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俄国反恐实录(二)剧院梦魇

2002年10月23日,40多名车臣绑匪闯入一座位于莫斯科东南区的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大楼剧院,胁持文化宫内的850多名人,要求俄罗斯军队撤出车臣。10月27日,俄国军警及阿尔法小组以秘密化学气体麻醉表演厅内所有人,将车臣绑匪歼灭,事件导致39名恐怖分子被击毙,至少130名人质因为俄罗斯军队的麻醉气体而死亡。

俄罗斯记者报道人质事件

“人质已被击毙,快放弃抵抗投降”——对俄罗斯人的解救人质方式,网上有这样一句流行词。虽说是在调侃,但战斗民族对付绑架分子确实是态度异常强硬,而这次事件就是这一风格的很好体现。使得俄国反恐行动闻名于世并且饱受争议。

2002年10月23日,晚9时左右,四五十名车臣绑匪闯入莫斯科东南区轴承厂文化宫剧院,将在那里看音乐剧的700多名观众、100多名演员和文化宫的工作人员扣为人质。

非法武装劫持人质的头目巴拉耶夫要求俄罗斯在一周内撤出车臣,否则,他将引爆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大楼。他们警告:警方每打死他们一人,他们就杀死10名人质。随后,大约30人被释放,包括儿童和外国人。人质们通过电视台向普京呼吁:“我们要求您作出明智决定,结束战争。我们厌倦了战争,希望和平。”

10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取消了出访计划。俄罗斯解救人质工作小组同绑匪取得联系并开始谈判。普京态度坚定,他在电视上公开讲话,表示对车臣战争的立场不变。他命令特种部队“准备解救人质,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人质的安全”。联合国安理会一致谴责劫持人质的恐怖行为,并呼吁无条件释放人质。

10月25日,午夜,俄罗斯著名的车臣战地女记者波利特科夫卡娅充当了绑匪和当局的调停人,并与绑匪会谈。她说,如果当局不给出计划从车臣撤军的证据,叛军将采取“最极端的措施”。她说,普京必须表态结束车臣战争,从车臣撤出一切军队。期间,陆续有人质被释放。

10月26日,3时30分,剧院内传出枪声和爆炸声。据俄罗斯官员说,绑匪打死两名人质。一些人质然后试图逃跑,绑匪向他们开枪。八名人质逃脱。凌晨5时30分,俄罗斯人决定强攻。特种部队释放了一种能让人迅速麻醉并丧失行动能力的“不知名化学气体”。特种部队挖开墙洞,用气泵将麻醉气体通过剧院的通风系统释放,随即特种部队冲进剧院,从走廊强攻,与剩余绑匪进行了激烈的枪战,长达一小时。30多名绑匪或者死于麻醉气体,或者在战斗中被击毙,包括绑匪头目巴拉耶夫。特种部队对所有清醒和不清醒的绑匪,全部爆头。早晨7时10分,战斗结束,目击者称有三个绑匪活着被抓(后来俄国政府宣称绑匪全部被击毙)。特种部队士兵开始陆续救出人质,大量尸体被同时抬出。

武装分子头目巴拉耶夫

俄罗斯官方事后称,一共有130名人质(包括9个外国人)和40名车臣武装人员死亡。人质死亡数三倍于绑匪,从行动角度看,这算是一次失败的人质解救。但是,从政治角度看,俄罗斯人展示了他们不惜牺牲人质也不妥协的强硬,反过来遏制了更多此类事件的发生。

此次营救行动中有一些好的地方值得总结和学习。首先,在得知恐怖份子劫持人质后,政府迅速派出警察和军队将剧院周围进行封锁,防止了一些不知情的群众受到伤害。但是很可惜,这一点在别斯兰人质事件中没有善加利用,导致了大规模死伤。

当局在距离剧院只有100米的地方迅速设立指挥中心,有利于观察敌情,了解敌人的最新动态。

夫拉狄米普罗尼契夫将军迅速命令阿尔法特种部队在剧院上方装光纤摄像机和麦克风,以了解恐怖分子行为和所持武器的重要资讯,有助于制定营救计划。这一点为特种部队顺利突入剧院做了前提。事发第二天,恐怖分子放出了40名人质,当局迅速与他们进行会谈,从中收获了很多局院内的真实信息,知道了敌人的数量、武器装备等,有助于当局判断局势和采取措施。

在考虑麻醉瓦斯这一方法可行与否时,当局抓住的一点信息是极为关键的,即恐怖分子没有得到巴拉耶夫的命令是不会引爆炸弹的。 同时,当局以政府愿意接受谈判为诱饵,让车臣反抗军产生错误的胜利和安全感,一方面获得了更多的营救时间,另一方面能让恐怖分子降低警惕性,有助于寻找到进攻机会。并且,当局再次以“明早普金会与你们进行谈判”为诱饵,让恐怖分子稳定了下来,放松了警惕,这也为最后的进攻创造出了机会。同时,巴拉耶夫唯一的一次离开观众席,当局就抓住机会采取行动,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营救人员在看见有人质走出剧院后还等了四十分钟才进入,这对时机的把握是正确的,至少能确保观众席内的车臣人已基本全部被气体晕倒,不会引爆炸弹。

综上所述,这次行动干净利落,高效迅速,可以作为城市反恐作战的模板加以研究学习。阿尔法特种部队也因其专业性和强大的战斗力深受世人称赞。

阿尔法特种部队向剧院冲击

当然了,此次行动导致人质死亡较多,可以讲在结果上不是很成功,说明此次行动也有较大不足。

在事件发生12小时后,巴拉耶夫情绪已不稳定,但当局以无任何交换的条件要求恐怖分子投降。这是极有可能造成恐怖分子愤怒而杀害人质的。

在当局以政府愿意接受谈判后,过长时间没有动静,让恐怖分子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变化,极有可能处决人质。并且,人质长时间在这种紧张氛围下,精神压力可能过大。

黑寡妇恐怖分子

营救行动中,气体的放入会让不知情的人质采取错误行动,极有可能造成混乱,引发大量人质的死亡。医生、医院、救护车对灾难的规模没有准备好,这一点是营救行动中存在严重失误的地方,没有做好时后的营救工作安排。并且被营救出来的人质被以各种姿势随意丢放在地上,导致了很多人被自己的舌头噎死,政府救援准备工作也不到位。气体成分被作为机密不公开,这阻碍了医生的救援工作,最终造成一百多名人质在救援过程中死亡。

并且,在这一事件中遇难者的亲属们怀疑实际的伤亡人数要比政府所公布的高得多,他们要求俄罗斯政府对此作出解释。

2002年12月24日,莫斯科一家法庭举行听证会,开始审理数十名莫斯科人质危机幸存者向莫斯科市政府索赔一案。美联社报道说,原告索赔金额总计接近4000万美元,数额之高在俄罗斯闻所未闻。

不幸的是,车臣恐怖分子的嚣张气焰并没有平息。一年多后在别斯兰,一场更大的人质事件发生,事件中有1200多人被车臣叛军劫为人质,人质死亡333人,其中很多都是儿童。

惊心动魄的莫斯科人质事件在短短3天内解决了。但这一事件无论对于普京的内政外交、他的政治前途,还是对俄罗斯民众的心理,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莫斯科人质事件:俄军战术、细节全盘揭秘(图)
人质已被击毙,绑匪统统杀光。。。
糟糕透顶:俄特种部队强力反恐,击毙39名劫匪,却误杀129名人质
什么才是精锐毛子,俄罗斯三大特种部队经典战绩 人质:经典?
历史上的今天 2002 年 10 月 23 日 莫斯科剧院的人质危机
“别斯兰人质事件”13年祭 阿尔法作战照片曝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