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幼之别(下)——割据时期的西藏3
王剑兄供图

通俗西藏史系列——通俗西藏史《吐蕃王朝》卷(已完本)

藏地杂谈系列——心爱的姑娘是个美丽的木头碗安放灵魂的绿松石活佛是个大宝贝

西藏的神话和神话时代的西藏系列——天上掉下个赞普来!、止贡赞普谋杀案屌丝的逆袭返老还童的赞普

一、末世乱起

长幼之别(

哪个国家一下子冒出两个国王来,不出乱子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吐蕃也不例外。这两个还在襁褓之中的王子,成了响当当的金字招牌。为了拉拢支持者,各种封官受爵、打打杀杀顿时成了吐蕃国内的常态。

不但,国家乱的一团糟,就连史料记载也开始混乱不堪。《新唐书·吐蕃传》中认为,云丹为长,应被立为赞普。但《布顿佛教史》则认为,继承赞普之位的应该是沃松

其实,此时吐蕃已无统一的赞普,沃松云丹分别在各自母后、戚族及忠实大臣的拥戴下,自立为赞普,并无隶属关系,也无正统之说。

也就是从这时起,吐蕃正式分裂成了两个利益集团。每个利益集团都宣称自己掌握着吐蕃的正统传承,对方是谋朝篡位者,这种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将整个吐蕃分割成了两大部分。

《汉藏史集》说,云丹后来占据伍茹沃松占据约茹,“伍茹和约茹之间发生战乱,一家王室分裂为两派。他们的大臣由库·托札香斯俄·雅松札杰意俄·嘉多日格巴等人担任”。

《智者喜宴》也称,当时“母后派系的臣民相互对峙,各自拥立二干子为主,云丹占据伍茹沃松占据约茹伍、约之间时常发生火并,其影响波及吐蕃整个辖土。

云丹沃松所占据的伍茹约茹,均属于卫藏地区。其中伍茹拉萨大昭寺为中心,下辖有十个千户,即夺德、德参、秋参、章参、军巴、止参、吉堆、吉麦、叶热小千户和东侧近卫军。其中的吉堆、吉麦(吉指吉曲,即拉萨河)分别指拉萨河上游和拉萨河下游,这两个地名沿用至今。可知,一系占领了吐蕃的政治中心拉萨及其附近地区。

沃松占据的约茹,以雅隆昌珠(在今西藏乃东县境内)为中心,下辖的十个千户为雅隆、琼隆、雅参、玉邦、塔波、尼聂、涅、洛章、洛热小千户和北侧近卫军。约茹以雅隆河流域的琼结、乃东地区为中心,这一地区又称洛卡(汉语称为山南),这也是吐蕃王室的发源地。

熟悉西藏地理的朋友,从这些地名大概就可以知道,二王各自所辖的区域大概分布在何地,这些地名中有不少一直沿用至今。

其实说起来二王属地真没多大,估计这两处地点,也就是那囊氏家族和蔡邦氏家族的固有领地。和当年吐蕃王朝扶摇万里的疆域比起来,这两块地方也就巴掌大小。但就在这么一丁点的地方上,又涌现出了各种子政权。

《贤者喜宴》中记述,伍茹地区出现了“大政权、小政权;众多派、寡少派;金枝系、玉叶系;食肉者和食糍粑者等,相互进行争夺战。”

云丹辖区因在吐蕃的首都,被称之为大政权,沃松则谓之小政权;由于亲云丹的大臣多于沃松派,故又称“多数派”,而对沃松派则谓之“少数派”;云丹派系大臣过去待遇低,故以“金派”名之,沃派系的身份地位过去高于云丹派系,因此呼为“玉派”;另外,云丹占据的伍茹偏重牧业,民众以食肉为主,故称为“食肉派”;沃松占据的约茹则以农业为主,粮食是当地民众的主要食物,故称为“食糍粑派”。

你看看,就是这两个地方都有如此多的派系分立,那么遥远如同天际的阿里,以及更加遥远的西域、中亚、河陇以及多康、嘉戎地区,岂不是要更加混乱不堪。

但这还只是能够描述的混乱,还有描述不出的呢!

如果我告诉你,关于云丹的记载,除了《新唐书》中有那条只言片语的乞力胡之外,在所有的敦煌文献中,只有沃松的记载,没有关于云丹的任何描述,不知道你会作何感想。

在敦煌文献中云丹就是个魅影,仿佛就从未存在过。汉文史料中,所谓的乞力胡是藏文“小王”的译音,也就是说不一定是特指云丹,你认为它说的是沃松也未尝不可。

直到十二世纪的藏文史料中,才出现了所谓“天神之子沃松”兄弟云丹的记述。而且云丹没有陵墓,这一点也和沃松不同。

《汉藏史集》中明确记载:“沃松的陵墓建在‘幻化’之背面,名为‘吉乌拉丹’,此后再无建陵墓之事。”

此处‘幻化’指的是杜松芒波杰(赤都松赞),他也被称为“幻化王”。可是云丹呢,没有任何记载,没人知道他死后埋在哪里。

当然了,你可以解释为藏王墓所在的琼结地区,在沃松的占领之下,云丹自然是不可能的被埋在此地,但是作为一个赞普,史籍上连他身后事的一点记录也没有,这赞普做的也太惨了点吧!

可是为什么沃松之后再无藏王墓,是因为沃松的后裔,被云丹的后裔逐出雅砻,驱赶到了阿里地区,并因此建立了古格王国达拉克王国

所以,如果云丹是史书作者幻化出来的人物,那么云丹及其后裔在卫藏地区绵长的子嗣传承,又将如何安放呢?

在卫藏地区的长幼纷争中,云丹沃松都是旗帜性的人物,结果写着写着把一个主角写没了,这真是让我情何以堪呀!

如果你觉得这就够乱的了,那好吧,我只能说只有更乱没有最乱,更乱的还在后面呢。

有的学者经过考证认为,朗达玛的次妃也就是沃松的母亲蔡邦妃,曾是赤祖德赞的妃子。

当然,如果较真说这也不算咄咄怪事,在少数民族中继承父兄妻子的这种案例并不少,王昭君不就至少服侍过两个匈奴单于嘛。

而且我们也知道,牟尼赞普便继承过他父亲赤松德赞的妃子,所以这件事也不算非常惊世骇俗。

不过惊世骇俗的在后面,他考证的结论是沃松赤祖德赞的遗腹子,朗达玛死后无子,群臣于是册立赤祖德赞的遗腹子沃松为赞普。

这一瞬间朗达玛沃松从父子直接变成了叔侄关系。看到这儿我真是醉了,大神们我服了,别玩儿我了!还不能在一块儿愉快玩耍了?!

我把这些都记述下来,除了想告诉你们,这是一段乱麻般的历史之外,还是因为我实在是无法分辨,那些才是历史的真实。

这些隐去千年的历史人物,如何才能各安其位,让我把这个故事进行下去。那么,好吧。就让我们以史料相对较多的沃松同志的事迹为脉络,将这段混乱不堪的割据历史渐渐展开。

上一节长幼之别(上)

下一节伍约之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是什么造就吐蕃王朝的覆灭?
藏传佛教的历史
雪域高原的古往今来——通俗西藏史《吐蕃王朝》116
吐蕃王朝末代赞普朗达玛
为什么吐蕃王朝赞普被刺杀的比例这么高?
吐蕃第四十二代赞普达玛乌东赞简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