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小和卓之乱(二十七)兆惠突围


里衮是在赶来的途中,遇到了富德派出催促他的人员,这才知道清军已经与大小和卓的军队打了几天几夜了。从来人口中得知,不仅敌人数量众多,更重要的是清军马匹极度缺乏,因而打的十分被动。

阿里衮听到这个消息后心急火燎,当下是星夜兼程,火速往清军大营赶来,正好便赶上清军的劫营小分队。

这既然赶上了,那就什么废话也别说,阿里衮当即下令,将自己率领的六百余名兵丁,与劫营的清军兵合一处,统一装备马匹,由阿里衮与鄂博什分领两翼,一起投入战斗。

这一下,清军劫营的部队便达到了八百余人,而且阿里衮这新到的六百多兵丁,不像是此前的清军,已经被大小和卓的军队耗了几天几夜,完全是一支生力军,因此这支劫营的队伍不仅战斗力陡然增加,更重要的是合兵之后,大家伙儿士气高涨。

而霍集占这边,本身就没有想到清军会在马匹严重不足的状态下,冒险劫营,更不会想到阿里衮带着充足的马匹到来,又增添了生力军,因此是猝不及防,顿时就被劫营的清军冲乱了阵脚。阿里衮率领着劫营的清军,是奋力攻击,一直砍杀到了天色放亮,大小和卓的军队则遭到了几天以来的第一次重击,完全被打的乱成一团。

到了初十这天黎明,阿里衮率领劫营队伍返回大营,面见富德、舒赫德。富德等人也是揪心了一夜,现在既然阿里衮运送的马匹到了,底气顿时也足了,富德立即下令,使用这些新到的马匹,组织队伍,抓住敌军还没回过神来的机会,对大小和卓的军队,进行彻底的攻击。

这回由将领努三、鄂博什从敌军右侧攻击,阿里衮、爱隆阿从敌军左侧夹攻,呈合围之势,包抄敌军,富德则亲率中军正面进攻。

霍集占这边的军队还没从半夜的劫营里缓过劲儿呢,正在吹着号角,召集溃散的队伍,一看清军又杀来了,立即丧失了斗志,开始全面溃败。

这一仗,清军杀死大小和卓军队数百人,缴获了大量的鸟枪以及马匹,终于扭转了局面,大获全胜,将几天的郁闷一扫而空。

而富德也从俘虏口中得知,这一次对清军的阻击,大小和卓兄弟是亲自率领指挥,而在第一天的战斗中,大和卓波罗尼都便身中了清军的鸟枪。被打中了肋下,而且还伤的不轻,连马都没法骑了,因而被抬回了叶尔羌城中,随即返回了喀什噶尔。同时,这一次清军还杀死了霍集占一方的“巴图尔十五人,大伯克数十人”,可以说是损失惨重,短时间内,彻底失去了对清军再发动进攻的能力。

 

而清军这边,从正月初六至初十,连续作战五天四夜,也有大量官兵伤亡。

富德在事后的战报中,专门提到:“健锐营兵丁,训练有年,火器精利,争先杀贼,”战斗力很强,一共是“阵亡者二十余名,得伤者七十余名”。其他“满洲、吉林、索伦、察哈尔、绿旗兵丁阵亡七十余名”。

同时富德还详细列了一个负伤将领的名单,清军这边主要是多名侍卫负伤,而提督豆斌,则伤的非常重,和波罗尼都一样,也是胁部被鸟枪击中。并且随后不久,就因负伤太重,不治身亡。

关于豆斌负伤的问题,《平定准噶尔方略》中富德的奏报说的很清楚,是豆斌与各侍卫“俱中鸟枪”,就是都是被鸟枪打伤的。在乾隆事后对前线将士论功行赏的谕旨里,也明确的说:“提督豆斌,率中军枪炮,鼓勇前进,夺取贼营,胁受枪伤”。但是在《西域图志》里,则变成了豆斌“误中贼炮”,是在初六第一次战斗中,被炮击中而亡的。在这里,我们还是以原始的往来奏报为准。

豆斌最初与准噶尔人战斗时就曾负伤,也因此而得以升迁,现在,则又在与大小和卓的战斗中,因负伤身亡。而他最主要的事迹之一就是对清军鸟枪的统一和改进,而最终,却也死于鸟枪之下,倒也真有一种宿命的感觉。

而这场五天四夜的战役,就是历史上的呼尔璊大捷。

 

我们如果了解了这场战役的经过,就会明白,为什么会对呼尔璊这个地方有着不同的说法。事实上,五天四夜中,清军一直在前进,而大小和卓一方则一直在阻击和追击,大家是边走边打。因此对呼尔璊这个地方的不同说法,很可能就是对这个战役地点的不同说法,所谓呼尔璊之战,应该是一直从阿克萨克马热勒乡打到了色力布亚镇,再打到了叶尔羌河边的库尔玛乡,最终在库尔玛,也就是呼尔璊,以清军大获全胜而结束。

 

那么此时在黑水营的兆惠又怎样了呢?

兆惠是在正月初八的时候,便听到了北面的枪炮声,知道肯定是援兵到了,因而加紧砍伐树木,制作云梯,在初八这天夜里,挑选一千余名精兵,分为两路,对围困黑水营的敌军进行突袭。

此时,围困黑水营的敌军,人数上应该是有所减少,抽出了部分兵力用于阻击富德去了。按照兆惠事后的汇报,黑水营内的清军是“阵斩千余人,生擒五十余人”。如果兆惠这个“阵斩千余人”的数字是真的话,说明黑水营外的敌军数量仍然远远多于兆惠的军队。

综合各种汇报来看,大小和卓在叶尔羌是大约一万五千人到一万八千人左右的兵力,绝大多数都应该用于围困黑水营。那么阻击清军救援的军队,富德的汇报是五千人以上,考虑到大小和卓因为啃不下来增援的清军,会适当的抽调黑水营外的兵力,增加用于阻击富德所部,因此我们推断黑水营外此时的敌军,应该是在八千左右的可能性较大。

 

因此兆惠虽然在黑水营取得了一场胜利,但是敌军仍然数量众多,所以兆惠在事后的汇报说:“即欲会同剿贼,奈步贼虽败,而骑贼尚于远处侦伺,未敢轻动”。

就是说虽然自己想杀出黑水营,与援军汇合,但是敌军的步兵虽然被击败,但骑兵仍于远处伺机反扑,所以便没敢轻举妄动。

这其实也是兆惠这边缺乏马匹,无法对敌人的骑兵进行有效地攻击。

于是兆惠派遣两名索伦兵和霍集斯手下的两名回人,“夤夜绕道”,也就是于深夜时分绕路,冲出敌军包围,向援军送信联络,于正月初十,呼尔璊大捷的当天,终于抵达富德军中。

兆惠在信中首先告知自己在黑水营杀敌的情况,同时询问援军的战斗情况和下一步计划,同时告知,黑水营还在固守未被攻破,“现在军营人等俱安好无恙”。

富德看罢来信,当即整兵出发,与兆惠汇合。

正月十三日,富德率军接近了黑水营旁的叶尔羌河附近,于是下令当晚“二鼓起程,五鼓至叶尔羌河岸,侦探兆惠军营”。十四日黎明,清军终于看到了围困黑水营的敌军,是“望见贼营烟火”。富德当即命令清军展开两翼,做好战斗准备。而这时,富德的援军距离兆惠被围的黑水营,只有十公里之遥了。

 

富德的左翼部队是首先遭遇到了霍集占的部队,因此是“左翼见有贼兵,直前攻击”,直接就向敌军冲去。然而与清军左翼部队遭遇的霍集占部队,却并不与清军交战,而是向清军右翼的方向移动,与清军右翼方向的敌军汇合。

率领清军右翼部队的是阿里衮和爱隆阿,二人于是率队向敌军放枪炮攻击。霍集占的部队则退入河边的芦苇丛中,以芦苇为掩护向清军还击。

于是富徳、舒赫徳与侍卫瑚什、老格等率领左翼兵急忙向右翼包抄,支援右翼清军,霍集占军一看清军围了过来,支撑不住,立即渡河而逃。

 

富德清点战场,敌军大约被杀死二三百人,而清军则只有两人阵亡,负伤十余人。虽然打退了横在富德与黑水营之间的敌军,但是富德担心敌军会从叶尔羌方向增援,因此由自己和舒赫德等将领,率领中军与右翼,追杀残余敌军,同时向叶尔羌城方向戒备。

而对于黑水营周边是否还有敌军,富德也情况不明,所以令努三、鄂博什分率左翼部队,向黑水营方向分头前进,一旦与兆惠联系上,就让兆惠所率清军立刻整兵杀出黑水营,与援军汇合。

左翼部队出发后,努三率领的这一支队伍,是一路畅通无阻,直接就来到了黑水营前。一看大家伙还不错,将领们也都安然无恙,因而立即派人向富德报告:兆惠将军找到了,“自将军大臣以至官兵俱各无恙”,就是缺少马匹。

富德接到努三的报告后,一面继续组织人马渡河追击、防备霍集占的军队,一面下令安排马、驼,让黑水营内的官兵乘骑。而且还特意派人给努三交待,一定要让黑水营内的清军官兵,队列整齐,精神饱满的出来,一方面不能丢了大清的军威,一方面也要让霍集占那边看看大清官兵的精气神。

黑水营之围,至此终于得解。

 

自乾隆二十三年十月十三日兆惠被围,到富德率援军,于乾隆二十四年正月十四日来救,兆惠与手下近四千人马,在叶尔羌河畔的黑水营,刚好是整整被围了三个月。而待兆惠撤离黑水营时,黑水营内的树木“尚余二百余株”。

 

整个来看黑水营之围,很多人应该会有一个疑问,就是霍集斯到底靠不靠谱?甚至是不是别有用心?当初在乌什,兆惠进军叶尔羌之前,霍集斯出谋划策,但是兆惠率领四千人马进攻叶尔羌,明显兵力不够,对这一点,霍集斯却从未有任何建议,这才导致了兆惠被围。

对于这个问题,最大的可能,应该首先是霍集斯也并不了解清军的战斗力,或者说,高估了清军的战斗力。

其次,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在当时氛围的影响下,霍集斯有些话没有说,或者说了也没被重视。事实上在乌什,霍集斯本身就已经向兆惠说过,叶尔羌、喀什噶尔两城大约可以凑出来一万多的军队,事后看,这个估计是差不多的,但是对于叶尔羌城的大小,清军以四千兵力能否围住,这些则并没有记载他说过。而以当时的情况,乾隆是急于进兵,不断地催促兆惠,而兆惠也怕乾隆责怪自己懦弱不前,在这样的氛围下,霍集斯自然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最后,还有一个可能,应该是连霍集斯本人也低估了大小和卓。因为从库车之围开始,赛里木、沙雅尔直至阿克苏都是望风而降,甚至和阗也已经派人联络,准备归降,在这样的前提下,大家都觉得叶尔羌与喀什噶尔很可能组织不了什么像样的抵抗,很快也会投降,然后大小和卓跑路。所以主要的心思都用在了到时候怎么堵大小和卓上。而霍集斯也始终认为,大和卓波罗尼都肯定是会投降的。所有这些原因加在一起,因而才造成了黑水营之围。

 

清军会合之后,十四日当晚,兆惠下令,连夜启程,返回阿克苏,由努三、鄂博什、由屯、温布等人负责殿后。而清军返回的一路之上,霍集占的军队则也一直远远地尾随观望,但此时,霍集占一方是既不敢,也无力再对清军发动攻击,等于是目送着清军离开。

 

那么关于黑水营之围的解围,后来的各种记载实际上问题很多,要不是语焉不详,易生歧义,要不就是错讹丛生。

魏源《圣武记》是比较可靠的史料,但在记载上,按照中国史书的传统,非常简略。《圣武记·卷四·乾隆勘定回疆记》中说:富德率阿克苏新到的两千多索伦、察哈尔兵,与北路兵,也就是从北疆带来的兵一千多,“冒雪赴援”,然后于乾隆二十四年正月初六,在呼尔璊与霍集占五千骑兵遭遇,边打边走,“转战四昼夜,沙碛缺水,齿冰救渴,又乏马力。”

这一段记述基本符合当时富德、舒赫德等人的奏报情况,但是却会让人误以为是富德直接从阿克苏就带了三千多兵马出来的,而且呼尔璊之战一共是打了五天四夜,魏源不知道为什么减了一个白天。比起富德等人的奏报,魏源倒是多了一个细节,就是当时是下着雪的,富德等人是冒着雪去救援。

《圣武记》接着说:正月初九,清军渡过叶尔羌河,距离黑水营还有三百里,但是敌人越来越多,清军无法前进,刚好阿里衮带着马、驼,与爱隆阿的一千多队伍来了,“遥望火光十余里,知官军与贼相持处也”。就是说阿里衮远远就看见前方的火光有十余里,知道是两军相持的地方到了。之后刚好遇上劫营的士兵,因而立刻与爱隆阿投入战斗。而且紧接着富德率领三路大军也来了,敌军则搞不清清军有多少,自相残杀而溃败。

这一段关于爱隆阿的记载就有了问题。因为爱隆阿是一直跟着富德的,而不是跟着阿里衮随后来的,在初六这天第一次遭遇霍集占军,爱隆阿就是与舒赫德率领着左翼在进攻,这一点在往来奏报中很清楚。所以也无从谈起阿里衮六百人再加上爱隆阿一千来人,与劫营队伍同时劫营的事儿。

关于兆惠那边的情况,《圣武记》上说,兆惠在黑水营发现围困他的敌军越来越少,又听到了远处的枪炮声,而黑水营中所挖的水井,也忽然干涸了,因而知道援军到来——反正我们也不清楚这个水井干了与援军来了有什么逻辑联系——于是兆惠率军出击,“杀贼千余,尽焚其垒,贼大败入城。”然后两军汇合。

这段兆惠突围的记载,大的脉络当然没错,但是细节上的问题却不少。光看这段文字,就会让人认为,兆惠是得知援兵前来之后,以黑水营的兵力杀退了围困黑水营的所有敌军,还“尽焚其垒”,就是将敌营烧光了。之后就杀出黑水营与援军会合。

但我们看往来奏报,并非如此。兆惠虽然在正月初八夜晚突袭了敌营,但敌人并没有打退,敌人完全撤围,还是要等到富德十四日上午打过来。兆惠也不是自己杀出来的,而是富德派努三等人迎接回来的。

 

当然,如果你只是想大致了解一下黑水营之围,那么这些细节问题,就不大重要,但如果我们是一个历史爱好的发烧友,对那段历史进行探究或者兴趣浓厚,那么这些细节就应该搞清楚,而不是人家稀里糊涂的说,自己稀里糊涂的看。更重要的是,有些细节的错误,往往还会对我们今天的判断造成错误,从而得出不准确的结论。

 

相比之下,昭梿的《啸亭杂录》更接近于富德等人的往来奏报,说舒赫德先带着两千多“索伦及内陆兵”去解救黑水营,富德随后赶来,十二月二十五日在巴尔楚克追上舒赫德,之后正月初六在呼尔璊遇敌军五千骑,然后边走边打,缺马缺水等等,但也是与《圣武记》一样,将五天四夜减到了四天四夜。而到了劫营这一段,《啸亭杂录》也是说爱隆阿是与阿里衮一起来的。后面关于兆惠是怎么与富德会合的,倒是与往来奏报相符。

 

而椿园七十一的《西域闻见录》则不仅记录简略,而且多与史实不符。比如椿园七十一说是兆惠被围困于南山之下,而且是与富德计划先后带兵前往,因此兆惠是带了两千满洲、索伦骑兵先去叶尔羌,富德后续跟进。

这一点就背离了史实。实际上兆惠带了四千兵马,本打算一举就拿下叶尔羌的,并没有说富德是一定要后续跟进。而且兆惠“被围南山之下”是个什么地方我们也不知道,这个说法也仅见于《西域闻见录》。

《西域闻见录》接着说,富德率兵跟进,接近叶尔羌的时候也被围,“两军阻隔三十余日”——这一点就与史实相去甚远了,《圣武记》、《啸亭杂录》都是将富德的五天四夜减到了四天四夜,而椿园七十一则一下子给加到了三十天——然后是阿里衮带着三百兵丁也往叶尔羌赶来,半道上遇到了运送马匹的队伍,一共是七百匹马,因此阿里衮就和运行马匹的队伍一起同行。到了富德被围的地方,阿里衮让手下“驱马于尘沙厚积之处,往来驰骤,烟埃大起”,也就是让马匹在尘土厚的地方来回跑,造成大军前来,尘土蔽日的感觉,然后“乃领兵直冲贼垒,声言大兵三十万即刻到齐,回众望尘大乱。”于是富德之围被解,再然后绿营官兵陆续赶到,大家共同往叶尔羌南山解救兆惠,大家“内外夹攻,霍集占败入叶尔羌不出”。

《西域闻见录》这个记载,如果和《平定准噶尔方略》中往来的奏报对照看,基本都快成两个故事了。而且说阿里衮将七百匹马在尘土厚的地方来回的赶着跑,造成尘土蔽日的感觉,虚张声势,怎么看怎么像是《三国演义》的风格。 


而今天网络上对黑水营之战的很多描写,基本都是源自《圣武记》、《啸亭杂录》和《西域闻见录》这三本书,当然也可能源自《清稗类钞》之类。而《清稗类钞》则基本上是在照抄《啸亭杂录》。这就造成了很多讹误。也造成了很多推导出来的观点不正确。

比如,有很多人就认为,如果黑水营之围,解救没有成功,兆惠被击败,那么南疆甚至整个新疆都可能不复清帝国所有。但事实上,就算兆惠在黑水营被大小和卓全歼,也改变不了清廷纳入南疆的进程。兆惠被围之后,乾隆调来南疆的兵马前前后后就有一两万之众,而且大小和卓当时也只是领有叶尔羌与喀什噶尔两地,即使大小和卓能夺得和阗,也无论如何是难以抵抗住清军的进攻,与乾隆的决心的。

如果再从更高的一个角度来看,当时的清帝国正处于上升期,国力雄厚,而整个内亚地区则在当时并没有一个强大的政权能与之抗衡,事实上当准噶尔汗国衰落之后,内亚只有沙皇俄国与清帝国两大势力在角逐。清帝国虽然此时战斗力已经开始下降,并落后于世界整体水平,但沙俄也还无力全面东顾,因此像大小和卓这样以南疆一隅之力,必定是无法与清帝国抗衡的。

 

呼尔璊大捷与兆惠解围的消息报到了紫禁城,乾隆终于是如释重负,龙心大悦。表示“此皆上苍默垂眷佑,诸大臣以及官兵等忠诚敌忾所致”。

随即下旨,富德多年以来工作兢兢业业,这次又奋勇杀敌,封为三等伯爵;舒赫德虽然屡次获罪,但这次是戴罪立功,“亦属可嘉”。阿里衮及时送马,共同杀敌,扭转战局,“朕心深为奖许”,对二人均提出口头表扬;豆斌中枪牺牲,按照规定抚恤,谥号壮节,祀于昭忠祠,并赏给世职。其他有功人员、牺牲人员让兆惠、富德查明登记,造册上报。

同时专门下了一道旨,说噶岱默特先是驻防要隘,之后又随军解救黑水营之围,并发挥自己熟悉地形及敌情的优势,颇为得力,因此加封噶岱默特为头等侍卫,等再有城池需要人员管理,便任命噶岱默特为该城的伯克。

 

随后,乾隆又根据兆惠所上报的有功人员名单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对有功人员一一加封。

富德已经被封为三等伯了,现在再晋封为一等成勇伯,其他的将领明瑞、由屯、温布、端济布、努三、鄂博什以及诸多侍卫等俱进行提拔封赏。豆斌阵亡后,空出来的提督职位由阎相师补授。

对于接下来的工作,乾隆指示:现在霍集占已经是胆战心惊了,因而“丧胆之余,惟有逃遁”,也就剩下逃跑这一条路了。而且我军不能光防备着他往南边的巴达克山、图伯特、痕都斯坦这些地方逃,也要防备他往北边跑。我军现在大都集结在了阿克苏一带,“北路驻兵甚少”,北疆驻兵空虚,而霍集占就是在伊犁长大的,对伊犁很熟悉,闹不好逃往俄罗斯也不一定,所以北面的道路也要考虑堵截之策。

 

对于兆惠、富德二人现在兵合一处,乾隆显然很是放心,因此说“伊二人既会兵一处,足以办事”。令舒赫德离开军营,继续在阿克苏工作,明瑞则回京述职,“来京询问军前情形”。同时令军前负伤的几个侍卫,也一起回京调养。

而且乾隆还没忘了那个前面投奔阿克苏,最早汇报兆惠在黑水营挖出来一百六十窖粮食以及大量马、驼的托克托默特。

乾隆说:这个托克托默特曾经给舒赫德报告,兆惠“于营中掘得窖粟及得马千匹,驼千只”,而且说因为布鲁特人攻打英噶萨尔,波罗尼都返回了喀什噶尔。现在看,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嘛。首先兆惠在黑水营中并没有获得什么马、驼,其次在呼尔璊战役中,波罗尼都明明还在,并且还临阵负伤,被抬入城中。由此看来,这个托克托默特“所言尽属子虚”,很可能是霍集占等派来诈降,散播虚假信息,扰乱视听、懈我军心的。他现在人在什么地方?永贵、玉素富去查,找到了后就送到兆惠军营,严加审讯。

 

对于目前集结于阿克苏的大军,乾隆指示:虽然这次杀敌甚多,但敌人的“巢穴尚存”,万一负隅顽抗的话,还要出击,所以如果都驻扎在阿克苏,“多劳往返”,还得来回跑路,所以可以将一部分军队驻扎在和阗,这样既离叶尔羌近,便于出击,而且也可以缓解阿克苏粮草供应保障等压力。

不过乾隆在最后强调,兆惠、富德等人还是要根据前线情况,见机行事,也不要因为自己说了对某件事而怎么办理,就不敢越雷池一步:“总之伊等身在军前,惟宜相机办理,固不必拘泥。”

 

除此之外,乾隆最操心的还是粮草、马匹的办理、运送工作,再怎么部署安排,没有粮草、马匹,什么都干不了。而此前因为平定阿睦尔撒纳,接着又进军南疆,作为新疆征战后勤基地的甘肃,已经多次被免除了赋税,这次乾隆又专门下旨,“恩免甘肃通省来年地丁钱粮,及各属积年未完借欠杂项”,就是再次免除甘肃全省当年的赋税等等,要求甘肃的官员严格执行,体恤民情。

 

然而就在乾隆下旨,令兆惠、富德,将人马分驻一部分到和阗的圣旨刚刚下达之后,乾隆便接到了永贵发来的奏报

乾隆赶紧打开细看,这才知道,和阗六城之一的克勒底雅(今于田),城中出了回人的叛徒,与霍集占的手下里应外合,杀死了城中的清廷官员,于田沦陷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史传奇#乾隆23年,兆惠率领4000...
清朝大将兆惠有多猛?收复失去千余年的西域,中国反疆独第一人
黑水营之战
[转载]定边将军兆惠
新疆战记(44)-健锐营全军覆没,工部尚书那木札尔被小和卓钉死
黑水河之围的具体情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