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罗马人的故事(3)—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本文内容主要参考于盐野七生《罗马人的故事》

此时的古罗马广场,充满了对傲慢者塔克文的不满情绪,然而没有人会意识到,这样的一次丑闻事件,竟一举改变了罗马两百年来的政体,而这其中的带头人,路奇乌斯·尤尼乌斯·布鲁图斯(Lucius Junius Brutus),成为了罗马首届执政官之一。

布鲁图斯其实是傲慢者塔克文的外甥,他建立的新政体中,不再有国王一职,国家由两位执政官共同负责,且任期仅有一年,元老院和市民大会继续保留。

一场重大的政体变革,不会在平静中度过。首先开始动作的是罗马的年轻人,由于新政体下要进入元老院并进一步成为执政官,必须首先是一家之长,这些年轻人无法像王政时代时,有英勇表现便可直接被国王提拔。然而很快这场叛变即被揭发,主谋们被处死,这其中还包括执政官布鲁图斯的两个儿子。

布鲁图斯处死自己的儿子

此时被放逐的先王塔克文正在游说伊特鲁里亚人,借兵以打回罗马,听说年轻人行动的失败,便直接展开了对罗马的进攻。此次战役,罗马方险胜,不过,布鲁图斯阵亡于此。

“亲民者”瓦莱里乌斯,是布鲁图斯死后的执政官,面对新政体创立者的离去,当务之急便是稳定人民情绪。“亲民者”的称谓正是源于他在战后一系列的亲民政策,他将之前一直由国王掌管的国库交于财务官,为体现对人权的尊重,他提出凡享有市民权的人,皆有向市民大会提出诉讼的权利。

一系列的法律逐渐安抚了市民们对体制改革下的不适应,然而由于与伊特鲁里亚人的战争,导致国内一部分伊特鲁里亚人的外流,而掌握了大量的先进技术的他们正是罗马国力的保障。国力的衰退,让拉丁同盟中的罗马,陷入了与各领国的反目战争中。

在这种处境下,罗马迎来了伊特鲁里亚人的又一波攻击,这次被塔克文说服的是伊特鲁里亚联邦的丘西国王,战绩显赫的波塞纳。罗马7个山丘被团团包围,波塞纳企图让罗马因弹尽粮绝而败。然而这场危机很快就随着波塞纳的和谈而化解,据说是波塞纳遭到一位罗马人的营中刺杀,被抓后,此人拒不招供,并声称他的死不会终止对他的刺杀。不管怎样,波塞纳最终提出了和谈,而且条件都还满意,罗马归还了前年拿下的波塞纳的领土,但对于塔克文复位的要求,罗马并未答应,不过波塞纳也不在乎了。

公元前509年,“亲民者”离世。罗马共和政体在公元前509年,由布鲁图斯种下种子,又在“亲民者”的施政下深深扎下了根,此后的罗马,再无复辟之人。

矛盾的浮现

政体变革的一系列问题,以及不断的自卫战争均告一段落后,国内开始滋生了一股对市民权利的诉求,即要求法律成文,因为当时的罗马,法律均由不成文的规定组成,除了统治阶级,市民们对此知之甚少。虽然元老院极力反对,但在市民罢兵役的威胁前,选择了妥协。

由于对法律成文毫无经验,元老院成立了一个三人小组,派遣至已实行法治的先进城邦国家希腊学习。

按理说学习归来后,应迎来罗马全新的篇章,然而事实是,在往后漫长的80年里,罗马始终处于一个摇摆不定,止步不前的状态。三人小组回国后,被刻在铜板上的《十二表法》出台,不过其内容并没有什么可提之处,大部分都是一些已有的法律而已。

为何会是这样的结果呢,这里可以看一下王政和共和政体的权力构造,王政时,国王有最高权力,元老院只是提供建议和劝告,市民大会对国王的政治策略有投票权。由此衍生的三足鼎立还算稳定。进入共和政体后,执政官权力大大缩减,而执政官的选择权放在了元老院手里,直接导致执政官与元老院的合二为一,二足何以鼎立。

王政时期和共和政体的权力构造

于是很自然地,贵族和平民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和。战争的不间断,让很多平民的农田遭到损坏,为了重建,只得借债,如此循环后,高额的债务让越来越多的平民,虽未罗马市民身份,但却成为了奴隶。另一方面,罗马在对待战败国的措施上,是没收一部分土地出租给罗马市民,但肥沃的土地均落在贵族手里,以土地为生的平民只能拿到贫瘠之地。种种因素导致矛盾被最终被激发,罗马出现了第一次罢工运动,战争在即,却无兵迎战。

事态逐渐严重到迫在眉睫,护民官的职位就此诞生,护民官拥有对执政官决策的否定权。由平民大会中选举产生,并只能由平民阶级担任的护民官职位设立,算是平民的一个小阶段的胜利吧,至少暂时稳定了局势。

但是此举不可能彻底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罗马的贵族阶级之强势不仅在于土地上,而是一种很微妙的“保护人”与“被保护民”关系的存在。这种关系存在于罗马十分长远的时间里,是一种非常罗马特色的概念。贵族们会吸纳一部分平民成为自己的被保护民,保护人会给被保护民各方面的帮助,被保护民同样如此,他们为保护人提供兵役的兵源,并在竞选中提供选票。所以与其说是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实际上是贵族和其被保护民,与其他平民的矛盾。

凯尔特人的进攻

在罗马攻打伊特鲁里亚人之前,北面的凯尔特人(罗马人称呼其为高卢人)并不能对罗马造成威胁,因为中间隔着伊特鲁里亚人的诸多城邦,然而公元前396年,罗马攻破了伊特鲁里亚人的大都市维爱。

之所以能够攻下维爱,一方面是因为此时的伊特鲁里亚人已经开始走向衰落,另一方面,虽然依然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但各城市的同盟关系非常脆弱,已经无法和罗马主导的拉丁联盟抗衡,尽管如此,攻下维爱也花了10年之久。

维爱雄伟的街道与建筑让罗马平民们有了新想法,考虑回罗马后,又将继续受到贵族的欺压,平民们建议在维爱建立第二个首都。这个想法一开始受到贵族派的极力反对,直到为首的独裁官在众人压力下离开罗马后,这部分平民们一举迁徙至维爱。

然而罗马的不幸即将降临。

没有了伊特鲁里亚人的天然防护,公元前390这一年,凯尔特人开始南下,并很快就将目标直指罗马。由于长期攻打伊特鲁里亚人的消耗,加上一部分人移居维爱,罗马城内仓促下召集的士兵少之又少,于是很快,罗马沦陷。

元老院决定将一部分人集中到罗马7个山丘最高的,也是供奉着诸神的卡匹托尔山,其余人则只能听天由命。蛮族凯尔特人在罗马开始了长达7个月的疯狂掠夺,然而罗马是幸运的,蛮族毕竟还是蛮族,他们无法适应城市生活,最终带着战利品离开了罗马。

这次的蛮族入侵,是罗马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耻辱。被迫后退十几年的罗马,不得不又重新开始,一边重建城市,一边在崩溃的同盟关系中,继续开始了大大小小的战争。

李锡尼法

凯尔特人的入侵给了罗马人彻底的醒悟,他们开始意识到在蛮族入侵面前的束手无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内常年的内讧,自共和政体以来,贵族与平民的矛盾,一直处于战时平息而战后立马展现的无限循环中。而如果不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这次的战后重建结束后,内讧自然又成为首要任务。

公元前367年,罗马史上划时代的法律《李锡尼法》实施。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规定政府所有要职均向平民开放。相比之前护民官的设立,这一次真正称得上是平民阶级对贵族斗争中的一次重大胜利。从此,罗马不再是贵族政体,而是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寡头政体国家,虽然贵族政体也和寡头政体一样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但现在的少数人中没有了血统的限制。就在法律实施的第二年,就出现了第一个平民出身的执政官。

“以此为界,罗马开始了它的兴盛。” ,波利比乌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因为性暴力事件,古罗马人宣布独立,却又设置了一个狡猾的制度
历史 |《罗马盛衰原因论》:启蒙时代经典,孟德斯鸠代表作
古罗马的政治体制(1)——古罗马的执政官是如何产生的呢?
走向共和:罗马如何从地方恶霸变为地中海霸主
罗马第一次政体转变,从王国到共和国
《罗马人的故事》第1/15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500年的罗马创业史给我们的启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