击案始末解密
万历皇帝躲进深宫25年不见群臣,一六品小官逼他现身
明朝最倒霉的皇帝——朱常洛
最悲催皇帝:晚明三大疑案都跟他有关
从成长中的性格缺陷,看“一月天子”的惨淡人生——明光宗朱常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