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女王收下了乞丐为她献的花,英格兰人民感觉他们的晴日到了

还原历史真相,让我们在历史的海洋里,汲取营养,开阔我们的视野,以便学以致用。

今天我要讲的是一位在英国历史上很有名气的女王,或许我不说,您也知晓了。

在我这篇历史文章的题目中,说到了英格兰人民的晴日。其实是英格兰人民看到了幸福的曙光的意思。

我着重从两个方面来论述一下我的观点吧。

第一个方面是:我们知道在伊丽莎白即位前,是由她的姐姐玛丽一世当国王,她被人民称为“血腥玛丽”,可想在统治英格兰的时候,是多么的森严。所以,说当伊丽莎白即位后,人民从她亲民的细微的举动,感到了英格兰的晴日了。

第二个方面是:伊丽莎白有效的折中了宗教路线,为后来的统一打下了基础。

1558年的一天,25岁的伊丽莎白正坐在哈特福德庄园的一棵橡树下看书。一群王公贵族策马而来,纷纷在她身边下跪,称呼她为女王。那一刻,她双手合十向上天感激道:“这是神的奇迹啊!”她一直期待的那一天终于来临了。

与姐姐玛丽相比,伊丽莎白的早年命运也并未好到哪里去。她的性格并不像玛丽那样古怪,而是出人意料的早熟和敏感。她非常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小小年纪便能说一口流利的希腊语、法语、意大利语及西班牙语等。面对父亲的薄情寡义,伊丽莎白在青春期时便冷淡了一个女孩的生活重心—婚姻。

在挨过了姐姐玛丽一世的腥风血雨之后,新教徒伊丽莎白一世的登基宛如英伦头顶的一轮晴日,成为英国民心所向。从被贵族们称为“女王”的那天起,伊丽莎白就开始任命新内阁的工作。王公贵族们惊讶地看着这位新女王的王者风范,纷纷倾倒。

1559年1月15日,人们欢呼着、簇拥着伊丽莎白一世在西敏寺进行了加冕典礼。在去往加冕的途中,女王收下了路边一个乞丐为她献上的鲜花,并将这束鲜花一直带进了西敏寺教堂。人们为这一举动热泪盈眶,他们感知到了新女王的诚恳与善良。在加冕典礼上,人们高呼“上帝佑护我王”,伊丽莎白一世则睿智地回应道“天佑我民”。 世则睿省地回应追“大佑我民。在她加冕的那个下午,英国变成欢乐的海洋。

伊丽莎白一世开始执政时,英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在外,英国在欧洲大陆的最后一块陆地加莱被法国人夺去,从此英国真正成为一个大西洋上的岛国;天主教与新教之间的宗教矛盾从未止息过。

在当时负债累累的情形下,伊丽莎白一世确立了自力更生的岛国民族信念,英格兰民族的自我意识从这一刻开始觉醒。另一方面,伊丽莎白在即位之初,罗马教廷就拒绝承认她王位的合法性。她顺势带领英国脱离与罗马教皇的关系,宣布英国为新教国家,并发布至尊法令,将政教大权一齐抓在自己手中。

她以左右逢源又坚持原则的政治手腕,选择了一条折中的宗教路线,使新教与天主教至少在 外表上取得平衡,重新确定了圣公会外圆内方、兼收并蓄的特寺质,使其成为英国人区别于欧洲其他国家的特有标志之一。

1571年,伊丽莎白一世主持定稿《三十九信条》,编入《公祷书》,沿用至今。《三十九信条》采取中间立场,宽容而中庸:既与天主教刀两断,又保留其基本形式;既坚守新教要义的“因信称义”,又与加尔文的严酷无情保持距离;既对马丁·路德的一些看法保持沉默,又对激进的再浸礼派进行批评。无论如何,伊丽莎白一世的宗教方针使得英格兰至少与信仰新教的苏格兰能达到“貌合”为后来的统一打下了基础。

伊丽莎白可以说针砭时弊,为当时的英国开出了很有药效的良方。让英格兰人民看到了希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敌舰队”的覆灭(上)
英国王室的前尘往事之都铎王朝:红白玫瑰合一,缔造黄金时代
托起“日不落帝国”的女人:伊丽莎白一世
星球 · jun | 从九日女王到血腥玛丽
从正牌公主沦落为私生女,一代绝色如何走上血腥暴君之路?
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气势汹汹杀向英国,它们为什么要开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