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皇权的衍生物 第十八章:贞观之魂——长孙皇后(15)唐与后妃篇


上一章说到唐朝开放风气下的走入宫闱的女子们,遇到圣明的皇帝之时,较高文化修养的后妃便是皇帝的贤内助。

《贞观政要·论政体》记载:

“太宗自即位之始,霜旱为灾,米谷踊贵,突厥侵扰,州县骚然。帝志在忧人,锐精为政,崇尚节俭,大布恩德。是时,自京师及河东、河南、陇右,饥馑尤甚,一匹绢才得一斗米。百姓虽东西逐食,未尝嗟怨,莫不自安。至贞观三年,关中丰熟,咸自归乡,竟无一人逃散。其得人心如此。加以从谏如流,雅好儒术,孜孜求士,务在择官,改革旧弊,兴复制度,每因一事,触类为善。”

根据唐太宗继位之前和继位之后的风气对比,我们不难看出唐初贞观年间,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欣欣向荣,如此清明的政治风貌,大部分人都无不赞扬唐太宗的历史功绩。但是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搞事”的女人,这个助太宗创造辉煌的贤妻良佐就是长孙皇后。

                        初结良缘  武德斡旋

长孙皇后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出生,出自名门之后,长孙氏的父亲长孙晟是右骁卫将军,母亲高氏是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长孙皇后是长孙晟的幼女,谈及小女婚事,他的伯父长孙炽十分欣赏当时唐国公李渊睿智大气的妻子窦氏,因为窦氏年幼时曾劝说舅父周武帝宇文邕为了北周大局优待突厥皇后。长孙炽认为窦氏这样一个有见识且优秀的女子必然会教出出色的子女,因此劝说长孙晟为年幼的长孙氏与唐国公家结下姻亲。一个是“少好读书,造次必循法则“,且能观古善恶以自鉴的女子。一个聪明骁勇,识务过人男子,此乃良配。

然而,在婚约定下后不久,长孙晟于大业五年(609年)去世了,随后长孙兄妹与母亲被同父异母兄弟斥还舅家。长孙氏的哥哥长孙无忌和李世民是少时好友,舅舅高士廉见李世民非常人可比,又知晓长孙氏幼年时的婚约,便在长孙氏父丧期满后,就开始促成此事,将长孙氏许配给他。

于是在大业九年(613年),13岁的长孙氏,便在这豆蔻之年与时年16岁的李世民完婚,从此开始了与李世民互爱互信,相知相伴的一生。

隋末暴政,民怨沸腾,各地反隋势力纷纷揭杆而起,群雄纷争。

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李家军队举义旗而起义,很快异军突起,并一路过关斩将,于同年十一月入主长安,先奉代王杨侑为隋帝,改当年年号为义宁。同月二十二日李世民被封为秦国公, 次年三月初九,又改封赵国公。因此长孙氏随丈夫李世民先后为秦国夫人和赵国夫人。

义宁二年(618年)五月二十日李渊受禅登基为帝,国号唐,改元武德。六月初七,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死太子和齐王。不久,唐高宗李渊封李世民为秦王,长孙氏亦随之受册为秦王妃。同年八月,李世民继皇位,长孙氏被立为皇后。

                    顾全大局  拾遗补缺

长孙皇后生性简约,不喜欢浪费,所需的东西,够用就可以。 对于皇子要求也很严格。她经常训戒诸位皇子,要求他们以谦恭节俭为先。 即便对于自己的亲生子女也不例外。

长孙皇后的长子李承乾,自幼便被立为太子,由他的乳母遂安夫人总管东宫的日常用度。遂安夫人对于太子十分上心,觉得东宫之内器物还不够,于是在长孙皇后面前屡次要求增加费用。长孙皇后虽然爱护儿子,但并不想助长东宫的奢侈之风。她对遂安夫人说:“身为储君,所患者德不立而名不扬,何患器物之短缺与用度之不足啊!”于是驳回了遂安夫人的请求。贞观的风气从此处也有所体现。

有时候,唐太宗和她谈及朝廷上赏罚大事,每一次她都推辞说:“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妾以妇人,岂敢豫闻政事?”太宗一再追问的情况下,她就干脆正襟危坐,一言不语。

贞观六年,长乐公主下嫁其舅长孙无忌之子长孙冲。太宗因为公主是长孙皇后而出,特别宠爱,命令备置长公主出嫁嫁妆的两倍给长乐公主。按照唐朝的制度,皇帝的姐姐长公主和皇帝女儿公主按照官爵都是视一品,因此魏征劝谏说道:

“昔汉明帝时,将封皇子,帝曰:'朕子安得同于先帝子乎!’然谓长主者,良以尊于公主也,情虽有差,义无等别。若令公主之礼有过长主,理恐不可,愿陛下思之。”

仍是劝太宗皇帝按照标准配置,太宗下朝后,将魏征的话原封不动告诉给长孙皇后,长孙皇后说:

“尝闻陛下重魏徵,殊未知其故。今闻其谏,实乃能以义制主之情,可谓正直社稷之臣矣。妾与陛下结发为夫妇,曲蒙礼待,情义深重,每言必候颜色,尚不敢轻犯威严,况在臣下,情疏礼隔,故韩非为之说难,东方称其不易,良有以也。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有国有家者急务,纳之则俗宁,杜之则政乱,诚愿陛下详之,则天下幸甚。”

简而言之就是非常赞同魏征之谏,并且因此事还专派宦官到魏征家给他赏赐,并且鼓励他永远都要按照这样的进谏态度对待皇帝。


          抑退外戚  防微杜渐

长孙皇后经常和唐太宗谈论古事,常常言及太宗心腹之事,所道己见,太宗颇为收益。

他的哥哥长孙无忌与太宗年幼相交,加上又是外戚,又有佐命大公,太宗对他也是推心置腹,委以重任,对其礼遇群臣莫及,他可以随时进出太宗皇帝寝宫。按理说这样的受宠,非丞相之位莫属。但是挡住长孙无忌官道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妹妹长孙皇后。长孙皇后说:

“妾既托身紫宫,尊贵已极,实不愿兄弟子侄布列朝廷。汉之吕、霍可为切骨之诫,特愿圣朝勿以妾兄为宰执。”

长孙皇后以前朝外戚乱政之鉴劝谏太宗,可是太宗不听,还是执意把长孙无忌封为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右仆射。官位均是按最高俸禄供给,长孙皇后劝不了皇帝,又改权兄长长孙无忌。太宗皇帝不得已,只好改变主意,改封长孙无忌为散官开府仪同三司,变个法儿给长孙无忌给了个类似于丞相俸禄的官儿,长孙皇后这才罢休。

同时,在她缠绵病榻,临死之前,劝谏太宗:“妾之本宗,幸缘姻戚,既非德举,易履危机,其保全永久,慎勿处之权要,但以外戚奉朝请,则为幸矣。“

她不仅在世之时断了兄长的官路,死前也怕因为娘家人因自己的福荫而身居高位,引祸上身。

长孙皇后生前曾以古代妇女得失的事迹作《女则》三十卷,还曾经著转文驳斥明德马皇后(汉明帝之后)不能从根本上抑退外戚,而是仅仅告诉他们不要过于奢靡,认为这不过是先开其祸源,后防其末事而已。等待长孙皇后逝世,宫人们将《女则》一书奏呈太宗,太宗看罢异常悲痛,拿着《女则》给近臣们看,说到:“后此书可用垂后,我岂 不通天命而割情乎!顾内失吾良佐,哀不可已已!”

                  抑退外戚  防微杜渐

长孙皇后虽然不主动出面干涉朝政,但她对于贤良却从来看重。唐太宗是一个性情中人,手下谏臣众多,尽管太宗善于调整心态,听取意见,但难免有被冲撞的时候。盛怒之下,也会出现过失。这个时候,身为妻子的长孙皇后就会发挥她的柔性力量,安抚丈夫,护佑贤良。

最著名莫过于“朝服进谏”。一次李世民下朝回宫后,十分气愤地对妻子说:“我以后找机会一定要杀了那个乡巴佬!”长孙皇后问道“是谁惹怒了陛下?”,李世民回答说:“魏征经常在朝堂上羞辱我。”长孙皇后面对盛怒中的丈夫。既没有顺水推舟出言煽动,也没有唯唯诺诺,默不敢言。她做了一个奇特的举动,暂时不理会丈夫,退到里间,换上了正式的朝服。然后走到丈夫面前表示祝贺。李世民十分惊奇,询问妻子的用意。长孙皇后则笑着答道:“我听说君主开明则臣下正直,如今魏征正直敢言,是因为陛下的开明,我怎能不祝贺呢!”太宗听了转怒为喜,之后更加重视魏征。

同样受惠于长孙皇后的还有房玄龄,当时房玄龄因过错被遣回家,长孙皇后便对唐太宗说:“玄龄侍奉陛下时间最久,为人小心谨慎,颇有奇谋秘计,他知道的事情从无泄露,如果不是有大的过错,希望陛下不要放弃这么一位大臣”。太宗听了妻子的意见,觉得有理,之后便再次重用了他。  详观上面两件事情,长孙皇后对于太宗的影响力自是不用多说。自古国家将兴,必有明君临朝,而又有哲后作配。关雎美后徳,长孙皇后维护中正之臣,实不负关雎之美。

纵观长孙皇后的一生,她与太宗从少年结发,一起互相扶持,走过了二十三载。对于贞观之治的呕心付出,亦是万世称颂。长孙皇后的“文德”这两个谥号皆为美谥,尤其是“文”这个字。唐人认为“文”是最好的谥号,“为美无以尚也”,就算是在美谥里,也没有哪个谥号能比文还要美好。可见在唐太宗的心目中,只有“德”这个单谥并不足以表现出妻子的美好,只有再加上唐人最为尊崇的“文”这个谥号,才能表现出长孙皇后的盛德。

后世贤相张居正曾在《帝鉴图说》:

“尝考自古创业守成之令主,虽圣明天挺,然亦有内助焉。观长孙皇后之于唐太宗,虽夏之涂山,周之太姒,无以过之矣。太宗外有忠臣。内有贤后,天下安得不太平。”



作者:三步一叩首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1e5062132b49
來源:简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武则天唯一无法超越的女人是谁?
古代贤德皇后的为妻之道
一代名留千古的绝代美女
长孙皇后
唐凌烟阁功臣之首,结局却最悲惨——长孙无忌
史上最会讲故事的皇后,从不干预朝政,靠着讲故事,救下很多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