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朝进行时(158)血气方刚

上一篇 宋朝进行时(157)宽容

158 血气方刚

此时辽国的统治者依然是萧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自从在雍熙年间击败了宋朝的进攻后,宋辽之间的关系降到了冰点,双方不断在边境发生军事摩擦,互有胜负。但是,辽国依仗着骑兵优势,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宋朝则只能进行被动防御。

赵恒刚即位的时候,曾经主动向辽国示好,希望能缓和两朝的关系,但是人家压根就没有搭理他。此时,萧太后正琢磨着如何来欺负一下赵恒这个职场新人呢。

大宋咸平二年,也就是辽统和十七年,辽国宣布伐宋,消息传到宋朝,赵恒只好硬着头皮应战。让宋朝军民庆幸的是,当时辽国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轸两位名将已经病逝了,这回为辽国打先锋的是梁王耶律隆庆。

九月,辽国正式出兵,辽军先是攻打保州(河北保定附近),由于宋军戒备森严,没占到什么便宜,转而进攻威虏军。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的“威虏军”并不是军队名称,而是一个地名,类似于现在的军区名称,当时威虏军的治所在遂城(河北保定徐水区),负责守城的宋军将领乃名将杨业之子杨延昭。


遂城城小人少,被辽军围困几日后,形势十分吃紧。而杨延昭无愧为杨家虎将,大军压境却丝毫不见慌乱,眼看城池将要陷落,他却想出了一招御敌妙计。

当时北方天气已经比较寒冷,杨延昭乘夜间敌军攻势减弱的机会,发动全城军民去挑水上城,使劲往城墙上泼水。等到第二天辽军再度前来攻城之时,赫然发现眼前伫立了一座冰城。如此一来,辽军别说攻城了,就是放手让你爬也未必爬得上去。再看城头上的杨延昭,他已经把全城能动员的人都组织了起来,全民皆兵、众志成城,还摆出了一副有种你就爬上来的表情。辽军见此情景,只能咬牙切齿地撤退。

辽军从遂城撤围后,并没有立刻返回,而是继续向宋朝境内深入。与以往不同的是,辽军这次似乎并没有太大的作战热情,碰到宋军重兵防守的城池,都是虚晃一枪,绕道而行。

进入宋朝境内的辽军开始分头出击,先后在祁州、赵州、邢州、洺州等地劫掠,辽国这种游击式的打法让宋朝十分头痛。本来,深入敌境是很危险的一件事,很容易腹背受敌、有去无回,可辽军仗着自己的骑兵机动性强,愣是不把宋军当回事,把宋朝领土当成了自己家,连护照都不办,随意进进出出。

边境烽火连天,开封城里的赵恒和大臣们也不可能消停,他们一摸不清辽军这次入侵的意图,二搞不懂边防宋军的应对策略,甚至一度和前方的宋军失去了联系,急成一团。

了解点宋史的人对赵恒都有一个印象——胆小。这个印象并没错,但这里我要告诉大家,赵恒也不是一生下来就胆小的。如果我让大家猜一下,赵恒小时候最喜欢玩的游戏是什么的话,相信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会猜错。

事实上,赵恒小时候最爱玩的游戏就是行军打仗,据说他总是命令宫里的人扮成士兵,由自己来当统帅,率兵打仗。这一点可能和很多男孩子很像,唯一不同的是,你想当统帅是要通过石头剪刀布赢来的,而赵恒不用,因为人家是皇子嘛。

所以,当边境战火燃起的时候,赵恒虽然感到焦急,内心却又有点激动。指挥千军万马冲锋杀敌,不正是儿时的梦想吗?

这个时候,一些潜邸旧臣开始投其所好,怂恿他御驾亲征。这里又要停下来给大家介绍下“潜邸旧臣”这个概念。所谓“潜邸旧臣”,就是指皇帝还没即位时,他的王府(或者说幕府)里工作的人员,这些人很早就跟随左右,所以称为“旧臣”。一旦皇帝登基,这些人当然也鸡犬升天。赵恒当皇子那么长时间,身边也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知道赵恒的喜好,就劝他借机亲征,一来御敌,二来树立威信。

赵恒采纳了旧臣的意见,十二月,他留下宰相李沆留守东京,自己亲率大军从京城,直指边境重镇大名府(河北大名)。刚上路的时候,赵恒兴致很高,还穿起了盔甲,看着遮天蔽日的旌旗和浩浩荡荡的军队,一股豪迈之情油然而生,他渴望早日抵达战场,指挥将士杀敌御寇。

但是,赵恒的豪迈没能持续太久,一路行进,他真正领略到了战争的残酷,因伤病折磨而哀嚎的士兵,顶风冒雪运送军粮的民夫,为逃避辽军劫掠而奔逃的难民,这些,都是打仗游戏中所无法见到的场景。边境地区粗鄙的生活条件更无法和繁华的京城相比,这里没有金碧辉煌的殿堂,没有花团锦簇的宫苑,也没有各色山珍海味。这里,有的只是呼啸的寒风和急促的马蹄声,一切都在告诉你,这是战场!

其实,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毕竟,外部条件再艰苦,也苦不到皇帝的头上。更要命的是,赵恒每天都在面对一封封告急文书,既然皇帝御驾亲征,那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最高决策者,许多事情都要等着他来分析判断,作出指示。很多人可能会产生疑问,不是有大批谋臣将领吗?事前他们就不能先提出个参考意见吗?

没错,参考意见是有的,但人多嘴杂,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提出来的意见也各色各样,说到底,最后拍板的人还是你。谁让你是皇帝,还不甘寂寞地跑到前方来现场办公,你不背锅谁背锅?

当时,辽军分成几股四处乱窜,让人摸不着头脑,究竟该如何应对也是众说纷纭。有的将领主张坚守城池,不轻易出击和辽军接触,等辽军疲惫了再寻找战机;有的将领觉得在宋朝的土地上不能任由辽军撒野,主张出城迎敌。赵恒从小生长在深宫大院,他觉得每种意见的理由都很充分,那些反对意见,似乎也很有道理。真正的战争和打仗游戏不一样,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敌情、将领、士气、地形、军粮等等,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

由于前方将领作战思想不统一,宋军在瀛州(河北河间)吃了一场大败仗,这让亲征的赵恒又羞又怕,只好下令把负责前方指挥的几员高级将领免官流放,以平息众怒。

在大名府没呆多久,赵恒就失去了带军打仗的兴致,他只希望战争快快结束,早日返回京城。

好在辽军似乎很给赵恒面子,并没有继续找宋军麻烦,反而开始主动撤军。趁着辽军撤退的时机,宋军抓住机会追上去揍了几个跑得慢的,打了个小胜仗。

敌人也走了,面子也找回了一点,赵恒和大臣们额手相庆,总算舒了一口气。但是,庆贺归庆贺,辽军的突然撤退也在宋朝君臣心中留下了个问号。

要说辽国的这次入侵确实有点诡异,说是大规模入侵吧,遇到坚城绕着走,似乎也不恋战;说是来抢掠东西吧,还是和宋军干了几个硬仗。他们的战略意图是什么呢?

不管谜底是什么,先回家再说吧。咸平三年(1000)正月,赵恒宣布“获胜”还朝,车驾从大名府出发回京。就在回京的路上,一封急奏又送到赵恒的面前——四川兵变!

上一篇 宋朝进行时(157)宽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979年,宋朝的40多万大军,为何始终未能攻下孤立的幽州城
简单历史(公元900-公元1300):10、靖康耻
皇位第一继承人宋太祖之子​赵德昭​,被宋太宗的一句话说得自杀
北宋经典反击战!10万辽军完败于满城,一血高粱河之耻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为何屡败于大辽军队?
[历史]宋朝进行时(157)血气方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