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词中的成语8】宋祁之“流光如箭”:红杏尚书 红杏满屋
【成语】流光如箭
【释义】光阴流逝,如箭穿梭。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出处】宋·宋祁《浪淘沙近》:“少年不管,流光如箭,因循不觉韶光换。”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本篇要介绍的这个宋代词人,其名字并不为今天多数人所熟悉,但一说到他的那句“红杏枝头春意闹”,相信凡读过书的人,应该都不会陌生的。

他的那个名句出自他的词《玉楼春·春景》: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ú)皱波纹迎客棹(zhào)。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词的意思是:在东城散步感觉春光是越来越好啊,游湖的人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晨光中的绿杨如烟似雾,开满枝头的杏花带来无限的春意。在寻常日子里,总是抱怨快乐的时光太少了,岂能因为吝惜金钱而错过欢笑的机会呢?就让我为你举起酒杯,对着夕阳劝道:为了照耀这美丽的花朵,请在人间多留一会吧!

很明显,这是一首赞春、惜春,且表达及时行乐思想的词,词的作者叫宋祁,他后来做官做到了工部尚书(相当于今天的建设部长),因而他也获得个“红杏尚书”的称号。

这“红杏尚书”真的是名不虚传,他一生所爱,便是那些红杏一般的美丽女子,为了潇洒走一回,他在为官期间,真的是不惜千金,风流度日的。

宋祁是官宦人家之后,传说他母亲怀他时曾梦见一红衣男子送来一本《文选》,所以宋祁出生后,便有了“选哥”的小名。

宋祁十来岁时,他的生母钟氏就去世了,二十岁时,父亲也去世了。原本是和哥哥宋庠一起跟着做官的父亲读书生活的,现在只能跟着继母朱氏去投奔在安陆(今属湖北)的舅舅了,生活从此日渐贫困下来,以致到了只能喝粥吃咸菜的地步。

好在兄弟二人的书没有白读。宋祁二十四岁那年,和哥哥一块去拜访安州知州夏竦。夏竦热情地招待了这宋家兄弟俩,为了考验两人的才学,夏竦还在席间让他们以“落花”为题,各自即兴赋诗一首,结果兄弟两人各写了一首七绝,都立意不凡且均有佳句,因而受到夏竦高度赞赏。

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宋祁兄弟俩又一起参加科举考试,且同时中了进士。初榜出来后,原定宋祁第一,宋庠第三。但当礼部官员上报给皇上后,垂帘听政的刘太后却认为宋祁作为弟弟,名次在其兄之前有点不合纲常,结果就把宋庠定为第一,而宋祁则定为第十。这事传出后,人们都非常佩服这兄弟俩,称他们为“大宋”、“小宋”,是“双状元”。

在之后的官路上,宋庠走得稳重谨慎,一直走到宰相之位。而宋祁则以与哥哥大为不同的方式,吃喝玩乐,风流成性,在三十多年的官场生涯中,留下了一个又一个风月故事。

初入官场后,兄弟俩住地相距都不远。一到晚上,宋祁便开始在自己的住处,召集朋友,宴饮歌舞,常常疯到次日早晨方才罢休。而宋庠却还在坚持每晚读书。

看到弟弟这样挥霍金钱和时光,宋庠就问宋祁:“你这样奢侈浪费,怎么就忘了我们一起在安陆刻苦攻读的那个时候了?”宋祁回道:“我们当年那么苦,不就是为了能过上今天这样的好日子吗?”

好,现在我们就跟着宋祁,一起去享受那份快活人生吧。

先来分享小宋的一个艳遇。

身为翰林学士的宋祁,正在京城大街上走着,突然遇到一队皇宫的马车从身旁驶过,就在他慌忙躲避时,忽听一辆车内传来一个女子喊他的声音:“小宋!”宋祁忙循声望去,那车帘却已放下了。

回家后,宋祁脑中还回旋着那声娇滴滴的呼喊,神思恍惚中,面前总是浮现出了一个美丽女子的形象,这美声和美色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鹧鸪天】画毂(gǔ)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游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很明显,宋祁害上相思病啦!他的心已随那个声音远去。而那个美人儿毕竟是皇家的人,这一次相逢之后的分离,相隔的何止是万水千山!

宋祁写了这词,只是为了寄托自己内心的那份相思,没想到词竟被传唱开来,且最终传到了仁宗的耳中。仁宗一听词中有戏,一时好奇心起,就追问当时是哪个宫女喊的“小宋”,结果很快就找到了那个“发声者”。

仁宗想这宫女倾慕宋祁,而宋祁也对之心向往之,何不成全他们呢!于是仁宗就把宋祁喊到宫里,和颜悦色地谈起他的《鹧鸪天》词。宋祁当时很是惶恐,不知皇上肚里卖的什么药。谁知皇上最后笑着对他说:“蓬山并不远。”然后就把那个宫女赐给了他。

一首词,赢到了皇上的一位后宫佳丽,宋祁,你咋不上天呢?

那宫女来到了宋祁的家,成为小宋众多红杏中的一朵,也为小宋的生活增添了一抹浓浓的春意。

家中妻妾成群,最多时候有十多个,但宋祁对她们都是一视同仁,都疼,都爱,都关心。怜香惜玉,小宋把握得很到位。

庆历三年(1043年),宋祁从陈州知州的任上被调回京城,担任龙图阁学士、史馆修撰,并奉仁宗皇帝之命,与欧阳修一起修《唐书》。

此后,宋祁开始一边做官,一边写史书,一直写了十七年才完成。

而在写书时,宋祁也是离不开美女的陪伴。晚年在知益州(成都)期间,每晚宴饮结束,洗漱完毕,然后就到了写书的时间。写书时,室内是烛火通明,侍妾和婢女陪伴左右,为宋祁磨墨展纸,倾心服务。在烛光和香雾中,宋祁看上去就如神仙一般。

一个晚上,宋祁在别处参加宴会,中途感觉有点冷,就让仆人回家找件外衫来御寒。仆人到家一说情况,妻妾婢女们都各拿了一件外衫,争先恐后地跑来送给宋祁。宋祁一看,好家伙,十几个“屋里的”全来了!可这带来的十几年外衫怎不能全穿身上吧?而如果只穿其中一件,那就会有厚此薄彼之嫌。干脆,不穿了,冷就忍着好了。

为了体现自己那份没有偏私的爱,宋祁只能让自己受点委屈了。

宋祁就是这样沉迷于宴游,醉心于享乐,在衣香鬓影中著书立说,在偎红倚翠中沉浮于官场。他这样风流不拘,自然会有人看不惯的。比如,那个黑面包拯就曾弹劾过他。

从最初任复州军事推官至最后升至翰林学士承旨,宋祁也有过几次被贬的经历,一次是受哥哥宋庠被罢相的牵扯,由国子监贬为寿州(今安徽凤台)知州,后又调至陈州;一次是在册封张贵妃这件事上发表看法,结果由翰林学士贬为许州(今许昌)知州;第三次是受犯罪的儿子的牵连,由给事中兼龙图阁学士贬为亳州知州。

那一年,年已花甲的宋祁,因公事来到了扬州,在那里,他受到了扬州知州的热情招待。宴席期间,扬州知州即兴赋了一首词,宋祁也随之和了一首《浪淘沙近》:

少年不管。流光如箭。因循不觉韶光换。至如今,始惜月满、花满、酒满。
扁舟欲解垂杨岸。尚同欢宴。日斜歌阕将分散。倚兰桡,望水远、天远、人远。

——年少时哪有什么时间概念,岂知在不知不觉间,时光就如箭一般地飞远了。到如今,才倍加珍惜眼前的这月圆、花好、酒满。现在与你一起欢饮,但总有分离时刻。到时,我将踏上垂杨岸边的那条船,在落日的余晖中,靠着船桨,看着水阔天高人渐远。

所有的欢愉,终会成为过眼云烟。仁宗嘉佑元年(1061年)三月,任性风流的宋祁穿过六十四年的风花雪月,终于告别了这个曾经带给他太多快乐的红尘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词故事:皇帝、词人与宋词
红杏尚书宋子京
宋祁:小宋风流,红杏尚书
柳永、苏辙、宋祁这些宋代大咖,墙都不扶就服他!
宋祁《玉楼春·春景》|| 浮生长恨欢娱少 肯爱千金轻一笑
宋祁:杏花与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