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诗成语61】白居易之“居大不易”:先安心,再安居
【成语】居大不易
【释义】本为唐代诗人顾况以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后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维持。
【出处】唐·张固《幽闲鼓吹》:“白尚书应举,初至京,以诗谒著作顾况,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 ”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因为父亲白季庚在外地做官,所以白居易在十岁之前,一直在出生地新郑东郭宅,和母亲陈氏一起生活。直到德宗建中三年(782年),他十一岁的时候,才跟着时任徐州别驾的父亲白季庚,来到符离这个地方住下。

来符离本来是为躲避河南那儿的藩镇之乱的,但到了符离后,两河(河北道与河南道)用兵仍然猛烈,且随时会波及徐州。为了确保孩子安全,白季庚便把几个孩子分别送到几个相对安全的地方避难。在父亲的安排下,白居易到了越中,投奔在那里当县尉的堂兄。

在美丽的吴越之乡,在叔父和堂兄的照应下,白居易度过了四年多衣食无忧的时光。他以一个少年的眼光打量着这个世界,看到了烟雨江南的美,也看到了下层劳动者的艰辛。

少年白居易也体验到了一种身在异乡的孤独。他读书学诗更加卖力刻苦,他想用苦学来排解寂寞,也为以后科场胜出作准备。

听说如果进士及第就可以进身官场后,白居易的学习就近乎疯狂了,一天天下来,他的身体渐渐出了毛病,除了虚弱之外,因用眼过度,视力也开始模糊;天天不断握笔写字的手指也磨出了茧子。

他打定主意:只要当了官,就一定当一个正直无私、真心为民办事的好官,就要用手中的权力将劳苦的民众从水火中解救出来。

一天,他来到野外,看到了遍地返青的野草,联想到自己住在新郑和符离时,时常会在冬天和小伙伴一起去田野烧荒的情景,枯草虽被烧了,但来年春天,原来的地方依然会草青花艳。

回到住处,十六岁的白居易脑中作着参加科举考试的设想,提笔写下了这首《赋得古草原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写完这首诗,白居易告别了堂兄,只身来到了京城长安。

一入长安,白居易才见识到什么是繁华,什么是希望。

来京之前,有人告诉他,要想在京城立足,诗文写得好只是其一,最关键的还要有重量级的文人举荐。

所以,到长安后,白居易就开始打听京城那些文人的名字和住处。

他听的最多的名字是:顾况。

顾况眼下最受宰相李泌的赏识,已被引荐入朝,任著作郎。

经人指点,白居易找到了顾况的住处。

这日,白居易揣着那首《赋得古草原送别》,来到了顾况的府中。

年近花甲的顾况,见一稚气未脱的少年,冒冒失失地前来拜访,就笑问:“叫什么名字啊?”

“白居易。”白居易怯怯地答道。

顾况一听白居易报上名字,就笑了,他重复了两遍“居易”,然后就用嘲讽的语气道:“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啊!”

白居易羞羞地笑了下,没作回应。

“既然来了,那就看看你的本事吧,带诗文来了吗?”顾况伸手道。

白居易立即掏出那首《赋得古草原送别》,恭敬地递上去。

不读不要紧,这一读,顾老先生脸上的表情慢慢就变了,由不屑,到疑惑,到惊讶,最后到大喜。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顾况出声念完这两句诗后,又指着诗稿,大声对白居易说,“能写出这样的诗,别说居长安,就是居天下都不是一件难事!老夫刚才说的‘居大不易’,就当是玩笑话好了。”

顾况这一夸,立即让白居易的诗名在京城四处传播开来。

因为还不具备参加进士考试的资格,加上身体又出了状况,面见顾况后,白居易很快又回到了江南。

次年,白居易的父亲转任衢州别驾,白居易随父到了衢州。其后,他经历了父亡、守丧、移家洛阳等事,直到贞元十五年(799年)二十八岁时,才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第二年二月以第四名登第。

三十三岁,白居易又通过“书判拔萃科”考试,与元稹同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一职。

终于做官了,有了稳定的薪俸收入了,白居易的生活有了保障,且上班又不忙,他对这样的状态还是比较满意的:

小才难大用,典校在秘书。

三旬两入省,因得养顽疏。

茅屋四五间,一马二仆夫。

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馀。

既无衣食牵,亦少人事拘。

遂使少年心,日日常晏如。

刚参加工作,要想在京城买房,那还是不现实的。所以白居易只能在新安里租四五间茅屋来住。

在此后的四十余年时间里,白居易一直在升官,工资待遇也一直在提高。可自从有了元和六年(815年)的那次因上疏而被贬为江州司马的经历,又亲历“牛李党争”过程中的互相倾轧,白居易逐渐认识到现实的黑暗和斗争的残酷,也充分看清了“人在官场,身不由已”的实质,因此,他开始主动避开京城,远离斗争漩涡,尽可能在相对平静的环境中,做一个独善其身的乐天派。

所以,在这样的心态下,白居易即使具备了在长安买房的能力,他也只会选择租房的方式在那儿居住。

当主客郎中时,他搬出新安里,开始租住在新昌里;任左赞善大夫时,租住在昭国坊;当上刑部尚书,就转租在宣平坊。在京期间,他还一度寄住在水崇坊的华阳观。

文宗大和三年(829年),白居易始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这一年起,他开始在洛阳履道里第安家并着手经营自己的宅院。

六年后的甘露事变后,看透了时局的白居易终于要选择彻底退出朝政了:

祸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

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

退居二线的白居易没有“独往青山”,而是悠然回到那个洛阳的小家,享受天伦之乐去了,这正如他的《池上篇》所言:

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勿谓土狭。勿谓地偏。足以容膝,足以息肩。有堂有庭,有桥有船。有书有酒,有歌有弦。有叟在中,白须飘然。识分知足,外无求焉。如鸟择木,姑务巢安。如龟居坎,不知海宽。灵鹤怪石,紫菱白莲。皆吾所好,尽在吾前。时饮一杯,或吟一篇。妻孥熙熙,鸡犬闲闲。优哉游哉,吾将终老乎其间。

连“宅”带“园”,共十五亩,真正实现了“居大”、“居易”的目标。虽然不是在京城,但白居易是满足的,是逍遥自在的,而他在为官期间又没有主动或被动害人,坦然面世,这或许是他最后能活到七十五岁高龄的原因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朝诗人白居易被取笑“居大不易”, 献上一首诗立刻让那人刮目相看
文史典故|居大不易——白居易被人看不起?
居大不易
每日一成语:居大不易
“长安米贵,居之不易”:少年白居易被轻视后,一首小诗扭转看法
汉听日历丨10月3日居大不易 偌大北京,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