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还原三国人物原貌之——鲁肃(上)


话说周瑜箭疮复发,病逝之后,江东大都督由谁继任,孙权倒是没有啥好左右思虑的,因为周瑜留下遗嘱,推荐鲁肃作为继任者。大家在读《三国演义》的时候有没有觉得江东才华能匹配周瑜的人是没有的,也是没办法的事,但是周瑜的继任者鲁肃恐怕难堪大任?其实有这种想法并不奇怪,毕竟《三国演义》把鲁肃描绘成了一个过于忠厚老师,呆板,教条的文士长者,然而历史上真正的鲁肃是不是这个样子呢?显然不是,否则一个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被周瑜举荐给孙权,并且留下遗嘱,让鲁肃作为继任者呢? 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的鲁肃到底是何许人吧!

鲁肃,字子敬,(安徽定远东南的)临淮郡东城人。他出生不久父亲就去世了,由祖母抚养长大。要说年轻的鲁肃,可以说完全是一位叛逆青年,青年的鲁肃身材魁梧,颇有壮志豪情,而且很有时局洞察力,他预感到天下即将大乱,开始学习击剑骑射,并召集族中的少年们进行军事训练,整日里讨论的都是天下大事,颇有领袖风范。但是这在当时却让当时的鲁氏族中的父老十分不安,认为鲁氏家族中出现了一个狂妄子弟。后来中原大乱,群雄并起。而鲁肃的家境可以说是十分富裕,而且为人慷慨,乐善好施。当时时局,已然天下大乱诸侯纷争,鲁肃不治理家事,而是大量散发家中财物,出卖田产,以救济穷困,结交贤达之士为最重要的事情去做,深受当地民众的爱戴,可谓是不是父母官,而行父母事。

周瑜在任居巢县县长之时,有不少的饥民需要救济,曾率几百人专门去拜访鲁肃,请求鲁肃给予粮食资助。鲁肃家中有两大仓米粮,各三千斛,他当即指着其中一仓送给了周瑜。当时周瑜和鲁肃初次相识,鲁肃的这个举动让周瑜大为惊奇,于是知道鲁肃是个奇才,于是对鲁肃既感激又钦佩,和他做了很要好的朋友。

而当时的居巢县隶属袁术的势力范围,袁术在寿春知道这件事后,也了解了鲁肃的为人,就任命他为所在东城县的县长。然而鲁肃素知袁术做事毫无规矩条理,而且驭下也没有纪律,难堪大事,不愿替袁术卖力,就率领着本族老小若干人和一百多名愿意和他一起走的青年人,离开了东城县,向南到居巢县去投奔周瑜。路上,鲁肃让族中老弱走在前面,自己率领强壮的族中由他训练的青壮年断后。很快闻讯而来的袁术的官兵追了上来,鲁肃一方面整顿好青年人的阵容,拉开阵仗,一方面对追兵侃侃而谈,晓之以理,竟然劝退了追兵,从而顺利离开了东城县,开赴到了居巢县。

其后,周瑜也离开了居巢县,进而到长江以南投奔孙策,鲁肃也与他的徒众同行,住在了曲阿(丹阳)。不久,鲁肃的祖母去世,鲁肃送灵柩回东城县安葬。

当时鲁肃有个关系很好的朋友,刘子杨,写信给鲁肃说:“当今天下豪杰并起,符合你的先见,以你的资质才干,尤其适宜于当今天下的形势,你应该赶快回去接走老母亲,不要滞留在东城。现在有个叫郑宝的人,在巢湖聚集了一万多兵众,占据了肥沃富庶的地区,庐江郡一带有很多人都前往依附于他,更何况你我这样的人。看他的形势,应该还会聚集更多的部众,机不可失,你应该迅速前往。”鲁肃回信同意了他的建议。安葬完祖母后,鲁肃回到曲阿,打算去巢湖。

此时周瑜刚刚把鲁肃的母亲接到吴郡,于是鲁肃征求周瑜的意见。周瑜对他说:“过去马援回答光武帝时说过:‘当今形势,不仅仅是君主选臣下,臣下也可以选择君主。’如今吴主孙权(孙策已经去世,孙权继任)亲信贤能之士,广招天下贤能,而且我听古代先哲曾经预言,接受天命取代刘汉的人,必定兴起于东南方。推算历数洞察天下形势,吴主孙权恐怕最终是会建立起帝王基业,以顺应天命。现在确实是有识之士归附明主,建功立业的时代,我很明白这个道理,刘子杨推荐的郑宝,你大可不必放在心上。”于是鲁肃听从了周瑜的劝说。于是周瑜便将鲁肃引荐给了孙权,说他有王佐济世之才,应该招纳这样的人才,从而建功立业,不要让他这样的人离去。

孙权立刻就接见了鲁肃并设宴款待,与其相谈甚欢,在所有宾客都告退之后,孙权单独留下他密谈。

孙权对鲁肃说:“现在汉室处在衰微危险的境地,我想做一番齐恒公和晋文公的事业‘尊王’,你会怎样帮我的忙呢?”

鲁肃说:“以前(汉)高祖也想也想尊奉‘义帝’,却由于有项羽作梗,不能实现他的愿望。现在的曹操就好比当年的项羽一样。你如何能够实现尊奉当今皇帝(献帝)的愿望呢?以鲁肃的私见,汉室已经不可复兴,曹操也不是短期内可以打到消灭的,我替将军设想,最好是乘着曹操在北方多事之际,你把据守江夏的黄祖解决掉,然后进而讨伐刘表,占据全部长江流域,然后‘建号帝王,以闯天下’。这是可以建立汉高祖一样的大业的啊!”

话说到这里,大家还觉得鲁肃是个呆板的,不够硬朗霸气的文职官员吗?即便是周瑜,也从来没有把改朝换代,这么敏感的话说得这么直接,并且直接说给孙权,要孙权把它当作事业最终的奋斗目标。这在当时就是直接跟孙权挑明了:“大哥,咱们兴复不了汉室了,干脆直接造反吧,我来帮你。”依照汉朝的法律,造反和劝人造反都是要灭族的,这个大胆的鲁肃居然在第一次和孙权会面就向孙权做了这样的建议,这是何等的洞察力和魄力。

孙权听到鲁肃以帝王之位来期待他,心里十分高兴,却不便明白的表示接受。只是对鲁肃说:“我不过是希望能够保住一隅地方的安定,来辅助汉室而已。你所说的我还不敢奢望啊。”话虽如此,但是孙权在其后的行动上却是完全按照鲁肃的规划,一步一步去做的,这也正是孙权在赤壁之战后为什么不停的在以刘备借荆州的口实来不停的向刘备要荆襄九郡中必要的战略要地的原因,并且和刘备两次交换郡县,直到达到北面直接充分面对曹操属地的格局状态为止。

要说在当时那个乱世,有做皇帝想法的人不止孙权一个,北面有袁绍,曹操,虽然他二人没有明确的表达,但是袁绍当初有率先迎献帝而携天子以令诸侯的机会而没有采取行动的原因,就是郭图一句:“逢天子而行动多有不便。”有什么行动能有不便呢?曹操取得了这个机会,也没见有什么不便的。不过曹操早期除了对献帝有些傲慢,但是也不曾慢怠,不过在赤壁之后,虽然仍然完成了北驱马超,兼并汉中张鲁之后,一直都在忙不迭的给自己提升帝王,进魏公、魏王乃至加九锡,只差一步就称帝了。而袁术不仅仅是想当,在从孙策那里获得了玉玺之后,的确是凿凿实实的称帝了,只可惜,袁术实在是个废柴,地盘也极小,而且仅仅当了1年多而已。所以在当时有觊觎皇位的想法,也不足为责。也正因为如此,孙权在初次和鲁肃交谈之后,非常高兴,便把鲁肃留在了身边,成为了自己的重臣。

刘表死后,鲁肃马上向孙权进言:“荆楚地区与我们的势力范围比邻,顺水而往可连北方,外连长江、汉水,内有山川险阻,固若金汤,沃野万里,百姓富足,如果占领,就拥有了建立帝王之业的基础。如今刘表刚死,两个儿子不和,军中将领也分为两派。加之刘备是天下枭雄,因为与曹操有仇(腰带诏),投靠在刘表那里,而不能为刘表所重用。如果刘表的两个儿子和刘备能同心协力,我们就应该加以安抚,达成同盟共同抗曹。如果他们离心离德,我们就要另作打算,为我们成就大业做准备。我请求现在去刘表军中吊唁,同时劝慰刘备及其部下,同心协力,共同抗曹,刘备一定会乐于从命的。如果一切顺利,那天下大势就可以安定了。如果现在不迅速行动的话,恐怕就会被曹操抢了先机。”孙权听后,当即派遣鲁肃前往。鲁肃到了夏口,就听说曹操已经进兵荆州,于是赶忙日夜兼程,到了南郡时,刘表的小儿子刘琮已经投降了曹操,刘备则仓惶逃走,准备南渡长江。鲁肃忙不迭赶去见刘备,终于在长坂坡与刘备会面,向刘备详细转达了孙权的意图,并描述了江东集团的强盛实力,劝说刘备同意联合抗曹,刘备自是非常高兴。而这对于刘备来说无异于最后的救命稻草,也是刘备的人生转折点,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孙权单方面认为刘备的荆州地区是向自己借的,刘备虽然不完全认同,但是也是部分认可的,乃至于两次和孙权谈判交换郡县,并且是以多换少的原因。当时诸葛亮正在刘备旁边,鲁肃对诸葛亮的开场也很直接:“我是你哥哥的朋友。”一下就拉近了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当下就结交成了好友。刘备于是在到达夏口之后,立刻派诸葛亮随鲁肃前去拜见孙权,鲁肃则带领这新结交的朋友,刘备的代表诸葛亮返回复命。改变天下格局和大势的重要同盟的形成的序幕就此拉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闲话鲁肃的一生,这个东吴最强谋士的传奇
“三国第一厚道人”鲁肃: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东吴大都督鲁肃:早年差点投奔曹操,被周瑜绑架母亲才事孙权
妙说三国:鲁肃非忠厚无用之人(冯子礼)
三国最杰出的外交家
好谋善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