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北朝|孝文帝的八条律令, 使得鲜卑族成为最先与汉族融合的少数民族!


华夏皇帝漫谈之北魏孝文帝元宏

公元490年,太皇太后冯氏病逝,孝文帝元宏开始亲政,崇尚汉文化的他开始了更进一步的改革,首先进行的便是迁都洛阳。

隋唐时期的洛阳皇城

当时北魏的都城在平城(含今山西大同),平城属于战略重镇,而与之相对的,中原地区的洛阳不仅富庶,而且位置居中,十分适宜作为新的国都。孝文帝深知,要想富强起来,必须将鲜卑民族融入到汉民族中去。为了便于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同时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

做出这个决定后,孝文帝知道必然会遭到贵族、大臣们的强烈反对。因此,他灵机一动,不直接提迁都,而是先提出大规模进攻南齐,对于这个提议大臣们依然纷纷反对,认为现在不是攻齐的最佳时间。但是孝文帝不管这些,于公元493年,亲自率领步兵骑兵30多万南下,从平城出发,9日便到了洛阳。在洛阳停留之时,正好遇上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泥泞一片,行军困难。反对的大臣们趁机又站出来阻拦,孝文帝将计就计,就对他们说:“南征无功而止,岂不让人笑话,既然你们不愿意再南下,那么我们就暂停进军,先就把都城迁到这里,等待时机再一举攻灭南齐。”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

随即,元宏令大臣李冲、穆亮等人开始筹划营建洛阳,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平城说服留在那里的贵族。就这样,公元494年,北魏正式迁都洛阳,掀开了新的一页。

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决心进一步改革旧的风俗习惯。首先,他重用一大批主持改革、提倡汉化的鲜卑贵族,还重用了许多有才干的汉族人。在这些人的支持下,孝文帝开始了更深一步的改革。

第一,禁止鲜卑贵族穿着胡服,一律改穿汉族衣服。

第二,禁止鲜卑贵族将鲜卑语,一律该说汉语。

第三,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服。

第四,将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

第五,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

第六,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第七,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第八,孝文帝规定,凡已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死于洛阳的鲜卑人,必须葬于洛阳附近的邙山,不准运回平城安葬。

孝文帝进一步的改革使得鲜卑人逐步与汉文化融合

这些措施以及“均田制”、“俸禄制”、“三长制”等的施行,将鲜卑族从旧的奴隶社会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封建社会,加速了当时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使北魏政治、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并且进一步促进了鲜卑族和汉族的融合,使得鲜卑族成为当时最先与汉族融合的少数民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简单历史(公元元年-公元500):12、融合
读书 || 5. 鲜卑族的汉化
对促进民族大融合贡献最突出的皇帝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316、全面推行汉化的孝文帝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北方的民族融合优质教学课件PPT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